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727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5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17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 班级:_ 姓名:_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尊严如山 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德国法西斯溃退前夕,决定处死关押的二百多名苏联公民。敌人心血来潮,竟灭绝人性地提出一个奇特的处死方式。他们弄来一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架,上面的球筐也锈得不那么圆了。德国法西斯分子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现在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谁能站在这里 10 次投篮 8 次命中,即当场释放,否则统统枪毙。”被关押的多为无辜百姓,谁会投篮啊?加之身体虚弱,许多人放弃了投篮的机会,毅然走向刑场。轮到卡西莫夫投篮了。他曾经是个优秀的

2、篮球队员,但是长时间地坐牢,身体已经极度虚弱,面对这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架,心里没有把握,但他还是决定试试这决定生命的投篮。他接过敌人手中的篮球,沉静地站在篮球架前,望着篮筐,投出了手中的球。球在筐里滚动几下,还是进了。有了第一次进球,卡西莫夫增强了信心,又接连投中了 7 个球。敌人震惊了,宣布将他释放。他刚要转身离去,敌人冷笑着对他说:“再给你一次挽救别人的机会,如果你再投篮 5 次全部投中的话,你和其他人就全部释放。如果1 次投篮不中,你和其他人就一齐处死。不过为了自己,你也可以拒绝。”卡西莫夫望了一眼站在那里的二百多名同胞,没有一个人哀求他,也没有一个人用乞求的眼神望他。他十分痛恨敌人采用这

3、种残忍的手段,以同胞们的生命做赌注。一股尊严的力量激励着他,他想:宁可与同胞们死在一起,也不苟且偷生,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也要留给自己的同胞们。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卡西莫夫接受了这5 次投篮。尊严的力量是无穷的,5 次投篮全部命中,卡西莫夫用尊严挽救了二百多名同胞的生命。2/17 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的力量,一旦维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人格尊严,重如山,是不可侵犯的。1敌人提出前苏联公民可用 8 次投篮命中来换取活命的机会,是出于(_)(可多选)A善心大发 B心血来潮 C侮辱玩弄 D同情怜悯 2在“许多人放弃了投篮的机会,毅然走

4、向刑场”这句话中,“毅然”一词表现出前苏联公民当时怎样的状态?()A前苏联公民非常武断,害怕羞辱,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来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B前苏联公民非常决绝果断,不愿意去投篮,放弃了一线生还的可能。C前苏联公民非常决绝果断,不愿任其羞辱,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来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D前苏联公民虽然有点武断,害怕羞辱,但还是放弃了一线生还的可能。3在“敌人冷笑着对他说”中,“冷笑”一词体现了敌人怎样的心理?()A蔑视卡西莫夫,认为他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B嘲笑卡西莫夫贪生怕死,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死活。C讽刺卡西莫夫的投篮技术太差。D嘲笑卡西莫夫的投篮技术太差。4从_、_和_三个方面看,这场比赛对

5、卡西莫夫也是不公平的。5为什么说这是个惊心动魄的故事?_ 6说一说,在学习和生活中,当你受到别人的伤害时,你会如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3/17 走出黑暗 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群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车厢内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始料不及的人们一下子被搞蒙了。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哭声、喊声、叹息声不绝于耳。突然,黑暗中传出一

6、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来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

7、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一刹那间,光明消失了,人们又重新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我们得救了!”人们喊着、

8、笑着、拥抱着这时才发现,原来领头人就是列车司机,他的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而脸上却洋溢着笑容。1这篇文章按体裁分属于()4/17 A散文 B诗歌 C小说 D戏剧 2联系上下文,以下对第自然段中“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一句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今天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黑暗的恐怖,光明的重要性。B今天以前人们不憎恨黑暗,不渴望光明。C今天人们特别憎恨黑暗,渴望光明。D将“憎恨黑暗”和“渴望光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人们走出黑暗的强烈愿望。3结合文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自然段中,“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9、”这位妈妈的做法对稳定慌乱中人们的情绪起了一定的作用。B“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黑暗给人带来的极度恐惧,营造了恐怖的氛围。C第自然段中,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但立即又有人大声喊“把火灭掉”。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很惊慌。D“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之所以要“手牵手”,是为了避免车厢里的人们一窝蜂似的往站口涌,确保安全有序。4下面是四位同学读短文后获得的启示,不属于文章所表述内容的一项是()A减少灾难要勇于创新 B面对灾难应团结一致 C遇到灾难要保持镇静 D应对灾难要互相帮助

10、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4 个字)_ 6文章结尾才揭示领头走出黑暗的人是列车司机,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_ 5/17 三、课内阅读。宇宙生命之谜(节选)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躁 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 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 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底 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字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 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

11、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1用“”划去选段括号中的错字。2因为火星_、_、_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_,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1._ 2.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枚硬币的秘密 冬天最冷的时候,我带女儿坐公交车到图书馆。这样既可以学知识,又能取暖。回来后,女儿却变得有些奇

12、怪以前是七点半出门去上学,现在却提前到七点。以前是三催四叫,现在是自己定闹钟,到点儿就爬起来,一分钟都不赖床。而且,每次出门前,她都要从储蓄罐里拿出一枚硬币攥在手心里。坐公交车有 IC 卡,早饭在家吃,口袋里也有零花钱,女儿要这额外的一元钱干什么?我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女儿却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个秘密!”我 6/17 欲拿家长的身份压她,想想又觉得不妥。女儿十岁了,有一点自己的小秘密也很正常,再说了,一元钱能干出什么坏事来?星期天,女儿缠着我去图书馆。孩子求知若渴,我自然乐意奉陪。天气依然寒冷,我和女儿全副武装准备出门。当然,女儿依然没有忘记准备一元硬币。我没有“打草惊蛇”,反正我全程奉陪,倒要

13、看看她到底用那一元钱干什么。坐上公交车,半小时后下车,我径直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却发现女儿快步走到路边用一元硬币从一位卖报老人手里买了 一份报纸。然后,她笑意盈盈地跑到我身边,冲我做个鬼脸。我责怪她浪费,既然去图书馆,自然有免费的报纸,干嘛还要多花钱?女儿低下头,似乎在做思想斗争。片刻后,她抬起头说:“妈妈,其实我已经连续买了一个冬天的报纸,都是在这位老人那儿买的。你上次带我来图书馆时,我就注意到了他。那么冷的天,他还站在寒风里,不停地跺着脚。我想,我多买一份报纸,他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了。”女儿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位老人。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手里抱着

14、一大摞报纸,正满眼期待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原来,女儿整个冬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就是为了绕道来买报纸?我虽然同情卖报的老人,但更心疼女儿。于是帮她出主意:“你可以买一份报纸给十份的钱啊。”女儿连连摇头,说:“不行,那样太伤人自尊了!”我说:“那你每次拿一元硬币,不是很麻烦吗?你拿张大钞,不找零不就行了吗?”女儿惊呼:“那和给钱有什么区别?老人心里肯定愧疚我每次拿一元硬币,其实就是不 想让他脱掉手套找零钱,这样会很冷的。”我久久地看着女儿那张稚嫩的小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很庆幸当初没有粗暴地责问 她。她有一颗金灿灿的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我。我紧紧将女儿搂在怀中,感觉微风拂面,春天正一步一步地

15、向我们走来。1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7/17 1.打草惊蛇:_ 2.打破砂锅问到底:_ 2“我”带女儿坐公交车到图书馆。回来后,女儿变得有些奇怪的原因是()A以前是七点半出门去上学,现在却提前到七点。B以前是三催四叫,现在是自己定闹钟,到点儿就爬起来,一分钟都不赖床。C为了帮助卖报纸的老人而宁愿绕道去买报纸。3女儿她到底用那一元钱干了什么?正确的选项是()A女儿快步走到路边,用一元硬币从一位卖报老人手里买了一份报纸。B女儿用一元硬币去图书馆看书。C女儿用一元硬币去坐公交车。4“我很庆幸当初没有粗暴地责问她。”你认为作者庆幸的原因是()A我感觉微风拂曲,春天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B女儿有一

16、颗金灿灿的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我。C其实女儿已经连续买了一个冬天的报纸,都是在这位老人那儿买的。5句子与描写方法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女儿连连摇头,说:“不行,那样太伤人自尊了!”(语言描写)B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手里抱着一大摞报纸,正满眼期待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外貌描写)C我想,我多买一份报纸,他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了。(心理描写)6阅读是写作的桥梁。你从一枚硬币的秘密中提炼出的自己的阅读感受是。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永远的一课 那天的风雪真狂,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大家都在喊冷,

17、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只听见满屋的跺脚声。8/17 鼻头红红的布鲁斯老师挤进教室时,狂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布鲁斯先生一反常态,满脸严肃,甚至冷酷,就像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安静下来,学生们惊异地望着布鲁斯先生。“请同学们放好书本,我们到操场上去。”几十双眼睛发出疑问。“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站立五分钟。”布鲁斯继续说。即使布鲁斯先生说出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这样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健壮的男生没有走出教室。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边是一口水塘。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

18、,卷地而起的雪粒使人睁不开眼。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学生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布鲁斯先生没有说什么,面对学生们站定,脱下羽绒服,毛衣脱了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布鲁斯先生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学生们说。谁都没有吭声,学生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上排了三列纵队。瘦削的布鲁斯先生只穿了一件白衬衫,衬衫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学生们规规矩矩地站立着。五分钟过去了,布鲁斯先生平静地说:“解散。”回到教室,布鲁斯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在教室里,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这场风雪。事实上,叫你们站半个小时,你们也能顶得住,叫你们只穿

19、一件衬衫,你们仍然能顶得住。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庆幸自己没有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学到了人生重要的一课。1联系上文,解释词语。1.一反常态:_ 2.恐吓之词:_ 2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_ 9/17 3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环境描写,然后选择其中一处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作简要评析。_ 4布鲁斯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说说理由。_ 5第段中,作者说“我学到了人生重要的一课”。请你说说这一课作者懂得了什么。_ 6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处人物描写细节,简要写下你的感受。_ 六、课外阅读。蚂蚁是世界

20、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第一重:永不放弃。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_翻过或钻过障碍物,_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第二重:未雨绸缪。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_是少有的冬日暖阳,

21、_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1在文字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未雨绸缪”这个成语,再列举生活中一个这样的事例。10/17 未雨绸缪:_ 事例:_ 3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_ 4读到“万物凋敝”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物?请写一段来描述。_ 5世界万物都充满了灵性,给我们生活许多启迪,作

22、者从小蚂蚁身上发现了成功的秘诀,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不少的作者有这样的发现,请你列举出一篇,并写出作者的发现和启示。_ 七、课外阅读。深山秋韵 清晨起来,简单地洗漱后,接过房东老人热情地递给我的一杯自采的山野茶,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喝一口,立刻感到神清气爽,浑身有着说不出的舒畅。于是,我拿着茶杯,出门信步走进这深秋清晨的山野中,举目四望,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一树树的枫叶高举着燃烧的火炬,一棵棵的乌桕树招展着鲜艳的旗帜。露珠在草丛间闪烁出灿烂的珠光。小鸟欢叫着,从这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炫耀着这里的充分自由。层层梯田铺展开丰腴的成热,片片果林悬挂着成熟的丰腴。我不知不觉地在

23、一块被露水洗净的山石上坐下来,欣赏着色彩斑斓的深山特有的秋韵,聆听着幽雅迷人的深山独创的秋歌,任思绪在这纯净无尘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时,空气中缓缓飘来一阵草木特有的清香,我看到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在小村的上空蔓廷又集聚,集聚又蔓延。灵巧地编织成一幅洁白而又透明的纱幔,轻轻地覆盖在小村的上空,从而隔住了外界的烦躁和喧嚣对这里的骚扰,保护着这里的安逸和宁静。一条小溪从远处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地飘来,在小村前面迁回成一泓明净透 11/17 彻的池塘,又从另一方悄悄地绕过,走向远方。姑娘们在池塘边浣洗着,那节奏均匀的捣衣声,在这深山里回荡出一曲清纯古朴的歌谣。我想,她们洗去的可能是一个枯燥而烦闷的季节,

24、迎来的一定是一个新的清爽而丰厚的希望。几声悠扬的鸡鸣和一阵铿锵的犬吠,将我从遐想的幻境中唤回到现实的人间。一回头,猛然发现房东老人正在我身旁祥和地微笑着。我知道,他已经在这里陪我很久了。他是来叫我回去吃早餐的。于是,我随着他踏上这条枫叶和乌桕叶铺就的海绵一样柔软的山路时,心情就像当年走过红地毯时一样的激动,是的,我想我已经与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之缘啊!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舒畅(_)丰腴(_)集聚(_)2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3文中画“_”的句子把_比作_,_比作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美丽的景色。4联系上下文,画“”句子中“枯燥而烦闷的季节”指的是_,“崭新的清爽

25、而丰厚的希望”指的是_。5选文表达了作者()A对房东老人的感激之情 B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C对深山秋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我积累的描写秋景的古诗名句是:_。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冰坨子,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要吞掉这支装 12/17 备很差的队伍。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重伤员。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他要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可能哦

26、,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他的面目。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飞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着,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

27、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他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 13

28、/17 于谁呢?1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 2在第 自然段中“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想到了什么?_ 3“这支队伍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文中哪个自然段对将军的疑惑做出了回答。_ 4短文在第自然段就描写了云中山的环境,第 自然段也写到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_ 5题目“碑”的含义是_。九、阅读课内选文片段,完成练习题。少年闰土(节选)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

29、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么?”“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14/17 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他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

30、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1片段已经用“/”分层,请用不超过四个字的关键词给每一层加上小标题。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 2闰土教“我”捕鸟,看似简单,其实是很讲究的,他是这样做的:时间:地点:_ 工具;动作:_ 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 的人。3找到片段中含有“不知道”的句子,将他们和其他描写闰土的句子对比,说说这是什么描写?

3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 15/17 答案 1、1BC 2C 3A 4身体极度虚弱 篮球架歪歪扭扭 心里没有把握 5因为二百多名同胞的性命维系在卡西莫夫手中的篮球上。6当受别人的伤害时,我会尽量不与人发生任何激烈冲突。但会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2、1C 2D 3C 4A 5人们齐心救助犯心脏病的人。6合理。因为只有列车司机才知道下一出站口在哪里。放在结尾才揭示,这样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之前关于人群的描写使读者把注意力都放在摆脱困境上,作者有意将人物放置在黑暗的环境里,使读者关注了群体表现而忽视了个体,最后才点明领头人,使得个体人物更突出。3、1燥 底 2干燥 氧气含量少

32、 温度低 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3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4、1采取机密行动时,不慎惊动了对方。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2C 3A 4B 5C 16/17 6如果你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那就请你也要学着帮助别人。5、1意思是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以要挟的话威胁人。2一个风雪天气,布鲁斯老师让我们去室外操场去,最终我们克服寒冷在室外站了五分钟,通过这件事我们感悟到,面对困难要拼搏,困难不过如此。3那天的风雪真狂,外而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团打的“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

33、雪粒使人睁不开眼。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选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寒风的呼啸,强调了天气的冷,为下文布鲁斯让学生在风雪中拼搏做了铺垫。4布鲁斯是一个以身作则,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5懂得了人要学会坚强,面对困难不退缩,要勇敢拼搏。6从“瘦削的布鲁斯先生只穿了一件白衬衫,衬衫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个不畏艰难,十分坚强的人。6、1不是就是;哪怕也 2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天没下雨的时候,就要先想一想房子漏不漏,需要修补吗?3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4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残缺破烂了。山上一

34、片枯黄,看不到一丝绿色;田野里光秃秃的,花儿、瓜果蔬菜都已销声匿迹,天地间一片苍茫。5大自然的规律,作者告诉我们大自然中有着自己的生存原则。7、1舒适 丰满 汇集 2枫叶 乌桕树 露珠 小鸟 梯田 果林 3枫叶 燃烧的火炬 乌桕树叶 鲜艳的旗帜 4夏季 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5C 17/17 6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1文章讲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军需处长的高尚品格感动了他。想到面临的困难,想到更多的战士为了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付出自己的生命。3第 自然段 4前后照应,反映环境的恶劣和行军的艰难,为老军需处长的牺牲渲染了悲壮气氛。5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将军和战士们心中不朽的丰碑。9、1雪地捕鸟 瓜地刺猹 潮汛看鱼 2下雪后 沙地 短棒、大竹匾、绳子、秕谷 扫 支 撒 看 拉 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鸟雀被罩在竹匾下 聪明、能干,机灵 3含有“不知道”的句子写的是“我往常的朋友”,是略写,这是详略对比的描写。这样写更能突出重点,突出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