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T-CAQI 101—2020).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611520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7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T-CAQI 101—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T-CAQI 101—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T-CAQI 101—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T-CAQI 101—2020).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35.240 D 07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 T/CAQI 1012020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 Co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General framework and system functions 2020-02-18 发布 2020-04-01 实施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发布 CAQI T/CAQI 101-2020 I 前 言 本标准参考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关要求制定。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煤炭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

2、准起草单位:牵头单位:力鸿智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主编单位: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煤焦销售有限公司、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煤炭运销分公司、北京华夏力鸿商品检验有限公司、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国电南京煤炭质量监督检验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远光瑞翔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陨飞、张路、吕鑫磊、杜永锋、高锦飞、黄海峰、张帅、刘文哲、倪琳、李春艳、杨军、邢连营、贾宁宁、袁志武、杨爱红、王和平、张晓芳、周晓慧、梁亮、邹光球、崔小峰、肖乒球、杨海生、王占明、杜凤涛、周龙萍、冯慧娟、

3、李衍芳 T/CAQI 101-2020 1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总体框架及系统功能规范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总体框架、系统功能等。本标准适用于煤炭生产、加工、流通及利用等领域的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IEC1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CNAS-CL01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RB/T 214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

4、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CNAS-CI01 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 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 GB/T 22239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GB/T 25058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31429 煤炭实验室测试质量控制导则 上述认可准则及标准为系统应用所采用的基本文件,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检测的相关项目采用相应的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及认可准则。3 术语术语和和定义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实验室信息

5、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 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根据实验室管理规则对实验室管理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记录、报告、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3.2 煤质检验检测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co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LIMS 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根据 GB/T 31429、实验室管理一般规则、煤质管理一般规则等要求对煤炭实验室检验检测和煤质管理数据及信息进行

6、采集、记录、报告、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3.3 功能模块功能模块 functional module 功能模块是指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元素的集合,它是指单独命名的可通过名字来访问的过T/CAQI 101-2020 2 程、函数、子程序或宏调用,在集成系统中能完成的一个子功能。3.4 基本数据结构基本数据结构 basic data structure 名称、数据结构长度、小数位数、正负号等基本信息的明确规定。3.5 静态数据静态数据 static data 描述 CLIMS 数据库表在模板、测试、计算、规格以及定义和存储的有关信息,为实验项目固有参数列表。3.6 办公自动化办公

7、自动化系统系统 office automation,OA 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办公活动的科学化和自动化的管理系统。3.7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管理系统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系统。3.8 鉴权鉴权 authentication 指验证用户是否拥有访问系统的权利。3.9 权限的权限的颗粒度颗粒度 granularity of authority

8、 指权限管理中对资源类型的权限管理及对资源实例的权限管理。比如:菜单、页面中按钮、数据范围等。4 总则总则 4.1 系统目标系统目标 4.1.1 实现从用户需求到出具报告等技术过程和结果的电子化管理功能。4.1.2 实现质量监控和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电子化管理功能。4.1.3 实现资源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电子化管理功能。4.1.4 宜考虑实现利用内部(采购、OA、财务等)和外部计算机系统(如资质认定申请,年度自查,统计报告、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等)对接的电子化管理功能。4.2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4.2.1 标准化 T/CAQI 101-2020 3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应以满足煤质检验

9、检测相关业务需求为原则,符合 GB/T31429、ISO/IEC17025、CNAS-CL01、RB/T 214、CNAS-CI01、用户煤质管理一般规则等要求,综合承载煤质检验检测业务。4.2.2 互联互通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参照国内外成熟稳定的标准,应支持不同设备厂家在标准开放接口的互操作,实现不同厂商的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互联互通。4.2.3 兼容性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应基于市场常用的操作系统。4.2.4 可扩展性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和协议设计应采用模块化、分布式设计思路,确保系统数据和功能可重复使用,可通过增加应用服务数量(软件可扩展性)、增加或增强服务器配置

10、(硬件可扩展性)等方式扩展 CLIMS 的处理能力和系统效率。4.2.5 模块化 在符合系统总体架构的条件下,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可分解为多个子系统。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各个子系统可以灵活地组合。4.2.6 安全性 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应为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审计跟踪、系统容灾等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具备高等级的安全性,保证数据和集群业务的安全。4.2.7 数据存储 包含存储内容、存储形式,为保证数据可追溯性应有一定的符合相关要求的存储周期。4.2.8 适应性 不同类型、行业及规模的煤炭实验室,信息化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性,系统应基于各自检验检测业务特点及管

11、理要求,适应于煤炭生产型单位、流通型单位、用户型单位、服务型单位等不同的使用方。4.2.9 易用性 系统界面友好,应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功能设计应满足用户使用习惯,易理解、易学习、易使用,实现便捷操作。5 总体框架总体框架 5.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 5.1.1 网络 a)服务器及网络核心设备宜放置在机房;b)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应确保能符合系统安全策略或系统对应的安全等级保护T/CAQI 101-2020 4 要求;c)在网络与外部网络接口处应设置防火墙、隔离网闸等边界保护设备;d)网络设备应安装整齐、固定牢靠,便于维护和管理;设备上的标签应标明设备的名称和网络地址;跳线连接应稳

12、固,走向清楚明确,线缆上应有正确标签;e)有设备远程监视与数据自动采集需求时,数据采集及传送设备不能干扰或影响设备的运行。5.1.2 服务器 a)应考虑 WEB 前端服务、应用程序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各种用途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部署在一台或多台实体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云服务器上;b)当实验室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服务时,出于网络安全考虑,可在内网和外网分别部署 WEB前端服务器;c)针对实验室大量的电子文件,如原始记录单、检验报告等,可考虑将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别部署;d)为保障实验室信息系统的不间断运行,服务器设置需要考虑双机热备,或者基于负载均衡的集群部署。5.1.3 终端 系统终端至少

13、应包含 PC 端、移动端两个部分。5.1.4 机房 自建机房可参照 GB 50174 的有关要求:a)检验检测实验室的机房的安全设计可参照 GB/T 9361 中级机房的有关要求;b)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包括安装防雷和接地装置,部署不间断电源设备等;c)安装消防设施,包括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设置手提式或自启式气体灭火装置等;d)安装门禁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等安防系统;e)保证服务器运行的温度、湿度要求,部署空调系统;应保证对静电的防护或处理,采取防静电地板、接地等措施。5.1.5 操作系统及运行环境 a)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UNIX、LINUX、云技术等;b)数据库:MY

14、SQL、SQL Server、ORACLE 等;c)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7 或以上版本,其他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等。5.1.6 服务 系统提供平台级的统一文件服务功能,包括文件创建、提交、查看、下载、打印等功能。5.1.7 应用平台 作为煤质检验检测信息化应用平台,系统具备适当的基础平台功能,系统每一个功能的响应时间不大 3 秒,为业务功能的调整和扩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5.2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 a)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整个信息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以便于联合开发及业务功能拓展;T/CAQI 101-2020 5 b)所有的模块架构应统一为综合信息平台,从而达到统一授权、统一登陆,更加快捷方

15、便的进行业务处理。5.3 业务架构业务架构 a)根据煤质检测业务、实验室管理规范的需求,结合信息化系统设计规范进行统一的模块化设计;b)结合各个不同需求方的实际业务操作流程,设计基础的、统一的、标准的业务操作流程。5.4 数据架构数据架构 a)采用统一数据库,非必要时尽量避免 SQL Server、Oracle 等多种数据库混用;b)依据实际业务,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所有的基础数据的数据表宜做到唯一,并且满足各个应用系统的需求,业务数据满足相互间的调用。5.5 系统安全系统安全 5.5.1 实施等级保护 实验室可参照 GB 17859 标准,结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确定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16、应达到的安全保护等级,并按照 GB/T 22239、GB/T 22240 和 GB/T 25058 对 CLIMS 实施安全等级保护。5.5.2 鉴权和认证 a)用户在开机请求接入网络、附着等场合下,应对用户进行鉴权和认证,用户通过鉴权和认证后,可以使用系统;b)提供用户身份的保密措施。5.5.3 业务信息安全 a)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业务信息,可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b)可选择对加密算法/初始密钥/密钥生成算法替换。5.5.4 网络安全 a)网络可选用互联网和局域网两种模式;b)当选用局域网时,在物理上应与互联等外部网络完全隔离,并采取设置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与应用系统进行隔离;c)网络设备和网管系

17、统应提供有效的措施,实现访问控制;d)网络应采取安全监测、防御等措施,防止非法数据访问和攻击;e)网络应具有日志记录和防篡改功能,记录用户访问、相关操作等内容。6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6.1 功能框架功能框架 CLIMS 功能应与实验室管理、煤质检测流程要求相适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a)资源管理:功能上实现人、机、标准物质、物料耗材、方法、设施环境等实验室资源类综合管理的电子化办公;b)流程管理:功能上实现检测业务从任务到采、制、化及报告出具等整个流程电子化办公;T/CAQI 101-2020 6 c)体系管理:功能上实现文件、质控、投诉、不符合、改进、内审、管理评审、外审等几个因素综合

18、管理的电子化办公;d)安全管理:功能上实现视频监控管理、门禁管理等安全类管理;e)仪器设备数据采集:功能上实现从设备数据自动采集进入信息管理系统。除上述资源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管理、安全管理、仪器设备数据采集等管理功能外,还需具备集成外部应用以及与第三方系统的接口功能。为满足流程优化、业务拓展等发展需要,CLIMS 需提供平台级的支撑功能,如系统配置、权限控制等。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业务与功能划分,不同使用、设计人员应基于自身检测业务特点及管理要求进行选用开发,系统功能框架见图 1。煤质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人员管理设备/仪器管理物料管理方法管理环境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任务

19、管理与分配采样管理制样管理化验管理报告管理样品管理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成本管理 文件管理质控管理投诉管理不符合管理改进管理内审管理管理评审外审管理 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视频监控管理门禁管理资源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管理安全管理交互接口其他 系统管理基础功能基础功能可选功能可选功能 图 1 系统功能框架 6.2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 6.2.1 人员管理 a)建立人员档案,记录并保存人员的相关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职称、资格、既往工作及培训经历、岗位职责等相关信息;b)建立人员培训档案:可设定培训计划,可保存实施计划、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价信息;c)可按照 CMA/CNAS 申请要求出具人员一览表;d

20、)人员管理模块可与检测流程、体系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2 设备/仪器管理 a)建立实验室设备台账,记录并保存设备/仪器的相关信息: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编号、供应商、购置日期、存放位置等数据;b)具备设备的申购/验收管理功能,通过验收的设备进入设备台帐;c)具备对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的功能,可制定检定/校准计划,保存历次检定/校准/核查的实施记录;d)具备记录故障及维修信息管理功能,当关键设备状态不正常,能自动关闭设备相关联的业务处T/CAQI 101-2020 7 理功能;e)具备设备报废功能,记录设备报废相关记录,当设备报废时,能自动关闭设备相

21、关联的业务处理功能;f)设备管理模块可与检测流程、体系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3 物料管理 a)建立物料台账,记录并保存物料/耗材的相关信息: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生产者/供应商、有效期、安全库存量等数据;b)具备物料的采购/验收管理功能,通过验收的物料进入物料台帐;c)物料管理模块可与检测流程、质量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4 标准物质管理 a)建立标准物质台帐,记录并保存标准物质的相关信息:名称、规格、数量、生产者/供应商、批次、定值日期、启用日期、有效期、存储位置、安全库存量等;b)具备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信息管理功能,可设定核查计划

22、、保存历次核查记录等;c)具备标准物质的领用或使用管理功能,保存领用记录并自动更新标准物质台账相关信息;d)标准物质模块可与检测流程、体系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5 方法管理 a)建立检测方法台账,包括标准方法及自制方法等。记录并保存检测方法的相关信息:方法名称、标准编号、适用范围、参数/对象、技术指标等数据;b)记录方法所包含的判定标准或限制标准相关信息: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使用范围、项目/参数、指标等;c)具备方法查新功能,对检测方法进行过期作废及更新;d)检测方法或判定标准信息可链接到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供操作人员方便查阅、使用,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6 环

23、境管理 a)建立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档案,记录并保存环境与设施的相关信息:设施或环境的名称、地点、管理部门/岗位/人员、安全管理员、安全检查关键点等;b)建立环境监测台账,记录设施和环境条件监测信息,包括:监测点、指标、监测数据、结果判断等;c)环境管理模块可与检测流程、体系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7 客户管理 a)建立客户台账,记录并保存客户的相关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业务需求、业务记录、报告领取记录、客户反馈等相关信息;b)客户管理模块可与检测流程、体系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实现数据资源连通。6.2.8 供应商管理 a)建立供应商台账,记录并保存供应商的相

24、关信息:供应商名称、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资质/能力范围、最近一次评价日期、下次评价日期等相关信息;T/CAQI 101-2020 8 b)具备供应商评价功能,记录相关评价信息。评价通过则自动更新合格供应商的相应信息,评价不通过则从合格供应商台账剔除,保存相应的评价记录。6.3 流程流程管理管理 流程管理一般包括:任务管理,任务分配,样品交接,采样管理,制样管理,化验管理,报告编审签发,资料归档等功能。6.3.1 任务管理与分配 a)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应具备多种不同的煤质检测任务登记方式,涵盖煤矿、实验室、第三方检测等;b)针对不同业务、不同客户,可具备多种灵活的检测流程,根据客户需求自主选择

25、任务的开始阶段;c)任务登记时,应考虑客户对采样项目及方案、制样项目及方案、检测项目及方案、检测规则、报告等需求,提供自主的选择模式;d)具备根据相应的业务进行收费计算;e)任务分配应具备多种任务分配模式,包括全员分配、用户组分配、个人分配等。不同权限组的可查看不同的任务权限;f)具备任务的溯源跟踪功能,可查询任务当前所属环节及相关的任务信息。6.3.2 成本管理 a)根据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方法进行外部收费标准设定;b)具备多种计费模式,包括次结、月结、年结等,针对不同业务、客户进行灵活选用;c)具备内部成本管理,可记录内部成本流水。6.3.3 采样管理 a)采样管理应具备样品交接、结果录入等

26、基本环节;b)具备多种样品交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扫描条形码、二维码、芯片或其他快捷手段完成样品交接,系统根据系统登陆账户自动记录样品交接信息;c)记录采样过程相关信息并进行保存。6.3.4 制样管理 a)制样管理应具备样品交接、结果录入等基本环节;b)具备多种样品交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扫描条形码、二维码、芯片或其他快捷手段完成样品交接,系统根据系统登陆账户自动记录样品交接信息;c)记录制样过程相关信息并进行保存;d)可与样品管理进行链接,自动完成存查样品登记等。6.3.5 化验管理 a)化验管理应具备样品交接、数据采集、结果登记、结果审核等基本环节;b)具备多种样品交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扫描条

27、形码、二维码、芯片或其他快捷手段完成样品交接,系统根据系统登陆账户自动记录样品交接信息;T/CAQI 101-2020 9 c)具备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仪器设备自动采集、人工录入等手段完成数据采集;d)结果登记人员与审核人员不应为同一人。结果审核人员可以查看相关的检测记录、图文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等。6.3.6 报告管理 a)报告管理应具备报告编制、报告审核、报告审批、报告打印发放等基本环节;b)内置基本的报告模板,以便报告可以快捷生成;c)报告批准打印时签名、盖章应具备多种模式,支持手工、电子签章/签名等;d)报告打印发放应具备多种样式,包括电子邮件、纸质等。6.3.7 样品管

28、理 a)建立样品台账,根据不同样品来源进行分类管理;b)具备样品存查功能,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等多种方式进行入库登记,保存相关样品信息并分类存储;c)具备样品抽样管理功能,可制定抽样计划、保存抽样记录及抽样效果评价等;d)具备样品处置功能,可对样品进行手动处置或根据存储时间对样品进行提醒,并相应的生成样品处置记录。6.4 体系体系管理管理 6.4.1 文件管理 a)对各类文件进行受控管理,包括内部文件、外部文件、体系文件等,按文件类型汇总形成文件清单;b)具备对文件进行发放、作废等功能,并建立文件记录台账,记录相应的发放、作废记录。6.4.2 质控管理 a)质控应包含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对比等

29、外部质量控制及人员、设备、方法、内部管理样比对、盲样对比比对及留样再测等内部质量控制;b)质控能够实现过程检测数据的自动统计、自动分析及自动判定,其质控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图、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c)建立质控台账,可设定质控计划、评价指标,保存质控记录及效果评价等。6.4.3 投诉管理 a)投诉管理应包括登记、受理、处理、反馈等环节;b)登记及受理方式应包含多种方式,包括现场、书面、邮件、系统登记等;c)处理完成后应将结果反馈给投诉方,包含多种反馈方式;d)如需整改,可与不符合管理模块链接,进行投诉整改。6.4.4 不符合管理 a)不符合管理应包括不符合登记识别、审核确认、整改、跟踪等功能;

30、b)根据不符合来源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别与资源、体系等相关管理模块链接。6.4.5 改进管理 T/CAQI 101-2020 10 a)具备改进的登记、审批等功能,可链接不符合管理模块自动获取相关的改进信息;b)建立改进台账,可设定改进计划、保存改进记录及效果评价等。6.4.6 内审管理 a)建立内部审核台账,可设定内审计划、保存内审记录及效果评价等;b)可链接不符合管理模块,完成后续的整改过程。6.4.7 管理评审 a)具备评审的登记、确认实施、评审报告、记录存档等功能;b)建立管理评审台账,可设定评审计划、保存评审记录及效果评价等;c)根据评审结果进行评审决策,包括:制定改进措施、设定改

31、进期限等;d)提供评审报告的编制及审核功能。6.4.8 外审管理 a)可与不符合管理模块进行链接,完善不符合的整改信息,形成整改报告;b)建立外部评审台账,记录并保存每次外部评审相关信息;c)与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改进等管理模块进行链接,为评审提供决策依据。6.5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6.5.1 视频监控管理 a)实现对采样环节、制样环节、化验环节进行实时监控;b)对视频数据应有一定的存查周期,便于后续管理、查看。6.5.2 门禁管理 a)结合权限管理实现对门禁管理区域的人员出入控制;b)记录人员在门禁管理区域的活动记录。6.6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 6.6.1 权限管理 a)对资源严格控制,对于重

32、要资源应限制用户未经授权不得访问;b)权限的颗粒度应足够小,至少应能达到页面按钮操作及权限控制;c)提供灵活的授权方式,如可按角色、用户、部门等授权等。6.6.2 日志管理 a)建立系统登陆日志,保存用户的登入、登出记录;b)建立数据操作日志,记录数据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行为,保证数据变化有据可查。6.7 交互接口交互接口 6.7.1 设备接口 a)设备接口应涵盖实验室与检测相关的主要设备,能自动获取或接收设备检测数据;T/CAQI 101-2020 11 b)数据格式应不改变原输出设备的数据格式,以便于数据不同方的使用。6.7.2 系统接口 a)提供常规的系统接口连接方案,实现系统对接,包括:OA 系统、ERP 系统、移动 APP、政府监管平台等;b)系统所设计的集成接口协议、数据格式应为通用形式,方便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