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实证研究.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1458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诈骗犯罪实证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诈骗犯罪实证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诈骗犯罪实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诈骗犯罪实证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诈骗犯罪实证研究寇海侠,女,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民族法、知识产权法。摘要:诈骗犯罪已经深入到社会中,通过14个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结论和建议,以保证有效的打击诈骗犯罪和预防诈骗犯罪。关键词:诈骗;犯罪;实证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纠纷及经济犯罪不断涌现,财产性犯罪中诈骗犯罪较为突出,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威胁公民的财产安全。刑法的目的是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预防诈骗型经济犯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北京法院系统近年办理多起件诈骗案,通过对诈骗犯罪实证分析,在预防诈骗型犯罪方面提出相应具体对策,从而减少诈骗型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的

2、和谐和稳定。一、14个诈骗案件归类二、诈骗案件的法律分析选取14个诈骗犯罪案例未必完全具备典型性,但所有案例均按照北京法院网站上报道的先后顺序进行的,事实上已经具备新颖性和典型性,可能无法达到概率与排列组合方面要求。从刑法上对这些案例进行归类分析:(一)从犯罪主体角度分析:14个案例中,案例2、案例3由两人组成的共同犯罪,其他12个案例中均是由个人单独实施诈骗。这12个案例中,有三例系男性个体实施诈骗行为,诈骗对象均为女性,带有感情色彩。剩余9例诈骗犯罪主体均为个体,基本与个人感情无关,不具备区分的意义。(二)从被害人的角度分析:案例1、案例11、案例12被害人的性别均为女性;案例2、案例7被

3、害人为男性案例6被害人为单位;案例2、案例4、案例8案例9案例12案例14受害人均为多人,且案例12的被害人为多名女性。可以看出,被害人的身份不同,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方式不同,对被害人身份具有一定选择性。(三)从犯罪主体的诈骗手段分析:1、冒称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诈骗行为。案例1、案例8、案例14三个案例中,案例1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案例8、案例14冒充国有企业职工;案例1中,以为被害人解决婚姻纠纷为由,告诉受害人其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存在亲密关系,使受害人自愿多次交出金钱请托。案例8,以理财为名进行诈骗。案例14,以解决北京户口为名实施诈骗行为。2、冒充非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诈骗行为。案例4、案例

4、12两个案例中,案例4以假冒“方太”公司维修人员名义实施诈骗活动,而案例12以假冒“周易大师”的名义实施诈骗活动。4、商业经济交易活动中实施诈骗行为。案例2、案例5、案例8、案例10四个案例中,案例2以介绍婚恋女友而收取中介服务费用的诈骗行为,案例5通过办理假证方式冒用车主名义抵押租赁车的诈骗行为,案例8以帮人办理理财产品,能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的诈骗行为,案例10以试车名义,将卖车人的摩托车骑走的诈骗行为。5、司法诈骗行为。案例1、案例13两个案例,案例1以帮助他人诉讼离婚的方式实施诈骗行为,案例13以“捞人”的名义实施诈骗行为。(四)从定罪角度分析14个案例中,除两个案件未决外,其他12个案犯罪主体均被认定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被害人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构成诈骗罪。三、结论与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