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20 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
2、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二、讲授新课:(一)台儿庄战役 1.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并启发学生思考: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提示: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表归纳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指挥、歼敌和影响等信息。提示: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参战的中国军队的
3、有力配合;正确地把握了战机。4.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二)保卫大武汉 1.讲述: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 6 月,日军集结 40 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 100多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西岸有力地形,抵抗敌军。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提示: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力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 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3.启发学生思考:武汉会战的结果如何?
4、有何影响?提示:整个战场对中国不利,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于 1938年 10月有序撤离武汉,武汉会战结束。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4.讲述: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下,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表归纳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提示: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提示: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3.讲述豫湘桂战役的情
5、况。提示: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次溃败是正面战场上的第二次大溃败,也是溃败最多的一次战役。三、课堂小结 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存在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支援、相互配合,为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准备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就是让同学们能更直观的感受正面战场的抗战。通过对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奋勇杀敌、顽强拼搏的抗战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中华英雄儿女的敬仰之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训。在教学合作探究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人感受的尊重和聆听,与学生达到思想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教学容量过大,教学过程可能比较紧凑,有些问题上可能不够到位而由于时间问题会一笔带过,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进这些问题,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