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上半年福建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子显微镜下,在支原体、肺炎双球菌和骨骼肌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B内质网C叶绿体D细胞核2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3异体器官移植时会发生组织器官的排斥,该排斥反应依靠细胞的识别功能。与这种功能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A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C组成细胞膜的氨基酸分子D组成细胞膜的胆固醇分子4用差速离心法分离
2、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甲、乙、丙。经测定,三种细胞器中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含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B细胞器乙可能是核糖体C细胞器丙可能是内质网D叶绿体的成分与乙相似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的核质分裂过程长于物质准备的过程B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联会和均分行为C真核生物能够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D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6显微镜下叶片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雌性个体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经过此次分裂,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彼此相同D经过此次分裂,两个子细胞中D
3、NA数量相等10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它由孟德尔经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后来的细胞学研究揭示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子代表现型数量比为3:1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B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产生的抗性基因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D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16有研究者研究生长素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图5是不同品种的棉花开花天数与生长素含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纤维棉花不产生生长素B普
4、通棉花开花后,生长素含量持续上升C棉花纤维的长度和品质与生长素含量负相关D与其他品种相比,优质棉花开花后的生长素含量较高17某沙漠自然群落中,有一种以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的植株呈集群分布,中等植株呈随机分布,大型植株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B该沙漠中的所有灌木构成了一个种群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互利共生D集群分布主要是种子没有远离母株所致18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时不一定使用高倍镜,因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较大B观察切片时,先低倍镜后高倍镜是因为低倍镜下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C低倍
5、镜视野中右上角有一待观察目标,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进行观察D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用大光圈或换用凹面镜采光19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下列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D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20朱砂鱼谱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论述金鱼生态习性和饲养方法的书籍。书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写道:“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具。”文中“逐日去其不佳者”的作用是(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生殖隔离D地理隔离2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
6、11年版)中的一项内容标准为“概述血液循环”。下列关于该内容知识目标的描述,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的是( )。A说出血液循环的路径B阐明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C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大致过程D分析皮下注射的药物到达肺部的路径22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包括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B实施计划不包括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C得出结论就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D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23某教师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首先介绍了l7世纪以前人们对植物生长所需物质来
7、源的看法,“植物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特殊物质”,然后依次介绍了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实验和英格豪斯的实验,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概念。从科学本质的角度看,这一教学设计的主要教育价值包括( )。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是众多科学家多年工作的积累ABCD24下面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属性和认知水平分别是( )。问题:(1)依据图6可推断,该昆虫种群的红翅(M)和黑翅(m)基因在_(填“”“”或“”)时期符合“哈迪一温伯格定律”。(3分)材料2:根据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
8、通常将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事实性问题、相关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对于事实性问题,通过基本的观察、测量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对于相关性问题,通常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探索性问题,通常需要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变量的影响,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问题:(1)结合材料2,分析材料1中的问题af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12分)(2)分析“生3”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合在本节课进行探究,简要说明理由。(8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30分)30在29题的材料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属于探索性问题,难以在课堂中得到完整的回答,但这是良好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引导
9、学生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并开展探究活动。要求:(1)“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是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之一。设计并完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0分)(2)写出相关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以达成“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的教学目标。(20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支原体、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骨骼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三者都有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故本题选A。2【答案】B。解析: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
10、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进出细胞,但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从细胞中出去的水分子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A项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中的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属于单向运输,B项正确。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机体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是双向的,C项错误。当细胞内有耗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并释放能量的反应;当细胞内发生储能反应时,会发生将ADP、Pi与能量合成为ATP的反应。所以,活细胞内ATP与ADP的
11、转化是双向的,D项错误。3【答案】A。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运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细胞膜外侧有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又叫糖被,其主要作用是识别。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细胞膜的成分中有少量胆固醇,其作用是稳定细胞膜的结构。综上所述,与细胞的识别功能直接相关的物质是糖蛋白,故本题选A。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实验材料为动物细胞,而动物细胞内含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结构,含有少量DNA和RNA。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12、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DNA和RNA属于核酸,故线粒体所含成分与细胞器甲相符,A项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无膜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rRNA属于核酸。据图可知,细胞器乙不含核酸,不可能是核糖体,B项错误。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单层膜结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器丙不含脂质,不可能是内质网,C项错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少量DNA和RNA,其组成成分与线粒体(即甲)相似,D项错误。5【答案】C。解析:细胞的有丝分裂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是物质准备过程;分裂期为核质分裂过程,
13、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分裂间期要经过复杂的物质准备过程,所需时间是分裂期的数倍,A项错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类型,其中,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项错误。真核生物能够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C项正确。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为二分裂,且原核细胞没有中心体等复杂细胞器,不会有纺锤体的形成,D项错误。6【答案】D。解析:图中为上表皮细胞,为叶肉细胞,为叶脉,为保卫细胞,为气孔。表皮细胞通常不含叶绿体,外有角质层,可防止水分散失并起保护作用,A项错误。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主要功能是进行光
14、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状,排列紧密的是栅栏组织,含大量叶绿体;靠近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且不规则的是海绵组织,含少量叶绿体。图中所指上半部分为栅栏组织细胞,下半部分为海绵组织细胞,B项错误。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黑藻是一种常见的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多年生沉水植物的叶肉组织中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同时叶脉中没有明显的机械组织和导管的发育与分化。该图中为叶脉,其含有机械组织以及导管,故该叶片不是黑藻的,C项错误。保卫细胞的外壁厚(靠近气孔的一侧)、内壁薄(背气孔的一侧),细胞吸水后较薄的壁膨胀较多,于是细胞弓起来,气孔张开;细胞失水时,细胞失去膨
15、胀状态,气孔关闭。故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的水势相关,D项正确。7【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衰老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衰老的表现有细胞萎缩、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细胞癌变指细胞受致癌因子的作用,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有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等。综上所述,细胞分化、衰老、癌变的共同表现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
16、改变,故本题选D。9【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发生分离,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过程发生时,细胞质为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是雄性个体。经过此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两个子细胞中DNA的数量相等。因为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不一定相同,所以经过此次分裂,子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综上所述,A、B、C三项叙述错误,D项叙述正确。10【答案】D。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分离的结果是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11【答案】A。解
17、析:图中表示转录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正确。表示mRNA修饰加工过程,需要RNA酶的催化,此过程发生在细胞核,错误。表示翻译过程,此过程需要核糖体的参与,因得到的产物是促甲状腺激素,发生该过程的细胞应是垂体,错误。表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此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消耗ATP,错误。12【答案】C。解析: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分别是与、与。与相比,唯一变量是培养瓶中气体的种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远高于在氮气中的吸收量。空气与氮气相比,多了约21的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说明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与氧气有关,幼根需要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18、为离子吸收提供能量。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与相比,唯一变量为温度。在低温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较少,说明低温不利于离子的吸收。但表中数据显示,植物幼根吸收了离子,而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故B项错误。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相比,有两个不同变量,故不能将其结果进行直接比较,D项错误。13【答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项错误。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会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前膜接收到的为电信号,释放递质时将电信号转化为了化学信号,B项错误。当神经元处于
19、静息状态时,K+外流,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外正内负);当其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即形成动作电位,c项正确。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型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当抑制型递质传递到突触后膜,不会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又叫DNA重组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的成功运用,说明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
20、检测和表达。在获取目的基因和构建表达载体时,要用到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常用的载体是质粒。抗寒基因被导入水稻体16【答案】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无纤维棉花可以产生少量生长素,且开花后生长素含量有上升趋势;普通棉花产生的生长素较无纤维棉花多,开花后生长素含量持续下降;优质棉花产生的生长素最多,开花后生长素含量下降,但与其他品种相比,其生长素含量仍最高。综上所述,棉花纤维的长度和品质越好,其生长素的含量越高,两者呈正相关。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17【答案】D。解析:演替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
21、的集合,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题干所述为某种灌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演替所致,而是该灌木种群内的种内斗争、种子的传播等因素引起的,A项错误。种群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该沙漠中的所有灌木包括多种植物,应是多个种群,B项错误。互利共生指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如大豆和根瘤菌。题干中,大型植物属于同种生物,其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是种内斗争,因为一个种群种内斗争加剧,不利于集群分布,而均匀分布能降低种内斗争,C项错误。植物通过风、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种子,如果种子传播能力弱,不能远离母株,则易造成集群分布,D项正确。
22、18【答案】C。解析: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用低倍镜观察要比用高倍镜观察的效果好,原因是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低倍镜放大倍数适中,便于观察,A项正确。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主要原因是低倍镜下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若直接用高倍镜,会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B项正确。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与实物相比,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目标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该目标位于载玻片的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C项错误。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用换大光圈或将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以增加反射光,D项正确。19【答
23、案】B。解析: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是一种RNA病毒,HIV进人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患者几乎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握手、拥抱、游泳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选项中,A、C、D三项属于日常接触,B项属于血液传播。20【答案】B。解析:达尔文把选择分为两种:一是自然选择,指自然环境中缓慢发生着的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演化过程;二是人工选择,指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即培养适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或性状。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为两种:一是生
24、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后代的现象;二是地理隔离,指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题干中,“逐H去其不佳者”的意思是饲养者每天把生活状况不良的金鱼拿出鱼缸,只留下状态良好的金鱼,其作用是人工选择。21【答案】B。解析: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学习水平:了解、理解和应用。了解水平指学生能再认或回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表述了解水平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描述、简述、说出、列举等。理解水平指学生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收集、整理信息等。表述理解水平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有
25、概述、阐明、比较、解释、查找等。应用水平指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表述应用水平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分析、评价、总结、得出、拟定等。题干中,“概述血液循环”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选项中,A、C两项属于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B项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D项属于应用水平的知识目标。22【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做出假设的基本
26、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科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进行观察、实验;实施计划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要求包括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综上所述,A项正确,B、C两项错误。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一定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如提出问题可以由教师完成,D项错误。23【答案】B。解析:科学的本质包括以下几点:定量化,指科学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精确
27、的测量;观察与实验,指科学家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实验和严格细致的观察;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而预期常常是根据假设做出的,要经得住实验的检验;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即科学研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修改或纠正;科学过程,即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题干中,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讲述了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众多科学家多年工作的积累,正确。教学设计中的几个实验都涉及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正确。科学本质未涉及科学发展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该教
28、学设计也未体现这一特点,错误。故本题选B。24【答案】B。解析:概念性知识即抽象知识,指一个整体结构中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明某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如何加以组织的,如何发生内在联系的,如何体现出系统一致的方式,包括抽象的概念、原理、法则、规律等,如细胞呼吸作用的原理、遗传的中心法则等。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认知的识记水平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认知的理解水平指以一种语言或一种交流形式被译述或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或另一种交流形式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为依据,对材料进行初步重新整理与排列,指出材料包含
29、的意义和趋势。题中所示题目考查的知识为实验操作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该题目只要求回忆起叶片横切的方法,认知水平属于识记,故本题选B。25【答案】A。解析:用访谈法开展教育研究,需要进行的主要准备工作之一是确定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一般是列出研究者想要了解的主要问题。访谈问题是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的,是为了回答研究问题而设计的。该师范生拟通过访谈法开展“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的研究,并确定了访谈问题的维度,说明他不仅选定了要研究的课题,还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的学习。文献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该师范生所设计的问题维度,都是围绕课程内容设置的,其首要依据是关于课程内容的文献研究结果。故本题选
30、A。二、简答题26【答案】(1)和(2)49;42(3)黑;自然选择解析:(1)“哈迪一温伯格定律”(又译为“哈代一温伯格定律”)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图6中,和时期,M基因频率稳定不变,说明这两个时期内基因符合“哈迪一温伯格定律”。(2)1980年在1时期,基因符合“哈迪一温伯格定律”,此时M基因频率为03,则m基因频率为07,基因型MM(红翅)的频率为0303=009,基因型Mm(红翅)的频率为20703=042,基因型mm(黑翅)的频率为0707=049。所以,黑翅昆虫占49,有42的昆虫是杂合子。(3)1985-
31、2000年期间,M基因频率急剧上升,则m基因频率在急剧下降,说明基因型为mm(黑翅)的个体在急剧减少,黑翅变成了不利于生存的性状,也就是说黑翅昆虫越来越容易被发现并捕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图中M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最终趋于稳定,说明起作用的是自然选择。27【答案】(1)血浆(2)尿素、尿酸(3)加强(4)水通道蛋白的合成;水通道蛋白的数量解析:本题考查水平衡的激素调节过程。水分调节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一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增强一细胞外
32、液渗透下降、尿量减少。(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中,在适宜的刺激下,由垂体释放入血,抗利尿激素参与血液循环。当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根据图中的组织关系,可判断A为血浆。(2)原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尿素、尿酸不会被重吸收。所以,原尿流经。肾小管后,浓度肯定会上升的物质是尿素、尿酸。(3)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会增强对水的重吸收作用,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多,即过程会加强。(4)据图可知,原
33、尿中水的重吸收依赖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的水通道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与抗利尿激素结合后,作用于酶,这些酶有两方面的“+”作用(即促进作用):一方面作用于细胞核,促进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指导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另一方面作用于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促进其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三、材料分析题28【参考答案】(1)绘制概念结构图的主要步骤:确定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概念。该教师围绕微生物相关领域,依据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确定了概念结构图中所要用到的概念,包括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重要概念,教科书上的重点概念以及教师自己提炼的概念。根据概念的
34、概括性关系排列概念。该教师将概念A确定为最上位的概念,以此类推,根据这些概念的概括性,对这些概念进行上下位置的大致排列。画出概念图的草图,并对草图进行修正。在步骤的基础上,对概念的排列顺序以及关系进行修正。寻找交叉连接。该教师将概念按照逻辑关系与概念14、概念c建立了交叉联系,反映出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概念图进行修正和装饰,最终优化概念间的关系。(2)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如下方式用该概念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病毒、真菌、细菌的结构组成与分布特点资料,为学生提供概念
35、支撑。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用材料中的概念结构图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先对微生物的相关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如形态特征、生活方式、分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建立微生物相关下位概念,进而找出各下位概念间的关系,最终理解上位概念。通过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本节内容中,学生可能会有“细菌都是有害的”“微生物就是细菌”等错误观念,教师可通过微生物用于生产实践的实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是生物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分”。29【参考答案】(1)a、c属于探索性问题。探索
36、性问题,通常要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变量的影响,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影响鼠妇缩成球的原因可以从阳光、温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同样的,问题c,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可从鼠妇的取食及分布等方面进行探索。所以,这两个问题属于探索性问题。b、d、e属于事实性问题。事实性问题可以通过基本的观察、测量得到问题的答案。鼠妇有无耳朵、眼睛,有几对足以及鼠妇的食性,可通过观察和测量得出结论,所以这些问题属于事实性问题。f属于相关性问题。相关性问题,通常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f是通过研究昆虫和鼠妇的“足”的相关性提出的问题,属于相关性问题。(2)提出问题是开展科学探究的前提,应注重提问的有效性。生3提出的问
37、题为“鼠妇会游泳吗?”,该问题不适合在本节课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探究主题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水分、温度等,学生提问题时应围绕外界环境中哪些因素会对鼠妇的生活造成影响。鼠妇是否会游泳属于生物的运动方式范畴,与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无关,所以该问题不适合在本节课进行探究。四、教学设计题30【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评价其他小组的探究方案。能力目标: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确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2)教学活动思路:利
38、用29题材料中生8提出的问题“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光和水分可能是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教师根据学生发现鼠妇的时间和地点等引导学生说出影响鼠妇分布的其他相关性因素,如土壤酸碱性、温度等。引导学生提出“到底是水还是光对鼠妇产生了影响?”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a运用单一变量原则,设计无光和有光两种环境来判断光对鼠妇的影响。b运用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多水、潮湿和无水三种环境来判断水分对鼠妇的影响。c设计有光多水、有光潮湿、有光无水、无光多水、无光潮湿、无光无水六种环境来判断鼠妇最喜欢的环境。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无光潮湿的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设计实验来探究土壤酸碱性、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是否会造成影响。教师提问:“喜欢阴暗潮湿环境的生物还有哪些?”学生回答:“蚯蚓、蟑螂。”教师让学生自行讨论,引导学生将三者联系在一起,提出问题:“蚯蚓、蟑螂也跟鼠妇的喜好一样吗?”教师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验证蚯蚓和蟑螂的生活环境是否与鼠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