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博士阶段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教育、研究、设计、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培养标准 未来的卓越生物医学工程师应具有科学、工
2、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硕士毕业的基础上,应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具有以下更高的要求。2.1 拥有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丰富知识 经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2.1.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包括: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科学知识。2.1.2 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悉自然科学的新进展,包括:1)熟悉现代电子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最新发展;2)熟悉其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发展。2 2.1.3 工具性
3、知识 熟练掌握工具性知识,包括:1)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翻译写作和听说交流能力;2)熟练掌握知识工程与信息工程等技术;3)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通用软件的应用技术和语言编程技术。2.1.4 专业知识 具有宽厚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工程理论、工程技术、工程科学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的知识。具体包括(满足若干项):1)掌握生物医学仪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2)掌握生物医学信号获取和处理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3)掌握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4)掌握生物
4、医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5)掌握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6)掌握临床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7)掌握生物电子学和生物传感的基本原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1.5 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包括:1)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设计、制备、测试、维护、管理、医学应用、研究与开发等的法律、法规和规范;2)熟悉生物医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2.2 具有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或管理、合作交流等的能力 经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合作交
5、流能力,具体表现在:3 2.2.1 获取知识能力 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和交流等多种方式,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1)及时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2)及时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2.2.2 应用知识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能够发现问题、独立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包括:1)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全面了解问题;2)定义复杂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炼问题;3)建立模型,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研究;4)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2.2.3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 1)能在工程实践中提炼具有共性的科学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2)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
6、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3)通过适当训练,能胜任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和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制备、维护、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2.2.4 开拓创新能力 1)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具有开展创新性研究、创新性设计、创新性试验以及创新性开发等活动的能力,从而开发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和新产品。2.2.5 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并善于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2)具有在学科内、跨学科、多学科领域以及跨文化背景进行大型项目合作的能力;3)勇于挑战和接受挑战,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2.2.6 组织协调能力 4 1)具有强烈的领
7、导意识、战略眼光以及良好的系统性思维能力;2)具有高效地组织和开展大型生物医学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制备、测试、维护、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的能力;3)具有良好的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2.2.7 国际视野 1)熟悉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2)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2.3 具有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 经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2.3.1 人文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2)具有全球视野和为人类进步服务的意识;3)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体现
8、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较高素养;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危机和挑战;5)具有传统意识和理性的批判精神,能承担卓越工程师应肩负的社会责任。2.3.2 科学素质 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2)具有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开创精神;3)具有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特点的科学思维方式;4)具有解决抽象和复杂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3.3 工程素质 1)具备对个人和集体目标、团队利益负责的职业精神;2)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具有对新技术的推广或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的进取精神;5 3)具有在前瞻未来、承担责任、规划前景、和
9、团队合作时,面对挑战和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4)坚持原则,具有勇于承担责任、为人诚实、正直的道德准则。5)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3.实现矩阵 表 1 列出了“卓越生物医学工程师培养计划”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式。表 1 实现矩阵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方式 内容 实现方式 知 识 1人文科学知识 政治和法律类人文知识,以课堂教授、阅读、小组讨论、写读书报告为主要教与学方式;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自身修养。2自然科学知识 数学建模等课程学习;听讲座、讨论、写读书报告方式;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自身修养。3工具性知识 英语
10、教学:已满足一定要求的学生可免修外国语;其余学生的英语学习学分为3 学分;以英语课堂教学、双语课程、大量阅读、写作训练、小组讨论多种手段,训练提高英语水平;信息科学基础知识:课堂教授与上机训练同时并进,通过循序渐进的独立编程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中英文应用文写作:规范化中文、英文应用文、科研论文教育,发表会议、期刊论文、循序渐进的实际训练,提高写作水平与表达能力。4专业知识 通过各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的课程学习、国内外专家的讲座、文献阅读等了解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训练、小组讨论、习题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教与学,具体内容根据课程大纲要求,结合专业课程要求确定。
11、5 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通过参加聆听科技讲座和人文讲座,提高学生对社会对周边生活的关注,对相关领域的关注;通过布置论文课题,敦促和指导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查找和了解;通过工程实践,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6 能 力 1.获取知识能力 通过大量阅读、提出观点、小组讨论、辩论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参与科研或工程设计、管理、咨询等项目,学习团队建设以及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合作,讨论、答辩以提高运行效率。2.应用知识能力 通过完成作业、习题、写读书报告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研究课题试验操作和训练、工程实践、科研课题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应用知
12、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 参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咨询等实践工作,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4.开拓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在科研课题与工程实践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全面综合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5.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通过科研小组与工程实践活动,培养个体的自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通过参加暑期班、参加学生互访等交流活动,树立信心,扩大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并在科研课题项目申请、执行和答辩等过程中提高竞争能力、口头汇报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 参加科研课题、工程实践
13、活动、志愿者活动;通过组织团队活动等,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和进取精神。7.国际视野 参加国外专家讲座、参加国际会议、撰写国际期刊论文、参加学校等组织的各类研究生国际交流活动、联合培养、双学位、短期访学等扩大国际视野。人 格 1.人文素质 2.工程素质 3.科学素质 4.民族精神 以教师的知识、行为,以校园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通过聆听大师或专家的讲座,学习和感受大师的科学态度、工作精神。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解决抽象和复杂问题。以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的结合构建专业知识的构架,以科研为主组成实践训练体系,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和科研训练建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
14、工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教学短片、事件分析、人物介绍等宣传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4.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理论课程分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必修环 7 节。学位课程体系如表2 所示。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 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 学分。本专业分生物信息技术、医学图象与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材料与纳米技术、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学、生物制药、医学信息学及工程等方向,要求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修必要的课程,完成学分要求。表 2 工学博士生学位课程 组 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A 公 共 学 位 课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 博士学位英语 2 B 专
15、业 学 位 课 系统生物学导论 2 至少4个学分 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基础 2 分子电子学 2 图像分析与理解 3 生物医学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与系统 3 C 必 修 环 节 选 听 公 共 讲座 或 学 科 进展类讲座 要求选听学科进展类讲座至少3 次。1 学 术 讨 论 和学术会议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 8 次并做至少4 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 次 2 5.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并应满足以下要求。5.1 选题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应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既有深刻的学术研究内涵,又有实际应 8 用背景的课
16、题,也可选择结合工程实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题。课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和理论意义,拟解决的问题要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饱满的工作量。5.2 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的质量要求:论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表达准确。论文成果具有学术型、创新性和先进性,应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意义;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课题和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 年。本学科申请博士
17、学位前至少要达到东南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所要求的成果,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学院组织的博士论文预答辩。6、企业培养方案 6.1 培养目标 校企联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新增教学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联合毕业设计,熟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设计、制造、维护、测试和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设计与制造、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
18、要,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9 6.2 内容与形式 校企联合培养主要包括根据企业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关和工程问题,可以到企业也可在学校完成。6.3 基本要求(1)实习单位要求 实习企业应是国内外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知名研发和生产企业或医院、研究单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企业应根据需求,提出科研攻关需求,采用与学校导师联合设立课题的方式。(2)导师要求 校企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指导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企业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或管理专家担任。也可根据需要成立联合指导小组,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3)学生要求 学生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了解企业科技攻关和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有独立从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