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本真课程为幸福人生奠基.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6014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7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本真课程为幸福人生奠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本真课程为幸福人生奠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本真课程为幸福人生奠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本真课程为幸福人生奠基.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构建“本真”课程,为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白晓芳 尤艳丽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1 年第 02 期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心校地处北京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的拒马河畔,是一所半山区的乡村小学。学校始建于 1930 年,经过历史的变迁,由私塾逐步发展成为抗日小学,解放以后才真正成为完全小学。目前中心校下辖一所中心小学、三所完全小学,共计 28 个教学班,近 700名学生,教师 76人。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重要环节,而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所在。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坚持本色、开启智慧、探求真理、学做真人”的本真少年,学校以本真课程为立足点,紧抓学

2、校课程建设工作,希望通过课程这个杠杆撬动整个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学校课程的发展历程 学校成立于解放前,“本真”教育源于学校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1996 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的指引下,学校提出了“育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全校教职员工在尊重、关爱、理解、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努力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开齐开足所有国家课程。一些优秀教师充分认识到张坊地区红色教育根据地的历史价值,自行编制了英烈名录集和拒马河畔的传说作为品德课程的补充,为“本真”教育课程的形成奠定基础。2001年至 20

3、09 年,学校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教师们根据地方资源再次编制了补充教材,如“知家乡爱家乡教育”系列品德读本我爱家乡的河春华秋实等张坊儿女之一张坊儿女之二,作为国家教材资源的补充。这些补充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正是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的萌芽。2010年至 2016 年,良好习惯对学校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愈发凸显,在学校文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好习惯 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在区课程室的指导下,学校构建了“好习惯 好人生”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实施方案,并出版了“好习惯好人生”系列两大主题校本教材。2016年至今,新的课程计划开始实施,学校的课程建设经不断完善、修订,均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满足学生

4、对丰富课程的期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进行了“本真”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对课程内容的深化、课程评价的创新、教学策略的优化等方面逐步调整、完善。课程结构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落位和学校的育人目标,在学校“本真”文化的引领下,遵循“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按照不同的领域划分为“人文与社会、思维与创造、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四个学习领域。并依照课程功能划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主要以国家学科课程为主,拓展课程包括学科拓展课程和分领域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特色课程主要是结合张坊镇地域文

5、化特色开设的“好习惯 好人生”系列课程。课程实施 实施方法 学校教师根据课程特性、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要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并综合考虑该方式的学习形式、资源利用、价值用途等情况。一是学时分配。学校按照北京市课程计划中“一二年级每周不超过 1170 分钟,三至六年级每周不超过 1350分钟”的学时要求,同时依据具体课程和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二是地方课程。市级地方课程含“专题教育综合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课程”等,一至六年级每周安排 1学时。其中专题教育综合课程与书法进行整合,各占 0.5课时,分单双周实施。校本课程主要为“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一至

6、六年级每周共安排 1 学时。特色课程美德伴我行家乡在我心各占 0.5 课时,分单双周实施。一至四年级和六年级“特色课程”美德伴我行家乡在我心,占 1课时,分周实施。“小导游”课程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整合,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用双语介绍张坊古栈道的特色,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班会队会:一至六年级每周 1课时,班队会学时与学科实践相融合,切实加强少先队教育的实效性。六年级另外有两节自主安排时间:其中 1 节为主题教育课,另外 1节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三是综合实践。每年级每周 3学时的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 15周,共计 45 课时,一至六年级共计 273学时。每周安排 1 节语文学科主题实践课程(与“主

7、题阅读”课程有机结合),1节数学学科主题实践课程,1节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安排在下午第 7节课,占周一、周二、周三每天 1 节。本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中,品生、品社、科学、英语等学科每学期安排 2 次本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占本学科课时;余下的课时(4课时)作为几个科任学科的校内跨学科实践,与课外活动、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整合,由学校统筹安排,共计 10 学时。实施策略“本真”课程的实施主要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两大策略,以“本真课堂”“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进行实施,努力做到“以生为本,先学后导,落实核心素养,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努力实现师生共同

8、发展”。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首先是编写课程纲要。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编写学科课程纲要和课时教学计划。其次是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本真课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学资源的对话,增强互动体验,改进教学方法。最后创新传统教研,以问题为导向,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深入有效推进同课异构、不同学科整合等传统教研方式,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科特点,探索创新协同式、互助式教研模式。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教学品质。二是校本课程特色化。首先是规范流程。拓展课程根据“课程申报、课

9、程审核、课程推出、过程记录、课程监管、成果展示、课程评优”等环节实施,主要由中心校德育处负责,各完小主任和相关学科教师负责具体实施。其次是特色开发。根据学校办学特色,课程传统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修改完善,打造“学美德 爱家乡”精品课程群,着力课程品质的提升,着眼办学特色的形成。最后是拓宽资源。借助张坊村辽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栈道、古戏楼等资源,开发“小导游”课程,传承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引进具有傳统特色的“剪纸”“空竹”“太极扇”等课程,彰显学校特色;借力张坊村委会、红酒大道、云居滑雪场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拓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打造“本真”课堂,扎实课程实

10、施的主渠道。首先,教师始终确立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地位,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让学生有最直观、最真实的体验,打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上师生活动、生生活动要充满和谐、愉悦的情感。其次,实现教师真实地教。了解学生、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在自学环节暴露出的带有倾向性的真问题,明白学生什么地方不会,保障教学是围绕学生的问题而教,从而教到点子上,评判、点拨、指导做到有的放矢。注重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衔接性。最后,学生真实地学。在教师提供的自学指导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学生先自己尽最大能力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实在解决不了,再求助于别人,把问题提报到合作学习小组

11、,在组内解决。如果问题还解决不了,再提报给班级。班级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真需要老师帮助时,教师站出来点拨、指导,实现问题运用的最大化。课程管理 为保证课程规划的实施,学校优化了课程组织管理并明确了各层面的职责与任务。健全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规范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由白晓芳校长担任组长,直接组织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副组长负责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管理。教学处承担有关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指导、实施效果评价等职责。构建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流程 按照分层管理的要求,构建上下协调的教学管理管理系统,即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学处(含完小主任)教研组教师,明确各级职责及相互关系。落实学校本真管理文

12、化。通过课程实施指导、教学目标落实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式加强对课程质量的全程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课程研讨活动。完善课程管理工作制度,打造“本真”课堂 一是发挥区、校骨干教师的作用,定期上公开课、进行专题讲座,带动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新理念,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和高效教学途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确保课程建设扎实推进。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干部专业水平和指导教学能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干部全面协调能力;深入贯彻师德规范,引导教师创造和谐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三是积极开展课堂评价工作,充分利用课堂评价这一契机,将“准备课”与“推门课”相结

13、合,集中听课与抽查听课相结合,指导课与追踪课相结合,有效调动教师参与课堂评价的积极性。四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学科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专题研讨、主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引领教师进行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和修改,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树立“大课程观”理念。五是站在课程的角度精心设计学校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切实改变各种学科活动和学校活动零散、孤立的状态,将教学活动系统化、课程化,让各项教学活动在学校育人目标引领下有序开展。学校不仅要关注過程组织,还要关注后续效果,鼓励学生成为活动的直接策划者、筹备者、受益者,并全员参与到活动中。课程实施效果 本真课程体系逐步建立 经过近

14、几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初步构建的本真课程体系,一方面满足了农村家长与学生对学校课程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满意率达到 90%,另一方面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同时课程能够与学校文化密切结合,承载了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的体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学校的育人目标融合统一。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生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课程,如美德伴我成长、家乡在我心、空竹等,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干部、教师专业能力获得提升 学校干部、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执行力获得不断提升,进而有效推进课程的实施。教师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从最初的“走教案”到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说明教师的视野正在从“学科视野”转向“课程视

15、野”,教师的能力正在学习从“传递”转向“创造”,教师的作用正在从“控制者”转向“引领者”。教师这种微妙的变化,这种能够恰当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有效地推进了学校课程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转变 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成就学生、发展学生最重要的保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借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个能够亲自参与的、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是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在学校本真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尽管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依然存在如课程与学校育人目标之间关联性不够密切等问题。未来,为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学校将进一步研究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出富有本校特色的课程群,同时对原有课程进行梳理调整。采取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探索出具有张坊地区学生个性化和动态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打造独具学校特色的本真课程。(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