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555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元杂剧的形成、发展和体制 P191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一、中国戏剧的渊源 中国戏曲,包括金元以来的杂剧、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戏、近世京戏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历史上略具雏形的或简易的戏剧表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劳动歌舞、祭祀歌舞萌芽状态的戏剧因素 春秋时期的“俳优”表演一定的戏剧因素 汉代的说唱、傀儡戏(木偶戏)和角抵戏戏曲的萌芽 南北朝、隋唐时诗词、传奇文、“士人小说”、俗讲变文和音乐舞蹈戏曲艺术的重要因素。歌舞戏和参军戏(化妆相声)略具雏形的戏剧。二、中国戏剧的形成 宋代产生了“杂剧”。包括一些短小的诙谐滑稽戏,也有情节复杂,运用唱、念、对话等艺术手段进行表演的戏

2、剧形式。金朝杂剧,称为“院本”,即“行院”(勾栏妓院)演唱之本。两者皆无剧本流传。宋金杂剧演唱时运用北方的诸宫调和小令与套数作音乐和唱腔。因为它兴起于北方,用北方乐曲来演唱,所以称为“北杂剧”。南宋光宗朝浙东温州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不断吸收宋杂剧、诸宫调和各种民间技艺的成分,迅速发展成熟起来。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后来在临安和浙闽地区广为流行后,称为“南戏”或“戏文”。北杂剧(宋杂剧、金院本)和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的标志。三、元杂剧的兴起 元杂剧产生兴盛的原因:1.从我国戏曲艺术内部发展规律上考察: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成熟的结果。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

3、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2.从元代特殊的社会条件去考察:(1)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大量的勾栏瓦肆(演出舞台和观众)元代众多的妓女(大量演员)(2)元代知识分子的分化和地位的卑下,使他们大批地走进勾栏瓦肆,充当“书会才人”,为元杂剧的繁荣准备了创作队伍。“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胡侍真珠船)原来流传于民间的较为粗糙的戏曲,得到加工润色的机会。人民大众丰富的生活和情感,使他们获得了艺术营养,从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4、3)相对松弛的思想文化环境,为杂剧作家创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4)元代的民族大融合促使各民族间艺术(民族音乐、舞蹈)得到交流,为杂剧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5)元代统治者的爱好与提倡,从政治上推动了元杂剧的发展。第二节 元杂剧的体制和表演 一、元杂剧的结构 1.基本结构:四折一楔子、剧末“题目正名”。个别有五折(如赵氏孤儿)若干折的台本戏,如西厢记五本二十折,一般四折为一本。2.折:相当于现在戏剧的一幕。既是音乐组成的单元,又是故事发展的自然段落。折中分场。分场的标志是演员全部退入后台,出现空场。每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套曲,元杂剧只唱北曲。一般第一折是故事开端,第二折是发展,第三折是

5、高潮,第四折是尾声。3.楔子:四折以外增加的短小的独立段落。一般放于第一折之前,作为剧情的开端,起说明剧情、介绍人物,交待背景或埋伏线索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有的放在折与折之间,多为穿插,以加强折与折之间的联系,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过场戏。一般一本只用一个楔子,少数用两个,也有不用的。楔子的组成主要是科白,不用套曲,只用一二支单曲(小令),唱的人可以不是全剧的主角。4.题目正名:放于每本剧末,由两句(或四句)对偶句组成,作用是总括全剧内容,标出剧名。前一句(或两句)是题目,后一句(或两句)是正名,一般在演出结束时念出来。汉宫秋:题目:沉黑江明妃青冢恨 正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现一般取末句

6、数字作为简名,如汉宫秋。二、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1、宫调和曲牌:剧本中的曲词前面都标有宫调与曲牌名称。窦娥冤第三折(p12):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正宫”是宫调名称,“端正好”是曲牌。曲牌次序固定。五宫四调: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 南吕宫:感叹悲伤;黄钟吕:富贵缠绵 曲牌与词中词牌相似,500 多个,常用 200 多,主要来源于大曲、词、诸宫调、民歌等。2.曲词:演员唱的歌词,是按曲牌填写的文字,是诗乐结合的产物。曲词的作用:抒情,也起渲染场景、气氛和贯穿情节的作用。元杂剧剧本有旦、末本之分,正旦主

7、唱的叫旦本戏,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戏。曲词格律严格,同一折的曲词,从头到尾押同一韵。3.宾白即“道白”、“白”:说白、台词。元杂剧以唱为主,说为辅,故把说的部分叫“宾白”。作用是叙述剧情、交待人物,逗笑、调节气氛。宾白语言形式:散语(白话)、韵语(诗词、顺口溜)。宾白又分对白、独白、背白(背云)、带白(带云)p67 等。上场诗开场白,下场诗结束语。4.科范:简称“科”,演员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等,亦即现在的舞台说明。“哭科”、“睡科”、“雁叫科”、“内作起风科”等。“科”和“诨”联系在一起,称“科诨”,插科打诨,用以展现人物性格、活跃舞台气氛等。三、元杂剧的角色:四大行:末、旦、净、杂。全剧主角只

8、能是末或旦中的正末、正旦,净、杂两类及末、旦的其他只能作配角。末男角。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外末、小末等。正末是男主角。旦女角。又分正旦、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等。正旦是女主角。净多扮演凶猛强悍或反派滑稽角色(丑角)。又分净、副净、冲净等。一般是男角,有时也扮女角。杂不正式的角色名称,一般以人物的身份、职务、性别等为名。如驾皇帝,驾旦后妃,孤官员,祗从随从,卒子、曳刺兵勇、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徕旦女孩,邦老即蒙语的贼、强盗,细酸书生、穷秀才等。角色服饰叫穿关,道具叫砌末,演出场所叫勾栏或行院,演戏叫做场。第三节 元杂剧的发展概貌 1、以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鼎盛时期,以大都为中心。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前期作家有 56 人,作品有三百余种。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p239、梧桐雨 汉宫秋等。高文秀双献功 渑池会、康进之李逵负荆、纪君祥赵氏孤儿、石君宝秋胡戏妻等。p250 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在与南戏并存的过程中逐渐衰微。著名作家有郑光祖等,杰作有倩女离魂p267 等,另有宫天挺范张鸡黍,乔吉两世姻缘,秦简夫东堂母、无名氏陈州粜米。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