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9301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8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匀文广发200641 号 都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根据省州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福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现状概述 都匀市总面积 2274 平方公里,总人口为 49 万,有布依、苗、水、瑶等 33 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67.08%。市辖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 个办事处、10 个镇、8 个乡(其中有 3 个水族自治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用他

2、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不同文化传统与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融合,使都匀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别具一格、内涵丰富。一 2 是民俗,比如布依扫寨、水族婚俗、杀白马祭祖仪式等。二是民间音乐、如布依族古歌、绕家大歌等。三是民间舞蹈,苗族斗鸡舞、平浪花灯三人传、绕家板凳舞 等。四是民间手工艺,奉合水族剪纸艺术、苗族芦笙制作、五是民间节日绕家过冬,吃新节,苗族六月六等。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劳动生活、民族信仰,生活习俗等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我市就组织各级专业人员对全市民歌、舞蹈、民俗、民间手工艺,民间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进行挖掘、搜集、整理,对市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语

3、言等进行了调查,收录了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等艺术精华,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我市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得以留存,为实施“保护工程”奠定了一定的工作基础。近年来,按照省州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部署,我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全市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作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的目标之一,重点突破,全面实施,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魅力,增强全民保护意识,通过举办“茶博会”、“摄博会”、“民间文艺调演”、“剑江欢乐旅游节”等文化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动态保护、传承发扬 3 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4、目前,我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为主体的文化工作体系已形成。一大批不同专业、不同层面的文艺工作者活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领域,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实施“保护工程”奠定了工作基础和人才基础。二、总体目标、方针和原则 总体目标:通过“保护工程”建设,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保护方针: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促进抢救、

5、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确保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保护。实施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咨询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民间资金相结合,地方立法与国家法规相结合。三、保护对象、保护方式 (一)保护对象 4 一是特有的民族语言及记音符号;二是口述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歌谣、史诗、谚语、俗语、谜语、歇后语、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民间说唱文学、民间戏曲文学等;三是民间艺术,包括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

6、杂技等;四是民间工艺,如器械制做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木制工艺、器饰工艺、织染工艺、造纸印刷工艺、酿造炮制工艺等;五是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六是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手稿、典籍、谱牒等)、实物和场所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服饰、器具、用具等;七是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基本保护方式 l、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2、以乡镇为单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和资料档案室,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立档保存。3、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建立展览馆等形式予以妥善收藏保存或展示。4、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非物质文化

7、遗产艺术之乡,对原生态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和浓郁特色的文化区域,进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 5、通过对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和鼓励,建立非物质文化遗 5 产传承机制。6、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四、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 (一)实施时间 “保护工程”从 2005 年到 2020 年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5 年至 2008 年,为先行试点和抢救濒危阶段;第二阶段 2009 年至 2013 年,为全面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第三阶段 2014 年至 2020 年,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二)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1、开展普

8、查工作: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和濒危程度,参照国家文化部及省文化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制定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和手册,全面深入地把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查清,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建立市、乡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传承单位名录;制定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实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奠定全面、科学、规范的工作基础。2、建立传承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的认定和培训机制。研究、制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命名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

9、承单位)的 6 标准规范与命名办法,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对有代表性并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传承单位)授予相应称号。初步建立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企业、个人多元化运作的传承机制,培养一批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单位)。通过采取资助扶持等手段,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申报和命名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之乡。4、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保存较为完整且具有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特色鲜明、民俗浓郁的聚集村落和特定区域,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将这一工作与古村落文化资源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调研相结合,建立科学系统的“活态”保护机制。5、教育培训:分级制定全市非物质

10、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教育与培训规划和短期培训计划,分级分批对“保护工程”相关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和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培训不少于一次。6、宣传展示:从 2005 年起,分期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民间工艺品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等各种活动,扩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的影响。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手段,积极对“保护工程”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 知识,激发和培养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7、建立数据资料库:结合全省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完成全市非物质

11、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推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建设。五、组织形式 为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顺利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快全市文化建设步伐,成立二个组织机构:1、都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由市文广局、财政局、国土局、发展和改革局、旅游局、城建局、民族宗教局等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关政策,对有关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审定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审定工程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单位与社会各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并对有关事项做出决

12、策。市文广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组织实施,对保护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安排福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区的保护工作及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工作;市发展和改革局负 8 责配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大或重要建设项目的审核立项工作;市建设局负责配合做好在旧城镇改造建设中对有一定历史和较高文化艺术价值的古建筑以及有特色、有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小镇村落的规划保护工作;市民族宗教局负责配合做好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工

13、作;市旅游局负责做好旅游景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宣传、挖掘、保护等工作。2、“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通过逐级推荐、审核,选调全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有造诣、有专长、有手艺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组成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为“保护工程”提供专业咨询与业务指导,论证、评审“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保护工程”实行分级管理原则,各乡镇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保护工程”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和组织实施当地的“保护工程”工作。六、保障措施 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市、乡两级政府要结合实际,依据国家和省上制定的相关法规、办法,研究制定有利于“保护工程”实施的相关政策,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14、制定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办法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政策法律保障。2、建立“保护工程”专项资金。设立“保护工程”专项 9 资金,资金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安排,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机构建设、设备购置,保护工作的调研、重点保护项目的田野普查论证,出版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珍贵资料与实物的征集和收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3、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文化部门要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并积极主动地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各成员单位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履行各自的职责;探索多元化的保护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

15、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社会团体和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4、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保护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的咨询、论证和专业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各项科研成果,加强现代技术的运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和工作方式的创新。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队伍建设。要采用课堂讲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保护工程”有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培训,造就一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感情和专业知识的保护工作者,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10 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工作专业队伍。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对“保护工程”的宣传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加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