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的灵魂方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歌的灵魂方言.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民歌的灵魂:方言 让学生实践体验歌曲对鸟的魅力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鉴赏课程当中,民歌板块占了相当的比重,学习民歌是对新一代中国青少年基本艺术修养的要求。现代中国音乐教育出现一种尴尬的状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外国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传播到我国,受到海纳百川这种开放性思想的影响,青少年接触音乐的途径增多,对音乐的赏析能力增强,他们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喜爱来选择音乐的类别。就是这种潮流的冲击下,民歌的生存与发展显得岌岌可危。我在深思,为什么在古代时中国的传统音乐流传到日本被民族化了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流传到朝鲜变成了唐乐和乡乐。这些国家对于自己民族音乐的保存和传承都相当重视。为什么中国
2、的民族音乐却在这辽阔的音乐大潮中步步为营?原因很多,可是有几点尤为重要。首先是我国教育上的苍白点,对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跟我们现代的高考制度的步伐欠缺一致性,令学生认为民族音乐教育是快餐式的教育,可有可无,缺乏学习积极性,导致传统民族音乐教育上出现瓶颈。其次就是音乐教法上的保守,在音乐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的思维,难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让学生深刻感悟音乐,体验音乐。最后是语言上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方言是各地区的一个标志,学生对其他地方的方言有一定的陌生和抗拒,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往往不会选择民歌作为欣赏的歌种。这种局面给我们的鉴赏模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制约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3、,从而提高民歌学习的有效性,已是非常迫切的事实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思考如何用最简单易懂,能结合生活的音乐教学方式,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在鉴赏模块对鸟一课的教学中,我用了“方言”作为教学突破口,这一做法,效果尤为明显。下面,就以这一课为例,对个人的一些做法与大家探讨探讨。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聆听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初步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提高鉴赏能力。播放对鸟,在聆听过程中分析歌曲速度、节奏、旋律,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学生 A:速度稍快。学生 B:节奏自由。学生 C:旋律平稳。学生 D:是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内容是为少年儿童增长自然知
4、识。教师:简介对鸟创作背景。教师:我们已经分析了音乐要素,初步地体验了歌曲的音乐风格。再问一个问题,能否在歌曲中找出最具地方色彩的部分吗?学生 E:在歌曲当中,语言是最具地方色彩的。教师:非常好,方言除了是一个地方的标志,还是当地民歌的灵魂。对鸟这首歌曲,是以乐清话为载体,以口语代代相传于民间的民歌,是独特而鲜活的文化精品。因为它传承途径的独特性,给予了这首歌曲鲜活的魅力。教师:我们再一次聆听,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的语言。再次聆听 学生 F:吴地方言 教师:是的,回答正确。说到吴地方言,就要说说我们南方民歌的历史了,上节课布置了资料搜索,能介绍一下吗?学生 G:南方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春秋时期
5、,吴地泛指南方,那时已形成“吴声”和“楚声”为代表的南方音乐。“吴声”是指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音乐,“吴声”可分为歌曲和舞曲两类。歌曲多表现爱情的欢快、相思的痛苦或婚姻不自由的苦闷等内容为主。对鸟就是属于“吴声”的一种。自我评价:在此阶段,能做到以聆听为主,透过分析音乐要素,初步引导学生体验南方民歌的音乐风格,探究南方音乐的历史,引导出“吴地方言”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对南方方言的了解和认识,更透彻地理解对鸟演唱方法的独特性。但学生的鉴赏能力仍然有限,只能作浅层的音乐体验,所以在后面课堂上以实践为主。片段二:演唱(一)学习用乐清话演唱对鸟 设计意图:对鸟 是朱一正定名的,他用一生的心
6、血搜集、整理乐清民歌,对鸟 就是他整理的重要的代表之一。对鸟 山歌起源于虹桥一带流行的抛歌(对歌),由牧童山歌演化而来。这类牧童山歌往往是牧童在放牛时,随口一问一答对山歌,唱地名、人名、花草、颜色和土特产等,1949 年 2 月,朱一正在听到几个放牛的牧童和远处的牧童正在唱山歌互相对答,便立即掏笔把歌词和曲调记录了下来。当天晚上,几个会唱这首山歌的学生一边唱,朱一正一边改,反复订正,最后把这首山歌定名为对鸟。所以让学生尽量模仿乐清话来演唱此曲,感受方言语调的韵味,为往后对比歌曲做铺垫。教师:现在老师来范唱,同学们跟着学习。教师:同学们感觉自己已经唱出歌曲的韵味了吗?学生 H:没有,还是欠缺,方
7、言的语调拿捏不准。教师:所以说方言的韵味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一种地方标志。(二)以不同的语言演唱对鸟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的以乐清话为载体,以口语代代相传于民间的民歌,是民歌当中的精髓。现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尝试演唱,以这种风格的差异性体现出方言是形成民歌的基调。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对鸟的魅力。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让两位同学出来尝试用普通话来演唱这首对鸟,根据歌曲内容加上表演。然后其他同学说说感受。学生 I:听起来感觉奇怪,曲调不对,虽然根据歌曲加上了表演,但仍然失去了歌曲风格。教师:很好,以普通话来演唱,感觉歌词很难发音,带上表演都难以表达出歌曲主要思想,这就是曲调的不一样所造成的
8、,那是什么让曲调感觉变得会不一样呢?学生 J:方言 教师:回答的非常正确,我们身为广东人,接下来又找两位同学用广东话加上表演来试一下演唱对鸟,其他同学又说说感受。学生 K:这次连歌词都很难套进歌曲当中。歌曲就更加难听了。(三)以不同的语言演唱广东民谣落雨大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从小说的是广东话,听的歌是广东音乐,童谣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歌种之一,而且落雨大在初中课程当中也曾经出现。所以利用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来作对比辅助歌曲,不但能减少学习新歌的时间,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同学们应该从小就听过落雨大这首童谣吧?现在找位同学尝试用普通话来表演一下。学生
9、L:跟对鸟的感觉一样,并且更加强烈地感觉到怪异。表达不出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好的,再找位客家的同学用客家话来演唱试试。(全场欢声一片)学生 M:感觉怪异,却非常有趣。(四)拓展欣赏汤灿国语版的月光光 教师:在上一届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上,汤灿演绎了一首广东民谣月光光,大家来欣赏一下,说说你们的感想。学生 N:歌曲整体曲调和谐,没有刚才普通话版的落雨大那么怪异,可是这首月光光并没有我们岭南音乐的味道了。教师:为什么?学生 N:因为语言不一样,虽然歌曲是和谐的、悦耳的,可曲调仍然是广东音乐,不用广东话演唱,就不能体现出歌曲真正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难以扣人心弦。教师:是的,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地方的语
10、言是各地区的一个重要标志,表现了多样性的特点。在对鸟这首歌曲当中,深刻体现了地方语言是形成民歌基调、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正因为有地方语言这个特点,给各地民歌增添了浓烈的地方色彩。广东民歌具有浓厚的岭南曲调特色。更何况我们作为广东人,每天说广东话,把广东民歌用其他的语言演唱,会觉得曲调非常的怪异,难以将真正的歌曲含义传递给听众,难以扣人心弦。所以说,方言是民歌的灵魂,是民歌魅力所在。自我评价:通过以不同语言演唱不同地区民歌的方法,对比风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方言的独特性,领会到民歌的魅力所在。但在学生表演的环节上欠缺严谨性,学生较为胆怯,未能明显地展现歌曲间的差异性,望日后在课堂上有所改
11、进。三、案例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我认为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尤为重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面对焕然一新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在兴趣课堂中接受更多的知识,便是每个教师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对于民歌等民族音乐不感冒这是很正常的,在这信息发达的社会,歌曲种类丰富,选择范围却狭窄。是现阶段大多数青少年的状况。他们说民歌离他们太远,找不到感觉。所以我一直设计案例的理念是,以实践为主,结合生活,创造轻松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我曾经试过结合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作为教学的辅助性歌曲,可是经过再三的权衡,还是放弃了这种方法,如果说因为
12、音乐的内容离学生太远没兴趣就放弃,那人生放弃的东西就很多了。所以我会注重引导的方法,不会直接迎合学生的口味,却让他们在短短一节课当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民歌的魅力。事实证明,学生们是一个潜能极大的群体,关键是教师怎样去发掘、引导他们。本课设计特点之一在于通过鉴赏、分析、对比等让学生了解方言是形成民歌的基调,是民歌的灵魂。通过讲授、讨论、实践、对比让学生感受、体验和参与了课堂音乐活动,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其次,在以不同语言演唱不同民歌的实践环节上,学生不但能深刻体会方言在民歌中的重要地位,参与情绪也相当高涨,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出课堂重点。当然,本课还存在不少缺点,其中许多细节还待斟酌改进和提高,比如聆听音乐的次数、对于对鸟吴地方言韵味的鉴赏等都没有很好地处理。望在往后的课堂中能有所改善。我想,作为体现审美功效的音乐教师不应仅仅拘泥于教材的讲授,应懂得音乐教学时流淌时代精神的活水,不断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但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应该多开发创新思维,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不断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只有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与时俱进,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育出一朵朵绚丽的“音乐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