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摘要 明代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在我国传统装裱技艺的发展史中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得益于明代特殊的经济文化和装饰风格等因素影响,在这个时期里,书画装裱的各种款式得到了创新和进步,出现了苏裱这一重要的装裱流派。不仅仅如此,由于周嘉胄装潢志 的问世,书画装裱的理论也在明代得以总结,因此,我认为研究明代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之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装饰风格;款式创新;苏裱;装潢志 引言 书画装裱是我国传承历史悠久的一门技艺,书画装裱艺术是伴随绘画和书法艺术产生的一种传统艺术。在最初,书画装裱的目的在于保护书画作品本身,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画装裱已经成为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保护”,“装饰”
2、于一身,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艺术在书画作品中的重要性。而受到不同时代统治者对于艺术的态度,时代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书画装裱在各个朝代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其技艺在历代都有着特殊的发展脉络。众所周知,书画装裱技艺发源于战国,伴随着传统书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而明朝在这一段时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明朝不同阶层人民对于装裱技艺的重视以及明代特殊的文化政治氛围促使明代书画装裱艺术蓬勃发展,2 在此期间书画装裱的款式有了许多重要的创新与进步,装裱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许多著名的书画家本身也是技法高明的装裱师。我国书画装裱的重要流派苏裱也在明代得以兴起。书画装裱
3、款式的选择与室内建筑风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代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其建筑规划以气势宏伟为主,室内布置则严谨稳重,这对于书画装裱的款式变化也有重大影响。本选题的意义在于探究明代书画装裱艺术发展的独特性与深层原因,并且探讨其对于后世的书画装裱技艺产生的深远影响。从隋唐到宋再到明代,书画装裱历来都十分受重视,而从明代发展至高峰后,就停滞不前,也少有创新,如何在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使书画装裱重新焕发活力,或许我们可以从明代的书画装裱发展之路中找到答案。一、书画装裱的起源及明代以前的发展 我国书画装裱技艺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的人们就有了对于书画作品保护与装饰的意识。如 1973
4、 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在出土时,人们发现其“画心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可垂直悬挂”,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这些资料所描述的帛画上的装饰物虽然离我们所熟知的字画装裱还有很长的演变过程,但也将书画装裱的发展历史推至距今 2000 多年前。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手段对于书画的保护与装饰都是十分简陋 湖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3 有限的,只可称之为装裱的雏形,并不是真正的传统书画装裱艺术。由于装裱保护技术的不足以及漫长岁月的侵蚀等等原因,战国
5、,秦汉时期的帛画保留下来的较少,更多的是壁画,画像砖等相比较而言不易损坏的艺术载体。真正的书画装裱艺术一直到两晋时期才登上历史舞台,但明显还不够完善,唐代著名的书学理论家张怀瓘曾说过:“晋代装书,真草混杂,褙纸皱起”。这说明晋代书画家和收藏家们已有意识地装裱喜爱的作品,但是技艺比较稚嫩。南北朝时期,装裱的重要形式卷轴画开始出现,这一形式多出自士大夫画家之手,极利于收藏和流传。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就是出现最早的卷轴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经记载:“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这是现存最早记载装裱的史料,著名史学家范晔也由此成为我国装裱史上的早期名家。宋代时
6、,随着书画领域的繁荣,装裱也得到空前发展,人们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彩。宋徽宗设立画院时,还将装裱师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北宋宣和年间,装裱多是画心上下镶隔界,不镶绫边,周以古绸绢边栏之,称宣和裱。到了元代,元世祖非常重视汉文化,礼遇,招揽文人;文宗设立奎章阁作为官方书画鉴赏机构,自此出现了大批文人书画家,元代书画装裱也在宋代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到了明代,书画装裱艺术已经真正成熟,这种艺术也从宫廷士大夫阶层逐渐流入民间,得到广泛流传,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行业。本文主要论述书画装裱艺术在明朝这一时期的创新与变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二、明代书画装裱中款式的创新与变化 张怀瓘著二王等书
7、录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5 姜一涵著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M,1981 明代书画装裱工艺发展概述-历史文物1997,2 4(一)明代立轴的创新 明代的立轴这一装裱款式较之前代有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与变化。首先,明代立轴的天地头、隔水尺寸,较宋元明显加长,这一时期的宽幅大画,天头约 55 厘米左右,地头 30 厘米;中幅尺寸更长,天头在 66 厘米左右,地头约3350 厘米。明代继承了宋代书画装裱发展的经验,宋代重要装裱样式宣和装在明代也大为流行,比如明代画家缪辅的鱼藻图原装格式,就是仿的宋代宣和装,采用窄边装裱,而明代朱端的烟江晚眺图轴就采用了
8、宽边的形式,它用米黄色宽边绫圈及深蓝色花绫天地,是明代典型的装裱形式之一。其次,明代装裱师在吸收先辈的装裱经验之后,也形成了独特的立轴装裱样式,其中,对联装是重要的一部分。早在秦汉之时,我国民间就有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到五代时,人们开始将题语刻于桃木板上,一直到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现在的春联,明代文人陈云瞻曾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同时,对联的形式也为书画艺术所吸收,万历年间,对联装开始出现,装裱式样窄而长,天地头均短,地头约是天头的三分之二。另外,屏条装这一款式也出现于明代,宋代时人们开始用书画裱成条幅来装饰墙壁,称为屏幅,这些条
9、幅按所画景观的不同被分为独景与通景两类,到了明代才正式发展为 4-12 幅画面组成整体的联屏,称为“通景屏”,每一条屏条,要求裱的长短、宽窄、镶料都一样,一般都用一色浅米色或浅湖色绫绢装裱,通常尺寸比立轴要短,并排挂在一起,中间不露出墙壁。明代装裱师在装裱书画时,为了留出给他人题字,题诗用的空间,还会在一些画心上加“诗堂”也称“玉池”,这也 谁是史上第一幅春联的真正作者,新华网 2014,9 梁申威著明代对联选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 5 是加诗堂裱这一款式的由来。(二)明代手卷的创新 明代的手卷装裱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众所周知,手卷是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能被握于手中按顺序展开阅览,
10、篇幅一般特别长,所以又称“长卷”,又因是横幅,故称“横卷”。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手卷的一种,可见手卷这一装裱形式的重要性。而明代的手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天头与画心隔水之间,增加了一段空白纸即“引首”,也称“迎手”。南唐画家顾闳中的著名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中,有明永乐年间书法家程南云的题字,这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引手。(三)明代册页的创新 册页是书画装裱的又一重要形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样式,对于书画家和收藏家来说,册页的篇幅一般都不大,易于创作和保存。册页起源于唐代,人们在翻阅较长的卷轴时十分不便,所以将横卷式的书籍折叠起来,这就是册页的雏形;到了宋代,书画类的册页开始出现。而明代
11、时册页才真正流行开来。明代文震亨在其所著长物志书画卷中,曾写道:书画名家,收藏不可错杂,大者悬挂斋壁,小者则为卷册,置几案间。这说明明代的书画家们已习惯于册页这样的书画样式。相比较于其他年代,明代的册页以蝴蝶装最为普遍,一般都带有副页,而正页则用绢或绫来装饰。有一部分册页在本幅四周镶嵌了青色的细纹路,这是在清代的册页上未曾发现的,此外,明代的装裱师还将一些扇面改装成册页或挂轴,这也 田淑国著中国书画装裱最新款式 255 例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3 页 谢祥皓编著,文化中国 文艺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1,1 页 文震亨著胡天寿译著长物志M,重庆出版社,2017,4,101 页
12、 6 是前代所没有的。三、明代书画装裱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特殊的条件,其中书画装裱艺术更是如此,明代的书画创作及装裱艺术受到当时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材料等诸多因素影响。明朝是继汉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又一黄金时期,没有汉代的外戚专权,唐代的藩镇割据,宋代的岁币纳贡,国力较为强盛。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化领域也有了巨大的贡献,出现了一大批书画领域的大家,如早期的戴进,中期的吴门四家及晚期的顾正宜和董其昌。同时也促进了明代装裱艺术的创新,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明代经济的繁荣为装裱艺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于明太祖对于官员腐败的强力打击,明朝初年开始到宣宗时期维持了七十多年的清廉政
13、治,国家的修养生息使得农业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这给未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手工业方面,棉纺织业和丝织业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苏州杭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中心,因为技术和生产机器的更新(出现了提花机等),织出的丝绸颜色鲜艳亮丽,花纹精致繁杂。同时,明代科学技术要强于宋代,从科学史的角度看,明代也是处于总结性发展的历史地位,在造纸方面也是如此,明代文学家屠隆曾在考磐馀事 纸笺中评价明代永乐年间(公元 14031424年)在江西南昌附近的西山设官局造纸“最厚大而好者曰连七、曰观音纸。有奏本纸出江西铅山,有榜纸出浙之常山、直隶庐州英山(今安徽)。有小笺纸出江西临川,有大笺纸出浙之上虞。成江著谈装
14、说裱M,书海出版社,2005,55 页 7”这说明明代造纸坊大都分部于江西,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其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升,而纸对于装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在装裱时就发现,装裱用过于厚的纸会让书画变硬,太薄又会加大装裱的难度。至此,装裱材料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纸与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愈加精致亮丽的丝绸使装裱出来的作品更具观赏性,而纸质的提高更是延长了作品的品相和保存时间。这些技术都为明代装裱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明代室内建筑与装饰风格影响了装裱艺术的发展 随着装裱艺术的发展,其目的已从最初的保护作品渐渐偏向于审美与装饰性,而不同风格的室内布置与装饰势必会对这门艺术本身造成潜移默
15、化的影响,明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其建筑风格在承继宋代的精巧同时,更加古朴大气,清新优雅。明代计成在屋宇中道:“时尊朴雅,古择端方”,意思是不管是追求古意还是时尚,建筑的设计都要朴素大方。这种理念在明代家具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明清时期的这种家具制作精巧,风格简约,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明代雅致古韵的一角。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曾言:“画不对景,其言亦谬”,这并不只是指悬挂书画作品时装饰的位置要和室内布局相符,更重要的是书画作品的装饰风格也要与建筑风格对应,例如室内如果比较空旷朴素,则最好悬挂较大幅且装裱素雅的作品;反之若是室内较为狭小紧凑,则适宜用小幅且装潢精致的画作装饰。明代的书画装裱艺术不如唐代那般华
16、丽,却有着恢弘大气,简朴大方的特质,(如图 1,2)这和明代建筑装饰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的我们已经很难详细了解到明代文人们雅居的具体样子,但是只需走进寻常的家居 屠隆著考磐馀事M,金城出版社,74 页 计成著园冶M,化学工业出版社,38 页 文震亨著胡天寿译著长物志M,重庆出版社,2017,4,240 页 8 城,依然可以从那些仿明式家具上窥视到明代文人墨客古朴典雅的生活一角。(三)明代大量的书画创作对于装裱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明代是宋元之后又一个书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明代书画家在继承了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着新的道路。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许多地方诞生了在风格上自成一派的书画
17、流派,如明代早期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他们承两宋院体画风格,技艺融各家之长;明代中期院体画渐渐衰落,以沈周,文征明等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在经济繁荣的苏州崛起,将文人山水画意境提高到新的水准;明代晚期派系更为繁杂,出现了许多山水书画大家如徐渭,顾正宜,董其昌等。如此多书画家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传世名作,加上明代以前流传下来的珍品,书画作品数量的激增,使得其衍生的字画装裱行业也是供不应求。一方面,大量增加的需求会让更多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无形中提高了书画装裱的普及性,装饰鉴赏字画不再只是文人士大夫们专属的爱好,普通民众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乐趣;另一方面,随着字画作品的越来越多,书画家及装裱师们也更加不满足
18、于简单的保护性装饰和仿照前人的装裱样式,他们需要的是更高的装裱质量以及新颖的装饰风格,这就促使他们改进现有的款式和前人流传下来的装裱技法,整个装裱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字画的普及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书画市场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着眼于字画的市场价值,利益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这在无意间大大推进了装裱行业的进步。四、明代书画装裱对于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一)苏裱的兴起 明代书画装裱艺术领域的很多成就都对清代乃至近现代装裱业的发展 9 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苏裱的出现是重要的一部分。苏裱又被称为“吴裱”,是在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杭州等地流行的一种装裱手法,所选颜色图案与北方装裱流派相比较为文雅,裱
19、出来的成品挺拔柔软,因为南方天气较为潮湿,苏裱也更注重作品的防霉防虫。严格来说,苏裱并不是在明代突然出现的,早在南宋时,大批工匠随着宋廷南迁到江南地区使苏州等地出现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与宋代不同的是,明代皇帝对于书画不是那么重视,使得许多珍贵书画流入民间,大量的私人收藏家开始出现,再加上吴门画派等大批书画家的涌现,苏裱才真正意义上发展成熟。而对于苏裱的基本样式,明代长物志中也有详细的描述:“上下天地须用皂绫、龙凤云鹤等样,不可用团花及葱白、月白二色。二垂带用白绫,阔一寸许。乌丝粗界画二条。玉池白绫亦用前花样。书画小者须挖嵌,用淡月白画绢,上嵌金黄绫条,阔半寸许,盖宣和裱法,用以题识,旁用沉香皮条
20、边;大者四面用白绫,或单用皮条边亦可。参书有旧人题跋,不宜剪削,无题跋则断不可用。画卷有高头者不须嵌,不则亦以细画绢挖嵌。”(因作者文震亨生于明长洲现即现在的苏州,又是画家文征明曽孙,自小受到苏杭等江南地区文化熏陶,在著 长物志时对于南方园林艺术见解颇深,可推论出其描述的是苏杭地区流行的苏裱)苏裱从明代开始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已然成为最为重要典型的几个装裱流派之一,在苏州博物馆中,可以看到整个苏裱技艺详细的流程和发展脉络,而在现在的南方地区,大部分的书画装裱师工作时都在采用苏裱的风格技艺。这也说明了苏裱作为一门传承有序的重要技艺,在现代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值得人们去保护和传承。文震亨著胡天寿译
21、著长物志M,重庆出版社,2017,4,106 页 1 0 (二)装潢志等文献对后世的影响 自古以来,关于书画装裱这门艺术系统性的研究文献流传下来的就很少,特别是明代以前。原因有很多,首先,在古代这门艺术的教学大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口口相传,技艺中的关键部分更是作为秘而不宣的“绝技”,这使得很难有专业详细的资料记载;其次,很多有关装裱的资料都以零碎的方式夹杂在书画类的文献中,例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大量绘画史,绘画理论,收藏鉴赏方面的知识,其中也包含了对于书画装裱的论述。到了明代,民间工艺家周嘉胄研究江南地区苏裱工艺后,著成 装潢志,这也是第一本系统性的装潢学著作,其中不仅细致入微地介绍了整个书
22、画装裱过程,对于装裱各个步骤需用到的材料也有严格的质量要求。首先,对于装裱书画的时机,他提出:“已凉未寒时,是最善候也。未霉之先,候亦佳。冬燥而夏溽。秋胜春,春胜冬夏。”指出秋天天气干燥,气温凉爽,是最好的装裱字画的时间。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装裱修复工作开始之前对于作品“审视气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现在许多装裱师在进行修复工作时为图便利对破损状况不同的作品采用千篇一律的装潢手段,这其实是对作品不负责任的表现。其次,他将整个工艺流程分成严谨的数十项步骤,并详细阐述每一项的细节:洗,揭,补,衬边,小托,全,式,镶,覆,上下壁,安轴和杆,贴签等,俱井井有条。我认为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将装
23、裱字画时的忌讳和选用材料时的注意事项都清晰罗列,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无疑也是宝贵的学习经验。我觉得,装潢志的出现在装裱领域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其中关 1 1 于装裱的技法,观念,指导思想,对于后世装裱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以及研究价值,一方面,对于想要学习书画装裱技艺的人来说,它的讲解细致入微,是最好的教科书;另一方面,对于想要研究装裱艺术的学者来说,它也形象地再现了前人在这门艺术上的努力和成果,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明代之后,书画装裱的理论文献也渐渐开始多起来,在研读清代周二学所著的赏延素心录时,可以发现其对于装潢书画的步骤,注意事项等与装潢志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在谈到装裱的适宜气候时,赏延素
24、心录中写道:装潢春和秋爽为佳候,忌黄梅积雨,狂风严寒。这说明这些著作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装潢志的影响。结语 当今科学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装裱的材料,技艺,流派都十分丰富,各种装裱流派间的交流学习,还有各高校开设的系统性的装裱课程,都使得装潢艺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实际操作中由于图便利,追求效率,将古法中重要步骤省略,选用材料时以次充好等。明代装裱师们很多都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是怀着对于书画作品的热爱进行装裱工作,视之如书画创作同等重要,而现在的装裱师们缺乏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如何结合传统及现代审美观念,让书画装裱艺术更进一步,是摆在广大书画装裱从业者面前的目标。参考
25、文献 著作类:张怀瓘著书断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5 姜一涵著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M,1981 梁申威著明代对联选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周二学著赏延素心录M,广陵书社,卷六 1 2 田淑国著中国书画装裱最新款式 255 例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谢祥皓编著,文化中国 文艺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1 文震亨著胡天寿译著长物志M,重庆出版社,2017,4 成江著谈装说裱M,书海出版社,2005 屠隆著考磐馀事M,凤凰出版社,2017 计成著园冶M,化学工业出版社 周二学著赏延素心录M,广陵书社 期刊类:明代书画装裱工艺发展概述-历史文物J1997,2 网站类: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EB 湖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