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342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19141918 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 4 年 3 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 33 个国家,人口在 15 亿以上。大战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经济和政治根源 19 世纪末 2

2、0 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 19 世纪 80 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 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

3、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1873 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 俾斯麦于 1878 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 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1882 年 5 月 20 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日益尖

4、锐。18911894 年法、俄订立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建立。1902 年英国同日本签订盟约,企图利用日本对付法、俄两国,以保护自己的远东利益。1904 年英、法签订协定,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英法协约关系建立。1907 年英俄协定签订(见三国协约)。从此,以德、奥匈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18931913 年,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 1 倍多。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 年,英国第一艘 1.8 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

5、下水。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 10 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总数达 8600 万英镑。1913 年法国常备军扩充到 80 万人,1914 年军费开支增加到 15 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 38。1913 年,沙皇俄国现役军人达 130 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局部战争 19051913 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系列国际危机,并引起局部战争。1905 和 1911 年,德、法两国为争夺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地,引起两次摩洛哥危机。19081909 年,俄、奥、德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战

6、略要地而引起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反对。19111912年,发生了意土战争。1912 年,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 4 个王国结成同盟,发动共同反对土耳其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后,巴尔干同盟各国发生内讧,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俄、奥、德、英等列强利用巴尔干各国的民族矛盾,相互展开激列的斗争。英、法、德各自为争夺在土耳其的政治、经济优势,居间渔利。萨拉热窝事件与大战爆发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青年波斯尼亚成员 G.普林西普刺杀。

7、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大战的导火线。7 月28 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密约支持塞尔维亚,于 7月 30 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 月 1 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同时,德国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法国拒绝接受这一最后通牒。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在此前一日,即8月 2日德军已进入卢森堡。3日夜间,德军侵入比利时。英国曾对比利时中立承担保证义务,于 4 日对德宣战。5日,奥匈对俄国宣战。随后,英、法先后对奥匈宣战。塞尔维亚和黑山(门的内哥罗)对德、对奥匈宣战。刺杀费迪南大公后普林西普被捕 战争进程 大战爆发后,奥匈军队向塞尔维亚进攻,德军迅速绕道比利时向法国进攻。主要战场在欧洲,欧洲有西线战场、东

8、线战场以及巴尔干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的法国战场是决定全局的主战场。英、德、俄、法、日还进行了多次海战,海上以北海为主战场。空军在大战中第一次用于实战。整个战争大体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1914)西线战场。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H.J.L.von毛奇(或称小毛奇)于 8 月 4 日命令德军进攻比利时列日要塞,从北部突入法国,企图从背后打击法军主力,以达到用速决战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在激烈的边境之战中,德国与英法双方投入 350 万大军搏斗。英法军一度被迫南撤,德军侵入法国。9 月 59 日,在马恩河战役中,法军反击,迫使德军撤退到马恩河以北至凡尔登一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速

9、决战略破产,总参谋长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职,改由 E.von法金汉担任。马恩河战役后,11 月中旬,双方进入相持状态,开始进行阵地战。马恩河战役(绘画)巴尔干战场和东线战场。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军队炮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炸死 5000 多名和平居民。塞尔维亚奋起抵抗,迫使奥匈军队全线退却,俘敌 5 万余众。奥匈军于 9 月再次对塞军发动进攻。塞军一度退入中部高原地带。12 月中旬,塞军得到协约国提供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迅速收复贝尔格莱德并将奥匈军赶出国境。在东线,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形成另一个主要战场。德国在东线仅有一个第八集团军放在东普鲁士,加上柯尼斯堡要塞警备部队,共30

10、万兵力。俄军最高统帅部(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为最高统帅)决定以其西北方面军进攻东普鲁士德军。1914 年 8 月 17 日,俄军以优势兵力进攻德军。德军任命 P.von 兴登 堡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加强东线兵力,于 8 月 26 日对俄军两翼展开攻击。经 20 多天的激战,俄军惨败,损失兵力 25 万人。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在波兰与奥匈帝国接壤的加里西亚地区,俄军西南方面军同奥匈军发生激战,双方兵力超过 100 个师。经过卢布林赫尔姆战役、加利奇莱姆堡战役和哥罗多克战役,奥匈军损失 40 万兵力,退守喀尔巴阡山脉一线。德军为了支援奥匈军,于 9 月下旬及 11 月对俄军发动进攻,双方均未

11、突破对方防线。日本、土耳其参战和英、法、德在非洲的争夺。1914 年 8 月 6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宣告中立,并准备收回德国在山东胶州湾和青岛的租借地。日本帝国主义 8 月 23 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宣战,趁火打劫,进攻中国青岛,夺取德国在华权益。青岛遂沦于日本之手。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先后占领南太平洋德属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诸群岛。1914 年 11 月 2 日,土耳其在德国拉拢下,宣布同英、法、俄断交,12 日宣布“圣战”。俄、土军队立即展开作战,土军第九集团军被围歼,损失 7 万多人。战前德国在非洲占有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多哥、喀麦隆、德属东非等地。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国在非洲的殖民

12、地皆为协约国集团所占有。多哥和喀麦隆为英、法瓜分。德属西南非划为英国势力范围。德属东非大部分划归英国,小部分划给比利时。第二阶段(19151916)东线战场。1915 年 2 月,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对俄军展开全面进攻。交战 8 个多月,俄军丢失大片土地,退到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条直线的战线上。俄军伤亡、被俘达 170 多万人。这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败仗。西线战场。1915 年德军在西线处于战略防御状态,部署着 200万军队。法英联军共有 300 万人,以法军为主。1915 年春,法英联军先后在香槟、阿杜瓦等地区对德军发动进攻,联军伤亡巨大,收效甚微。4 月下旬,德

13、军反击法英联军,发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德军不择手段,在伊普尔以北英法军结合部放置 6000 个毒气罐,借助西北风向英军阵地施放大量氯气,英军 1.5 万人中毒,其中约 5000 人死亡。伊普尔战役后,双方都使用化学武器。因军队配备了防毒面具,杀伤力不大。911月,法英联军在法国将领F.福煦统一指挥下连续发动进攻,但仅向前推进 24 千米,损失巨大,被迫停止攻击,双方凭阵地对峙,再次处于僵持状态。意大利、保加利亚参战。1915 年 5 月 23 日,意大利正式向奥匈帝国宣战,开辟了意奥战线。为了配合俄军在东线作战,1915 年 6月,意军集结 39 个师的兵力向伊松佐河沿岸和特兰提诺一带奥匈军发

14、动进攻。意军多次进攻未获重大战果。到 1915 年底,意奥战线转入阵地对峙。1915 年 9 月,保加利亚以取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为条件,分别与德、奥、土签订了军事条约,形成德、奥、土、保四国军事同盟。10 月 14 日,保加利亚正式宣战,立即大举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仅以 20 万装备不良的军队抵抗德、奥、保三国 60 多万大军的夹击。10 月下旬塞军被击溃,塞尔维亚全境被保军和德奥军占领。凡尔登战役。1916 年,德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

15、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 年 2 月 21 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 10 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 6 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 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 6 月底至 11 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 36 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 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

16、败。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在凡尔登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的坦克 罗马尼亚、希腊参战。1916 年 8 月 27 日,罗马尼亚经过长时间观望后向奥匈宣战。罗军统帅部以收复被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在德奥土保联军两线夹击下,罗军溃败,伤亡 25 万人。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为同盟国占领。1917 年 6 月底,希腊向同盟国宣战。海上战役和空军的出战。1914 年 8 月 28 日,英国舰队进入北海同德国舰队进行海战。德国 3 艘巡洋舰被击沉,几艘驱逐舰受重创。随后,英国海军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英德两国舰队还在安

17、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多次发生海战。1916 年 5 月 31日,英国舰艇 150 多艘在日德兰海面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激战,英国损失大小舰只 14 艘,德国被击沉 11 艘。针对英国海军的封锁,1915和 1917 年德国两度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它的潜艇在北海和大西洋到处攻击协约国以及中立国的舰船,击沉英、美等国许多商船,给协约国造成一定威胁,但未能扭转海上被动局面。大战中,空军发展迅速并用于实战。1916 年 711 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德双方不断出动飞机空战,争夺制空权。大战结束时,德奥方面拥有 3300 架飞机,协约国方面拥有 8000 多架飞机。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英

18、国邮轮鲁西塔尼亚号 第三阶段(1917)战场形势。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严重。军事实力大大削弱,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1917 年初,协约国西线总兵力近 400 万人。德国在西线仅有 250 万兵力。德军为避免决战,撤退到兴登堡防线设防。1917 年法军英军分别发动进攻,但未能扩大战果。西线战局仍陷入僵持状态。1917 年 8 月意军在伊松佐河向奥匈军发动几次进攻,均无进展。10月,德奥军在卡波雷托突破意军防线。意军全线溃退,被俘 33.5万人,伤亡 13 万人。俄国退出战争。在东线战场,1917 年 3 月 12 日(俄历 2 月 27日),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政权被推翻。资

19、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7月初在西南战线对德、奥发动进攻。德奥联军反击,俄军全线溃退。9月,德军在里加湾对俄军西北防线发动强大攻势,占领里加。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俄国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取得十月革命胜利。苏俄政府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并于1918 年 3 月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俄国完全退出战争。美国参战。1914 年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1917 年 3 月,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同

20、年 4 月 6 日美国对德宣战。1917 年随美国之后对德宣战的有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利比里亚、暹罗(泰国)、汉志(今沙特阿拉伯西部)等国家。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国军队达 200 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大战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集团的军火和各种物资及直接贷款总额将近 100 亿美元。中国参战。1917 年 2 月,美国与德国断交后,建议中国采取一致行动。英法两国也鼓励中国参战。日本取得欧洲几个大国对其承袭德国原在华权益的承诺后,也支持中国参战。1917 年 8 月 14 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

21、战,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大战结束 1918 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将兵力集中于西线。1918年 37 月,德军发动 5 次大规模进攻,均未取得重要的进展。此时几十万美军抵达欧洲参战,德军已再无力组织进攻。从 7 月下旬至 8 月底,协约国联军对德军连续发动进攻,德军退守兴登堡防线,处于被动局面。1918 年 9 月 26 日协约国联军对德军发动总攻。德军无力抵抗,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9 月 29 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德军统帅兴登堡和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承认已无力继续战争。德皇改组内阁,任命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总理,向协约国提出停战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从 9

22、月底至 11 月初,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在协约国军队的攻击下先后投降。奥匈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要求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18 年 10 月 11 日,波兰国会宣布波兰属地脱离奥匈帝国,10 月 28 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1 月 2 日匈牙利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10 月 28 日,维也纳爆发工人总罢工和士兵游行示威,迫使奥皇退位。11 月 12 日成立奥地利共和国。德国已处于完全孤立境地。11 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9月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 月 11 日清晨,德国政府代表 M.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

23、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必须在 15 天内从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出其军队。同时须从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出军队。还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25000挺机枪、3000 门迫击炮、1700 架飞机、5000 台火车机车、15 万节车皮和 5000 辆卡车。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巴黎和会的召开 由于战后帝国主义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各自的争霸计划,它们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这些矛盾在解决战后问题上突出地反

24、映出来。其中,以凡尔赛和约为主的一系列和约构成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在战后长期影响着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凡尔赛和约 1919 年 1 月 18 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镜厅开幕。6月 28 日,英、法、美、日、意等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见巴黎和会)。圣日耳曼条约 1919 年 9 月 10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和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

25、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 3 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 1922 年确定。讷依和约 1919 年 11 月 27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保加利亚在巴黎近郊讷依签订。确认 1913 年布加勒斯特条约(见巴尔干战争)关于南多布罗加给罗马尼亚的条款;将马其顿的部分地区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西色雷斯由战胜国代管(后划归希腊),保失去爱琴海出海口;陆军减至 2 万人;保同意赔款 4.45 亿美元,于 37 年内偿付。特里亚农条约 1920 年 6 月 4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匈牙利在巴黎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签订。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

26、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陆军限为 3.5 万人;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色佛尔条约 1920 年 8 月 10 日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订。一译塞夫勒和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 5 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中国问题 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巴黎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

27、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得到英、法、美的支持。虽然在五四运动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但是凡尔赛和约最终规定德国放弃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国联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此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又召开华盛顿会议,其中中国问题是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标榜废除秘密外交,实际上所有重大问题均由列强先行讨论决定。经中日谈判,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日本代表发表声明,废除二十一条的一些条款。会议期间,中国代表还提出关税

28、自主、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撤消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取消势力范围、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与会各国只同意将来不瓜分势力范围,公开秘密条约与契约以及有条件地裁撤外国邮局,其他议案均被否决。1922 年 2 月 6 日签订的九国公约,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战争的结局、特点和影响 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英、法虽获胜利,但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争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欧洲

29、,德、法矛盾尖锐。在远东,日、美矛盾加剧。这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引发播下火种。大战使各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 7340 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 2900 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 1000 多万人,受伤的约 2000 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在 13 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2700 亿美元。这次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军事实力占压倒优势。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开始使用,使火力空前加强。防御和突破的形式有很大改进。这次大战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即是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