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后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后练习.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第 5 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 1(2019 榆林模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 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 解析:选 B。由于英国在中国正当的商品贸易中处于逆差,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 B 项正确。2(2019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据清宣宗实录记载,
2、“(江苏巡抚程矞采奏)省城民情静谧。现于吴江、震泽一带,择要防守。得旨,小心防堵,无汉奸,逆英不敢轻入,是以严拿汉奸为第一要着。懔之,勉之!逆夷全恃汉奸为引导,不除汉奸,无以克敌”。据此可知,清政府()A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B高层妥协导致战争失败 C对敌情的判断缺乏理性分析 D缺乏对即来战争的防范 解析:选 C。根据材料信息“严拿汉奸为第一要着”“无汉奸,逆英不敢轻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意思是以抓汉奸为第一要务,显然对于英国的情况不甚了解,缺乏对敌情的理性分析,故 C 项正确。-2-3(2019北京海淀区期中)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
3、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B“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C“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D“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解析:选 C。“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英人由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指的是领事裁判权,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说的是开放五口为通商口岸,故 A 项错误;“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指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 B
4、项错误;“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指的是双方互相保证侨民安全,与“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所强调的不受中国法律制裁不相符,故 D 项错误。4(2019河南八市测评)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B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D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解析:选 C。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题干材料前半句就是历史叙述;历史观点不仅要对历史人
5、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题干材料后半句符合,故选 C 项。5(2019全国卷天一大联考)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据此可知,中国从此丧失了()A关税自主权 B海关自主权 C外交自主权 D行政自主权 解析:选 B。“海关自主权丧失”与材料中“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邀请英人帮办”相符,故 B 项正确;关税自主权是在南京条约中丧失的,与材料中“1858
6、年,中英天津条约”不符,故 A 项错误;外交自主权材料中没有涉及,与“海关事务”不符,故 C 项错误;行政自主权材料中没有涉及,与“海关事务”不符,故 D 项错误。6(2019长沙模拟)1860 年,清王朝设立“扶夷局”。次年年初,清政府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国事务由“夷务”改称“洋务”。这反映了()A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3-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C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D清政府逐渐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解析:选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扶夷局”改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夷务”改称“洋务”的过程就是清王朝逐步推进外交近代化的过程,D 项正确。7(2019山西省 45
7、 校联考)“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指()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 C。根据材料“战争重组了新的东亚国际关系大清国原始制度被震撼,大中华汉民族为中心的一代有识者,毅然投身角逐乱世的政治舞台”可以判断此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改变了亚洲传统的国际关系,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急剧下降,故C 项正确。8(2019皖南八校高三联考)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西方国家进行了多次交涉,承诺保证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甚至向英国保证不在上海地区用兵。这反映出
8、日本()A希望西方国家配合作战 B充分利用了列强间矛盾 C大肆出卖中国国家利益 D企图从外交上孤立中国 解析:选 D。从材料中日本对西方国家的承诺可知,此举会使日本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避免西方国家干涉日本侵华,会使中国失去国际支援,故 D 项正确。9(2019贵阳普通高中高三期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叮嘱丁汝昌“海军大队,必不远出,有警则兵船应全出口迎剿”;清廷也特谕丁汝昌应在威海、旅顺等处“来往梭巡,严行扼守,不得远离”。这反映了()A李鸿章具备一定近代海权思想 B晚清政府的海军战略思想落后 C丁汝昌固守“海岸守口主义”D中日双方的海军实力对比悬殊 解析:选 B。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避
9、战自保”的思想,这反映了晚清政府的海军战略思想落后,故 B 项正确。10(201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4-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C。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洋务运动,故 B 项错误;甲午之战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维新变法,故 C 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动弹”是辛亥革命,故 D 项错误。11(
10、2019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观察下图漫画,它()A揭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 B反映了英法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 C刺激晚清朝廷掀起了洋务运动 D促进了以救亡为主题的民族觉醒 解析:选 D。材料漫画反映的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 项是鸦片战争,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不仅仅是英法争夺中国,故 B 项错误;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 C 项错误;甲午战后,随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兴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民族意识觉醒,故 D 项正确。12(2019太原期末)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
11、的主要目的。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5-解析:选 B。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促使列强转而扶植在华代理人,故 B项正确;“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与近代列强侵略事实不符,故 C 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列强侵华的进一步深入,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3(2019湖北省百所重点学校联合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9 年,法国政局发生变化,共和派的刚必达、茹费理内阁接连执政,鼓吹殖民扩张。法
12、驻越海防领事公开叫嚣:“法国必须占领东京(越南北部地区)一旦欧洲各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申报似乎感知到这一脉动,相继抛出四篇评论,指出了安南(越南)局势的危险:“今安南之于法人设有不和,西南境上若广西、若云南,逦迤三四千里,骤议防堵有此大力量乎?”1882 年,李维业率(法)军攻占河内。摘编自彭利芝中法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 材料二 1883年至1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使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不同观点,一派主张同法国作战,认为国家通过洋务运动,自身经济、军事实力都比鸦片战争时期有所提高,不应再屈辱求和;另一派主张同法国讲和,认为同资本主义列强相比,还十分落后,同法国作战
13、不可能取胜,不可力战。鉴于上述两种观点,清政府左右不定,难于决策,于是决定进行两方面准备,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摘编自兰森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内的和战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发动侵略“安南”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从影响战争胜负的角度,说明中法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发动侵略“安南”的战争原因应该从法国政府的政策及“安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两个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态度,评价一个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全面评价,根据材料二可以提出清政府的态度是“一面派兵防御,一面
14、寻求机会求和”,这一策略一方面具有灵活性,两种情况兼顾,但是也反映了决心不坚定,在对法战争时缺乏主动性,影响了战争结果。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二信息从影响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思想认识、外交等方面思考。答案:(1)原因:法国共和派内阁上台,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抢占侵华的先机;越南与中国西南腹地相邻,便于进一步侵略中国。(2)评价:清政府采取“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但政策摇摆不定,影响对法战争的决心。启示:国家实力是战争胜负的根本,要不断增强国力;战争决心是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必须统一内部的思想认识;注重外交的作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5、)-6-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富含特色的条约制度。南京条约 签订场景 材料一 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悻悻来见,词气暴横。经臣援引指出,法国条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竟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张之洞 材料二 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压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李鸿章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及叙述可知,其主要陈述了条约制度被中国认识并且利用来维护中国利益,所以可以从条约制度影响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突出条约制度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也可以辩证地来看待条约制度。如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这个论题则是辩证地来看待条约制度的影响。答案:示例 主题: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分析: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入侵的产物,一方面,西方利用和滥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等国家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中国士大夫逐渐认识到条约制度重要性,被迫遵守条约规则,甚至利用其来维护国家利益;在对条约制度的理解和深化过程中,对西学认识深化,进而学习西方法律,顺应世界潮流。总之,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使中国在苦难与悲痛中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