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625316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神池县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寺沟小流域位于山西省神池县城西北部约40km处的大严备乡境内,北纬391300-391639,东经1115807-1120211。涉及陈家沟、海泉两个村,流域控制面积9.50km2,水土流失面积8.07km2 。该流域东南高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汇入县川河,属黄河二级支流,流域内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植被稀少,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海拔高程在15771770m之间,坡陡沟深,侵蚀沟多呈“V”型,沟道两岸坡土层较厚,淡灰褐土,含有少量砾石,沟床卵石出露。1、自然条件流域地处黄土丘陵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土壤瘠薄。地质土壤:流域土壤基

2、本土类主要由山地棕壤、栗褐土、褐土等几部分构成。总体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土壤养分特别是耕地养分缺乏。 气候植被:流域处于西北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向东南海洋温暖湿润气候带的过渡地区。其特点是:风大沙多,气候寒冷,多灾少雨,无霜期短,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降雨量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4.7,极端最高气温为34.8,极端最低气温达-33.8,无霜期平均为114天,年平均风速为4.1米/秒,最大风速达29.7米,全年光照时数为2816.7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3%,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23002600。气象特征值见表11。表11 气象特征值表气象气温()10

3、积温蒸发量总辐射量大风日数封冻期解冻期观测年限站名年最高年最低年平均()(mm)(千卡/cm2)(d)(月.日)(月.日)(年)神池34.8-33.83.52388.41921.1147.238.811.54.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87.7mm,最大年降雨量为819.9mm,最小只有240mm,相对变率为5.0768.1%。从年内季节变化看,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1%,夏季占63%,秋季占23%,冬季占3%。详细降水特征值见表1-2。表12 降水特征表雨量站年降水量(mm)最大24小时多年平均多年平均最大最小多年平均降水量汛期降水量暴雨次数数值年份数值年份(mm)(mm)(次)神池819.9195

4、92401969487.780.73553注:暴雨指24小时降雨50mm的强降雨。流域内农作物为主要植被,主要农作物有莜麦、土豆、豌豆等小杂粮和葵花、胡麻等油料作物,自然植被以旱生植物群落为主,主要有针茅、菅草、甘草、蒲公英、狗尾草、铁杆蒿、沙棘、车前草、甜苣、苦苣等。2、社经状况寺沟小流域在神池县大严备乡,范围涉及陈家沟和海泉两个村,项目区面积950hm2,其中现有耕地面积123.5hm2。2个行政村总人口390人,109户,农业劳动力130个,为典型的农业区,主要以农业和牧副业为主。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区潜在的巨大的林牧经济资源基本处待开发阶段,产业结构中,项目区农业占大头,挖掘潜在资

5、源,让各业均衡发展,是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寺沟小流域荒坡治理治理项目区没有任何农田水利设施,加之土地地面高低不平,地块支离破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是目前大部分土地广种薄收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要想使项目区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快实施综合治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防治思路1、治理前水土流失状况寺沟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07hm2,占总面积的85%;沟壑面积313.5hm2,占总面积的33%;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并拌有重力侵蚀,水蚀主要以面蚀和沟蚀为主。面蚀主要发生在峁顶和峁坡,严重的面蚀导致坡面如同“鸡爪子刨过一样”。重

6、力侵蚀以崩塌、滑坡、塌陷为主,发生在沟道两岸的陡壁及沟头部位。项目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干旱多风,降雨集中,并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寺沟小流域内侵蚀强度级别在中度以下的面积351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43.5%,强度以上的面积有456hm2,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56.5。平均侵蚀模数6500t/ 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沟头延伸,沟岸扩展,沟道下切,大片土地被侵蚀的支离破碎。据估算,寺沟小流域全流域每年可流失表土5.57万t,大量的肥沃表土流失,土地日益贫瘠,生产力下降,极大的制约了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测定在没有植被的坡地上

7、每年流失表土0.7cm厚,每亩流失4.7m3,带走肥土4.6t,约含氮2.4 kg,含磷0.9 kg,折合碳铵1.43 kg、过磷酸钙0.9kg 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河道,破坏交通,毁坏农田,冲毁水利工程,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壑面积扩大,流域内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治理前,寺沟小流域治理度为28.9%,其中梯田21.7 hm2,滩地5.6hm2,乔木林29.5hm2,灌木林218hm2。2、防治思路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以小流域为单

8、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以综合治理项目为突破口,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坡面措施与沟道工程相结合,治山治水、平衡生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区域经济为宗旨,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发展农业产业。三、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鉴于以上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实地勘察,规划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措施、规模为:完成坡面措施面积401.52 hm2,其中发展乔木林3.21 hm2,灌木林126.3hm2,实施封禁治理261hm2;完成新建梯田11hm2,谷坊14座,水窖35眼。根据寺沟小流域的地理、地质、土壤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建设梯田、滩坝地等基本农

9、田,实现粮食增收,控制泥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在人工造林种草的同时,坚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林草被覆,走集约化舍饲圈养的畜牧业发展之路。该项目区面积950hm2,其中荒地452.5hm2,项目区经过整理后,将沟底荒地变为林地,可新增林地面积390.51hm2,占项目规模面积的41.1%。项目实施后地类情况见下表:表3-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地 类开发前开发后面积(hm2)比例(%)面积(hm2)比例(%)耕 地123.513.00 123.513.00 林 地247.526.05 638.0167.16 草 地荒 地452.547.63 6

10、1.996.53 难利用地10.21.07 10.21.07 居民交通用地116.312.24 116.312.24 合 计950100.00 950100.00 1、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寺沟小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其地形、地貌有四种类型:梁峁顶、梁峁坡、沟坡、沟谷。按五道防线布设治理措施,形成相互依赖、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网络型防护体系。梁峁顶防护体系梁峁顶防治主要以改造坡耕地及人工种草,水保林营造在陡坡地带,形成第一道防线。梁峁坡防护体系梁峁坡坡度较缓,土质、水肥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离村近的地块以坡改梯为主,营造水保林、人工种草,辅以水窖灌溉,形成第二道防线。沟边防护该部位是峁坡与沟坡的交接处

11、,防护措施以营造灌木林为主,沟头防护为辅,形成第三道防线。沟坡防护体系这一地带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土壤侵蚀最活跃的地区,应采取封禁治理,以灌木林为主,形成第四道防线。沟底防护体系沟底以骨干工程、淤地坝,按照坝系框架布设,形成第五道防线。滩地、荒沟改造为基本农田。2、各项治理措施的布设根据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当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流域片治理措施布设如下:基本农田项目区96.2 hm2的坡耕地中, 在1015的坡耕地修梯田11hm2,占坡地总数的11.43%。人工造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荒山荒坡和小于25适宜生长的沟坡上,营造水保林,寺沟荒坡小流域建设乔木林3.21 hm2,灌木林126.3hm2

12、,治理期末人工林地面积达到377.01 hm2。封禁治理通过围栏、抚育、封育、补植、补播等人工措施,促进流域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修建工程围栏保护封禁治理地块不受人畜干扰破坏;对幼林或正处成林阶段的水土保持人工林及退化的天然草地、荒草地,加强人工抚育和封育管护措施,促进林草措施的生长和天然草场植被恢复;对现状疏林地,采取补植措施,提高林地的覆盖度和人工林的成活率;此外,为了加强对封禁地的管护,在流域内便于管护的居民点修建管护专业用房,在交通要道醒目处、行政区属更迭处修建封禁治理工程宣传碑、标志碑、界碑等,以保证封禁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治理措施的安排布设,在远离村庄,人为干扰小,连续完整的荒沟、荒

13、坡,采取封禁、封育的方法,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治理末寺沟荒坡小流域封禁治理面积达到261hm2。小型水保工程:充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在有条件的各级沟道中修建谷坊工程14座,逐步向综合配套发展,拦泥蓄水,淤地造田,发展农业,控制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修建水窖35眼,集蓄雨水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补灌。3、建设内容设计梯田设计梯田建设的要求在1015的坡耕地上修建梯田11hm2。机修梯田,采用缓坡横向机修梯田作业法进行,沿等高线由上而下水平布设,水平梯田的田面宽度为便于机械作业,一般要求10m20m,田坎高度控制在1.5m3.0m之间。梯田的外边要求修

14、筑边埂,高度0.3m,顶宽0.3m。梯田断面元素关系:B=BmBn=H(ctgQctg)H=B/( ctgQctg)Bm=H ctgQBn=H ctgBX=H/simQ ,式中:Q 原地面坡度; 梯田田坎坡度; H 梯田田坎高度 (m); BX 原坡面斜宽度( m);Bm 梯田田面毛宽 (m);B梯田田面净宽 (m);Bn 田坎占地宽 (m);梯田工程量每公顷梯田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V=1250H式中:V-每公顷梯田土方量(m3) H田坎高度(m)每公顷梯田土方运输量计算公式为:W=833.3BH式中:W每公顷梯田运移土方量(m3) B田面净宽(m)根据项目区内地面坡度、坡面长度、土质及部位等

15、情况,经田坎稳定后分析,确定的不同坡长水平梯田设计参数值。详见下表。寺沟小流域梯田设计修筑标准地面坡度(/)地坎高度(m)坎坡 (/)田面宽度(m)每亩土方(m3)平均工效(m3/工日)每亩用工(个)田坎占地(%)1022.5801113.8167208628352.483.661522.5807.28.8167208721303.745.76梯田工程量项目区内梯田总工程量为27500m3,土方运移量为183260m3。人工造林设计造林类型根据地形、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从项目区实际出发,同时考虑市场因素,根据流域自然条件和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流域水土保持人工造林,灌木林树种选用柠条,乔

16、木林树种选用落叶松。 造林标准设计1)立地条件类型:柠条适宜于阳坡、半阴半阳坡生长,落叶松适宜于阴坡生长。2)造林树种:柠条、落叶松3)种植密度及需苗量:水保灌木林株行距2.03.0m,每公顷定植点1667,需苗量1667株/hm2, 乔木林株行距2.03.0m,每公顷定植点1667,需苗量1667株/hm2。 4)造林整地:工程整地防御标准,按1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设计,工程整地在栽植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春季进行,以保水保土,促进树木正常生长。整地形式以鱼鳞坑整地为主。鱼鳞坑整地:在地形破碎、坡度大于25以上的沟谷坡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鱼鳞坑平面呈半圆形,乔木林采用大鱼鳞坑:坑长径1.0

17、m,短径0.6m,坑深0.6m;灌木林采用小鱼鳞坑:坑长径0.8m,短径0.5m,坑深0.3m-0.5m。坑内取土在下沿作成弧状土埂,高0.2 m -0.3 m。各坑在坡面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坑的行距和穴距1.5m2.0m。坑的两端,开挖宽深各约0.2 m -0.3 m、倒“八”字形的截水沟。整地工程的填方土埂,必须分层夯实,干容重达1.3t/m3以上,保证蓄水后不坍塌或穿洞。5)造林时间:春、秋、雨季均可植苗造林,宜早勿迟,以雨季造林最好。6)苗木要求:灌木林苗木要求选用二级以上好苗、壮苗;不能过大,以1-2年生苗、高0.3-1m左右为宜,根长保留20-30

18、cm,根系过长要截根;乔木林要求选用二年生以上好苗、壮苗,根系发达。7)栽培技术:做到随起随栽,栽植时扶正树苗,舒展根系,深浅适宜;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分层踩实;及时浇灌“保苗水”,再覆土保墒。8)抚育管护栽植一、二年内要加强管理,要防止人畜破坏。在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保命,成活率不达70时要适时补植。封育治理设计封育地点及范围:根据本次规划时到实地现场勘测发现该流域的立地条件、水热条件适宜进行封禁治理,将现有灌木疏林地、荒草地全部确定为封山禁牧范围,规划封禁8个小班地块,封禁总面积261hm2。封育类型:灌草型。 封育方式:半封。 封育年限:5年,5年后可开封轮牧。封育方法:利用当地的禁

19、牧政策,增加网围栏设施且进行柠条穴播种植封育治理。网围栏设计: 网围栏采用水泥柱和五道刺丝,每隔8m建1根水泥柱,桩高1.8m,需要网围栏7.0km。建设工程及标准如下:a.放线:网围栏放线时每一段必须成一条直线,长度不小于56m,坡度不得大于25。用三点定线法在挖坑处作好标记,坑距8m,如直线坡度大于25时可转角。b.挖坑:要求坑口尽量小,以放入桩为限,坑深60cm,坑过大填土不易捣实,易发生斜桩或倒桩现象。c.栽桩:检查桩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栽桩,每隔8m栽一水泥桩,刺丝规格五行,间隔20cm,埋桩深度60cm。栽桩后再检查各个桩是否在一条直线上,以便紧线时不致斜桩,最后将桩坑踩实。d

20、.转角拉桩:在网围栏转角处的各个受力方向上,预先埋好地锚拉桩,地锚深度80cm,角度45,用8号铅丝两股拉紧。e.出入门撑桩:在安装网围栏前将出入门留好,门的宽度根据道路宽窄确定,一般2.53.0m,门桩用内斜撑支持,规格见图5-6。f.刺丝安装:刺丝高度1.0m,紧线器拉紧,用12号铁丝将刺丝固定在预留挂勾上。封育宁条设计封育树种:柠条造林方法:穴播造林密度:株距1.5m,行距2.0m。需种量:5kg/hm2籽种。标志碑设计在路旁、沟口及村庄附近设立宣传碑,宣传封禁治理的政策法规和奖罚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封禁治理的认识。通过加强封禁治理护林防火的宣传,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封禁治理的重要性。1)

21、标志碑的作用a.提示人们对封禁治理区的保护,告诫人们不得擅自闯入封禁区,不得破坏封禁设施,否则要受到相应处罚。因此具有警示作用。b.介绍封禁治理区基本情况,管护责任人,管护职责等。c.标志碑设计标志碑采用砖砌结构,用石头铺底,其上砖砌基座,基座上砌宣传碑,水泥砂浆抹面后底座和宣传碑四周砌瓷砖。宣传碑中间(前后两面)用油漆粉刷成白色,上写红字。谷坊坝设计谷坊坝,是在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以及泥沙危害而修建的,与沟道水流方向垂直的拦挡建筑物,其作用是固定沟底、抬高侵蚀基准点,防止沟床下切和沟岸扩张,还可减小山洪流速以及危害。待沟道逐渐淤平后,形成沟坝地,为发展农林业生产创造条件。谷坊坝是山区水

22、土流失沟道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寺沟荒坡小流域海泉村南的5条小沟内新修谷坊14座,平均坝高3.5m,坝顶宽2.0m,平均长为10m。防洪标准 采用2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值谷坊类型 根据流域实际地形地貌和建筑材料选用土谷坊确定谷坊位置 通过实地调查沟壑情况,选择沟底比降大于5%-10%的沟段,系统布设谷坊群,根据沟道比降从上而下逐个布置,下一座谷坊顶部要与上一座基部齐平,坝址要求口小肚大,工程量小,库容大的位置。谷坊间距计算下一座谷坊与上一座谷坊之间的水平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L=H/(ii1)L 谷坊间距(m) H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i 原沟底比降(%) i1谷坊淤满后的比降(%)土谷

23、坊设计土谷坊断面尺寸,应根据谷坊所在位置的地形条件,参照下表进行:坝高m顶宽m底宽m迎水坡比背水坡比21.55.91/1.21/1.031.591/1.31/1.24213.21/1.51/1.35218.51/1.81/1.5工程设计a.设计洪水总量采用公式:W1000KRF ;RKPH24公式中各符号意义详见沟头防护工程设计。查忻州地区水文手册得:H2460mm,CV0.58,CS3.5CV, KP=52.16,则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H24P=5602.16129.6mm,其对应暴雨径流系数为K0.30。设计洪水总量采用公式:W总1000KH24P=5F计算b.谷坊库容根据西北大学

24、出版的水土保持原理及规划对于沟道近似弧形或半圆形时,沟道体积采用公式:V单BHL/4.5式中:V单 单个谷坊库容,m3;B 沟宽,为13m;H 相应坝高,3.5m;L 回水长度,23m。 经试算得:当拦洪坝高为3.5m时,L23m,V单233m3。c.谷坊座数 nW总/V单935/2334座d.谷坊断面:谷坊坝高确定为3.5m(拦洪坝高3.0m),坝顶宽2.0m,坝底宽11.8m,迎水坡1:1.5,背水坡1:1.3。e.谷坊间距 LH /(ii)=3.5/(0.150.005)25mf.谷坊溢洪口设计溢洪口设在土坝一侧的坚硬土层或岩基上,上下两座谷坊的溢洪口要左右交错布设。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25、采用公式:Q278KIF10-6 式中:Q 设计流量,m3/s,; I 20年一遇1小时最大降雨强度,根据忻州市水文手册计算得:I74mm; F 沟头以上集水面积,为2.4 hm2; K 径流系数,为0.40。经计算得:Q0.02m3/s 溢洪口断面尺寸计算:溢洪口其下紧接排洪渠,按明渠流计算。采用公式:AQ/V;A(bph)h;VC(Ri)1/2;RA/x;xb2h(1p2 )1/2;Cn-1R1/6。式中:A 溢洪口过水断面面积,m2; Q 设计洪峰流量,m3/s; V 相应的流速,m/s; b 溢洪口底宽,m; h 溢洪口水深,m; p 溢洪口边坡系数; R 水力半径,m; i 渠底比降

26、,; C 谢才系数; x 溢洪口断面湿周,m; n 糙率,取0.025。经计算得:当h0.25m,b0.5m,p11,i1/100时,可通过0.22m3/s的流量,满足泄洪的要求。工程量a.谷坊土方量:采用公式:V=CH3b(L+L)+Hm(L+2L)式中:V 谷坊总土方量,m3; H 设计坝高,为3.5m;L 坝顶长,为20m; L 坝底长,为10m; b 坝顶宽,为2.0m; m 坝体内外坡比之和,为2.8;C 沟谷断面类型系数,为0.18。工程量估算:寺沟荒坡小流域共修建土谷坊坝14座,谷坊坝总计需要土方3960m3。水窖设计根据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我们在本设计中经过现场考察,在充

27、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规划新建水泥砂浆薄壁水窖35座,每座水窖容积50m3;新建土质集雨场2.45万平米,利用现有打谷场1.0万平米、4.5公里县乡公路与通村水泥路面及公路俩旁荒山坡1.45万平米,主要修建在田边地头。水窖工程设计 设计水窖容积50m3, 经实地勘测,调查当地建水窖的经验,有部分地段土壤结构松散,易造成塌方,不易建瓶型水窖的地方,采用长方形水窖,设计水窖深5m,长4.6m,宽2.2m,容积50m3。开挖完成后,井底部要夯实,干容重达到1.6t/m3,从地面下挖40cm开始砌砖做井口,砌砖高60cm ,宽24cm,四周用M7.5砂浆抹面,上部用C20预制板

28、长3m,宽0.6m厚10cm盖口;预留四方形井口0.4m,采用浆砌砖砌筑,配有钢筋砼井盖,井盖边长0.5m,厚度0.06m。井盖与井口盖板予留套环、锁环,以便加锁,沉砂池位于来水方向路旁,距窖口4-6m,池体成矩形,长1.0m,宽1.0m,深1.0,进水管布设在从地表向下深约2/3处,以1:1坡度向下与水窖相连。 水窖的管理:1)、水窖修成后应及时放入适当水量;正式蓄水取水时,不能将水取尽,防止窖壁窖底干涸裂缝。2)、暴雨中收集地表径流时,应有专人现场看管,窖中水位不能超过设计的蓄水高度(水窖、水窖部分),防止旱窖与窖顶部蓄水泡塌。3)、窖口盖板应经常盖好锁牢,防止杂物掉入或人畜跌进,以保证安

29、全与卫生。四、治理成效及经验、建议1、治理成效通过小流域综合整治,现有资源已充分地利用起来,减少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壤风蚀、水蚀程度,提高了土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产出率;通过整治使原来的未利用地、坡地及其他闲杂地变成农田或林地,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为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生态环境,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经过治理,各项防护体系,均达到或超过了山西省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标准坡面十年一遇,沟道10-5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的设计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的灾害。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的范围项目经济效益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类。直接经

30、济效益主要包括梯田增加的粮食产粮,水保林增产的饲草料、枝条和木材蓄积量等。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为秸秆加工、饲草养畜、枝条编筐等提高的产值。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直接经济效益根据项目建设完成后梯田增加的粮食产量、水保林和封育区增加的枝条与其价格进行计算;间接经济效益根据粮食种植面积、枝条和牧草产量以及养殖牲畜数量综合考虑后进行计算。a.经济计算参数直接经济效益:依据现有科研成果和典型流域的调查结果,确定各项措施的增产定额:水保乔木林900kg/hm2,水保灌木林2250kg/hm2,封禁治理1088kg/hm2,梯田4500kg/hm2,再根据当地市场价格,即粮食1.6元/kg,枝条0.2元/kg,牧草

31、0.2元/kg,将各个单项措施得出的经济效益相加进行计算。间接经济效益:按直接经济效益的30进行计算。b.经济效益根据上述计算方法,20年计算期内流域内水土保持各项工程实施生效后,每年直接经济效益为19.34万元,间接经济效益5.80万元。具体详见下表101:表71水土保持措施直接经济效益表项 目面积增产定额增产总量(万kg)单价效益(hm2)(kg/hm2)枝条粮食 (元/kg)(万元)水土保持主要治理措施乔木林落叶松3.219000.29 0.20.06 灌木林柠条126.3225028.42 0.25.68 封育治理261108828.40 0.25.68 梯田1145004.95 1.

32、67.92 合 计19.34 生态效益本项目实施后,随着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发挥综合效益后,将产生如下生态效益: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项目区经过一年强化治理后,治理措施达到676.31hm2。当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拦蓄径流1.7万m3,拦蓄泥沙1.39t。这将使项目区内地表产流及径流量减少,洪水历时变长,洪峰流量和洪水含沙量明显降低,泄入黄河的洪水泥沙显著减少。同时,项目区内土壤沙化现象明显改善,团粒结构及有机质含量增加,风蚀沙源地得到基本控制,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具体详见下表102新增蓄水保土效益分析表附表7-2治理措施数量拦蓄水指标年保水量拦截土指标年保土量(h

33、m2、m、座)(m3/hm2a)( m3)(t/hm2a)(t)梯田1197.51072.561.2673.20水窖35.0050175000.00谷坊14101400.22.80乔木林3.2136115.5662.21199.69灌木林126.3364546.852.646648.43封禁治理26136939624.486389.28合计17020.8613913.41林草覆盖率显著提高,项目区及其附近小气候明显改变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林草面积将增加129.51hm2,林草覆盖率将达到39.69,初步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结构的植被群落。绿色植被的增加,将使项目区及其附近风沙天气减少,小气候

34、明显改变,空气湿度增加,空气灰尘含量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日渐良好。社会效益减轻了项目区及其附近的自然灾害项目的实施将大幅度提高当地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径流、泥沙将得到有效的拦截,水土流失将基本得到控制,项目区及其附近的扬沙、沙尘暴、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明显减少。同时,大量的径流和泥沙被当地植被拦截,使泄入黄河的洪水及泥沙量减少,洪水历时变长,河床淤积减轻,这将明显减轻洪水对项目区内的设施和人民造成的威胁,同时减少入黄泥沙1.39万t。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项目的实施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小气候,这为项目区附近的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项目实施需要大批劳力和材料,这不仅为

35、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可带动当地的农业、畜牧业、建材工业和其它商品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建成并充分发挥效益后,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不仅得到改善,而且还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饲料、木材等物资,这将极大地促使当地旅游业、加工业和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明显提高。2、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经验1)各级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从项目一开始,省、市、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实施了项目法人制。为使这一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县项目部在项目机构内分设了技术施工组、工程质监组和财务统计组。技术施工组负责工程技术工作及工程施工阶段建设情况进度编报,阶段验收

36、申请报告和竣工总结等,并负责制订工程管理办法及面上治理管护办法。工程质监组负责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及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和制订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财务统计组负责全部建设项目的财务、统计、相关资料及综合工作并负责制订财务管理办法,接受并提交上级部门的财务检查、审计。2)管理制度严谨,监督到位,“四制”落实。按照有关精神,在全部工程建设中始终执行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帐制 “四项制度”。工程招投标按照招投标程序,注重施工资质,严格标书审查,按照讲求质量,注重安全,确保工期、突出效益的原则,分别与工队法人签订了施工合同书,严格按合同办事。在工程质量监督上,我们在各级业务部门指导下,

37、分别聘用了常年专职监理人员,工程施工与监督管理一步到位。同时对工程的前期、施工、验收进行公示,既保证了规划治理工程的全面有序实施,又规范了治理开发和预防监督的一体化运作。3)严格考核,严明纪律,积极开展优质竞赛活动。在全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永和县等地成功经验,注重精品示范工程建设,抓重点创典型,坚持了全员岗位责任制运作。注重了以“五个一”贯穿施工全过程。即选好一个工队(承包工队),抓好一支队伍(水保专业队),严格一个标准,瞄准一个效益,各创一个精品。将每项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按照统一技术标准,落实到每个技术干部头上,以建设精品工程起步,达到工程设计效益,用效益检验每项工程和每

38、个人的工作。在责任技术上,我们与施工技术员及相关责任人都签订了责任状,实行了工程终身负责制,限时间、保质量,实行倒计时作业,严格责任,明确奖惩。同时在各工队和技术人员中开展了比质量、比进度、比智慧、比效益的优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各工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全部工作紧张有序。 4)严格财务管理,资金合理使用,投资效益明显。为了确实搞好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在项目资金管理中,实行了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帐,县农业银行分项目分别设立专门帐户,按照专款、专帐、专人管理办法管理,由项目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验收,并制定用款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由监理填写工程支款证书,向财务部门提出用款申

39、请,领导审批后按计划支款,在工程竣工后提交竣工决算,作为财政部门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的监督依据。在资金运作上,坚持以实物为主,由工程建设领导组集体验收,审批列支。每项工程费用支付都履行了逐级验收、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监理签字,领导审批的程序,并以严格的管理程序编报收支报告,接受监察审计。基本规范了财务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等违纪行为。5)运行管理上的做法项目实施后土地没有发生变化的权属不变。其中,治理后的耕地仍归原所有权农民负责经营,如发生争议,要由村民委员会或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据村民意见及治理前与承包人签订的协议或合同重新调整并登记造册,必要的情况下应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

40、。 对于承包到户的荒山荒坡稳定权属不变,限期治理;对于未到户的荒山荒坡,必须明确权属,采取先治理后承包或先承包后治理的办法;对于集体的荒山荒坡仍可留归集体,集中管护。3、建议1、神池县境内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大,治理任务重、难度大,加上当地财政困难,群众经济基础差,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为20万元/km2,资金严重不足,建议提高资金投入比例。2、适当给予一部分工程后期管护费用,使其在没体现经济效益时,仍保持完好无损。附:表一 寺沟小流域土地坡度组成表 表二 寺沟小流域耕地坡度组成表 表三 寺沟小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表四 水 土 流 失 现 状 表 表五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表附: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图 神池县水利局二0一二年三月六日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