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析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介绍了从远古,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宋元,明清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脉络;对中国音乐教育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利弊得失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种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古代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古代音乐历史 古代音乐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具大作用,而且在今天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
2、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为,人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所确定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目标。如果这样理解不错的话,那么,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活动,看作是人类追求实现自我完善的构想的目标活动。因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教育是什么?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
3、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每个时代的教育家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 的观点,而中国的音乐教育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文化内容丰富,自远古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就开始萌芽。一.远古时期 远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就已经居住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辛勤的劳动,改善他们的生活,在这劳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创造了音乐。劳动的动作和呼声,给予了音乐以及舞蹈节奏和音调。当时的音乐多数以歌颂部落的图腾以及天神为主,而且多数都是歌舞,也有了专业掌管乐官。在远古尧舜时期有一位杰出的乐官名叫夔,他负责掌管部落里的祭祀等活动
4、的音乐,同时也负责教导乐人以及贵族子弟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说明在尧舜时期便有了类似于音乐教师的音乐家,但当时的音乐教育系统还不完善,还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祭祀音乐,以保证祭祀活动的正常进行。远古时期的音乐教育还没有被统治者重视,没有统治者的关注音乐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二.夏 商 尧 舜时期氏族公社已经处于发展末期,夏商时期基本上是奴隶制度。由于生产的发展,房子,牲畜,农产品开始成为各个家庭的私有财产,氏族里出现了富有的大家庭,出现了贵族。战争中抓到的俘虏开始成为了奴隶,于是氏族公社开始瓦解。这对当时的音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时的音乐不再是以歌颂天地,祖先图腾为
5、主,慢慢的转变成为歌颂统治者。统治阶级利用音乐加强其神权统治;接音乐来歌颂自己的战功,以威慑人民;再这同时他们又利用音乐来当作荒淫享乐的工具。夏 商朝开始便有了学校的雏形,夏名为校,商名为序。任教老师为宫廷乐官,主要教学对象为贵族子弟及民间选拔上来的青年乐人。主要教学目的为教育贵族子弟,约束其德行,以及愉悦君王。商朝,开始管理音乐的官员称“师”,如商代的师涓。当时的音乐教育体系也还是很简陋的,没有很系统的制度。但在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已经开始有了固定的场所以及模式,与之前的音乐教育系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三.西周 春秋 战国 经过夏 商的奴隶社会时期而进入西周的封建社会初期。西周由于生产力的
6、进一步发展,文化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民间音乐得到了发展,再这个基础上统治者组织起了庞大的音乐机构,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以及完整的音乐教育制度。周朝最重要的宫廷音乐机构为春官,归“大司乐”领导。这个音乐机构的职务主要有三个方面,音乐行政,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就音乐教育来说,它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这个机构培养的对象为,主要是王和贵族的子弟,也有一些从民间选拔上来的青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统治者对任命进行音乐统治。在周时期建立了明确“礼乐制度”,这也说明了礼乐在当时倍受统治者的重视。因此礼乐便是贵族子弟们的必修科目。在周朝,贵族的政治生活及日常交际,都不能离开“礼
7、”、“乐”,所以在贵族教育中,诗、书、礼、乐是主要的内容,并称“四术”。贵族子弟必须到“辟邕”去学习音乐和舞蹈,由大司乐官署教授以“乐德”、“乐语”、“乐舞”。6 岁到 10 岁为学前阶段,学习识字,算术,方位,乐德,乐仪,乐舞。从 13 岁到 20 岁循序渐进地学习各种歌舞礼仪。礼记内则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帛,舞大夏。”并且规定了一年四季的学习程序以及其他学习制度。包括考选、入学、升学、毕业、奖惩等等,对于乐师的训练也有规定。西周的音乐教育以宫廷发展到典型,形成了完整的音乐教育制度。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有统治者的支持,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8、,在音乐教育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其教学目的为配合统治者对人民进行音乐同志为主。周公旦是周代对音乐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开创了古代礼乐制度的先劾,以教育为利国安邦之策,讲伦理道德,艺术教育,行为规范,审美规范,综合起来,被认为是古代文化教育的杰出代表。他所创的礼乐制度实质是一种社会交往制度,核心体现周代宗法制度及分封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等级规范。在这里“乐”被重新确立了它的社会交往功能,以规范不同社会地位的贵族在宗法制度及社会交往中上下尊卑的行为规范。公元前 770 年周灭,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正式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
9、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随着周朝的灭亡,周朝的礼乐制度失效,雅乐也开始衰败,形成了礼崩乐坏格局。雅乐的衰败俗乐开始兴起,此时的民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时候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音乐的声音。由于春秋后期贵族内部的斗争激烈,许多贵族的地位被动摇。音乐学术文化逐渐走出高级贵族的圈子,扩大到中下级区。没落贵族家庭出生的孔子总结了“官府之学”,开创了“私学”,也就是私塾。受到前代的礼乐思想影响,音乐已经融入文学文化中,主要体现在诗歌中,例如:诗经 离骚。而诗歌是“私学”中最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在这一时期音乐文化高度活跃,促使音乐教育得到推广。影响当时
10、音乐教育的三大美学理论:1.儒家,以尽善尽美为音乐标准,核心音乐思想为“仁”,将音乐活动与合乎社会理想的仁结合起来,“兴观群怨”是他的社会学标准;2.墨家,提出非乐的观点,认为统治者享乐无度,劳民伤财;3.道家,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而心悦”,对音乐采取虚无主义的观点,排斥音乐。四.秦 汉 三国 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得到巩固,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发展。在这时期国家设立了重要的音乐机构“乐府”乐府始于秦兴于汉的中央音乐机构,它的职务主要有四个方面:1.采集民间音乐进行加工整理。2.进行音乐表演。3.进行音乐教育传承以及音乐理论研究。4.
11、制作乐器。乐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对音乐的集中整理,创作,改编等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其后几百年的音乐仍然有着影响。乐府是一个中央音乐机构,无疑它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它集中训练培养乐人为统治者服务,采集民间歌舞整理改编让乐人学习,取悦君王。它见证了西汉由盛到衰的全过程,最后随着汉王朝的衰落而被撤除。三国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也是南北方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由于长期的战争,使得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被忽视。但音乐文化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宗教音乐大大的发展起来,各族统治者利用宗教麻醉人民和统治人民。而苦难中的人民也想
12、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易于接受宗教。当时影响较大的音乐思想有二派:1.主张复古,反对民间音乐,反对少数民族音乐,反对外来音乐,而且不赞成“新变”,以隋高祖,牛泓,长孙无忌和杜佑为代表;2.一方面肯定音乐的政治作用以及音乐内容的重要性,给与当时已经冒出头来的唯美主义,纯技术观点以有力的打击;揭穿“雅乐”的腐朽性,对极端复古主义有一定距离。此观点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五.隋 唐 五代 隋唐以来,由于王权的统一和国内各族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国内各族的音乐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合。边区各族音乐家大量来到内地以及汉族音乐的不断传入边境各地,使得国内各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融合更加繁荣兴盛。隋唐时期的中国是
13、世界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当时有很多亚洲国家派人到中国留学,学习音乐。作为首都的长安更是国际性的音乐领域。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机构有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大乐署 教坊和鼓吹署属于太长寺,梨园属于宫廷。唐代政府对乐人的训练和考核有着相当严格的制度。大乐署掌管雅乐,也管燕乐。由若干位负责教学,乐师们每年都要经过一次考核,评为上 中 下三等;满十年后要进行一个大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的好坏决定职位的上升,下降或者除名。乐人必须学会 50 首难曲才有资格演出,才算毕业,这大约要花上 15 年的时间。在那时也有短时的训练,难的“大部伎”学三年,次难的部伎学二年,容易的“小部伎”学一年。学不成的就从大乐署
14、调到另一机构鼓吹署,当时政府对于音乐的要求极高,从学习的时长和必须学会的难曲数量就可以看出。鼓吹署掌管仪仗中的鼓吹音乐,负责训练鼓吹乐人。乐人的专业程度也不如大乐署,相对大乐署要次一级。教坊是管理教习音乐,管理艺人的机构。有教坊五处:内教坊在宫廷有一处;外教坊有四处,两处在西京长安,两处在东京洛阳,直接隶属宫廷不归太长寺所管。这里主要训练在宫廷表演的内人,官人是直接在贵族面前表演的艺人。梨园是专习法曲的音乐机构,其讲学地点在宜春北苑。因为唐玄宗很懂音乐,梨园中的艺人有时在演奏中发生了错误,唐玄宗常为他们指出,并且校正他们,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皇帝梨园子弟”,就算是黄帝的学生。这一时期是音乐文化的
15、高度发展时期,音乐倍受统治者的喜爱!因此音乐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此以及之前的历史可见,音乐教育的发展和统治者对音乐的重视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六.宋 元 北宋统一中国以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都市依然是音乐活动的中心。当时的说唱音乐,歌舞百戏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以及推广。这一时期延用了上代的教育机构教坊。宋史有记载,“宋初循旧制,置教坊,凡四部。”此时的教坊已经大不如前,不论是乐工人数还是演奏水平都不能与之前隋唐时期的教坊乐人相比。宋时期政权动摇教坊曾被废除二次,1127 年金人攻陷闼凉,教坊的乐器和乐书全部遗失,北宋的教坊就随着北宋的政权而结束。元时期是
16、杂剧,戏曲发展的高峰期,但就音乐教育来说仍然是承袭宋,金,西夏时期的遗制,因此在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七.明 清 这一时期已经是王权统治的末期,随着王权统治的衰败,宫廷音乐也开始衰落。由于政府的腐败,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导致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使得社会动荡,政权动摇,宫廷音乐逐渐没落。这一时期的宫廷音乐教育受到社会背景影响没有明显的发展,然而民间音乐的发展是迅速的,从此音乐教育的中心走出宫廷,扩大到民间。明清朝时期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职责是培养乐人,创作音乐。其音乐创作作品内容为欺骗式的强调皇帝与神明之间的关系,间接抬高统治者的地位,企图借此巩固其对广大人民的剥削与压迫的
17、权利。清政府的宫廷音乐和宋时期一样,最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宫廷音乐有着极为“盛大”的外表,内容则十分反动,论其艺术性,歌词毫无文学价值,音乐的配合又大多拙劣幼稚,应该予以批判。通过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论述,不难看出,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其中许多闪光的音乐教育思想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总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很难作出一个全面准确而概括的结论和评价。就其音乐教育的本质来说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音乐在社会情感教育中的社会功能作用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人
18、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是一种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各种礼仪庆典活动,不仅是一种礼仪,而且还是一种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规范或制度。但不同社会形成之后,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则取决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点在我们上面的叙述中已得以证明。而音乐教育的兴盛与衰亡,也正是由于音乐所具有的鼓动人心的感召力,与中国历史上统治者的利益和矛盾而决定的。即使在历代的宫廷中有过大规模的音乐教育现象,然而这种音乐教育也仅局限于为统治阶级的享乐和统治服务的,而很少认识其社会价值。这种音乐教育中已没有孔子乐教中完善人格的艺术精神,而仅局限于一般技艺的层次,是一种专门化的技艺传授,而不是人格修养的审美教育。但无论如何,由孔子推至高峰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在人类的音乐教育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它为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参考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18119 页 思辩哲学新探王树人著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出版第 1 页 周礼地官保氏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年 9 月 礼记王制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版 明史卷六十九转引自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修海林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