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课题组编写 二 O 一一年十一月 2 课程说明 【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课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结构中的一门必修课是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体现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担负着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半年来,我校认真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丰富资源优势,结合学校实情,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知识结构特点,大力开发课程资源,积极组织实施。【课程目标】一、加强综合实践
2、活动课程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二以研究性学习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以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评价采用综合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计划课时】5课时【课前准备】联系实践地点 收集有关地方民俗、特色小吃知识 3 课题名称:地方特产之一 蒸米粑 1研究目标:了解地方特产蒸米粑的由来,感受地方文化特色,树立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培养自身的观察,组织,交往,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2活动安排(1)设计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小组讨论,小组长填写)课题活动情况安排 课题题目 地方特产之一 蒸米粑 时间地点 2011 年 9 月 24 日星期六 校外王大妈餐馆 学校微机室
3、活动目的 了解地方特产蒸米粑的由来,观察蒸米粑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过程 1.早上 5:30 在学校集中。2.早上 6:00 到王大妈餐馆 3.学生一边观察蒸米粑的制作过程一边与王大妈交谈。4.学生动手参与蒸米粑的制作。5.早上 7:00 在教室里交流感受,并记录成文。6.上午 8:00 到学校微机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7.上午 11:00 结束此次活动,学生形成文字。活动结果 1.学生独立完成 2000 字的论文。2.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课题活动记录 研究课题名称:传统文化和地方特产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二中 所教年级 高一 研究学科 高中语文 电子邮件 联系电话 一、课
4、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作为高中生,对身边的文化关注的较少,对本县的一些民俗民风也了解甚少。而新课标给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应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课内转向课外,让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我认为作为高中生的他们其实完全具备这样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由此在必修教材 2 的梳理探究环节上添加了地方特色这一主题,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4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身边,关注生活,关注家乡,对家乡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也为我校进行校本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3、课题介绍 本次活动以高一学生小组研究
5、学习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研究主题、制定学习计划、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实地观察和采访等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学习讨论,相互作用,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思考、记忆等能力,拓展学生的质疑、发现、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丰富课外知识。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方法的阐述)1、知识与技能(1)通过研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制定学习计划,设计表格等技能;(2)学会查找资料的常用途径,学会实践采访的有效方法
6、;(3)拥有一定的本县风土知识,并将其基本资料写成报告;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整合的能力。(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协作、创新、策划的能力。(5)整合学科,拓展交流交往语言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1)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2)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这一次课题研究学习的是高一年级学生,全班 54 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精力充沛
7、;有一定的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基本都有上网浏览和查找资料的经历,能够自行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但有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而有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清楚,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偏弱,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5 传统文化和地方特产 课题研究主要希望教师从课内走向课外,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语文概念的外延。主要实施过程为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查找资料,然后分组进行实践观察采访,组与组之间交流,并最终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以多媒体公开课的形式展示给全校同学。通过这样的过,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
8、学会团队协作精神,而成果的展示又使其自信心倍增,也更加爱好学习了。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践录像、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1)撰写实践活动采访稿、调查报告;(2)图片资料等做成多媒体课件保存;(3)制作海报、标语口号等张贴于校园;(4)以公开课形式向全校展示学生研究成果。六、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1、Cultural relics 课件、教材 2、图书馆资料 3、给无法获取网络的学生提供可查找的网络资源 4、进行一些相关背景的知识介绍 学生准备:可查找的网络、笔纸、其他相关工具。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
9、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了解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建议。1、介绍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2、介绍其他班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例子,增强学生的参与信心。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子课题,如:1、和学生一起讨论可以研究的内容;2、筛选出合适的主题并规范题目及范围。1、地方特产蒸米粑 2、红色革命文化熏陶探访兆吉沟 3、地方特产鲫 6 4、传统文化的价值 5、传统文化的魅力 成 立 课题组 全班同学形成 5 个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并推选出组长,选择出属于
10、自己的课题。1、协助学生的小组组合活动,协 调 人 员 分 配;2、指导学生的选题,明确小组纪律工作原则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合理分工,明确每一位成员的责任义务。1、指导学生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设计实践活动表格.2、指导资料收集方向,提供部分查找途径。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各小组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查找资料,如查看教材、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资料,按原计划完成预期实施第一阶段任务 指导学生正确查找筛选资料。2、各个小组进行实践;采访学校附近小吃店老板,了解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1、对学生某些要求提供帮助;2、为学生的采访创造条件,注意学生安全,必要时陪同。3、各
11、小组将自己的收集的资料和采访的资料整理,向全班汇报成果,听取他组的建议 指导学生对手上的资料进行取舍,提取有用的信息。4、就手上已经做好的成果进行最后的修改,根据各组的课题制作成 PPT 课件或写成调查报告 明确要求,提供必要帮助 5、成果汇报课。和学生一起做好准备工作。第四阶段:评价 主要以三种评价方式为主:1、在进行小组交流采访活动过程中,以自我评价为主,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贡献以及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结合自己小组的最后成果报告对自身进行自我评价;(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 7 结果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2、同时学生们对彼此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观努
12、力程度、创新以及组织能力等进行互相评价;3、在向全校的其他老师和同学展示了研究成果后,由其他老师和同学进行他人评价。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本次研究性学习课题与新课标高一必修 2 梳理探究同步,所以学生做起来并不陌生,且课题与历史文化都有关系,很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进行之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活动开展中次序井然,学生们有矩可循,作为刚刚进入高中的中学生首次尝试研究性学习,我感到在很多方面是值得肯定的:1、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他们通过小组活动在校内查找资料,走出校外进行采访,真正使学生成为了研究学习的主体,很多
13、同学都谈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来一味坐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不免会走神的情况,同学们表示虽然这些活动必须自己动手,但是他们不会觉得累反而是感觉学习更有动力也更加有趣了。2、强调师生互助和生生互助,改变了老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老师不再是填鸭式讲解员,而是学生的助手,只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与竞争,他们利用网络、利用资料、利用与同学间思想上的碰撞,观点上的争论,加强了学习中思考的深度,虽然有时也会犯错,但这对于高中略显枯燥的语文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尝试。3、将热爱家乡、热爱文化的情感目标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原
14、本比较抽象的哲理和古代文化通过学生的耳闻目睹、亲身感受、相互间的探讨化为简单的学生身边的话题,得到了落实,升华了学生道德感责任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4、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很多同学了解到传统文化和家乡风土人情,这些都以学好知识为依托,从而增强了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仍值得探讨的地方:1、有几个同学由于性格方面原因,缺乏交流的勇气,根本不愿开口,在小组活动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在这次学习中也几乎没有学到东西。2、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独自完成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都不够。3、本次活动耗时较长,耽误了有接近两周的课时,作为时间非
15、常宝贵的高中学习阶段这种方式是否值得推广还有待商榷。作业:1课题名称:红色革命文化熏陶探访兆吉沟 8 2研究目标:探访兆吉沟,了解七县中心县委旧址,感受地方文化特色与红色革命历史。树立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培养自身的观察,组织,交往,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3活动安排(1)设计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小组讨论,小组长填写)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课题题目 红色革命文化熏陶探访兆吉沟 时间地点 2011 年 11 月 13 日星期日浩山乡兆吉沟县委旧址 活动目的 探访兆吉沟,了解七县中心县委旧址,感受地方文化特色与红色革命历史。树立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活动过程 8.早上 6:30 在学校集中。9.早上乘车 8:20 到兆吉沟县委旧址 10.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与工作人员交谈,倾听他们讲解有关历史。11.上午 10:00 到学校微机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相互交流感受,记录下来。12.上午 11:00 结束此次活动,学生形成文字。活动结果 1.学生独立完成 2000 字的论文。2.学生受到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