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1685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研究所谓的工匠精神是指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坚守自己的职责,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把自身的工作做好,在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工匠精神,促使学生成长为具备高素质、高职业精神的人才。校园文化在培养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意义校园文化指的是校园内所独有的文化,是以校园为区域,学生和教师为主体,并在精神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融合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文化体系。高校文化是思想、观念、学风、校风和教风的载体,校园内所有的行

2、为都必须在高校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载体。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有利于学生接受工匠精神。与显性的课堂教学内容相比,校园文化偏向于隐性教育,它是将所需要教育的内容隐藏在相应的教学情境内,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思想或行为方式,并内化为属于自身的行为规范。校园文化的目的在于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素养,它通过日常校园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管理中、游戏中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理念和意识。校园文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重点,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相关的教育,并在教育下建立正确的观念。校

3、园文化侧重感性实践,能丰富课堂教育。要想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涵义,并将其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除了通过高校所开设的思想及其他专业课上为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的具体内容之外,还需要通过感性的实践,在丰富课堂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工匠精神,从而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教育过程,而是需要从抽象到具体、理论到实践、认知到信仰的过程,由浅及深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方面可以通过开设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够亲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涵义,并形成自身的感悟,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并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满足社会

4、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阶段,需要解决低端供给与高端需求,贸易经济与实体经济,直接效益与长期效益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的整体转型要靠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工匠精神”所指出的人才要求恰恰是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走入社会,在满足各行各业工作岗位需求的同时,能够做好各行各业的核心工作,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校园文化培养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塑造蕴含工匠精神、富有高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之一的校园精神文化,它主要包括校园传统文化、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等,它反映出了属于学校自身的精神面貌,能够在一

5、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利用校园文化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凝聚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精神文化。高校在创办之初就已经明确了自身的办学宗旨,以及独特的精神特质,但是往往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层却忽视了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精神文化独特的性质,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出高校精神文化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凝聚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高校方面需要明确自身的历史与文化,在此基础上寻找属于自身的历史传承。同时,还需要突出自身的办学行业和职业特色,从而明确工匠精神与行业之间的结合点,抓住结合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工匠精神在于敬爱岗位,在工作中能够做到

6、无私奉献、追求极致和开拓创新等,而将这些精神与校园文化结合在一起,能够在传播校园文化的同时,传播工匠精神。将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例如,寻访优秀创业校友、技能达人评选和劳模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到工匠精神,并真正理解工匠精神,并接受内化工匠精神。立足校情,形成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高职特色校园。高校创办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高校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并在平时的管理工作和校园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工匠

7、精神,并逐渐学会接受。例如,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实行6S的管理模式,即安全、整理、清扫、整顿、素养和清洁这6个方面,加强日常管理力度,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精心布局,形成高职特色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作为高校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质文化是实质性的文化,主要是指高校中的硬件设施、宣传墙、标语牌等,通过这些设施的宣传作用,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校园。因此,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时,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中,在传达物质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接受工匠精神。同时,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内化工匠精神,高校需要对自身的校园文化

8、进行创新,通过精心布局形成高职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将校园文化与职业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将工匠精神展示出来。开展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除了理论上的引导之外,还需要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校方面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具体涵义,从而能够不断内化工匠精神。在具体的校企合作中,高校与企业需要联合制定完善的制度,并以工匠精神作为重要标准之一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培养教职工严谨负责的态度。追求质量,深化教育,是当前高校创办的首

9、要目标,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工匠精神深化的质量。因此,高校方面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平时的教学进行监督,加强学风教风建设,端正教师的态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进非物质文化,加强工匠精神建设。高校方面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的引进,不断深化校园文化的內涵,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传统文化的宣扬中引导学生了解工匠精神,并不断接受工匠精神。总之,工匠精神在促进时代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承担着主要责任。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高校需要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工匠精神,在灌输校园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更多适合新时代企业发展的优秀“匠人”,提高高职院校工匠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为实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跨越提供坚实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