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7108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二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文化的鉴别水平,使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丰富精神世界,关心国家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这是当代青少年的伟大使命,本教学设计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伟大理想,促动学生自身发展,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承

2、接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给我们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两大特点,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让我们对中华文化的魅力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这种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三、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绝大局部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个课标的

3、要求还有难度。其次,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在收集与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水平等方面也有待增强。再次从现实来看,在当代青少年中出现一批“哈韩族”“哈美族”,盲目推崇外来文化,甚至有忽略民族文化的倾向,这迫切需要我们通过教学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理解,协助他们树立准确的文化观。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知道我国文化区域性的原因以及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明确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水平目标 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

4、创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2.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感。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 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教学方法 问题研讨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 七、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青花瓷为背景音乐并展示青花瓷的图片 教师引导:歌曲中描绘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瓷器是中国的额一个象征和标志,中国的英文单词是“china

5、”(学生回答),瓷器的英文也是“china”,“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中国,同时中国瓷器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瓷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世界闻名。同学们思考:列举你所知道的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评价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看几张图片(书法、绘画、中国功夫、太极、京剧脸谱等)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广博深邃、独一无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板书)教师: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两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就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来体会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板书)独树一帜之文学艺术

6、播放视频: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 问:以上视频都是出自哪些文学作品以及作者是谁?分四个小组派代表发言,针对视频中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想,并再举一例所知道中华文化在文学方面的成果。教师总结: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特点以及重要意义。教师引导过渡:刚刚我们品味中华文学艺术的味道,假如说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堪称独树一帜,那么我们的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更是当之无愧的“独领风骚。独领风骚之科学技术 问题探究:开心字典:科学技术知多少?(1)列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口气能说多少?(2)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有那些?(3)对世界的影响如何?合作学习请学生代表回答下列

7、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的地位 播放视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都江堰 合作学习请总结归纳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教师评价并展示一些图片(中国农学、丝绸制造、天文历法、医学等)引导过渡:中国地大物博,绵延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从肥沃黑土、白雪皑皑的东北大平原,跨黄河越长江,到碧海蓝天、椰林葱郁的海南岛,无限风光孕育着各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板书)下面我们一起领略其风采 播放图片(从居民建筑看区域文化)(1)贵州:屯堡;福建土楼蒙古:毡房;陕北 窑洞。(2)一段相声:大意是今年的假期我很忙,足迹踏遍大中华:去天津听相声、吃狗不理包子

8、,到河北看吴桥马戏表演,到山西五台山祈福,到山东去聆听孔孟,到河南少林寺欣赏中国功夫,到陕西探古、品小吃,到辽宁看二人转还有很多你想去吧!教师:观看完播放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前两幅图片展示的画面有什么不同,结合第三幅图片展示相声段子,概括形成这种区域性文化的原因 播放一小段京剧,并简要分析京剧形成过程(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他是在18 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了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问: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各区域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总结: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但是不同的区域文化之间并不封闭而是相互交融,又保持

9、各自特色。引导过渡: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有大大小小 56 个民族组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播放视频:CCTV 舞台上民族歌曲舞蹈串烧 教师:通过观看这个视频我们领略了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都让我们为之惊叹。我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讲述本小组准备的关于不同民族特色文化(关于其历史发展背景、建筑设计、舞蹈音乐、体育运动、服饰、语言等方面)归纳总结: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

10、系?引导过渡:中华文化有两大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板书)学生归纳阅读课本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和意义(中华文化包容性,包括两方面: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能够得出:中华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板书设计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时要强调出重难点)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馈 1.回顾本堂

11、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让学生活起来,教材开放、时空开放。该效果的的取得很大水准上得益于现代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乏味、枯燥的限制,不再是学生没有根据的想象,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象、鲜明的体现在同学们面前,在课堂上同学们能够参观兵马俑、欣赏江南水乡的柔情婉约、领略各民族的绚丽多姿等,充分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现实画面中,是一节视听盛宴。进而学生从中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自豪感油不过生。2.本节课内容丰富,并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冲击力深深吸引他们,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获得大量有效的信息与学习素材,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地域性)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1)文学艺术(2)科学技术 成因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1.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含义 意义 2原因:包容性3.中华文化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