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调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时代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调查.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媒体时代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调查 作者:商丽蓉 吴玄皓 陈宇博 邹馨仪 白 茹 王婷婷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 年第 1 期 新媒体时代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调查 商丽蓉 吴玄皓 陈宇博 邹馨仪 白 茹 王婷婷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摘要:为加强本省达斡尔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项目组成员深入到达斡尔族人聚集地实地考察,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现将部分调研情况做一汇报。关键词:新媒体;文化遗产;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1-0-01 一、乌钦 乌钦又作“乌春”,是达斡尔
2、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乌钦分为口头乌钦和文人乌钦。口头乌钦大都为即兴创作,反映达斡尔族的现实生活。从传承人角度看,乌钦缺乏专业演唱者,说唱乌钦的艺人都是业余的,缺乏职业乌钦艺人。一方面乌钦的家族传承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依靠社会传承,依靠“乌钦”爱好者们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以及相互探讨创新发展。从社会大背景看,随着现代影视艺术的发展,现代强势流行文化的冲击,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特别是乌钦艺术赖以生存的语言环境的消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乌钦说唱艺术的现状令人堪忧。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二、扎恩达勒 扎
3、恩达勒在达斡尔语中意为“民歌”,一直是达斡尔族人民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扎恩达勒的内容多是反应生成劳动、生活、历史事件。展现劳动生产的占多数,以砍柴的人儿喜洋洋、采“昆米勒”、放排歌 为代表;反映生活的扎恩达勒也不在少数,如登山望娘家、孤独的鸿雁、红太阳普照大地等;反映爱情的扎恩达勒如心上人、想情哥、我永远不会变心在达斡尔族中也非常有名;反映英雄事迹的扎恩达勒以绍郎与岱夫、义歌、受苦受难的人为代表。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年轻人更多喜欢流行音乐,对民间音乐缺乏兴趣。能演唱扎恩达勒的民间艺人追年减少。在当前能演唱扎恩达勒的民间艺人,最大的 88
4、 岁,最小的 58 岁,缺乏扎恩达勒年轻的继承人。二零零八年扎恩达勒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目录。三、库木勒节 库木勒原意为柳蒿芽,是一种生草本植物。1.以库木勒节为载体的库木勒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品质 (1)以苦为乐的生活态度 苦是库木勒给人最初的印象,其苦味让很多族群望而却步,然而只有经历了无数苦难的达斡尔人接受了这种苦。苦使得库木勒和达斡尔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辽金以后,达斡尔族人不断迁移来到了当时被称之为苦寒之地的达斡尔地区。在这里他们同自然搏斗,同敌人搏斗。而这种苦草成为达斡尔民族的救命草。以苦为乐,吃苦耐劳,以苦励志,也几乎成为长辈经常教育后代的主题。库木勒的苦涩孕育出一代又
5、一代的达斡尔人,而达斡尔人吃苦奋斗的精神又的得到了后辈的传承与发扬。(2)不忘根本的故土情怀 千百年来,达斡尔族或流离失所,或一代代出征戍边,辽亡北迁,跨江东迁。无论在何处,达斡尔人都心系故乡,而库木勒便成为他们思乡之情最好的寄托。库木勒的纵横叶脉中点点的苦涩,都续满了达斡尔的故乡之感和民族之情,融融恰恰,辈辈相守。库木勒不仅是达斡尔人的救命草还是感恩草,相思草。感恩父母乡亲,感恩国家故土,感恩祖祖辈辈曾经用生命捍卫过的家乡,这些都熔铸进了达斡尔人最优秀的秉性之中。在浓浓的库木勒汤中,更浓更浓是达斡尔人的感恩之情和故乡之念。(3)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在达斡尔地区,库木勒依靠自我吸收营养,自力更
6、生,成就了它独特的植物特性。这种不同于一般的进化经历,恰恰是库木勒文化奋斗的写照。库木勒文化根植于民间,也根植于历史,它展现着达斡尔族自然天成的性格与品质。这种性格是一种执着倔强,这种品质是一种坚持和不肯动摇,不阿谀奉承,不高攀权势,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根本,坚持自力更生和顽强奋斗。2.库木勒节传承现状 目前每年的库木勒节都在哈拉新村举办。但是库木勒节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的。(1)内部挑战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逐年优越,娱乐消遣的方式丰富多彩,年轻一代的达斡尔族人对现代化的事物接触的多,对传统文化的东西接触的越来越少,直接导致了青年达斡尔族人对库木勒节等传统文化缺乏深厚的情感
7、。长此以往,在老一辈达斡尔族人去世之后,接手继续举办库木勒节的新生力量并不能完美地传承库木勒节的民族精神,有可能会带来库木勒节的消失,乃至消亡。(2)外部挑战 首先是国内同类型的民族节日数量众多,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难以引起社会重视。其次国外的文化节日对年轻人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库木勒节的生存与发展。此外黑龙江省的达斡尔聚集地为欠发达地区,地区文化辐射面窄,这直接导致了库木勒节的宣传和推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四、鲁日格勒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的民间舞蹈,在我省的达斡尔族村庄罕伯岱村被称之为哈库麦。其动作表现了采摘、捕猎、栽种等达斡尔族人劳动情景。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在当今社会的传承面临了一定的困境,在
8、罕伯岱村热衷于跳鲁日格勒的村民越来越少。如今有三种形式对鲁日格勒的传承,第一种是舞蹈传承人传承鲁日格勒例如敖登挂等,截止 2012 年省政府先后命名了 12 位鲁日格勒代表性传承人;第二种是举办活动传承在城镇达斡尔族举办的各种娱乐文化活动都有民间舞蹈鲁日格勒的内容;第三种是在学校教学中传承。五、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 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是一种以山歌为体裁的民间歌曲,主要有草原放牧、田间劳作、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及男女相恋等题材内容。于二零零八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调查发现,当下可以完整唱出这些民歌的已不超过十人,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轻村民中会唱这种民歌的已越来越少,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的传承情况不乐观。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7 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编号 201710232042 和 2017 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新媒体背景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创新性策略研究,编号 135209607 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