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特性与社会功能 栗霞;梁立启【摘 要】滨海体育休闲把滨海特色的海洋文化、体育活动的身体文化与人们享受休闲生活的雅趣完美臻和,彰显出鲜明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和体验滨海体育休闲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将滨海体育休闲的开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丰富群众生活,繁荣地方文化,助力地区繁荣;深入挖掘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资源,能够丰富体育休闲的内容.未来滨海体育休闲的开展应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强化海洋意识,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配套服务系统,有序开发滨海体育休闲资源.【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1
2、2)002【总页数】4 页(P112-115)【关键词】滨海体育休闲;体育休闲;海洋文化;社会功能【作 者】栗霞;梁立启【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湛江 524093;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80-5 自古以来,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把海洋空间当作交通、生产、军事活动和居住、娱乐的场所,无限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汲取海洋资源成长起来的滨海体育休闲,将滨海特色体育与休闲需求相融合,满足着人们健身、娱乐、休闲的需要,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元素。本研究力求从大众生活需求的角度探讨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
3、特性,阐述滨海体育休闲的社会功能,探寻滨海体育休闲的服务方向和发展趋势。1 对滨海体育休闲的认识 当前,国内学者对滨海体育休闲的研究悄然兴起,从不同视角诠释滨海体育休闲的概念。有学者强调其休闲娱乐功能,认为:“滨海体育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以悠闲、自然的心态,在滨海的水域或陆地上,以体育的方式、内容进行的健身康体,愉悦身心的系列休闲娱乐活动。”1也有学者认为:“是人们与海洋的亲密接触,在新鲜空气(Air)、绿色植被(Green)、阳光(Sun)、大海(Sea)、沙滩(Sand)的环境下,以运动(Sport)的方式演绎体育回归人类休闲生活的感受与实践。”2生活状态中的滨海体育休闲包含有四个涵义
4、:一是在余暇时间里、悠闲心态下;二是活动融于大海、阳光、沙滩等滨海环境;三是以滨海体育或运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四是以亲身体验为重要特征。3因此,首当肯定滨海体育休闲是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体育活动的方式度过自己的闲暇时间,这种现象是经过个人价值选择的结果,也掺入了参与者的情感因素,它突出表现个人的积极生活态度。作为体育活动的组成内容,滨海体育休闲也是参与者价值选择后的活动方式。因此,滨海体育休闲可以界定为:在利用滨海资源的条件下,经过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亲身参与,获取休闲情趣的系列体育活动。2 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特性 休闲
5、和体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内容,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休闲”和“体育”都是具有文化价值的。4体育休闲将体育与休闲结合起来,吸引人们的积极参与,既达到了用体育的手段收获休闲的目的,又突出体育休闲活动是“具有一定文化品味的体育活动”。5滨海体育休闲把滨海特色的海洋文化、体育活动的身体文化与人们享受休闲生活的雅趣完美臻和,彰显鲜明的社会文化特性。2.1 地域性 滨海体育休闲是在滨海地区借助海水、海浪、海风、海岸、阳光、沙滩、绿色植被等自然条件所开展的体育休闲活动,它所依赖的生存环境和活动条件是内陆地区无法可比的,因此它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我国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 1.8 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
6、的水域面积约 470 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着大小岛屿 7600 多个,滨海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气候类型多样,这些先天具有的自然条件又使得不同地区滨海体育休闲各具特色,比如在秦皇岛海边开展的冬泳活动,在南方气温较高的海域就不具备开展此项活动的气候条件。滨海体育休闲活动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吸引着我国滨海城市纷纷拿出奇招,深入挖掘滨海资源,开展体育休闲活动,提升地区的文化品味,打造城市特色名片。例如,深圳晚报曾撰文认为,“海洋体育的文化特性开放、多元、包容,又和深圳的城市气质与价值追求高度吻合。未来的深圳,海洋化休闲将成为主流生活方式。”6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举办地山东省海阳市,
7、将“海韵、阳光、激情、时尚”的理念融入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促动了当地海洋文化、海洋体育、海洋休闲、海洋旅游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因此,体育休闲落户滨海地区,使地域文化得到全方位的开发和利用,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2.2 体验性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2 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通过估算指出,我国 2011 年居民休闲核心部分消费为 28568 亿元,相当于 GDP 的6.05%,其中体育休闲消费总额约为 2874 亿元。7数据的庞大是由体育休闲的参与群体创造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人们追求科学、健康、
8、文明的生活方式,乐意用钱、闲、心情参与体育,体验休闲,支撑起体育休闲消费。人们选择去滨海地区进行吃、住、行、游、购、娱等系列消费活动,其目的就是获得某种体验。滨海体育休闲作为人们追求健康、快乐、休闲、优雅、时尚、享受的一种重要途径,非得参与者身临其境,全身心的参与其中,才能在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精神上体验其真谛。观看或参加海上龙舟活动,既能领略滨海风情,又能感受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壮观;近海嬉水,使人体验到与浪花共舞的精彩;海风轻拂,漫步沙滩,使人感受沙的柔美,静享浪漫悠闲。所有感觉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获得。因此,滨海体育休闲就是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而获得的一种体验文化。2.3 时代性 体育
9、与休闲的结合并不是体育的一种新的形式,而是在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体育异化现象的反思,是体育以人为本的回归。8因此,在“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理念下,体育休闲显示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回味滨海体育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即 19 世纪前以海水浴场为主,进行海水浴;19 世纪中叶,利用海水浴、阳光浴治病和医疗保养以及出现了水上娱乐项目,如滑水、摩托艇、空中跳伞;20 世纪初,出现了沙滩、水上运动项目,如沙滩排球、冲浪等;20 世纪中叶,热带滨海旅游迅速崛起,大力发展“3s”(Sun、Sea、Sand),海底观光、水上体育,滨海体育活动迅速发展。9可以看出,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以不同方式认识滨海
10、体育、开发滨海体育资源,使滨海体育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在休闲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们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拥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时间,此时的人们对生活质量会有新的理解,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新的诠释。于是,在人们的热切渴望中休闲走进大众视野,滨海体育休闲成为一种时尚追求,吸引人们从喧嚣的都市来到海边,感受海洋文化,体验休闲快乐。可以预见,滨海体育休闲在社会生活水平高度发达的休闲时代里,必定会将休闲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2.4 开放性 海洋自身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包括海区、海岛、海湾、海峡、海岸带等子系统,海水将这些子系统融为一体,海纳百川的博大包
11、容情怀令人谓叹。人们利用海洋资源,开发出许多滨海体育活动内容,如涉水项目,滑水、龙舟、海钓、潜水、摩托艇、冲浪等;沙滩项目,沙滩排球、沙滩篮球、沙滩手球、沙滩足球、沙滩藤球、沙滩木球、沙滩卡巴迪、沙滩跑车等;空中项目,动力滑翔伞、风筝等。这些户外所开展的、丰富的活动内容,让人领略到“面向大海,自由奔放”的开放创新精神。滨海体育休闲的开放文化特性体现出跨越地域,服务大众的追求。19 世纪中叶,滨海体育休闲率先在欧美澳地区开展,而后大洋周围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从另一层面说明滨海体育休闲虽产生于某一特定地域,但它不专属于某一地区、为某部分人所享用,而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是需
12、要把魅力充分呈现给大众的。3 文化视阈中的滨海体育休闲社会功能 3.1 发现人的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日益富足的人们对人的存在与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人们追求、选择、体验、参与多样的体育休闲活动,收获健康、快乐、欢娱、休闲、放松、享受,并最终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现代人物质追求与精神享受和谐统一起来,这一过程就是人们积极生活态度的写照。滨海体育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利用自然,动用智慧开发滨海体育休闲活动内容,并将滨海体育休闲定位为“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体现了人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融
13、,真正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滨海体育休闲是现代生活的时尚元素,“换一种活法”吸引着内陆人到海边体验海洋的开放包容,也吸引着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到海边体验海洋的静谧闲适。滨海体育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将身心体验与吃、住、行、游、购、娱结合起来,融入人们的生活,提升生活品味,提高生命质量。3.2 丰富群众生活,繁荣地方文化 滨海体育休闲充分展示了其锻炼体魄、舒缓心情、培养情趣的优越性,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广大的人群参与其中,不仅满足参与者的价值选择,丰富着参与者的业余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而且壮大了全民健身活动的群众基础,营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氛围。滨海体育休闲散发着浓郁的
14、现代气息,成为滨海地区文化发展的符号,吸引着一些地区主动搭建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的大舞台,融入休闲时尚元素,满足群众需求,展示地方形象,对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3 助力地区繁荣,服务社会发展 在滨海体育休闲日益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它所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为许多地区认可,一些城市或地区不失时机的推广特色品牌,如“帆船之都”青岛,以完善的体育设施、优质的休闲服务、高雅的文化氛围,成功打造了一张国际通行的城市名片。利用滨海体育休闲搭台“唱戏”的做法,能够有效打造地区形象,提升地区影响力,服务当地社会发展。滨海体育休闲根植于滨海地区,它借力质朴的地方传统文化,丰富着自身的内涵,同时也有效
15、传承、弘扬、宣传着地方传统文化,促进滨海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如处于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将雷州文化、岭南民俗文化相融于当地的滨海体育休闲活动,使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力地向人们推广地区品牌。因此,围绕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挖掘滨海体育休闲文化内涵,能有效促进滨海地区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3.4 挖掘文化资源,丰富体育休闲的内容 滨海体育休闲所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文化特征,决定其发展方向、开发理念、内容体系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面向海洋,挖掘无穷的自然资源,为滨海体育休闲发展奠定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面向陆地,挖掘丰富的人文资源,充实滨海体育休闲的文化
16、内涵;面向大众生活,从人们的多元需求出发,为滨海体育休闲回归生活找到归宿。只有不断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滨海体育休闲的内容,才能保证滨海体育休闲洋溢着文化魅力和时代气息,满足人们对体育与休闲的多元需求。4 关于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配套服务系统 滨海地区虽然具有开展滨海体育休闲的先天优势,但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滨海地区虽然濒临海洋,但与陆路对接的基础交通设施并不十分便捷,阻碍着内陆地区部分人群的参与;滨海地区易受恶劣天气影响,如台风、雷暴、雨雾、冰雹等恶劣天气及其引发的灾害容易损毁海边基础设施,常危及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就全国而言,普遍存在体育公共设施不足,无法满足群
17、众健身需求的窘况,滨海地区也同样面临如此困惑。当然,滨海体育休闲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需要当地政府出面、企业出资、群众出力,共建完善的滨海体育公共设施。滨海体育休闲作为服务性行业,需要海事、交通、旅游、城建、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构建与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服务系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强化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4.2 立足群众需求,烘托全民健身氛围 滨海体育休闲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组成部分。来自于人们生活实践的滨海体育休闲,只有立足群众的需求,才能在全民健身运动的舞台上焕发勃勃生机。因此,发展滨海体育休闲,既要注重以市场为
18、导向,以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同时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更要注重以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滨海地区文化体育部门可以在传统的年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或者制度化节日如全民健身日等,广泛开展各种喜闻乐见、形象生动、群众皆宜的滨海体育休闲活动,并挖掘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文化体育资源,增强滨海体育休闲的民间“吸引力”,塑造其“亲民”形象,激发人们的参与激情,助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4.3 打造地区品牌,提升地方影响力 滨海体育休闲跨居生活与产业两大领域,拥有无限广阔的市场需求,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要求高、带动系数大等特点,是名符其实的
19、“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对本地区有利无害或者利大于弊的产业,滨海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滨海体育休闲资源开发潜力、健身休闲市场消费能力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优先发展。积极发展与群众生活贴近的、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滨海体育表演业、滨海体育休闲体验与服务业、滨海体育休闲产品制造业、休闲渔业等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具有龙头效应的滨海体育休闲产业品牌,激“火”滨海体育休闲市场,提升滨海地区影响力,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适时将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由地区品牌升级成为地区发展的“名牌”。4.4 考虑自然条件,有序开发滨海体育休闲资源 滨海地区濒临海洋,河流汇聚,山川云集,地形地貌复杂,在开发体育休
20、闲资源的过程中,考虑季节、风向、洋流等因素,实施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开发程序,并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原则,避免设置人力不可控的、危及生命安全的、破坏自然的滨海体育休闲活动内容。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曲进.我国滨海体育休闲客源市场特征与开发策略研究以广东省、海南省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59-63.2曹卫,郭炎林,韩海波,等.滨海体育休闲的理论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9):7-10.3曹卫,施俊华,曲进,等.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兴起与发展J.体育学刊,2012,19(1):35-38.4张广林,王俊奇.论休闲体育的价值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137-139.5周兵,赵全,郑旗,等.休闲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6我国“海洋体育将成深圳新名片”N.深圳晚报,2006-10-24.7王小润,陈恒.咱们老百姓如何“休闲”起来N.光明日报,2012-07-12.8罗林,刘春来.从休闲的定义和兴起的时代背景论体育的休闲参与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5):35-38.9曲进,洪家云.论滨海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10(7):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