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9316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说课稿.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爱莲说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学生、教法及学法、教学准备、学习过程六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第一方面:说理念设计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的原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第二方面: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它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意,还要求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达到一个

2、由表及里的效果。该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这篇讲读课文在全册古文教材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陋室铭,这与其有很大的区别:即它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语句方面,它又讲究骈散结合,使学生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这对后面的古文学习有启下的作用。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弄清文章中段与段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怎样由一物写到另一物,而这一要求

3、在本课中有很好的体现,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同时,该文也是中考必考篇目,因而地位非常重要。2.学习目标的设定(1)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2)理解莲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衬托在文中的作用。3.学习重点、难点 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衬托在文中的作用。第三方面:说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造阶段,因此,他们乐于从美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虽已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

4、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对文言文的赏析能力还较低。因此,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诵读、讨论、创作中来,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第四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选择:根据本文的特点,我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2.学法选择: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式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并通过默读、齐读和自由读等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和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

5、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第五方面:说教学准备 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障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制作PPT课件。第六方面:说学习过程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以下流程。环节 1:引入新课(1 分钟)你能说出关于莲花的古诗句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6、红。宋杨万里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唐李商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本文写莲花的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这时我板书课题爱莲说。设计意图:通过直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环节2:解读目标(1分钟)由学生完成。环节3:学生自学(梳理预习成果)(5分钟)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习,所以课堂上自学时间不长,主要是熟悉课前的收获与疑问。我是这样设计自学提纲的:1、自己整理出文学常识、关于“说”的文体知识。(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风的散文。)2、请同学们自由

7、小声朗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或不理解的文言字词。然后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试着解决。3、在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注意朗读技巧,读准字音,读出文言文的节奏,读出感情。4、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组内交流。环节 4:个人展示(预习知识检测)(4 分钟)1、教师出示文中重点生字读音,抽学生回答。(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甚 蕃(fn )濯清 涟(zhu )(lin )亵(xi )玩 鲜有闻(xin)淤泥(y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 )濯(洗涤 )清涟而不妖(清水 )陶

8、渊明独爱菊(只 )香远益清(更加 )不蔓不枝(生枝蔓)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3)刘禹锡,唐 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借“陋室不陋”来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文章是 陋室铭 。爱莲说作者是_周敦颐_,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的哲学家。(4)用现代文翻译下面的句子。A、可爱者甚蕃。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C、莲,花之君子者也。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E、牡丹之爱,宜乎众矣。F、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抽 2 至三名学生翻译原文。环节 5: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研读)(10 分钟)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前四个问题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

9、组内交流;后四个问题由学生在组内交流。八个问题再分别展示,教师点拨。1.作者把“莲”比作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作者把莲比做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语句是描写莲的。)2.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这些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众人。)3.找出课文原句,说出作者对文中提到的几种花各持什么态度。(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德者 鲜 惋惜)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君子 无 赞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利者 众 讽刺)这些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4、关于“莲”的千古名句

10、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作者从哪些角度分别描写莲的?(生长环境 形态香味 风度气质)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内心通达,行为方正,美名远扬;气节高尚,仪态庄重)6、陶渊明为什么唯独喜欢菊花?(引出正衬)(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句话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事态度。写菊花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7、文中为什么要写出牡丹?(引出反衬)(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逐名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为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

11、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环节6:小组合作学习(托物言志写法探究)(12分钟)师导语: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借莲颂人。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和描写,那么第二段呢?你可以从第二段中哪些词语看出分别用的什么表达方式?(议论-从“谓”字体现出来;抒情-从“噫”字体现出来)2、文章结尾处叹词“噫”,朗读时怎样处理?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你能分别说出运用了什么句式吗?分别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怎样朗读?(结尾处叹词“噫”,朗读时声音要延长。一

12、般的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陈述句,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疑问句,朗读时应升调,要读出对莲的赞美之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感叹句,朗读时应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听人们说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提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周围的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与优秀的人接触,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可以帮助我们

13、学习他人的优点,从周围环境吸取正能量;反之,如果与品行不好的人为伍,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中,我们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莲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能够坚持内心的高洁,不被周围环境影响自己.由此可见,虽然环境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坚持住自己心中的洁净,那么外围的环境就不能影响我们 环节7:总结提升(1分钟)文章第二自然段是作者所言之志。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德,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既不愿意向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属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那样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

14、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环节8:当堂练习(6分钟)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 出淤泥而不染,_、_濯清涟而不妖_。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中通外直_ _、_不蔓不枝_、_香远益清_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5、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018 年上期七年级下册语文 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环节 9:课后作业 1、小作文:就你喜欢的花,仿照爱莲说的写法,以爱 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2、收集有关“荷花”的诗文作品,张贴于学习园地。附录: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菊花隐逸者(德者)不同流合污 超凡脱俗 正衬 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 莲花君子者 内心通达 行为方正 美名远播 托物言志 反衬 气度高洁 仪态端庄 牡丹富贵者(利者)追逐名利 贪慕富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