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2 作者:日期:3 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中学语文论文 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王建民 从高考命题趋势看,北京卷已经有十几年的考查文言文标点的历史了,而全国卷对文言文的标点涉及却很少。2015 年新课标考试大纲甫一颁布,各地是闻风而动,大家纷纷预测文言文标点是 2015 年的必考内容。于是乎各地的备考也将文言文的标点列为重点。那么,文言文的标点技巧究竟有哪些?下面就文言文的标点谈一些非常实用的应试技巧。一、句子必须能够讲得通且符合生活常理 所谓的讲得通,就是要弄清句子的起止,不能把句子点破。例如: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二十三年 这句话在古书上的句读
2、是这样的:“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按照这样的断句,意思是“听说公子的胁干是一根骨头,所以想看看。”在这里,“骈胁”处断句是对的,但是“欲观”一句则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意思断句,“其裸”就讲不通。曹君想要看的是骈胁,如果不是重耳裸,又怎么能看到骈胁呢?所以其裸应该属于上句,就是“(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二、注重整体感知且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文言文断句关键在于整体感知,碰到断句的文段,不要急于答题,要通过通读,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了解,凭语感将能断的先断开,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所谓符合情理,就是不但要和客观事物
3、的情理一致,4 符合逻辑,而且要和上下文所叙述的情理一致。例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看看下面的两种断句: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2.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第一种是说孔子在齐国,“在”作动词,听韶乐三个月,“三月”作补语,不知道肉味。说:“没想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地步。”第二种是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在”作介词与“齐国”构成介词短语作“闻”的状语,三个月不知道肉的味道,“三月”作“不知”的状语,于是说:“。”通读文段,仔细推敲,还是第二种断句对,第一句与情理不合。三、必须符合古代汉语的语法和音韵 古代汉语
4、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主谓宾”格式,名词常做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器物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它的前面一般要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一般要断句。再如一些动词后面往往带宾语,可以通过词性及语法功能来断句。例如:论语中的句子“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有三种断句法: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3.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里只有第三种断句法是正确的,第一种“伤人乎不”是不符合古代语法的;第二种断句法,“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单独成句,表示对话中是非问的答语,5 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没有“不”
5、作为单词句表示否定的句式。所以只有第三种是正确的。四、从特殊标志词切入来断句 古代汉语,句子的开头、句尾、句中等都有鲜明的标志性词语。如句首标志词有:发语词或叹词:夫、盖、嗟夫、呜呼、且夫等。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有顷等。谦词:下官、窃、寡人、愚等。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尔、彼等。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这些词大多出现在句子开头,是我们断句的显著标志之一。再如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句尾标志词大致有以下几类:如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这些词也是断句的依据。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语段中的焉、以、也、夫、则、而、故等虚词都是断句的标志)。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