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京剧品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课论文京剧品鉴.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发展到汉代的角抵、百戏、唐代的参军戏以至歌舞戏,就逐渐有了综合艺术的趋势。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最初的完整形式。元杂剧和南元南戏的出现,使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备,有了比较完整的剧本。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布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阶段。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京剧就是在这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化、提高而形成的。京剧形成迄今,虽然不过一百多年,但它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积累深
2、厚。京剧在北京崛起后逐渐流传全国,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京剧发展大体可分以下几个历程和阶段:1.约 1790 年1880 年为孕育形成阶段;2.1880 年至1917 年为成熟阶段;3.1917 年1938 年为鼎盛时期;4.1938 年1949 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5.1949 年建国后,京剧获得了新生,开创了繁荣的局面,其间也有曲折。一.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时期 1、北京剧坛面貌 从 1790 年到 1880 年,正是清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期间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封建皇朝的统治。这一时期,清王朝的统治已巩固,农业生产增长
3、,商品经济也日益发展,这些为戏曲演出提供了物质保证。各阶层人士对娱乐的需求,清朝统治者对戏曲的钟爱,促进了戏曲演出的发展。2.四大徽班进京 1790 年扬州盐商江鹤亭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组织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进京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腔、高拨子以及罗罗、梆子各种腔调,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在宫中的祝寿戏演罢,“三庆”班并未南返,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它很快就压倒了秦腔,很多秦腔演员为谋生计而投入新兴的徽班,结果就形成徽、秦两班合作的局面。继“三庆”班接踵而至的徽班有“四喜”、“春台”、“如春”各班,合“三庆”班世称“四大徽班”。徽班很快在北京舞台上取得了主
4、导地位。3 汉戏进京给徽戏带来的变化 道光年间汉戏艺人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进京献艺,他们并未单独挑班演唱,而是参加徽班。汉戏进京并搭入徽班演唱,使徽班的演出阵容更为强大,在北京舞台再次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为北京皮黄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戏搭入徽班,给徽班带来了不少变化。首先,汉戏艺人将汉戏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带到了徽班,丰富了徽班的剧目和表演手段。其次,原来秦腔、徽班、京腔都是以旦角戏为主,领班人也都是旦角演员,如魏长生、高朗亭等,汉戏进京后,演男性角色的剧目日多,尤以老生为主的剧目数量最大,提高了戏曲舞台反映生活的能力。4.京剧形成的标志 京剧是在徽班内逐步孕育、演化而成的,是徽调、汉调
5、、昆曲、梆子相互交流、结合、融化,从而产生的新剧种。这个过程,从徽班进京的1790 年算起,大约经过了五六十年。中国戏曲剧种的区分,最明显的标志是在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京剧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建立了以皮黄为主的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北京字音和湖广音的结合,形成了京剧演唱语言的规范。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代替了原先的笛子,为京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第二个标志是剧目的题材范围扩大,有关政治历史方面的题材有所增加。结构上继承并巩固了分场体制,七字句、十字句的板腔代替了长短句的套曲体。第三个标志是演出形式已趋规范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班组织和演出规制。角色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化妆亦有规范,旦角
6、贴片子,净角勾脸谱。表演程式化、虚拟化、舞蹈化。表演程式是历代艺人长期创造的结晶,代代相传,师徒递嬗。舞台布局统一为三面向观众,一面是后台,台上设一桌二椅。以上是种种标志着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已经形成。二、京剧的成熟时期 1.“前三杰”到“后三杰”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一个时期的表演艺术特点,总是从演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演员。在京剧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习称“老生前三杰”。京剧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习称“老生后三杰”。京剧形成之初,沿袭徽班的集体制。至谭鑫培崛起后,逐渐过渡到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名角挑班制”。这
7、种制度形成后,以主要名角为首,其他演员按技艺高下分出档次。主要演员总是演主角,其他演员为其配戏。最好的演员演戏放在演出的最后(谓“大轴”),第二位演员放在倒第二(谓“压轴”)。主要演员自行聘请专门的琴师、鼓师,还有专门的舞台美工人员(检场)、化妆师。演员的收入也由固定的“包银”改为按百分比分成,演员不再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戏班,可较自由的在各班社间流动。名角挑班制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取代凝固的封建封闭关系,特别是固定包银制向戏分提成制的过渡,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在京剧领域中得到渗透,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2.表演、唱腔、舞台美术的成熟和发展 本历史时期,京
8、剧艺术角色行当更完备,表演艺术(唱、念、做、打)更精致、细腻。行当方面,出现了武生、老旦、红生等行当,旦行进一步分青衣、花旦、刀马旦、玩笑旦等,花脸也分为“铜锤”、“架子”两行。这些划分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与某些表演流派的形成密切结合。京剧的曲调更丰富,也更讲究韵味。身段动作要求美观,一抬手、一投足都有一定的格律,还出现了一些表演上的“绝活”。音乐伴奏逐渐形成由管、弦、打击乐组成的乐队(文、武场)。舞台美术也出现了求新、求美的趋向。如上下门“出将”、“入相”的彩帘,桌围椅披的装饰,演员的服饰、盔、戏靴及各种道具,各自都有一定之规而形成定制,脸谱也趋向精致。3 南派京剧的初步形成与女班的
9、出现 同治六年(1867)上海新建的戏院“满庭芳”赴津邀角,京剧艺术开始从天津传到上海。此后随着京、津两地京班艺人的大批南下,上海开始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京剧艺术中心。由于租界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及物质条件,使南下的京剧艺术走上了与北京地区并不相同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一种新的区域性派别与“京朝派”相对的“南派京剧”。被称为“坤班”、“髦儿戏班”的京剧女班最初产生于上海。以后,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了女班及女演员,不久又发展到全国各地。民初,各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演员。4.京剧科班与戏校 京剧的教育体制,最早是“投师学艺”,咸丰、同治年间有了专门培养演员的科班。科班有专职的教师,还有系统的教育程序。这种
10、教育体制的进步,是京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京剧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京剧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成就最大的科班是成立于 1904 年的“喜(富)连成科班”。三、京剧的鼎盛时期 1、“五四”以来社会文化思潮和外来文化艺术对京剧的影响 1919 年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文化思潮激烈冲突,引发了对戏曲问题的一场大论战。当时戏曲曾被作为封建落后文化的代表,受到猛烈的抨击。一些知识分子写文章批判戏曲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封建性,同时对戏曲舞台上的种种陈规陋习,僵死的形式主义的表演,剧本缺乏文学性等,也提出了批评。虽然他们的意见不免偏颇,但对戏曲界却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在抨击传统戏曲的同时
11、,民族虚无主义乘机抬头。胡适、周作人等人对戏曲从内容到形式全盘否定,主张用西洋戏剧取代中国戏曲。但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爱好,全盘否定戏曲的主张不仅受到戏曲界的抵制,也无法为广大群众接受,很快就破产了。五四以后,胡适等人从民族虚无主义转向国粹主义,对戏曲从全盘否定到狂热鼓吹。这场论战促进京剧界内部民主思想的觉醒,很多著名演员开始投身京剧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本世纪初,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自西方输入,给京剧不少影响,京剧艺人开始借鉴话剧,对京剧加以革新和改造。京剧艺术逐渐形成了新的美学标准。京剧开始讲究剧本的文学性,一些著名演员邀请剧作家编剧,使剧本结构严谨,情节合理,语言
12、优美,有些戏成了某一流派的代表作和保留剧目。在演出中也开始注重了艺术的整体性,体现“一台无二戏”的精神。本历史时期,京剧已在全国流行,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京剧艺术达到鼎盛状态。2、旦行表演流派的兴盛 旦行表演流派的蓬勃兴盛是本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兴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为新兴旦行流派之先驱。他的表演雍容华贵,典雅清新。不仅在唱腔、表演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且重视剧本的思想性、艺术性。梅派的创立,扭转了以往京剧“以生为主”的局面,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四大名旦”中的程砚秋演唱幽咽刚烈、迂回曲折;荀
13、慧生花俏柔美,柔中见刚,表演活泼妩媚;尚小云演唱高亢挺拔、刚健婀娜。3、京剧教育、理论研究与宣传 1930 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成立。这是培养京剧演员的新型学校,前后两位校长焦菊隐、金仲荪。学校不同于科班,它开设文化课,并始创男女合校。办学十年来,培养出大量京剧舞台上的骨干力量。五四前后,出现了一些综合的文艺报,如 1917 年创刊于上海的大世界,1919 年创刊于北京的晶报。二十年代有了专门性的戏曲小报,如 1926 年问世的罗宾汉,1929 年创刊的梨园公报,1931 年创刊的戏世界等。进入三十年代,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多种综合性报纸创办的京剧专刊。本时期内以京剧为重要内容的杂志主要有李
14、涛痕主编的春柳,刘豁公主编的剧学月刊,“国剧学会”编辑出版的戏剧丛刊和国 剧画报,张古愚、郑过宜等主编的戏剧旬刊及十日戏剧等。1917 年至 1938 年共出版有关京剧的论著近百种。影响较大的有周剑云的菊部丛刊,陈彦衡的说谭,齐如山的剧学丛书和京剧之变迁,张次溪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王芷章的清升平署志略、清代伶官传等等。我国最早的一批京剧唱片是清光绪末年由百代公司录制的。以后几乎所有京剧名家的精彩唱段都被灌制成唱片。到1936 年已有 1500 余个京剧唱段录制了唱片。我国拍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片。1905 年北京丰泰相馆以谭鑫培为主演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等场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京剧
15、片。1920 年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视部摄制了梅兰芳的昆曲春香闹学和京剧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最早拍摄成电影的一出完整的京剧。1921 年至1938 年共摄制京剧影片十部左右。4、京剧走向世界 梅兰芳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 1919 年、1924 年、1956 年三次访日,1930 年访美,1935 年两次访苏。他的表演受到国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艺术界很高的评价,美国两家高等学府向他颁发了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梅兰芳使我国京剧艺术赢得国际声誉,给世界戏剧以积极影响。1932 年 1 月至1933 年 4 月,程砚秋赴欧洲考察。程砚秋在欧洲,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艺术,也考察了西方戏剧的表演
16、、音乐、灯光、舞台美术、院团组织、剧场建筑等各个方面,回国后,写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列举了十九项建议,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四、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 在国统区,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从南京、上海等地有一批中上层人士亦迁居大后方。同时一些京剧团体也相继进入内地及后方,推动了川、陕、黔、滇、桂等地区京剧艺术的流传和发展。这些地区的京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与新文艺工作者的推动下,大多与抗日宣传相结合。1944 年在广西举行的第一届“西南剧展”上,演出了一批颂扬爱国主义的京剧新编剧目,如江汉渔歌、梁红玉、岳飞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随着一批
17、大城市的新文艺工作者的涌入,逐渐建立了一些专业的京剧演出团体,如延安的鲁艺平剧团、八路军120 师战斗平剧社等。1942 年 10 月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创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优秀剧目。在沦陷区,南北情况稍有不同。北平、天津沦陷后,京剧舞台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虽然有恢复,但也远不如从前。梅兰芳蓄须明志,息影舞台。程砚秋在抗战后期也停止演出,在北京郊区务农隐居。在上海,京剧活动一直比较活跃,租界地区的特殊地位,给上海京剧界的进步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欧阳予倩、周信芳等领导的中华剧团、移风社等,以京剧艺术为武器,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编演了一批借古鉴今、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剧目如徽钦二帝、史可法等,
18、影响很大。这一时期,北京的京剧名角纷纷来上海演出,加强了南北艺术的交流,上海的京剧演出很红火。当时京剧表演人才济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表演艺术更臻成熟,成了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一批后起之秀如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叶盛兰、裘盛戎等脱颖而出,给京剧艺术带来了新的希望。1945 年抗战胜利后,在国统区由于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演剧盈利甚微,一般艺人生活在饥饿线上。同时出现了格调低劣,凶杀色情,神怪武侠剧目,影响了京剧艺术的正常发展。而解放区的京剧艺术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五、1949 年中华人
19、民共和国建立后 建国后,京剧艺术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重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五十年代初,“改戏、改制、改人”的戏曲改革运动在全国掀起,政府对原有剧团和体制进行了有计划的改造,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都建立了编、导、演力量强、门类齐全的国有京剧院团。京剧工作者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部还举办了多起戏曲讲习班,让他们集中学习,使京剧从业人员的思想、艺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戏改”后,各地京剧院团在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历史题材新剧目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上海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四进士、徐册跑城、乌龙院、追韩信、打鱼杀家、金玉奴、
20、红娘、拾玉镯、贵妃醉酒等,新编历史剧和创作剧目有海瑞上疏、梅妃、尤三姐、三打白骨精等,连台本戏有封神榜等。北京重新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霸王别姬、宇宙锋、玉堂春、汾河湾等,新编历史剧和创作剧目有海瑞罢官、谢瑶环、野猪林、杨门女将、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等。这些剧目的剧本、表演、音乐、舞蹈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六十年代,各地创作演出了一批京剧现代戏。如白毛女、红色风暴、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等。这些戏在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积累了经验。这一时期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演员,除前辈艺术家及上一历史时期已涌现的一批优秀演员之外,还有杜近芳、袁世海、赵燕侠、关正明、关肃霜等。五、六十年代京剧
21、演出兴旺。为表彰老一辈艺术家对京剧艺术创作的贡献,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还相继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纪念会”(1955 年),“盖叫天舞台生活六十周年”(1956 年),“周信芳舞台演剧生活六十周年演出活动”(六十年代初)。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建国后各地都办了戏曲学校,开设京剧演员班和音乐班,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京剧演员。如钱浩亮、刘长瑜、王梦云、张学津、杨春霞、李炳淑等都是建国后由戏校毕业的。建国后,还有一些京剧艺术家摄制了一批舞台艺术片,如周信芳、马连良、张君秋、杜近芳、李少春、童芷苓等演出的剧目都有被摄制成电影保留下来的。北京、上海的京剧院团曾多次出访欧、美各国演出,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欢迎。十年浩劫中京剧遭到了厄运。粉碎“四人帮”后,京剧又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遇。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外来文化的涌入,各种娱乐形式的兴起,京剧艺术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相信,京剧这一具有深厚基础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样式,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扶持下,京剧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广大观众的支持下,定能再次振兴、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