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评报告.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9644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1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评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评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评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评报告.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运城市财经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申报中等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运城市财经学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具有 30 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运城市空港南区华雄南路,2001年 10 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运城地区会计学校和商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隶属运城市人民政府领导,运城市财政局主管,业务上受运城市教育局指导。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的管理体制,畅通的就业渠道。2007年 2月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 3月又被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单位。学校布局合理,设计美

2、观,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 8.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功能完备的办公楼、教学楼、公寓楼、实训楼、综合服务楼和标准化塑胶操场。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拥有现代化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会计手工和 ERP实训室、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室、美术设计实训基地、平面设计实训室、酒店模拟实训室、中国历代货币室等实训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 22 万册,订购各种报刊杂志 400余种,并配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能够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学校现有在校生 3327人,教职工 258人,专任教师 181人,师生比达 1:18;专任教师中,基础课教师 62 人,专业课教师 95 人,2 实习指导教师 24 人。

3、181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 153人,研究生学历 19 人,高级职称 52 人,中级职称 78 人,双师型教师 73 人。学校有省级教学能手 4 人,省级学科带头人 1 人,省级职教名师 2 人,省级骨干教师 10 人。学校开设有财经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文化艺术类、社会公共事务类等五大类 7 个专业,有会计和市场营销 2 个省级示范专业;2011年,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美术设计与制作等 4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运城市财经学校是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单位,是山西省财经类学校校级协作会常任组长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单

4、位”、“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二、专业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 1997年创办以来,在 15 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改进专业培养目标,从最初的“会网络、会编程、会操作”的理论人才培养到现在的“多实践、重技能”的实用人才培养;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条件,从最初的一个机房 60 台计算机发展到现在七个普通机房、一个组装维护机房、一个苹果机房近 500台计算机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及整体素质,从最初的 4 个专业教师,发展到现在的 14 个专业教师和 2个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均取得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有 4

5、人、“双师”资格教师 9人;不断 3 改进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环境,与制版企业、西点科技公司合作办学,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8 个,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教师学历层次、双师型素质高;实训设施充足,实践教学力度大,教学效果显著,本专业学生以其专业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在山西省计算机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一)专业建设规划紧贴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运城市围绕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新的战略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产业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我

6、校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市场需求,重点对运城制版行业、通信行业、电脑城、东星数码广场以及多家广告公司、策划包装公司等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被调研的企业近 50 家。经调查,这些企业需求的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办公自动化人员、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网络管理与维护及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多媒体技术人员,尤其对网络管理与维护和多媒体技术人员的需求更为紧缺。根据学校专业教师的走访调查,经过行业专家的论证,学校将专业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初中级计算机工作岗位,其类型有:计算机数据录入、办公文秘、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岗位;岗位能力素质如下:4

7、分 类 要 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 守纪律,钻研,细心 勤快,动手能力强 好学,不懒惰,有自主学习能力,诚实,品行好 对计算机人才知识要求 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网站组建知识、网页制作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影视制作知识、动画制作知识等 对计算机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 文字录入、图文混排、电子表格、微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制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影视制作。具有一定的客户沟通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有一定的可塑性,较强的专业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二)构建“2+2+2”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紧贴市场需求的专业建设规划,要求必须创新专业人才培

8、养模式。为此,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依托,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创新“专业基础专业项目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分阶段递进式的“2+2+2”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是:用“2”个学期的时间为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所有学生搭建一个专业基础平台,首先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软件,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操作技能;再用“2”个学期的时间分四个方面进行专业课教学,分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安装调试维护、网络维护与管理及多媒体应用技术,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及其相关人才的广泛需求;最后再用“

9、2”个学期的时间在企业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顶岗实习),以企业培训为主,教师参与为辅,企业培训和教师参与相结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5(三)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安装调试维护员、网络维护与管理人员以及多媒体应用技术人员等岗位要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有机结合。制订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标准,以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为主体,调整课程设置,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充分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的原则。围绕“2+2+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将计算机应用方向分

10、解成多个有机衔接的模块,根据模块设置课程,构建能力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由思想政治素质模块、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和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分三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思想政治素质模块及文化素质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教育、心理和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根据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文化素质模块在全校制定统一

11、的课程标准基础上,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开发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实用计算机英语。第二阶段: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和职业素质拓展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由计算机应用基础、全键盘录入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课程组成,旨在 6 突出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岗位能力模块由Flash动画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制作等课程组成,旨在培养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的专业体验与认知;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由三维动画、绘图软件等课程组成,旨在拓宽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三阶段:顶岗实习模块 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12、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将课堂设在企业,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为本地经济建设提供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在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下,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与图像处理4 门核心专业课程标准。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导入行业技术标准和岗位职业标准。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考核系统及标准。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监控,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指导老师提供顶岗实习计划、实习指导记录,企业提供实习鉴定等,完善实习监控体系。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以企业为主的考核委员

13、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生产实训证书”。三、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与师资建设(一)师资队伍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任专业教师共有16人,专业课教师14人,实习指导教师2 人。专业课教师:高级职称2 人,占14.2%;讲师7 人,占50%;助讲5 人,占35.8%;其中研究生学历4 人,占28.6%,本科学历10人,7 占71.4%;“双师”素质教师达64%以上。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业务精良,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坚持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重点,专兼结合为特色”的原则,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具

14、有“双师”特色、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加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知识更新,定期指派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制定措施和政策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自我提高,互相带动。引进或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带头人作用。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坚持上水平、上执业资格、上学历、上职称;下企业、下实训基地“四上二下”的原则,采取培养与选拔并重,建设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团队。同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建设校外兼职教师团队。1、“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

15、培训制度和企业挂职实践制度,通过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在现有9 名“双师”教师的基础上,培养6 名“双师”教师。另外,从IT企业聘请3 名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由行业专家、企业项目经理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团队,从而提高“双师”教师队伍水平。2、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培养 在教学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中,培养1 名计算机应 8 用专业带头人,要求专业带头人在企业兼职且理论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熟悉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等工作,根据培养的需要制定和

16、执行相应的培训计划。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培养3 名骨干教师和1 名教学能手。要求熟悉IT行业最新技术动态、较好地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等工作。3、提高学历层次 根据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制定本专业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规划,提高学历层次,使取得硕士学位的专业课教师逐年增加。为了尽快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组织业务能力强、工作负责的年青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升培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4、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设 紧紧围绕“2+2+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优化专职教师素质、规范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年龄梯次结构合理、专

17、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能圆满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任务的师资队伍。通过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到企业观摩和校内观摩学术交流及技能竞赛等各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专家讲学、与兄弟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宽教师视野,使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机构开设的前沿性的专业软件培训,掌握专业方面最新发展趋势,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校企交流,聘请IT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9 四、专业教学设施 在15年的专业建设历程中,学校不断投资改善实训条件、完善实训设施,建成了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多功能校

18、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有打字练习机房一个,办公自动化练习机房两个,平面设计练习机房三个,动画制作机房一个,多媒体制作机房一个,组装维护机房一个,共有计算机500台。为了实现课程对接岗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学校联系企业、引企入校,与运城西点科技公司联合创建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学习企业文化,接受企业专业培训,实现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在网络操作方面的实训,学校拟投资80多万元建立一个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室。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完善校企共管和考核的长效机制,保证学

19、生顶岗实习需求。与运城新世纪政务软件公司、运城萨瓦莱斯有限公司等企业继续合作,新建运城电力公司网络中心、运城太和电脑公司等6 个高标准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将校外实习基地由原来的8个扩建为14个。使该专业群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系统性强、仿真度高、岗位环境真实、能进行计算机技能大赛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满足区域服务要求的实训基地。我校图书馆现藏书22万余册(纸质12万,电子图书10万),订有多媒体技术、电脑入门、数码生活、电脑爱好者、计算机基础、电脑迷、网友世界等专业期刊杂志。图书馆和阅览室馆藏丰富,能提供充足的文献信息,充分满足师生教学、学习、研究的需要。图书馆管理科学,制度规范,环境优美,服务一流

20、。多年来,10 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实行“借、阅、藏、检”一体化服务方式,实行全天开馆,保证师生借阅。同时我们加大自动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增加了专业图书的购置,极大的满足了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需求。学校于 2004年开始建设校园网,2008校区搬迁到空港新区后,校园网重新规划建设,完善功能,网络现已覆盖了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教研室、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以及教工住宅区,挂接了网络办公、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等系统,实现了校园信息化管理,解决了校内外信息发布、资料查询、网络教学等方面的需求,并能与国家管理系统网络沟通,及时上传学生信息,完成招生注册

21、与学籍管理工作,在宣传学校、交流信息、服务师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五、专业教学管理与改革(一)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重教学质量动态管理 我校不断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监控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修订完善了涉及教学、师资、岗位、评估等教学过程和管理环节方面21个管理制度,促进了全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对教育过程和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校领导随机深入一线听课,充分了解一线教学情况,改进教学管理;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随机对教师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评估,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部门加强教学信息反

22、馈、沟通,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议、教师评学等教学质量监控活动,召开师生 11 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学校定期召开教学质量评价分析会,总结经验,推广先进成果,查找不足,完善管理。制定了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制度,征求用人单位意见,滚动修改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配置,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完善质量标准和考核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教学依据,保证了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由校企双方负责人、行业专家组成,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工作章程,提出校企合作规划和目标、活动方式等;校企双方定期或

23、不定期研究学校专业建设、员工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共建、项目共同开发等涉及技能人才培养与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日常性联络制度,形成长效合作机制。2、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学校深入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和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及知识能力结构。企业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中,双方合作再深化到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和技能项目的确定及标准的制定,要充分听取企业一线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3、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 学校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派送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对企业员工进行辅导、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的强化训练,并形成制度。专任教师

24、通过下企业锻炼,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及岗位能力知识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同时教师也参与企业的技术咨询和推广应用等活动。12 4、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由企业专家参与策划,创建真实性的实践教学环境,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企业提供的校外实习基地,用于学生第三阶段的实习;实习期间,由学校挂职教师带队进入企业,共同管理,学生按照企业安排直接参与生产实践。5、校企合作共同评价 制定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评,对学生各技能项目以及毕业实习进行综合考核。6、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满足本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创

25、造条件,积极联系企业建设数据处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校企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共赢。(三)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行“专业基础专业项目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分阶段递进式的“2+2+2”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2、课程体系改革 模块化课程体系围绕“2+2+2”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将计算机应用方向分解成多个有机衔接的模块,根据模块设置课程,构建能力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3、教学模式改革 实施“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实现“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现有7 个校内实训室的

26、基础上,更新改 13 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新建集教学、培训、技术创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室。紧密联系IT行业,加强校企合作,到2012年底,在现有8 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6 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总数达到14个。4、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依托行业,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4 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开发2 本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在内的共享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四)改革评价模式

27、1、改革学生评价模式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在企业专家参与下,制定学生以能力考核为主的专业课程考核办法,重点突出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使教、学、做与考合一。同时针对性的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改革以理论考核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弱化理论测试、强化实践技能考核。校内考核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加强过程考核,做到学、做、考合一。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生评价方案,实行以技能为主的项目考核制,组织学生开展技能竞赛。积极创造条件,与劳动部门和培训部门合作,建立计算机职业工种技能鉴定点,在服务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鉴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类行业、企业员

28、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扩大社会服务能力。14 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发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试题库,使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方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关注考核结果,更能关注考核的过程。2、专业建设评价模式 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及计算机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构,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评价计算机专业对本地区经济建设的贡献;总结计算机专业建设的一些创造性的经验及办法,为兄弟院校的专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反馈,提出对专业建设新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本专业持续良好

29、的发展,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整理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分析查找不足,改进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训实习等与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建立专业建设评价机制,邀请教育、财政、人社等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专家每学期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及时指导解决专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专业建设按进度如期顺利进行。定期组织同类专业的兄弟学校进行专业教学观摩和学生作品展示、技能竞赛,推动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五、质量效益和示范作用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以服务带动质量、以质量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规模、以规模带动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促进了

30、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从1997年开始面向运城市及周边市、县招生,面对日益萎缩的中职生源,为了增强学校 15 的造血功能,我们不断改进招生办法。最近几年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实行冠名招生、定单培养、产教合作一体化办学,与制版企业和西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企入校,既保证生源,也保证了质量。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用人单位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社会欢迎,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在学历教育同时,本专业大力开展各种社会培训,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近两年来,我校组织专业教师对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人员进行了多次专业培训

31、,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各县市,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业务水平。我校注重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设了职场礼仪和入职训练,多方收集用人信息,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近两年来,毕业生取得技能证书比例达100%,就业率达到96%,对口就业率83%。长期以来,本专业与运城新世纪政务软件公司、运城萨瓦莱斯制版有限公司、运城金蝶软件公司、运城大观喷绘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就业的平台。我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评价。通过对2007级、2

32、008级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本专业毕业生以专业理论扎实、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敬业爱岗、踏实苦干的实际表现,在用人单位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形象,形成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开设以来,为社会输送了1000多名合格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多次受到市政府、教育局及计算机行业的好评。比如,2010年毕业的王玲玲同学,通过在 16 学校期间的努力学习和老师的精心培养,毕业以后到北京中通大赢物流有限公司工作,通过1 年多的时间努力逐渐成为工司的业务骨干,负责公司的计算机技术方面工作;2009年毕业的马小锋同学,通过

33、1年多的社会实践和努力奋斗,自主创业开办了盛世电脑科技公司;2009年毕业的陈筱宇,实习期间能力出众、表现优秀,毕业后直接与北间空间科技浮点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合同,在公司期间认真负责,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担任公司华北电子设备区域代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带头人阴利华老师,作为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计算机高级调试员,参编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系列教材中英文录入技术、电子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发表的论文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互联网的发展与青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本专业不但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且鼓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研究,鼓励专业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选派专业

34、教师参加校际学术交流、参加专业技术讲座等。良好的治学环境,为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师提供了基本保障。在全省计算机技能大赛中,多位教师都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薛腊老师在全省课件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为专业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骨干示范作用。自评情况与结果 我校经过紧张细致的工作,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各项评估材料的准备和自评工作,自评结果如下:对照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开发”项得分9.86分,“专业师资”项得分22.64分,“教学设施”项得分21.67分,“教学管理与改革”项得分24.04 17 分,“规模与质量与示范作用”项得分15.75分,总分为93

35、.96分,达到优秀级别。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齐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是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办学形象的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在全省中职学校中居于先进水下,发挥了积极的骨干示范作用,具备了申报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的各项条件。回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5年来的办学经历,我们总结经验,查找缺陷,正视存在的问题,我校在弹性学制与学分制方面有明显的差距,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的探索研究,创造条件,稳步推进,力争把我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根据自评结果,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向省教育厅申请中等职业教育省级示范专业,请市教育局进行复评,并向省教育厅推荐认定。二O 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