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过程对我的启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过程对我的启迪.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过程对我的启迪 摘要:资本论 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是一部科学巨著,是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结合的光辉典范。马克思从 1843年起,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直到 1883年逝世,在整整四十年的时间里,理论上的主要活动,就是从事资本论 的创作。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个逐步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资本论 以最完整、最集中的形式表达了马克思的研究成果。资本论 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成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资本论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半个世纪劳动的结晶,凝结着两位战友的伟大友谊。一百多年前,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资本论 的问世,给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粉碎旧
2、世界、建设共产主 义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资本论 可以说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理论支柱。它在理论上给了资本主义制度永远无法翻案的致命一击,它一直鼓舞着指引着无产阶级争取解放、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马克思,资本论,劳动价值理论 卡尔马克思,1818年 5月 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犹太人律师家里。1843年 10 月底,马克思因参与主编德法年鉴杂志来到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直到 1883年 3 月 14
3、 日在伦敦去世,在这 40 年的时间里,除了因疾病、参与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及为谋生操劳外,主要精力都用于写作政治经济学的著作,即 资本论。马克思在写作中坚持真理,态度严肃认真,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疾病和贫困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洋洋洒洒 205万字的思想巨著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简称 资本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来,揭示以资本为主体、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商品货币为载体、以市场为运行机制、以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为特征的商品所有权转化以谁投资-谁受益为特征的资本财产权为制度安排依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经济学
4、著作。从构架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逻辑主体的角度来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马克思论资本的专著,从这个意义上把这部巨著称之为资本论是很合适的。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来看,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是马克思论资本的标志性著作而且也是整个经济思想史中论资本的标志性著作;因为在这部著作以前,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没有关于资本理论的系统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学说史上最伟大的理论创新。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这对于指导今后的
5、工人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马克思领导了工人运动,他也成了巴黎“不受欢迎的人”。1849年夏末,马克思第四次接到“驱逐出境”的命令,以前,普鲁士政府、比利时政府、法国政府均曾驱逐过他。马克思呕心沥血写作资本论花费了 40 年时间,在这期间他留下了浩繁的创作手稿。马克思为构建他那庞大而又深邃的劳动价值学说耗费了毕生精力,生前仅来得及正式出版了 资本论 第一卷,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在马克思去世之前资本论其余各卷均未能问世,哪怕像手抄本之类也未曾见流传于世间。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为完成马克思的夙愿,精心整理马克思的手稿,直到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方能与读者见面,而第三卷延至 1894年才得以公诸于世
6、。从第一卷的正式出版到第三卷的公开面世,期间相距 27 年。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问世时间更晚。恩格斯临终之前深知已来不及完成第四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只得托付给考茨基等人。资本论第四卷的真正问世相距第一卷的正式出版已经遥隔一个世纪之久。纵观迄今所有的经济学著作,甚至世界上所有的学术著作,都没有如此漫长的问世经历。这个绝无仅有的问世经历毫无疑问地左右了后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理解。当 资本论 第一卷出版之时,正值欧洲革命风起云涌之时,这本著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后又被翻译成俄文版、法文版和英文版等各种外文译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而到了资本沦第二、三卷问世时,欧洲革命正转入低潮,人们对资本论的关
7、切程度已远不如前。可见,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理解主要形成于资本论第一卷广为传播的时代,当 资本论 第二、三卷分别间隔将近二三十年之后出版时,人们对资本论的认识早已经典化、公式化了。马克思为了建造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大厦,从结构、内容到表达方式,费尽心思。在撰写 自己科学巨著的整个过程中,他时时都在考虑如何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充分而又互相联系地叙述出来,如何把资本主义经济机体各种问题放在应有的地位和正确的联系之中,如何把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阐述得简单明了、清楚 易懂。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生产的局部关系,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这个结构方案以“一般的抽象规定”为出
8、发点,进而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结构,从经济墓础到国家形式等上层建筑,从资产级阶在民族国家内的活动到生产的国际关系,最后通过对世界市场这个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许多规定和关系的总体的研究,完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全面考察。从 1985年开始,马克思重新进行中断了两年的经济学研究。整个 5060 年代,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决定性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建立了资本论 这部伟大著作的理论体系,撰写了三部篇幅浩瀚的资本论 手稿,出版了资本论 第一卷,创立了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完成了他在科学史上的第二个伟大发现。1850年夏天到来的时候,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时期已经来临,新的革命形
9、势暂时不会出现。他决定利用这段十分宝贵的时间,继续进行在巴黎和布鲁塞尔己经开始、并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经济学研究,为党取得科学上的胜利。马克思认为,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他在大英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就是阅读堆积如山的文献,摘录各种文献的要点,发现其中的问题,吸取有益的思想资料。他 阅读的范围常非广泛,对有关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著作尤为关注。除了再次阅读和摘录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外,他还研究了约翰斯图亚特 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尔萨斯的价值尺度、托伦斯的论财富的生产、凯里的政治经济学论文集、霍吉斯金的通俗政治经济学、琼斯的政治经济学绪论、拉姆赛的论财富的分配
10、等著作。撰写读书笔记是马克思研究工作的重要方法。从 1850年 9 月至 1853年 8 月,马克思紧张工作的结果,写下了 24 本笔记,总共有 1250多页。伦敦笔记表明马克思已经拿握了多么丰富的经济知识,已经为建造自己的科学大厦占有了多么充分的材料。正是在这种广泛、深人研究的基础上,他在五十年代初就作出了这样的结论:政治经济学“从亚斯密和大李嘉图时代起就没有什么迸展,虽然在个别的常常是极其精巧的研究方面作了不少事情”。1857年夏天,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经济危机,使马克思深深感到完成自己经济研究工作的迫切性。他在 50 年代初就认为,危机必然引起革命。在 草稿 中马克思第一次较完整地论述 了
11、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指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在交换中是二重地出现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不仅产生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的变革和现实社会的政治批判,而且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不仅产生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的变革和现实社会的政治批判,而且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以来,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无论
12、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外还是在阵营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真分析和梳理其当代价值就显得十分必要。劳动价值论最初是由古典经济学派创立的,但是由于他们的方法论上的错误,导致了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难题:即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马克思通过对这两个矛盾的研究与揭示,从而最终地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深刻变革过程。其理论创新一是区分了劳动力和劳动,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第一个矛盾,二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形式,创立了生产价格理论,从而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第二个矛盾。
13、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理论的变革,同他特殊的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以科学的社会视觉来构造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把价值归结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他在资本论的一开始就声明:该书的主题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就昭示了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的不同。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作为活生生的东西表现出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建立的。在劳动价值论中他充分肯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以劳动力商品作为分析的钥匙,通过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的论述,和劳动与资本买卖关系的表面上平
14、等,实际上不平等,指出了劳动力商品特殊效用价值,寻找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充分赞扬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者的意义,在其经济学中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的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参考文献:1 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 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王璐等,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一版均衡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 胡钧等,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庞锦聚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陈岱孙,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 程恩富等,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8 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陶大镛,马克思经济理论探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