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李清照词创作的三大主题 内容摘要: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女词人,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来观察她身处的时代。她的词具有独辟蹊径,敢于流露真感情的言情特色。李清照词的创作主要分为青春少女时欢快无忧、少妇时期的幽怨多愁和对家破国亡的担忧三种题材。将相思情爱、婚恋心情、鹏举之志、思乡忧国之苦和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现实的观感及珍惜之情融入词作之中。深刻显示了她独有的审美心理和内心痛苦的审美体验。不同的情感取向使她的情绪、心态具有了不同以往的意义。李清照独特的创作题材,表现了她词的独特风格。关键词:李清照;词;创作主题 Abstract:LiQingzhao as Chinese lite
2、ratures most famous female poet,with its unique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time to observe her live.Her poetry with inventive,dare to reveal true feelings of romance features.Ci of creation consists of young girls worry when the lively,young woman during the Grievance Duo Chou and family concerns thre
3、e kinds of death broken country theme.Acacia will love,love heart,Pengju ambition,obsession with suffering homesickness and personal nature of life,perception of social reality and value the feelings into words for being.Depth shows unique aesthetic of her inner suffering psychological and aesthetic
4、 experience.Different emotional 2 approach to her mood,attitude has a meaning different from the past.LiQingzhao unique creative themes,word of her unique performance style.Key words:LiQingzhao;poetry;Creative theme 李清照(约 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被尊为“婉约之宗”,其词被誉为“易安体”。清代文
5、学家王士祯之评:“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1 不同的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个性心理历程,使李清照的词有少女时期清新鲜丽、聪明活泼的率真美;新婚时婉媚秀逸、真挚缠绵的柔情美;乱世中孤独寂寞、感世伤怀的凄冷美;以及有丈夫气的她在词中所表现的俊爽开朗、超脱豪迈的阳刚美。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词作魅力也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散发出耀眼的光彩。由于李清照的出生环境、成长背景、人生经历,以及女性固有的性别特性,使得她的词作有别于男性词,选材范围较为狭小,但是情感抒发更加真挚深沉,表现女性独特风格。分析其创作主题,主要包括
6、以下几个方面:一、少女时期的欢快无忧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是学者兼文学家,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 3 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因此,她少女时期写出来的词,语言欢乐明快,感情清新自然,具有聪明活泼的率真美。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7、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美丽多情的妙龄少女的形象。词的下片写得细腻传神。少女荡罢秋千之后,突然发现远处有人来了,于是心里着了慌,也来不及穿鞋,只穿着袜子,满含娇羞地赶紧往回跑,头上的金钗脱落来了,显出一副狠狈相。结尾两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更是妙趣横生,一个天真、幼稚、羞怯、顽皮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少女“嗅青梅”之意并不在嗅青梅,而是别有寄托。她是借着梅枝挡住因为惊喜而泛红的面容,只露出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偷看少年的英姿。她最初一见来人,便慌忙地逃跑,这是因为封建社会,少女自应避人,更何况她这样衣饰不整的样子,她怕外人看见她的“放荡”行为。但她又想
8、看清来人到底是谁,于是便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嗅青梅”。“嗅青梅”这一动作描写,把这位天真活泼、爽朗可爱的少女,从急切希望看清来人是谁,到发现令人爱慕的少年郎时那种芳心欲动、心潮难抑的难以言传的内心活动,细致传神地勾画了出来,真是细致入微,做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2。反映女词人极力想摆脱封建习惯势力的束缚,勇于追求美好爱情生活的心灵颂歌。还有一首浣溪沙:“绣面芙蓉 4 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更加情深意切,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这两首词形象抒情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细”,描写细腻,特别是心理描写。又如如
9、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语言明白晓畅,笔调轻松活泼,用“日暮”、“藕花”、“鸥鹭”等一系列客观事物,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的荷花日暮图,又用“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动词,在这幅画面上渲染上一层迷离动荡的愉悦气氛,把景、物、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唤起读者的美好想像,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作者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勾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荷湖日暮图,同时,让我们
10、看到了一群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率真洒脱的少女。李清照的词以真情反映现实生活,于真中求美,并以女子特有的细腻心理和艺术手法,成功地开创了一种自然清丽、深婉蕴藉的艺术境界的作品有很多,再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 这首小令中的“试问”“却道”“应是”六字很妙,把女主人的心理变化、温柔、嗔怪和教养一笔呼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前人评曰:“此词盖用其语点缀,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之意焉。可谓女流之蕴思者矣。知否 二字叠得可味,绿肥红瘦创获自妇人,大奇。”3此词在语言上具备了精炼凝重的特点,反映了词人极其悠闲、风雅的生
11、活风格,有着浓厚的抒情气氛,创造了美的艺术境界。二少妇时期的幽怨多愁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很早就确立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角色分工,女子被封闭在庭院之内,她们的劳动是无报酬的义务。宋代社会继承了“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的模式,宋代女性同样被剥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她们的全部精神只能栖止于家庭内,她们的人生意愿及种种愿望的达成只能维系于家庭男性成员,她们的生存内容和生命价值始终以男性为中心,这种生命状况使得她们对男性有着强烈的依附心理。而婚姻关系中一夫多妻制、“三从四德”的观念、“七出”的制定更是强化了这种心理。这样的社会心理在宋代女性词人的作品中表现尤为突出。她们的题材选择上
12、最突出的就是婚恋主题。这一主题又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1、婚后生活之悠闲,因幸福美满而温馨缠绵的主题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 6 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 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爱情使得新婚
13、燕尔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在诗作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挚缠绵的柔情。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并看。作者以活泼,清淅,浅俗的话言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婚后的甜蜜,既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2、离别相思主题 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异性之间爱情最直接、最有意味的表达方式是相思。就中国古代来说,相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也包括思亲念友,狭义的相思才专指男女两性间的情感投注。而“相思主体与相思对象两者间的时空隔碍
14、,构成了相思之所以成立并且升华为文学主题的一个重要机制。”2通常,在男女双方缔结了一定的情感纽带后,由于一定的客观原因不得不分居两处,于是某一相思对象成为主体情感投注的特定目标,尽管这本质上仍往往属于一种双向建构,7 在文学表现形式上却有所侧重,每每体现为一方思念另一方。常言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古往今来,博取功名,为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这些宏伟大业是男人的专利,而完全依附于男性的古代妇女,爱情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人生命运。女人与男人的根本区别是女人可以只为“情”而活,女子的一生最大愿望是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3,而一旦成婚后,男人就成了女人生命中的全部。思
15、念在外或求学或征战或游玩或为仕的爱人也就成了宋代女词人永不枯竭的创作主题。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举案齐眉的幸福婚恋生活一直为世人所艳羡。但是,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出游,为时较久,这一段时间的分离给清照带来了不尽的思念。她只好把千万情怀、万般思念诉诸于笔墨,流于字里行间。其中以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最为著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她不光写自己的思念,而且用想象之笔写出了明诚对她的思念。“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是说到夫君的心里去了。“
16、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极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抽象的、难以具体捉摸的相思之情,可谓独创之笔。而另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词写一个“愁”字,由思念到忧郁,从忧郁转为深愁,8 愈阻隔,感情愈浓烈。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谓神形兼备,诉尽离别相思之苦。“中国文人情诗,一个极显著的特质,即长于咏唱一种有缺憾的爱,从中表现一种罔罔不甘的情调。通观古代爱情诗词,诗人们极少去吟咏那一份正在爱中的欢乐意识,亦极少以乐观之眼光,去憧憬爱的明天,而是对消逝的往日之恋,一往情深”17相
17、思的文学价值就在于要不为阻隔所折损,百折不挠地冲破阻隔,这一过程中,女性个体的磨难、灵魂的挣扎,特别是人的精神价值、人性的光辉,得以较多凸现。相隔千里,相思难阻,经年累月,“为伊消得人憔悴”18,几多爱与恨,几多情与泪,都化作无法纾解的思君情思付诸笔端。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构成了她的词清丽美妙的意境。李清照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但“花”在不同的时期的意象并不相同。前期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女主人公的忘情心态油然流露,一幅盛开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的美景图,早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减字木兰花中的梅花意象表达了作者在爱情中的自信与担忧。一剪梅中的“
18、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流水冷月,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象征。少女时的情窦初开的闲愁,在这里,化为了对新婚丈夫的深切的思念。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前期写花,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思念新婚丈夫的闺中闲情,体现了新婚时婉媚秀逸、真挚缠绵的 9 柔情美。三、家亡国破之愁主题 靖康之乱”后,北方沦陷,宋室南迁,思乡忧国成了宋词描写的一大主题。而宋代女词人面对国仇家恨、动荡社会也开始以词人流离失所、四处飘零的切身感受来反映民族灾难,抒写巾帼亦有须眉志的壮志豪情。1、思乡忧国主题 所谓思乡,是离乡背井的人们复杂的、但又是美丽的情感表现。李清照只身
19、赴莱州会任知州的丈夫赵明诚时,途经昌乐县,寄语姊妹作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描写了姊妹相别时的情景,抒发了词人远离姊妹及故乡的依依难舍之情。孙道绚曾作“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西飞鹤。故人何在,水村山郭。”32来怀念老友。人活到生命晚秋,经历了许多世事,更感到“多情自古伤离别。”33 离别了故乡的人才会深深地体味到故乡的可亲,失去了祖国的人对于亡国奴的命运才会确认为奇耻大辱。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无论在心理情感的刻画上,还是在情绪的变化和把握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词中
20、表现的感情是强烈而真挚的,它抒写的是“愁情”,但词人把无形的愁和有形的小舟联系起来,使愁变成了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愁也就具有了可感性。因为词人从心 10 理上感到它愁苦压人,也就感到愁有了重量,好像有千斤之重,重到船都载不动了。这个“愁”字是“词眼”,有了“眼”,词的“神”就出来了:全词写的这个“愁”不是个人之愁,而是千千万万人之愁,是国家之愁和时代之愁。最后三句是绝妙之笔,与李煜虞美人词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反映了国家的沦亡、家庭的毁灭给词人带来的痛苦。一曲声声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凄凉晚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
21、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的开头连用了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作者在声调艺术上的大胆创新,是宋词中绝无仅有的。其中“寻寻觅觅”四个字音调由平缓转入急促,而“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个字的音调则又由平缓变为急促,结尾前又出现“到黄昏,点点滴滴”,显得格外深沉,如泣如诉,如倾如注,从而在单调上表现出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节奏感。同时,在感情上也
22、层层深入,把人物感情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首词共有 97 个字,其中舌声字、齿声字交错运用,多达 57 个字,读起来有一种凄楚悲怆之感。铿锵入耳,抑扬顿挫,急缓长短,错落 11 有致,获得和谐美的效果。作者正是通过这双声叠韵的音调,渲染出一种冷落凄清的环境气氛,从而表达了的凄惨忧虑与哀愁的心情,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两首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进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2、抒写巾帼亦有须眉志的主题 古代
23、女子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囿,视野不开阔,似乎写出来的总限于离愁别恨、夏虫春草、花香雨声之类,充满闺阁习气。但是,李清照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深处对不合理制度的诘难、对命运的抗争,及对国家的一片拳拳挚爱之心。具有丈夫气的她在后期作品中还表现出俊爽开朗、超脱豪迈的阳刚美。沈曾植菌阁琐谈曾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4这个评价指出了蕴藏在李清照闺阁风姿中的特殊气质,她的词既包含女性的温柔灵慧,又有着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和开朗特点。她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起来,使词婉约而不绮糜,柔中带刚,于柔媚中蕴含激昂豪迈气势,傥而有丈夫气。渔家傲一词就
24、充分展示了她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一面: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2 这首词一反她词作的清丽婉转、幽怨凄恻的风格,以豪放的笔触,奇伟的想象,对云涛星河之梦作浪漫的描绘,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渴望摆脱种种束缚的愿望。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这样的词笔出自李清照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
25、女子,确实是“惊人”的。李清照的倜傥有丈夫气,从她的许多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如她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中我们不难窥视到旷代才女才艺的超群,动感的文思,心灵的高洁,还感受到正直文人忠贞温婉人格的魅力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结语 综观李清照词的创作,由于国家战乱、外敌侵扰,人生经历的坎坷,以及女性固有的弱者特性,使她不能爽快直白地宣泄内心情感,只能把词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借物寄情,婉转倾诉,或感落花,或叹流水,或伤残梅,作品充满了坎坷遭遇和悲愁别绪,所以李清照的词更加真挚、纯净,对情感的体味深而真。注 释:13 1王士祯花草蒙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26、。2 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3 清照词 南宋李清照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年 11 月第 1 版,第 4 页。4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3 月第 2 版,第 227 页。参考文献:1、李清照向梅林编著 海南出版社出版 1997 年 6 月第 1 版。2、清照词南宋李清照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年 11 月第1 版。3、李清照评传 陈祖美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9 月第 1版。4、罗宗强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0 月第 1 版。5、从艺术性上看李清照的词,黄海澄文,光明日报1980年 2 月 27 日第 1 期第 4 版。6、李清照诗文词选译 平慧善译注 巴蜀书社出版 1990 年 6月第 1 版。2010 年 5 月 12 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