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设计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设计方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兰亭集序 教材版本:人教版新课标 学科:高中语文 年级:高一年级 册别:必修二 章节: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具体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采用多媒体、诵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情境导入,作者介绍,内容讲解,文言知识梳理总结,课外延伸,既带领学生领略文言文的内蕴丰富,也感受古人的生命观,达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并背诵课文。3、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2、的旷达胸怀。4、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3、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课时安排】3 课时 一、单元学习要求:山水,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它常常带着特有的灵性定格在文人的心中。在山水之间,他们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
3、愤懑总之,都是心灵的真情坦露,都是缘于对自然之美的炽烈的热爱。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接下来我们就将学习这些优秀的名篇,体会其中的情感。学习方法指导:1、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必须了解作家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同一时代的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思想、艺术的特点。2、分析结构,品味语言。一篇散文的艺术结构是由作者依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进行选材、剪裁和安排而完成的。分析一篇散文的艺术结构形式,实质是 2 具体分析它的选材、剪裁和安排。散文可谓最简单的语言艺术。作家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读者从弄懂字句开始接触作品,而最终要归结到欣赏它的语言艺术。每一位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都有自己独
4、特的语言风格,学习时应该注意细心品味。3、品山水之情谊。品山水之情谊,就是品这些山水游记中的情趣和情感;品味作者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感概和情趣;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4、立个性之情操。立个性之情操,就是树立完美的人生抱负,树立更崇高的人生理想。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达观的人生观。二、课文导入:传说,唐太宗在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地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哪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他说:“我所要的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
5、绝身亡了。)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了昭陵。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辩才处骗得送入太宗密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与之有关的散文兰亭集序。(展示对联:序以帖传乎帖以序传乎一序一帖双绝璧,亭因人名焉人因亭名焉斯亭斯人两奇观)三、文题背景:1、中国书法圣地绍兴兰亭 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展示兰亭风光)2、兰亭的艺术价值表现 兰亭三绝:君民碑、父子碑、祖孙碑 君民碑:兰亭碑亭始建于康
6、熙三十四年(1695 年),亭呈四方形,砖石结构,顶部形状特别,顶之上再加一方顶,精雕花纹图案,精巧雅致。三面临水,倒影动人,后有远山映衬,云雾缭绕,仙气浮动。前面曲径通幽,树高蔽日,竹林掩映。父子碑:鹅池碑亭中立一镌有“鹅池”两字的石碑。相传王羲之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法颇自负的小儿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合壁,成为千古佳话。祖孙碑:御碑亭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八角攒尖顶建筑。亭中立有一巨碑,正面为康熙所临 兰亭序,背面为乾隆御笔“兰亭即事诗”,此碑高 6.86 米,宽 2.64米,厚 0.44 米,重达 18000 公斤。祖孙两
7、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宝。3、文体知识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属实用文体,同 3“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序言的分类:书序和赠序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
8、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从表达方式上说,序言可以以记叙、描写为主,可以以说明为主,也可以以议论为主,当然也可以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4、作者简介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1)王羲之其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世居会稽山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青年时期有美誉,朝廷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
9、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能与之相比者,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 兰亭序 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 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10、”。)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因与扬州刺史不和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 卷。王羲之爱好自然山水,喜爱服食养性,因会稽山水秀丽,便和一些名士筑室住在那里,他关心政事和民生疾苦,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当时“东土饥荒,羲之开仓赈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书争之,事多见从”。(2)王羲之其书(书法图片展示)【补充:古代书法名家】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4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
11、之 苏黄米蔡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初唐四大书法家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 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 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3)王羲之其事(关于王羲之的逸闻)1)世说新语雅量:“郗(ch)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12、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袒腹东床:晋代的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思考: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
13、贵的。2)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3)王羲之听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几只好鹅,就特地跑到道观去欣赏,并且不惜重金,希望道士把鹅卖给他。但是无论王羲之如何请求,道士就是不肯。后来道士说:“若你帮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把鹅送给你。”王羲之听了,非常高兴,说:“这有什么困难,你为何不早说?”立刻进道观写字,完成后才欢欢喜喜地赶着这群鹅回家。5、习俗和写作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这天天朗气清
14、,惠风和畅。王羲之和谢安、孙绰、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 41 位文人墨客及社会名士在兰亭修禊雅集。一群名人雅士,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顺水任游,停于谁前,则赋四、五言诗各一首,否则罚酒。据载,王、谢、孙等 11 人各成诗两首,另有郗昙等 15 人各成一首,余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共成诗 37 首,合 5 为兰亭集,由王作序 324 字,以记之。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王羲之写这篇叙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
15、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等临写了几本,分赐亲贵近臣。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补充:古人习俗】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端午:五月五日。七夕:七月七日。中秋:八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
16、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四、课文分析:1、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癸丑(u)会稽山(kui j)修禊事(x)激湍(tun)流觞(shn)骋怀(chn)一契(q)嗟悼(ji do)彭殇(shn)放浪形骸(hi)2、听课文读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乐痛悲 3、梳理一、二段字词 4、分析一、二段 5、品味“崇”“修”“清”“朗”“和”等词写景
17、传情的妙处。景“美”:环境优美,天气融合;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流水急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事“雅”: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欢愉之情,溢于言表。情“乐”:摆脱了各种俗务的纠缠,邀集自己的新朋旧友,来到一处山水 6 胜地,或游赏或吟咏或畅饮,那真是一种难得的快乐。面对自然美景,人会感到一种由衷的愉悦与兴奋,一种解放感、自足感会油然而生。对于那些善感的心灵更是如此。暮春时节,草长莺飞的江南美景本来就足以诱人,更何况是会稽山阴,这里山
18、灵水秀,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那天,天气又格外晴朗,天高地远,清风习习,朋友们临流赋诗,一觞一咏,快然自足。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开阔的画面,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宴乐图。读文至此,我们的心也随之快乐地跳荡。小结:“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精心塑造的人格精神或人格理想的标尺。当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尘世生活缰绳枷锁束缚之时,“山水”便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最后皈依。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之“乐”,固然在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更在于兰亭雅集这样一种简洁、宁静的诗意人生的逼真呈现这才是作者“乐”之根源。6、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是写江南三月暮春风光,兰亭集序
19、与与陈伯之书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怀?【分析】: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而这些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遇”,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仅能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阳春三月,江南鲜花吐艳,姹紫嫣红,而在本文中,作者却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写林写竹,也只言其“
20、茂”,言其“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7、第一、二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8、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的总叙,只用了 25 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了高超的语
21、言技巧。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文段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9、梳理第三段字词。【补充知识】:.“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死生亦大矣”庄子德充符引孔子之言:“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原是用来形容“道”的作用。)10、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死生亦大矣。11、第三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
22、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分析: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由乐转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提示】:以“悲”为抒情基调,上文兰亭聚饮,赋诗,是乐事,但有聚就有散,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由此,进而想到人生短促,所以聚散生死始终笼罩文学家的心,故作者有乐转悲。介绍背景: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
23、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人生无常,欢乐短暂。12、梳理第四段字词 13、讨论(1)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14、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
24、亭集会的情境不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人生无常,欢乐短暂。同游孙绰也有同感,在兰亭后叙中说:“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15、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呢?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话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8 而玄学家的所谓
25、“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些虚妄无稽之谈。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凋所蔽,阐明他的生死观,是他性格旷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16、晋书王羲之传有言:“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羲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对王羲之的自我之“志”,你是如何理解的?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
26、乐死!”晋书 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那么,人生的真正之乐在哪里?文章开头所写的会稽雅集,实际上就形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对这次集会的“成果”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事长河中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17、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的共同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27、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正因为我们 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我们“悲”古人因为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
28、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五、课文总结:1、主旨:这篇书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强调了生死问题,批判了庄子把死生等同起来的虚无主义观点,表明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乐(相聚之乐)痛(死生之痛)悲(今昔之悲)本文的感情基调:表面:沉郁、悲凉(寄情山水);内心:执着(反思生命)9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2、整体感知 兰亭集序是一篇诗集序言,作者以情感饱含的笔触,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会盛况,进而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其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
29、生活的流连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全文仅 320 余字,先记兰亭盛会,再论人间死生。情景互见,淋漓满纸,也启人思考。3、理清思路: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5、本文三个特点:(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
30、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 325 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3)、多用短句,节奏简洁明快 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 16 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
31、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6、课外延伸 挥洒如掾大笔,他书写入木三分的霸气;泼墨如浪豪情,他成就墨染一方 10 的壮举。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笔底波澜,书中骨筋。他以江河为墨,以高山为笔,以苍穹
32、为纸,以大地为砚。仿佛吸纳恒星之阳刚与星月的柔芒,他在刚柔并济中舒展侠骨柔肠;仿佛窃取惊雷之声响与闪电的光亮,他在群星璨烂中初显锋芒。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中,放浪形骸之外,他用一枝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色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他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花开花落,生死沉浮,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今人浮躁的心灵,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抒写新的兰亭华章 六、作业 1、仿照课文兰亭集序中写景的部分,写一段关于隆冬景象的片段,不少于 300 字。2、基础知识总结(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古今异义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都;今:
33、像盐那样的味道)列坐其次 (古:它的旁边,文章指水边;今:居于次一等的)俯察品类之盛(古:自然界的万物;今:物品的种类)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抱在怀里)所以游目骋怀 (古:用来;今:连词,表因果关系)(3)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 觞:喝洒。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 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 少:少者;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热闹的场面。死生亦大矣 大:大事。数词活用为动词: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意动用法:1)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齐,看作相等。2)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用作意动词,把看做一样。使动用法:1)引以为流觞曲水 2)所以游目骋怀 11(4)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不能喻之于怀 (于怀不能喻之)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斯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