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向警予的人生观.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4501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议向警予的人生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再议向警予的人生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议向警予的人生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议向警予的人生观.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再议向警予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是虚度年华还是献身人类最壮丽的事业?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直视的问题。向警予光辉灿烂的一生,谱写了让后人敬仰的史诗,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典范。在纪念向警予诞辰120周年之际,对她的人生观问题再做深入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对个人快乐主义人生观的批判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打破了中国思想界长期的沉闷局面,人们冲破旧思想的藩篱,重新审视新的理论,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向警予在对自己的人生观作

2、出正确选择之前。对当时社会流行的个人快乐主义人生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所谓个人快乐主义。是指在五四时期一些既受中国父权文化影响,又受西方文化中极端个人主义影响的人,在妇女解放的旗帜下兜售封建的大男子主义,并把其思想冠上新思潮的招牌。这种思潮或人生观其本质是以牺牲别人特别是牺牲广阔妇女的幸福为代价的个人主义。在强调个性解放的当时,这种思潮曾在一些人中产生较广泛的影响。向警予对于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个人快乐主义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露。个人快乐主义是“男子的快乐主义”。向警予认为,“那专以个人快乐主义为前提而图减轻自己的负担,我大胆武断他是堕性,是私心,不是向上的动机。”1她分析了个人快乐主义所带来的后果是

3、“弄得世上大多数的平民要变畜牲了”。2个人快乐主义外表上也追求妇女解放,但实际上仍然是女子成为“男子的快乐主义”,广阔妇女“受丈夫的委托做他家庭的常驻委员而替他专理衣食住养老育儿诸琐务”。3这种个人快乐主义,既阻碍妇女真正意义上人生价值的实现,更谈不上妇女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了。既然如此,这种主义“在今日的伦理学上社会学上,都可以论证他没大价值”。4个人快乐主义沉湎于物质的享受。向警予认为,物质生活是人赖以生存和开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尊重和保护人们正当合理的物质追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饮食衣服辞恶而取美,亦人之情也”。7问题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在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的时候,完全没有兴邦救国的志向。他

4、们中有的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有的沉于湎酒色,追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向警予感到痛心疾首。她提出“顾痛念国危以制之日,是岂吾人美衣食之时乎?”8她希望年轻人要“革除积习”“励进不已”,肩负起救国的责任。9向警予自己也在批判旧的人生观的同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向警予正确人生观确实立过程是同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同步进行的。她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大动乱大转化的时期,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逐渐终结,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渐兴起并开始走向高潮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西文化剧烈碰撞、新旧思想锋利交锋的时期。当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开始传播但尚未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时,向警予就敏锐地意识到:“虽然一时候说不定替

5、代一种什么主义与制度,最为善适宜,然而二十世纪的新人生观,是以社会主义的互助协进替代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这是可以深信无疑的。”10她相信社会总是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的。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特别是向警予自己投身社会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她的正确人生观得到确立并稳固下来。正如她良己所说:“自出溆来,觉从前种种,皆上错误,皆是罪恶,以后驾飞艇以追之,犹恐不及,而精力有限,更缺乏以厌予之所欲,奈何?计惟努力求之耳!”11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向警予上下求索,终于在她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就是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并努力实践。二、对人生价值大小标准的界定根据

6、什么标准来判断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向警予在确立自身的人生观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答复和解决了这个问题,认为“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奉献的大小而判定的”。12一是老师的为师之道为向警予奠定了人生价值标准认识的根底。1911年,向警予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学校。次年转学到长沙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习,此后又转学到周南女校。她受教于朱剑凡、杨怀中等渊博、思想进步的教员,这些人的人生价值观对她产生积极影响。她在作文中写道:朱剑凡等老师“其傣虽薄而教不减于勤,其事虽繁而劳不辞于脐瘁。训练也,管理也,教授也,思忖讲求患日之缺乏,又最能虚心,见一善从而效之,有所过那么去之惟恐不速,未尝有人已之界焉”。对此,

7、她表示“余之心慕焉”13这时的向警予正值人生观形成时期,她对老师的仰慕,可以看出她对人生价值有了自己评判的标准。同时,她对不切实际的空谈和虚名深恶痛绝。她认为:“人盲谈瞽,论无当实际。多言无徵,即于人格亦有亏损,戒之慎之。”所以,她常常以“自爱”“自克”勉励自己,立志做眼光远大,胸襟宽阔的有为青年。她的理想和抱负、她的务实上进深受老师的好评。杨怀中先生曾这样评价向警予:“昨至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赴其成绩展览会,见本班二年生向俊贤之日记颇有抱负可谓女教育界中之人材。”14老师们对向警予的好评,可以看出向警予对人生价值标准有了新的认识。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恶观为向警予提供了人生价值标准的根本认识。她

8、在日记中写道:“伦理学谓情与欲为人生行为之愿,而名誉之欲,实所以驱人为善。故欲人人向善背恶,无论对友朋,对学生,但当表出其真善之点而称扬,人生或听恶那么为浑涵之词,稗其自省,是能利用人之名誉之欲,以鼓其进行,最为有效。”15对于伦理学的观点向警予深表赞同。以善恶观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有其合理性,包含唯物主义的成份,但善恶观毕竟过于简单,过于浅薄,很难对人生价值的大小作出科学的评判。四是先进思想武器为向警予提供了对人生价值标准认识的指导思想。1923年11月她在中国知识妇女的三派一文中明确提出:“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奉献的大小而判定的。”并以此为尺度来评价中国知识妇女中的小家庭派、职业

9、派和浪漫派的社会价值,指出:“缺乏综合的人生观和全般的社会意识,这乃是三派共同的弱点。”17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及他的价值的大小,主要是从他的同社会开展方向的关系中,从他对于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方面来考察。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活动和工作顺应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在自己的岗位上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奉献,就是价值得到了实现;反之,如果不顺应社会进步的要求,甚至背道而驰,危害社会和他人,就谈不上什么价值的实现。90多年前向警予就响亮地提出了以对社会奉献的大小来判定人生价值的大小,并且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因此,我们

10、完全可以认为向警予提出的人生价值的判定标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评价向警予的人生价值,她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三、对人生价值实现的思考与实践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认识与处理个人开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开展的要求。换言之,个人的人生价值如何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整个社会有何关系?向警予的答复,同样有其独特之处。

11、向警予认为,个人的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最正确取向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通过什么方法或途径去实现这一人生价值的最正确取向。向警予在不断探索这一问题。她还在求学期间提倡个人的奋斗,她在老师的教诲下,“心目中顿觉大有可以作少年中华之望,而其机隆亦以我之心血解免之,同时忧去奋心生矣。”21人需要拼搏,“然天下之无可奈何者,应以吾辈心力能勉之;天下事之璀璨光明者,当自吾辈心力创造之”。22为了将来担负起改造社会这个历史重任,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们读书的目标应是:准备改造社会的工具”。23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向警予可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12、平常人所视为荣辱得失者,自吾辈视之真不值一笑”。24向警予不仅从理论上探索它和鼓励别人实践,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自己率先垂范,努力实践自己的诺言,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最后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人生价值的赞歌。向警予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进步具有一致性。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既需要个人的奋斗,更需要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进步与开展之中。当时社会上一些进步人士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观察人生,提出人是社会的人,大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球上,因此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正因为这样,个人的意志,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客观条件,超越社会允许的落围,其人生价值就难以实现。向警

13、予对此深表赞同。她说:“吾闻此言,吾颇有感。”25个人奋斗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条件。个人人生价值的取向和实现,必须与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趋同,正如向警予所指出的:“故吾誉谓人各有志,强而同之,势所不能,但观其事之正否,有无障碍于团体生活,斯为可矣。”向警予对人生观的思考与实践,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讲人的价值,不能不强调对他人、对社会进步的奉献,不能不提倡为他人、为社会、为人民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与此同时,也不能无视社会对人的尊重和关心,不能无视社会为人的创造活动和人的价值实现提供良好条件的必要性。注释:1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5页.2向

14、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2页.3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4页.4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5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6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7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8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3页9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3页10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2页11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12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52页.13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67-

15、268页14杨怀中.达斋日记。1914-5-1415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79页16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04页.17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53页.18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7页.19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20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3页21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22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23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3页24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页25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页26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