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试题及答案(中南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处理试题及答案(中南大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 填空题1、试写出以下材料的类别。按用途分与应用举一例。20CrMnTi 属 合金构造钢类别; 可制作变速箱齿轮;T10 属碳工具钢;可制作锉刀;45 属 碳素构造钢;可制作齿轮、螺栓;W18Cr4V 属 合金工具 钢;可制作车刀;2、化学热处理的根本过程是加热、保温、冷却 。3、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与组织形态 ,钢的表层淬火,只能转变表层的组织构造 ,而化学热处理既能转变表层的组织构造 ,又能转变表层的成分 。4、低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展正火提高硬度处理;高碳钢为了便于切削,常预先进展退火降低硬度处理;5、索氏体中的渗碳体是层片状
2、形貌。回火索氏体中的渗碳体是珠粒状形貌。6、纯Al 的主要强化方法是晶粒细化加工硬化,Al-Cu 合金的主要强化方法是时效强化固溶强化。7、再结晶形核的主要机理有应变诱发的晶界迁移机制,亚晶长大的形核机制。8、欲消退过共析钢中大量的网状渗碳体应承受球化退火正火,消退铸件中枝晶偏析应承受均匀化退火。1. 共析钢淬火后,低温、中温、高温回火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2. 马氏体形态主要有板条状和片状两种,其中片状马氏体硬度高、塑性差。4为了保持冷变形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应承受回复退火工艺。5 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1.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三个转变区的转变产
3、物 是P 珠光体 ;B 贝氏体 ;M 屈氏体 。2、为了降低冷变形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应承受回复与再结晶退火工艺。3、依据渗碳剂在渗碳过程中聚拢状态的不同,渗碳方法可以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3. 45 钢正火后渗碳体呈层状,调质处理后渗碳体呈球粒状。4. 中温回火主要用于 各种弹簧和锻模等 典型零件处理,回火后得到 回火屈氏体 组织。5 铝合金按其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铸态和变形 ;变形铝合金按热处理性质可分为热处理非强化型 铝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型 铝合金两类; 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两种。31热处理根本工艺参数:加热温度 T;加热速度V;保温时间t;冷却速度V
4、.加热冷却4为了保持冷变形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应承受回复再结晶退火7. 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变形时与界面能有关的储能。再结晶形核的主要机制有应变诱发的晶界迁移迁移机制及亚晶长大的形核机制。10.回归时间过长,则会消灭对应于该温度下的脱溶相 ,使硬度重上升,或发生过时效 ,达不到回归处理的效果。1. 均匀化处理的目的是在高温下通过 集中 消退或减小实际结晶条件下晶内成分 不均匀 和偏离于平衡 的组织状态,改善合金材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2. 基于回复及再结晶过程退火主要应用是消退金属及合金因 冷变形而造成的组织与性能亚稳定状态。变形前的原始晶粒小,变形储能 高 ,再结晶温度 低3时效与回火的区分是固
5、溶体从高温到低温时是否发生了基体 晶体构造的转变。4时效后脱溶相与基体界面关系有完全空格、半空格、非空格 三种形式。5时效强化是 位错 与 脱溶质点 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位错绕过 机制与位错切割机制。6低碳马氏体的形貌一般为板条状,中碳马氏体的形貌一般为板片状,高碳马氏体的形貌一般为片状 。8. 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或 Ac3 以上保温并随之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用以得到介稳状态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为 钢的淬火 。9. 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的形变强化 与热处理时的 相变强化 结合,使成型工艺与获得最终性能统一起来的一种综合工艺。4时效回火实质上是亚稳过低和固溶体的分解
6、。6. 在固态相变中,.相形核的阻力是相与母相之间的界面能相与母相比容积差导致的 应变能。7. 时效后脱溶相与基体界面关系有 完全共格 、半共格 、非共格 三种形式。8. 时效强化是位错 与脱溶质点 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绕过 机制与 切割机制。9. 铝合金按其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变形组织和铸造组织 ,铝合金的时效方法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1、工件淬火时常消灭的缺陷有外表缺陷、性能缺陷、组织缺陷、外形缺陷。2 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消退或改善钢在铸造、轧制、锻造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预备;还有为了消退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3 正
7、火的目的和退火根本一样,但正火后得到细片状珠光体组织,对低碳钢来说讲,正火组织易进展机械加工;能降低工件切削加工的外表粗糙度;正火还可以消退过共析钢中的渗碳体网。4 淬火的目的是把奥氏体化的钢件淬成马氏体,然后和不同回火温度相协作,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5 热应力是由于工件加热或冷却时,各部温度不同,使之热胀冷缩 不同而产生的应力叫热应力。6 削减变形与防止开裂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靠正确的选材、合理的构造设计、冷热加工工艺的亲热协作以及正确的热处理制度来保证。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立方晶格。2、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乏强度等指标,其中
8、衡量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下机械性能的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衡量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指标有疲乏强度和冲击韧性。3、常用的回火方法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 高温回火。4、工程中常用的特别性能钢有不锈钢、耐热钢、耐磨刚。6、按冶炼浇注时脱氧剂与脱氧程度分,碳钢分为沸腾钢、冷静钢、连铸坯、半冷静钢。7、钢在肯定条件下淬火后,获得肯定深度的淬透层的力量,称为钢的淬透性。淬透层通常以工件外表到半马氏体层 的深度来表示。8、 冷塑性变形的内应力,按作用范围,可分为宏观第一类内应力、晶间其次类内应力、晶格畸变第三类内应力。9、铸铁中碳以石墨形式析出 的过程称为石墨化,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冷却速度和
9、化学成分 。2、一般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及蠕墨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分别为片状、棉絮状、球状、蠕虫状。3、实际金属晶体的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位错。5、金属的断裂形式有脆性断裂和延性断裂 两种。7、金属元素在钢中形成的碳化物可分为合金渗碳体、特别碳化物 两类。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 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以液体 作为工作介质,依靠液体 来传递运动,依靠液体 来传递动力。2、液压系统可分为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把握系统、辅件系统四个局部。3、油液的两个最根本特征是粘性、润滑性,油液流淌时的两个根本参数是动力粘度、运动粘度。4、液压泵是将机械能
10、转换为液体压力的能量转换装置。5、液压泵是靠密封容积变化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所以称为客积泵。6、柱塞泵是靠柱塞在柱塞孔内作往复运动,使密封容积变化而吸油和压油的,柱塞泵可分为轴向和径向两类。7、换向阀的作用是利用阀芯对阀体的相对转变来把握液体的流淌方向,接通或关闭油,从而转变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按阀芯运动方向不同,换向阀可分为滑阀和旋阀两大类,其中滑阀作用最大。10、感应外表淬火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外表硬度、有效淬硬深度、淬硬区的分布。8、液压根本回路是用液压元件组成并能执行动作的、典型回路,常用的根本回路有方向把握回路、压力把握回路、流量把握回路三种。9、压力把握回路可用来实现卸载、减压、
11、挨次、保压等功能,满足执行元件在力或转矩上的要求。10、增压回路中提高油液压力的主要元件增压器。1、金属的性能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性能 ,一类是工艺性能 。2、大小不变或变化很慢的载荷称为静载荷 ,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 , 大小和方向随时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3、强度是指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力量。4、原子呈无序积存状况的物体叫非晶体 ,一般固态金属都是晶体 。5、金属在 固 态下,随温度的转变,由一种晶格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6、金属的结晶实际是晶核的形成和长大 的过程。7、一种金属元素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
12、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通过熔炼 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8、铁碳合金的根本组织有五种它们的名字是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9、T12 钢按用途分属于工具钢 ,按质量分属于优质钢 。10、工厂里常用的淬火方法单液淬火法、双介质淬火法、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的等温淬火 。11、调质零件应承受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 。12、常用的不锈钢有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 。13、依据铸铁中石墨形态的不同,铸铁可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14、黄铜分为一般黄铜和特别黄铜,硬质合金可分为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钴钛类硬质合金。15、铝合金的淬火称为固溶处理 ,铝合金淬火后需时效处理
13、才能到达最终的力学性能。16、依据工作条件不同,磨具钢又可分为_冷作模具钢_、热作模具钢和塑料磨具用钢等17、合金依据用途可分为_合金渗碳体_、_特别碳化物_和特别性能钢三类。硬质合金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_碳化物和金属粘结剂,通过_粉末冶金工艺生产的一类合金材料。11、铸铁的力学挺能主要取决于_基体的组织_的组织和石墨的基体、形态、_数量_以及分布状态。12、依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_灰口铸铁、_白口铸铁_和麻口铸铁三类。13、常用铜合金中,_青铜_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_白铜_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14、铁碳合金的根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铁素体_和_奥氏体_,属
14、于金属化合物的有_渗碳体_,属于混合物的有_珠光体_和莱氏体。15、脱溶序列的阶次规章:原子聚拢区过渡相平衡相 。16、写出AlZnMg 系合金人工时效时正常的脱溶序列: G, P h” h” h。17、写出AlCu 系合金人工时效时正常的脱溶序列: G, P q” q” q 二、名词解释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肯定温度或保温足够时间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产生非畸变的晶粒, 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变形前的水平,临界变形度:通常把对应于得到特别粗大的晶粒的变形称为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肯定速度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马氏体转变:钢从
15、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抑制其集中性分解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的无集中型相变临界冷却速度:表示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全部转变为珠光体的最大冷却速度回火:是将淬火钢加热到低于临界点 A1 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淬火组织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然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回火脆性:有些钢在肯定的范围内回火时,其冲击韧度显著下降,这种催化现象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 以上或一下温度,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的热处理工艺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 或Acm 以上适当温度,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点 Ac3 或 Ac1 以上肯定温度,保温后以大
16、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等温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后的工件淬入 Ms 点以上某温度盐浴中,等温保持足够长时间,使之转变为下贝氏体组织,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淬火方法调质处理:将淬火和随后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成为调质处理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力量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同热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获得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综合效果的工艺方法。淬硬性:表示钢淬火时的硬化力量晶粒度:多晶体内的晶粒大小。钢的晶粒度按其奥氏体化条件与长大倾向又分成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和本质晶粒度。晶界无沉淀带:局部脱溶过程中,由于晶界上析出沉淀而使晶界四周消灭无脱溶相析出的区域。原位再结晶
17、:回复过程中,多边化或胞状亚构造会通过晶界迁移和亚晶的合并,四周不断粗化的过程,但变形晶粒特征无转变。钢的二次硬化:较高温度回火过程中,从马氏体中析出其次相碳化物而使刚产生附加强化。过烧: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晶界局部熔化而氧化的现象。不连续脱溶:即胞状脱溶,在脱溶胞与基体之间存在一个明晰的界面,两者成分发生突变,脱溶胞晶格常数不连续变化。回火马氏体:淬火后回火所致的马氏体或剩余奥氏体分解产物,一般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Orowan 机制:位错绕过较硬质点的时候,在质点四周留下位错环,从而使合金强化。HNi65-5:Cu65%,Ni5%黄铜。40Mn:含碳量 0.4%,Mn 含量低
18、于 1.5%的优质合金构造钢。阶次规章:脱溶时在形成平衡相之前会逐步析出的一种或多种过渡相。普遍脱溶:属于连续脱溶的一种。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置于较低温度保温时,整个过饱和固溶体中普遍地发生脱溶并析出均匀分布的脱溶相的现象。2A12-T6:可热处理强化的Al-Cu 基合金,峰值时效态。回复:冷变形金属在肯定温度保温时,发生的点缺陷运动和位错运动与重组合,但不包含低位错的晶粒的生成。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全都,而是存在着很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局部晶体相对于另
19、一局部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局部与未滑移局部的交界限即为位错线。假设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局部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似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单晶体:假设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全都,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构造称为“多晶体”。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自发形核:在肯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章排列的结晶核心。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外表所形成的晶核。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参加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 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
20、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参加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快速增加;塑性、韧性快速下降的现象。回复:为了消退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变形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以使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子的活动力量不大,这时金属的晶粒大小和外形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晶内发生点缺陷的消逝以及位错的迁移等变化,因此,这时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塑性等机械性能变化不大,而只是使内应力及电阻率等性能显著降低。此阶段为回复阶段。再结晶: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也具有较大的活动力量,使晶粒的外形开头变化。从裂开拉长的晶粒变成的等轴
21、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外形相像,晶格类型一样,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热加工: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肯定温度进展压力加工。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展的压力加工。铁素体F:铁素体是碳在a -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由于碳在a - Fe 中的溶解度很小,它的性能与纯铁相近。塑性、韧性好,强度、硬度低。它在钢中一般呈块状或片状。奥氏体A:奥氏体是碳在g -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晶格。因其晶格间隙尺寸较大,故碳在g - Fe 中的溶解度较大。有很好的塑性。渗碳体Fe3C: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简单晶格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长率接近于
22、零。在钢中以片状存在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在莱氏体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鱼骨状。珠光体P: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和渗碳体呈层片状。珠光体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较差。莱氏体Ld: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在莱氏体中,渗碳体是连续分布的相,奥氏体呈颗粒状分布在渗碳体基体上。由于渗碳体很脆,所以莱氏体是塑性很差的组织。G、P 区:合金中能用X 射线法测定出的原子聚拢区,时与脱溶的产物,尺寸小,晶体构造与基体一样。C 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分别将各温度下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开头和转变终了时间连续起来,可以得到两根曲线,其外形像“C”字,故称
23、“C”曲线。亦称为TTT 图。三、问答题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金属结晶过程有何影响?对铸件晶粒大小有何影响?答: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也越大。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则晶体内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加快,加速结晶过程的进展,但当冷速到达肯定值以后则结晶过程将减慢,由于这时原子的集中力量减弱。 过冷度增大,F 大,结晶驱动力大,形核率和长大速度都大,且 N 的增加比 G 增加得快,提高了 N 与 G 的比值,晶粒变细,但过冷度过大,对晶粒细化不利,结晶发生困难。以下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手锯锯条、一般螺钉、车床主轴。答:手锯锯条:它要求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用碳素工具钢制造,如 T9、T9
24、A、T10、T10A、T11、T11A。一般螺钉:它要保证有肯定的机械性能,用一般碳素构造钢制造,如 Q195、Q215、Q235。车床主轴:它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用优质碳素构造钢,如 30、35、40、45、50。何谓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操作有哪些根本类型?试说明热处理同其它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其在机械制 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答:1为了转变钢材内部的组织构造,以满足对零件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所施加的一种综合的热加工工艺过程。2热处理包括一般热处理和外表热处理;一般热处理里面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外表热处理包括外表淬火和化学热处理,外表淬括火焰加热外表淬火和感应加热外表淬火,化学
25、热处理包括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3) 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一个毛坯件经过预备热处理,然后进展切削加工,再经过最终热处理,经过精加工,最终装配成为零件。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潜力、降低构造重量、节约材料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做到一个顶几个、顶十几个。此外,通过热处理还可使工件外表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别物理化学性能。1) 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答:1起始晶粒度:是指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
26、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2) 实际晶粒度:是指在某一具体的热处理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晶粒尺寸。(3) 本质晶粒度:依据标准试验方法,在 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 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2)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 答: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在 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氏体:在 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贝氏体: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马氏体:碳在-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剩余奥氏体;g - Fe答:奥氏体: 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 处
27、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剩余奥氏体:M 转变完毕后剩余的奥氏体。4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冷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处理;答: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肯定时间后,以格外缓慢的冷却速度炉冷、坑冷、灰冷进展冷却的一种操作。正火:将工件加热到 Ac3或 Accm以上 3080,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淬火:将钢件加热到Ac3或 Ac 以上 3050,保温肯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冷或水冷,从1而得马氏体的一种操作。回火:将淬火钢重加热到 A 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肯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操作。1冷处理:把冷到室温的淬火钢连续
28、放到深冷剂中冷却,以削减剩余奥氏体的操作。时效处理:为使二次淬火层的组织稳定,在110150经过 636 小时的人工时效处理,以使组织稳定。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 ,淬透性,淬硬性;k答: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 :淬火时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k淬透性:钢在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大小的力量。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6再结晶、重结晶;答:再结晶:金属材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具有较大的活动力量,使晶粒的外形开头变化。从裂开拉长的晶粒变成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外形相像,晶格类型一样,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重结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晶体重形核、长大,发生晶体构造的转变,称
29、为重结晶。7调质处理、变质处理。答:调质处理:淬火后的高温回火。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参加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3. 指出 A 、A 、A ; A13cm、A 、 AC1C3ccm; A 、A 、Ar1r3rcm各临界点的意义。答:A :共析转变线,含碳量在 0.026.69%的铁碳合金冷却到 727时都有共析转变发生,形成P。1A :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头线。3A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cmA :实际加热时的共析转变线。C1A :实际加热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头线。C3A :实际加热时碳
30、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cmA :实际冷却时的共析转变线。r1A :实际冷却时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头线。r3A :实际冷却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rcm4. 何谓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的奥氏体晶粒是否肯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答:1本质细晶粒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直到 930,随温度上升,晶粒长大速度很缓慢,称本质细晶粒钢。2不肯定。本质晶粒度只代表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大小。本质粗晶粒钢在较低加热温度下可获得细晶粒,而本质细晶粒钢假设在较高温度下加热也会得到粗晶粒。5. 珠光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 答:1三种。分别是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31、。(2) 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 550以上等温停留时发生转变,它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片层相间的组织。索氏体是在 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屈氏体是在 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珠光体片间距愈小,相界面积愈大,强化作用愈大,因而强度和硬度上升,同时,由于此时渗碳体片较薄,易随铁素体一起变形而不脆断,因此细片珠光体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6. 贝氏体类型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性能方面有何特点? 答:1两种。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2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 600350。在显微镜下呈羽毛状,它是由很多相互平行的过饱和铁素体片和分布在片间的断续细小的
32、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其硬度较高,可达 HRC4045,但由于其铁素体片较粗,因此塑性和韧性较差。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在 350Ms,下贝氏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针叶状,在电镜下观看是由针叶状的铁素体和分布在其上的极为细小的渗碳体粒子组成的。下贝氏体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塑性、高韧性,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7. 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根本类型?它们在形成条件、晶体构造、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 与含碳量关系如何?答:1两种,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2奥氏体转变后,所产生的M 的形态取决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0.6%的为板条马氏体;含碳量在 0.61.0%之间为板条和针状混合的马氏体
33、;含碳量大于 1.0%的为针状马氏体。低碳马氏体的晶体构造为体心立方。随含碳量增加,渐渐从体心立方向体心正方转变。含碳量较高的钢的晶体构造一般消灭体心正方。低碳马氏体强而韧,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这是由于低碳马氏体中含碳量较低,过饱和度较小,晶格畸变也较小,故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随含碳量增加,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增加,使塑性变形阻力增加,因而引起硬化和强化。当含碳量很高时,尽管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很高,但由于过饱和度太大,引起严峻的晶格畸变和较大的内应力,致使高碳马氏体针叶内产生很多微裂纹,因而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3)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增加。8. 何谓等温冷却及连续冷却?试绘出奥氏体这
34、两种冷却方式的示意图。答:等温冷却:把奥氏体快速冷却到 Ar1转变方式。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待其分解转变完成后,再冷至室温的一种冷却连续冷却:在肯定冷却速度下,过冷奥氏体在一个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转变。9. 为什么要对钢件进展热处理?答:通过热处理可以转变钢的组织构造,从而改善钢的性能。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 器零件的使用寿命。恰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消退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退偏析、降低内应力,使钢的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10. 试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与连续转变曲线的异同点。答:首先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等温转变曲线临界冷却速度不同。其次连续冷却转
35、变曲线位于等温转变曲线的右下侧,且没有 C 曲线的下局部,即共析钢在连续冷却转变时,得不到贝氏体组织。这是由于共析钢贝氏体转变的孕育期很长,当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通过贝氏体转变区内尚未发生转变时就已过冷到M 点而发生马氏体转变,所以不消灭贝氏体转变。s11. 淬火临界冷却速度 Vk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它与钢的淬透性有何关系?答:1化学成分的影响:亚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 曲线右移,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则 V 减k小,过共析钢中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 曲线左移,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减小,则 Vk增大;合金元素中,除 Co 和 Al(2.5%)以外的全部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使 C
36、曲线右移,则 Vk减小。(2)肯定尺寸的工件在某介质中淬火,其淬透层的深度与工件截面各点的冷却速度有关。假设工件截面中心的冷速高于 V ,工件就会淬透。然而工件淬火时外表冷速最大,心部冷速最小,由外表至k心部冷速渐渐降低。只有冷速大于 Vk层越深,淬透性越好。的工件外层局部才能得到马氏体。因此,Vk越小,钢的淬透12. 将5mm 的 T8 钢加热至 760并保温足够时间,问承受什么样的冷却工艺可得到如下组织: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屈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少量剩余奥氏体;在 C 曲线上描出工艺曲线示意图。答:(1)珠光体:冷却至线550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
37、珠光体组织。索氏体:冷却至 65060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索光体组织。屈氏体:冷却至 6005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屈氏体组织。上贝氏体:冷却至 600350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上贝氏体组织。下贝氏体:冷却至 350Ms 温度范围内等温停留一段时间,再冷却下来得到下贝氏体组织。屈氏体+马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并小于获得珠光体组织的最大冷却速度连续冷却,获得屈氏体+马氏体。马氏体+少量剩余奥氏体:以大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少量剩余奥氏体。(2)813.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
38、的退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退火操作的应用范围。答:1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并消退内应力和加工硬化,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随后的淬火作好组织预备。(2) 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3)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的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焊接构造。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或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退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或冷拔件及机加工的剩余内应力。14. 何谓球化退火?为什么过共析钢必需承受球化退火而不承受完全退火?答:1将钢件加热到 Ac1以上 3050,保温肯定时间后随炉缓
39、慢冷却至 600后出炉空冷。(2) 过共析钢组织假设为层状渗碳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简洁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 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15. 确定以下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1) 经冷轧后的 15 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退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退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退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退加工硬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2) ZG35 的铸造齿轮答:完全退火。经铸造后的齿轮
40、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剩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退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3) 锻造过热后的 60 钢锻坯;答:完全退火。由于锻造过热后组织晶粒猛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剩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退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4) 具有片状渗碳体的 T12 钢坯;答:球化退火。由于 T12 钢坯里的渗碳体呈片状,因此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 简洁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
41、硬度, 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粒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16.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分是什么?生产中应如何选择正火及退火?答:与退火的区分是加热温度不同,对于过共析钢退火加热温度在 Ac1以上 3050而正火加热温度在Accm以上 3050。冷速快,组织细,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当钢件尺寸较小时,正火后组织:S,而退火后组织:P。9选择:1从切削加工性上考虑切削加工性又包括硬度,切削脆性,外表粗糙度及对刀具的磨损等。一般金属的硬度在 HB170230 范围内,切削性能较好。高于它过硬,难以加工,且刀具磨损快;过低则切屑不易断,造成刀具发热和磨损,加工后的零件外表粗糙度很大。对于低、中碳构造
42、钢以正火作为预先热处理比较适宜,高碳构造钢和工具钢则以退火为宜。至于合金钢,由于合金元素的参加,使钢的硬度有所提高,故中碳以上的合金钢一般都承受退火以改善切削性。2从使用性能上考虑如工件性能要求不太高,随后不再进展淬火和回火,那么往往用正火来提高其机械性能,但假设零件的外形比较简单,正火的冷却速度有形成裂纹的危急,应承受退火。(3) 从经济上考虑正火比退火的生产周期短,耗能少,且操作简便,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优先考虑以正火代替退火。17. 指出以下零件的锻造毛坯进展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120 钢齿轮 245 钢小轴 3T12 钢锉刀答: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退内应力,提高
43、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退内应力。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索氏体。3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退网状 Fe C ,为球化退火做组织预备,消退内应力。组织:索3 氏体和球状渗碳体。18. 一批 45 钢试样尺寸15*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承受退火处理。拟承受以下几种退火工艺;(1) 缓慢加热至 7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2) 缓慢加热至 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3) 缓慢加热至 11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问上述三种工艺各得到何种组织?假设要得到大小均匀的细小晶
44、粒,选何种工艺最适宜?答:1因其未到达退火温度,加热时没有经过完全奥氏体化,故冷却后照旧得到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的铁素体和珠光体。(2) 因其在退火温度范围内,加热时全部转化为晶粒细小的奥氏体,故冷却后得到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3) 因其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猛烈长大,故冷却后得到晶粒粗大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要得到大小均匀的细小晶粒,选其次种工艺最适宜。19.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亚共析碳钢及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应如何选择?试从获得的组织及性能等 方面加以说明。答:淬火的目的是使奥氏体化后的工件获得尽量多的马氏体并配以不同温度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亚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
45、 Ac +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由于假设亚共析碳319钢加热温度在 Ac Ac13之间,淬火组织中除马氏体外,还保存一局部铁素体,使钢的强度、硬度降低。但温度不能超过 Ac3点过高,以防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获得粗大马氏体。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Ac +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和颗粒状渗碳体及残1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假设加热温度超过 A,渗碳体溶解过多,奥氏体晶粒粗大,会使淬火组织中马ccm氏体针变粗,渗碳体量削减,剩余奥氏体量增多,从而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温度过高,淬火后易得到含有显微裂纹的粗片状马氏体,使钢的脆性增加。20.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
46、几种?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答: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法、双液淬火法、等温淬火法和分级淬火法。单液淬火法:这种方法操作简洁,简洁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如碳钢在水中淬火,合金钢在油中淬火。但其缺点是不符合抱负淬火冷却速度的要求,水淬简洁产生变形和裂纹,油淬简洁产生硬度缺乏或硬度不均匀等现象。适合于小尺寸且外形简洁的工件。双液淬火法:承受先水冷再油冷的操作。充分利用了水在高温区冷速快和油在低温区冷速慢的优点, 既可以保证工件得到马氏体组织,又可以降低工件在马氏体区的冷速,削减组织应力, 从而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适合于尺寸较大、外形简单的工件。等温淬火法:它是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 Ms的硝盐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 B转变。等温淬火后获得 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