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档案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重点工作。一是档案馆建立工程全面完工,配齐配全馆内设施设备,于7月底前将馆内档案搬迁至新馆,正式投入使用。二是精准扶贫档案标准治理全面启动,印发了标准化治理文件,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标准整理工作会议,打造2个示范点,各乡镇、行政村、行业扶贫部门均根据时间表完成精准扶贫档案的标准整理,共标准整理12023余卷(册)。三是档案工作标准化治理复查单位20个。 (二)主要业务工作。一是完成17个省市重点建立工程档案的登记,督导检查17个工程的档案工作,验收3个重点工程档案。二是新配置馆内设施设备,全面完善“三个体系”建立,全年新接收到期档案402卷,更换馆内陈
2、旧档案盒9000余个。配备库房温湿度、消防、视频监控、门禁、档案数据存储系统等安全设施,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系统。全年接待档案利用791人次,利用档案828卷(件)次。三是深化档案法治和文化建立,利用“6.9”国际档案日和“12.4”国家宪法日大力开展档案法治宣传,编制和发放档案宣传资料1000余份。标准法治运行,实行双随机一抽查的方式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全年共抽查4次,检查单位47个,未发觉明显违法行为。馆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参观850人次。四是完成馆内档案数字化处理61万页,建成数字档案室示范2个。五是持续做好党的建立、党风廉政、培训、队伍建立等工作,全年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2次,培训人员2
3、80余人,撰写投送工作信息稿件30余篇,被市档案网站采纳18条,省档案信息网站采纳11条,市级主流媒体采纳1条。 全区本年内未发生档案安全事故和档案信息失泄密大事,未发生档案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夯实档案组织治理。 坚持把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把档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区年度考核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屡次专题讨论精准扶贫档案治理工作,准时讨论并协调解决档案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区乡村户同步建档、区乡村三级联动”的精准脱贫档案工作联动机制。区、
4、乡、村都明确落实了1名分管脱贫档案工作的领导,每个乡镇均落实了23名专兼职脱贫档案工作人员,明确了村文书为村级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人员,保障了精准脱贫档案工作有人抓、有人做、有人管。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为确保新档案馆早日投入使用,积极争取区财政资金200万元,完善配置馆内设施设备,通过政府选购配置了库房温湿度、消防自动掌握系统、监控系统和添置了档案密集架470立方米,选购了专用档案治理软件和档案数据存储效劳器和磁盘阵列,确保7月底前顺当将档案搬迁入库,新档案馆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区财政按乡镇0.5万元、村0.4万元、行业扶贫部门0.51万元的标准,将区级行业扶贫部门、乡镇、村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工作
5、经费纳入预算,充分保障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顺当推动。三是强化绩效考评。年初,将档案工作纳入区对乡镇、区级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实行倒扣分制,由区档案局制定考核方法和评分依据下发到各建档单位,考核得分运用于各乡镇、区级各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总分。档案考核的杠杆效应,有效增加了对乡镇、区级各单位档案治理的刚性约束力。 (二)固本强基,狠抓标准,稳固档案业务建立。 坚持依法治档、科学管档,全面加强根底业务建立,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标准化、科学化治理水平。一是依法治档纵深推动。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档案治理,依法治档局面根本形成,档案治理力量进一步提升。结合档案业务培训、“6.9”国际档案日、“12
6、.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对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学问的宣传。组织征订档案宣传手册、折扇,编印档案宣传资料,通过在集市设置宣传点、公文交换箱发放、亲自向区、乡镇主要领导送的方式发放档案宣传物品和资料1000余份,大大提升了社会群众的档案法制意识和普及档案学问。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方面,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要求,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规划,建立双随机一公开制定,按季度随机抽取执法人员、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4次,检查单位47个,对发觉问题准时提出整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展回访,确保检查到达实效。二是档案安全常抓不懈。坚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突出抓好档案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环境
7、安全,完善升级各项安全治理措施,提升档案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标准,开展区档案馆库房的高标准配置和各单位档案库房的安全检查。新馆全部档案库房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温湿度调控设施,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40多个,聘请1名同志24小时值班值守,全局干部职工汛期24小时和平常节假日轮番值守。健全完善安全保密制度,加强对涉密岗位、涉密人员、涉密文件、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的治理,邀请保密部门开展保密安全检查,确保不发生失泄密大事。三是档案信息化逐步推动。投入资金30余万余元,新选购档案治理软件、效劳器和数据存储设备,开展档案数字化处理二期工程,扫描档案61万页,累计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处理20
8、0余万页。指导区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区法院诉讼档案室建成示范数字档案室。四是强化档案业务指导。实行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着力提高各单位档案人员业务技能。比方,在前段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中,我们通过课堂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既提升了各单位档案人员的档案整理技能,又为探究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全区精准扶贫建档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督查,大力提升了全区各机关单位、乡镇、行政村整体档案业务工作。 (三)围绕中心,效劳大局,彰显档案部门作为效劳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永恒主题。优化效劳手段,拓展工作领域,主动把档案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进展大局,在建立宜业宜
9、居宜游幸福漂亮昭化奉献独特的档案力气。一是强力效劳脱贫攻坚。今年7月,我局牵头在元坝镇五一村、柳桥乡柳桥村分别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标准整理进展了试点示范,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8月以来,组织召开集中培训会1次,召开现场会2次,召开观摩会30余场次,对区级部门、乡镇分管领导和村第一书记进展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根底业务培训,使扶贫档案工把握扶贫各类各载体档案工作的根本学问、整理方法步骤,明确和统一扶贫档案工作标准和要求,为全区扶贫档案工作奠定技能根底。10月1日以来,实行购置社会效劳方式,落实2家企业,将全区各乡镇和村统一到我局进展集中统一整理。在人员非常紧急的状况下,我局每天派出
10、3人进展现场指导,做到了业务现场讲解、问题当场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扎实工程建立工作。深化“工程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完成17个省市重点建立工程档案的登记。重点监视检查了17个重点建立工程档案,验收重点工程档案3个。三是优质效劳民生工作。通过完善查阅平台建立、简化档案利用程序等措施,做好档案查阅效劳工作,区档案馆全年接待791人次,查阅档案资料828卷次,为社会各界解决纠纷、落实待遇等供应了良好的效劳。在开展档案查询利用的同时,注意档案利用效果跟踪,建立档案利用效果登记,汇编档案利用效果实例10例。强化民生档案工作指导,重点指导农业局对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的形成、收集和治理指导4次,确保农村土
11、地确权工作完成后档案的完整齐全、治理标准和按时移交进馆。完成太公、石井铺和拣银岩街道办事处等3个乡镇(街道)新农村档案标准化治理建立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少数单位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人员配备、场地设施、经费保障等方面投入明显缺乏;二是基层档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偏低,局馆档案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构造性冲突突出,信息化人才、档案专业人才、编研、办展、视频制作等业务人才严峻匮乏;三是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效劳大局的主动性和制造性还不够,切入点还不多。 四、2023年工作准备 (一)加强档案法制建立 1.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结合档案业务培训、“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加强对档
12、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学问的宣传。不断提升社会群众的档案法制意识和普及档案学问。 2.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相关要求,常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并仔细查处档案违法案件。 (二)加强指导,标准治理 1.加强对重点建立工程档案的指导。完成新建、在建的省、市、区重点建立工程档案登记和业务指导,指导验收竣工工程档案。 2.重点指导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举办专题培训班,全掩盖指导行业扶贫部门、乡镇和行政村脱贫攻坚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为脱贫攻坚服好务。 3.效劳新农村建立。监视指导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的标准整理,力争接收进馆。指导新农村建立档案标准化治理。 4.加强对涉及民生的部门和单位档案的指导,确保民生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三)加大档案征集力度 加强对重大活动、经济、科技、重点工程、文化、名人等特色档案的征集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开展征集工作,丰富馆藏资源,构建内容丰富、门类齐全、构造合理的馆藏体系。 (四)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立 1.连续开展馆内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年内完成至少40万页档案的数字化处理。 2.加强数字档案室的试点建立工作。指导完成1个 数字档案室的试点建立。 3.开展电子文件归档治理和进馆工作。积极探究和推动电子文件的归档治理,力争完整接收1至2个单位的电子档案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