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结课作业 一、什么是音乐的节奏,试着找出生活中的各种有节奏的细节,再谈谈在音乐中节奏与旋律的关系。节奏上乐音在时间组织上的总体特征。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家的骨架。在我们生活中节奏的细节很多,像均匀的脚步声、打呼声、火车行驶的咔嗒声、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声、钟表数秒、脉搏跳动、输液管中的点滴、秋千、蝴蝶挥动的翅膀、日月东升西落、军人的正步、龙舟比赛划桨挥动。我觉得节奏很神奇就像是大自然的规律,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们平时经常提到音乐的节奏,那么节奏是什么呢?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运动的原动力,是构成每首乐曲特征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音高组合以特定节奏
2、形态展示,便使每段音乐具备了独自的个性。节奏的特征:1、可以通过不同的轻重强弱的节奏点位,组织成为各种不同的富于个性的节奏。节奏有可识别的特征。2、节奏可以通过音形的疏密度和松紧度造成情绪的紧张与松弛,感情的增长与减退也可以通过节奏的疏密度和松紧度来实现。3、节奏可以是有规则的,具有可重复性。也可以是没有规则的,自由式的。像歌剧的宣叙调、京剧里的散板那样。华彩乐段就常常缺乏有规则的节奏,但是,至少它给于你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旋律的特征:旋律是最容易被人感受到的音乐语言,是节奏与音高的组合。旋律不论是快速的、密集的、众多音组成的旋律还是慢速的、稀疏的、较少音组成的旋律,从旋律的单线条这个意义上来
3、说,如果把感情融合到旋律中去的话,旋律就是演奏的全部内容。音乐中的节奏概念是很宽泛的,从最宏观的角度看,它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这个概念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凑;具体些说,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二、听音乐试图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方音乐在表达方式、审美价值上的区别。中国民族音乐深得中华文明滋养,经过数千载传承创新,始终与中国人文精神紧密关联。民族音乐发展与空前规模的声乐普及、民族地方风格的演唱流行,汇集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特征。在民族音乐兴盛的背后,外在的推动还
4、是内在的选择,新潮的追逐还是品质的坚守,传统的技艺传授还是新方法的大胆启用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基于此,本文认为,解读中国民族音乐内涵与本质,并确立其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实乃现实之需与长远之见。1、中国民族音乐的地位界定因地理、历史、风俗、语言的不同,每个民族都会形成自己的音乐文化。属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自身发展的多维空间,正经历一个繁荣时期的中国民族音乐充分佐证了这一点。中国民族音乐凭借优美的旋律和丰厚的人文精神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穿透力还在于,它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的态度吸纳了各种音乐艺术种类,相互并存共同发展。首先,文化存在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本质体现。在漫长的
5、艺术演进过程中,中国音乐家们创造了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音乐经典,它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是存在着差异的。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两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阶段性特征;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西方那种以灵魂蔑视肉体,以理性禁锢感性。恰恰相反,
6、中国文化是以感性为本体,是把理性融人感性,把灵魂归为肉体。中国文化中有一股强烈的身体化倾向。中国文化侧重生命享乐,而生命纯粹是个人一己之所有,享乐也只是个人感官的特权,故而其心灵结构是封闭的,它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证明,不需要第三者的认可,只要个人自己的真切感受便够了。因为这个差别,所以中国人的心灵不像西方人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支撑着、证明着,而是自己支撑自己,自己证明自己;它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自足,西方音乐的重娱人和中国音乐的重娱己,正是由此决定的。重娱人,即重视别人的是否被娱乐,正是同西方学术的重视别人是否被说服相关联的;而重娱己,则是关注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真切感受,这显然是同中国学术的自得自
7、足联系在一起的。三、中国小提琴曲梁祝。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享有盛名,请分别谈谈你对这首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1959 年。作者是何占豪和陈刚。何占豪熟悉小提琴和越剧音乐,陈刚则较全面地掌握各种作曲技法。在创作梁祝时,他们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陈刚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乐曲开始是引子。简短的引子音乐,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随后在轻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显得纯朴、甜蜜而深沉,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甜美的爱情。接着,大提琴奏
8、出的旋律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这段音乐感情深挚婉转,为我们展现了梁祝草桥亭畔深情结拜的动人情景。对答以后,乐队的合奏再现了爱情主题,充分展示了梁祝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接下来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由主部到副部的过渡段音乐,末尾引出活泼、明快的小快板,这段欢跳、轻盈的小快板与温柔、深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是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交替出现。这段音乐时而明朗欢快,时而温柔幸福,时而热情奔放,使我们自然联想到梁祝三载同窗、朝夕相处的各种生活画面:他们或是欢歌笑语,或是促膝长谈,或是追逐嬉戏,或是脉脉含情。这段音乐再一次从不同角度充分体现了梁祝之间纯真无间的学习生活和逐渐萌生的真挚爱情这两个生活侧面。音
9、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由主部爱情主题变化而来的似断似续的音乐,它表现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难言的内心感情。接着,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缠绵而深情的对答旋律,它将梁祝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难舍难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细腻亲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情画意,引人遐想。突然,低沉、阴森的锣鼓声,暗示了不祥的预兆。乐队奏出刻板、重复的音调,把我们带到了一场悲剧性的抗争中。接着,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祝英台惊惶不安和悲痛欲绝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礼教誓死不从、挺身反抗的英勇精神。接下来,祝英台的抗婚音调与残暴的封建势力音调交替出现,形成了矛盾的焦点,最后推展为英台惨烈抗婚的悲愤场面。紧接着这激扬、卓烈的抗争旋律之
10、后,全乐队奏出一个较明朗的音调,这个音调取材于前面结束部中十八相送的旋律,它代表了善良的人们幻想的希望之光,形成了全曲的第一个高潮。可幻想瞬间消失,刻板的音调再次出现,它预示封建统治重如磐石,善良人们的美好希望难以实现。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委婉的曲调如泣如诉,揪人心肺,与大提琴再次出现对答,描写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沉痛哀怨的情景。板鼓突然闯入,声声的敲击声,造成了紧张气氛。音乐时而激昂,果断,时而低回,幽咽,把祝英台面向苍天对封建势力的罪恶进行愤怒控诉和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祝英台指天踏地发出最后一声呼喊时,锣鼓管弦齐鸣,英台纵身投入坟中,全曲达到了最高潮。音
11、乐又重新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乐句。这时,小提琴抒情而缓慢地再次奏出爱情主题,更增添了朦胧的仙境色彩。这里,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民的善良理想,仿佛严冬已经过去,明媚的春天又来到了人间,一对彩蝶相依为伴,在万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时而翻飞、时而憩息,十分逍遥自在。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比翼双飞。最后,全乐队齐奏爱情主题,它又似汪汪洪流倾泻而出,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梁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乐曲表现了梁祝这对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精神,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欣赏这
12、首乐曲的同时,也达到了美的享受。四、分析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说说中国民族艺术要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由甘肃省歌舞团于1979 年创作并首演的,27 年来,这部舞剧饮誉中外,广获盛赞,成为民族舞剧中的经典之作。认真分析总结这部舞剧的成功经验,对于民族舞剧的发展既具有理论上的启示作用,又具有实践上的参照价值。为此,笔者不揣浅薄,从赏析为基础力图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丝路花雨 的艺术成就进行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同行。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丝路花雨以民族文化的高度与前瞻意识,着力在民族题材、民族主题、民族人物、民族语言、民族精神上努力开掘,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成就。它以敦煌莫高窟与古丝绸
13、之路为背景,通过老画工神笔张及其女儿英娘的超凡技艺与悲欢离合的命运,以及他们同波斯商人伊努思之间的深情厚谊,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中外人民的传统友谊,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众所周知,敦煌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一,它闻名于全世界;而丝绸之路是古代以中国为始发点,向亚洲中部、西部及非洲、欧洲等地运送丝绸等物的交通要道,它不仅是一条经贸长廊,而且是一条友谊长虹与文化纽带,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由此可见,丝路花雨的民族文化含量是十分丰厚的。五、结合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影视音乐,谈谈影视音乐的艺术特点及其表现作用。生命因你而动听是一部好片这部温情感人的影片环绕一名音乐家霍兰先
14、生,他真正的愿望是作首留芳百世的交响乐,却为生活无可奈何当起高校的音乐老师来,其后更将自己三十多年的青春贡献于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后来也才惊觉自己成就原来是那么大。他启发并改变了数以百计的学生。霍兰先生受到学生及家人的启示,最终明白到人生并不会常常按照我们的计划而行,而是要求我们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情。霍兰老师,拥有自己的事业,为了发掘出孩子内心世界的渴望,放弃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冲动。当那个吹肿了嘴唇也找不准单簧管音的、长了一头晚霞一样长发的小女孩,在贺兰的启发下,闭着眼吹出了想象中的音符,我不知道她吹出这样的音,究竟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但我跟她一起欣喜若狂。当年吹单簧管的小女孩已成为本州州长。演
15、奏前她发表了深情的致辞:“贺伦老师对我的一生有深远影响,对我们许多人的一生亦然。据说他经常在写交响乐,那可令他名成立就的交响乐,但他没有发达,也没成名,除了本区,所以他或会以为自己很失败,但他错了,因为我认为他的成功比名成立就更甚。环顾你四周的人吧,这里没有一人不曾受你影响,全因你,我们都成了更好的人。我们是你的交响乐,我们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我们是你生命的乐章!热泪从霍兰的心底涌出,他走向舞台,最后一次指挥他用生命谱就的华彩乐章。霍兰自己的儿子却是一个先天聋哑人,对于这样一个视音乐为生命的父亲,是不是有点残酷?这部片子没有任何华丽的技巧,也没有艺术或技术上革命性的突破,它手法陈旧,叙述传统,思想保守,所歌颂的也是司空见惯的美好品德,主题是尊师,没有哗众取宠之处,但却如此令我恋恋不舍。我觉得,它其实讲述了一个亘古的话题,生命的价值,使我在声色犬马中逐渐迷惑的时候,有如醍醐酩顶。无论是聪慧的,还是笨拙的,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生命理应获得尊重,这个意义,霍兰起初并不知道,直到他退休的那一瞬间,他所教过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为他送行的时候,霍兰明白了,他的学生也明白了,所以泪水滂沱的观众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