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T-JSHLW 009—2021).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6050482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5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T-JSHLW 009—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T-JSHLW 009—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T-JSHLW 009—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T-JSHLW 009—2021).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ICS 35.240.99I 6431团团体体标标准准T/JSHLW 009-2021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with synergy between the cloud andclients2021 年 7 月 14 日发布2021 年 7 月 14 日实施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1目录前言.2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3.1 术语和定义.33.2 缩略语.44 接口设计原则.55 平台框

2、架开发技术规范.55.1 平台基础服务模块.65.1.1 设备管理模块.65.1.2 数据管理模块.65.1.3 容器服务模块.75.1.4 用户管理模块.75.1.5 安全和认证模块.75.2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85.2.1 面向复杂工业环境的智能感知技术.85.2.2 面向复杂工业环境的高效互联技术.95.2.3 面向复杂工业环境的迅知谐控技术.9附录 A(规范性附录)基础服务接口规范.1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智感、效联、迅知、谐控”的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框架模型和数据接入接口技

3、术要求,以及对数据格式、网络协议和应用接入接口协议提出规范性要求。本标准由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东南大学:罗军舟、东方、熊润群、金嘉晖、张竞慧、沈典、单冯、方效林、董恺、凌振、吴巍炜、王帅、丁玎、徐祝庆、谢玮、陈慈媛;清华大学:何源、王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兰、刘慧琦、耿佳宁;北京邮电大学:刘亮、郑霄龙、罗梓珲;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孙茂杰、李福存、王苏扬、杨猛、马超;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陈于锋。4云

4、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框架模型、数据接入接口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云端融合工业互联平台的应用开发、系统子模块的接入、数据采集和处理接口开发。其他场合的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框架可参照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YD/T 3844-2021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GB/T 34068-2017 物联网总体技术 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GB/T 31916.2-2018 信息技术 云数

5、据存储和管理;AII/001-2018 工业互联网平台 接口模型;GB/T 33137-2016 基于传感器的产品监测软件集成接口规范;GB/T 34068-2017 物联网总体技术 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GB/T 34069-2017 物联网总体技术 智能传感器特性与分类;GB/T 28181-2016 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YD/T 3844-2021、GB/T 34068-2017、GB/T 31916.2-2018 以及 AII/001-2018、GB/T33137-2016、GB/T 34068-2017、GB

6、/T 34069-2017、GB/T 28181-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工业互联网平台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工业资源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3.1.2传感设备 Sensor Device连接传感器,具有通信接口的数据采集硬件设备。3.1.3采集模块 Acquisition Module从传感设备通信接口获取信息的计算机程序。53.1.4表述性状态转移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7、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指的是一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3.1.5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dure Call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通过接口调用远程服务进程中函数的方式。3.1.6容器镜像 Container Image虚拟集群中,应用使用的容器镜像名称。3.1.7角色身份 Principals即主体的标识属性,可以是任何属性,用户名、邮箱等。3.1.8证明/凭证 Credentials只有主体知道的安全值,密码/数字证书等。3.1.9工业串行通信协议 Modbus TCP/IP运行在 TCP/IP 协议之上的 M

8、odbus 工业串行通信协议。3.1.10Mesh 节点 Mesh Node无线网状网节点。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REST,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PC,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URI,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JSON JavaScript,对象简谱格式(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XML,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 Resource I

9、dentifier)SSL,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T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PLC,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6NIC,网络接口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mmWave 雷达,毫米波雷达(Millimeter-Wave Radar)IPC,网络摄像机(IP Camera)RT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10、Protocol)4 接口设计原则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接口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1)松耦合原则,应遵循:a)接口方式与信息模型的松耦合,无论采取何种接口方式或技术,其交互的信息应遵循统一 的信息模型;b)工业互联网服务与外部资源的松耦合,通过接口的信息交互,工业互联网服务与外部资源之间不应存在强依赖的关系。2)可靠性原则,应遵循:a)无论采取何种接口方式,都应保证所传递的信息是可靠、完整和一致的。接口可靠性不仅要求交互方式的可靠与稳定,还要求接口的实现不能对参与接口的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如当采集链路或平台功能组件异常时,不应造成数据丢失以及接口相关系统工作受影响;b)当接口失效时

11、,应当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传输信息不丢失;c)接口在异常发生后,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3)安全性原则,应遵循:a)工业 APP 与外部资源通过接口交互的信息应当考虑相关安全措施,如采用加密传输等方式完成信息交互。4)高效性原则,应遵循:a)采用的接口方式与实现技术应当保证接口的高效传输;b)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待交互信息的积压,降低延迟时间。5)扩展性原则,应遵循:a)平台组件功能的可扩展性:接口的定义不应限制工业APP 的功能实现,并且应保证在将来工业互联网服务组件功能发生改变时(增加或调整),接口方式应能继续提供支持;b)外部资源的可扩展性:当外部资源的种类和具体指标发生改变时,接口应能很好地

12、支持这些变化。6)成熟性原则,应遵循:a)接口方式与实现宜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使系统得到较好的投资保护。5 平台框架开发技术规范本标准定义了工业应用接入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接口标准和方法流程,设计了系统子模块的接口标准和框架标准,包括平台基础服务模块和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平台架构如图 1 所示。7图 1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图5.1 平台基础服务模块平台基础服务模块应为云平台提供基本的系统支撑保障,应为各类工业应用接入提供设备、数据、服务和安全访问管理等的基础功能。基础框架应采用 Spring 架构但不限于此架构,其亦可扩展到 Spring Boot、Spring Clo

13、ud 等分布式服务框架。基础服务应由设备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容器服务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以及安全和认证模块组成,其技术标准如下。5.1.1 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应负责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设备的管理,应支持用户自定义的设备注册认证、设备信息增删改、设备状态转变和多功能视角列表功能,并且,应提供基于多层级用户角色权限的设备管理功能,主要应包括:权限验证,分组统计,设备操作审核,运行维护记录查询,可视化实时监控等功能。其服务层应从 MES 系统接口获取数据提供给应用层使用和管理。设备管理模块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方面应支持基于国产密码方案在感知层进行加密传输,保障传输安全实现设备的统一接入管理,对

14、于可能遭受入侵的设备进行物理隔离,保护自治系统内其他节点的安全性。数据管理模块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方面应基于数字签名、数据脱敏、嵌入式持续审计等技术手段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覆盖感知层、汇聚层、核心交换层、应用层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可信。5.1.2 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服务的主要功能应是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各类数据。应通过建立数据统一访问接口,屏蔽底层异构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存储方式,使得数据访问操作统一化,从而提高平台效率和兼容性。85.1.3 容器服务模块面向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服务管理功能,应包括:定制服务编排,提供微服务级的业务抽象,基于容器弹性支撑上层业务;全局资源总览,对平台资源进行可视化管

15、理,形成资源运行报表,提供全局的资源视图;实时服务监控,对于平台上运行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微服务级的实时监控。其服务层应对接 Kubernetes 等容器应用接口,实现对工业应用的容器管理。5.1.4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应负责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相关管理,支持用户创建、用户审核、角色创建、角色权限分配、用户角色分配,用户信息更改及用户相关信息展示等基础功能,并且,应通过角色访问控制技术实现用户对资源的限制访问。用户管理服务中,用户相关的用户审核注册、用户角色分配、角色权限分配应符合RBAC1 规范:用户管理系统对象应包含资源、权限、用户、角色,主要操作为:角色权限分配、用户角色分配。权限

16、应为访问资源与访问策略的绑定,角色权限分配将权限与角色形成映射,用户角色分配将用户与角色进行关联,从而实现用户对资源的控制访问。5.1.5 安全和认证模块5.1.5.1 安全类接口安全类应包含身份认证类、权限管理类、访问控制类、密钥管理类、数据加解密类、数据保护类、业务操作合法性类、业务连续性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处置类等类型接口;其中:身份认证类至少应包含:获取认证信息、上传认证信息等接口。权限管理类至少应包含:获取权限、授予权限、删除权限等接口。访问控制类至少应包含:获取权限资源等接口。密钥管理类至少应包含:密钥上传、密钥删除等接口。数据加解密类至少应包含:数据加密、数据解密等接口。数据保护

17、类至少应包含数据脱敏、数据审查、数据安全防御接口;业务操作合法性类至少应包含业务行为监测、分析、建模,异常行为预警接口;业务连续性类至少应包含数据备份、业务平台容灾接口;安全管理类至少应包含事件集中管理、安全态势、通报预警接口;安全处置类至少应包含安全演练、自动化智能处置接口接口支持至少应包含 SSL、TSL、SHA2、对称加密算法和方式。5.1.5.2 设备/产品认证接口设备/产品认证类至少应包含:获取认证信息、删除认证信息、验证认证信息等接口。95.2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在综合考虑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应按照智感、效联、迅知谐控三层构架原则,本标准定义了平台关

18、键技术标准和方法流程。5.2.1 面向复杂工业环境的智能感知技术5.2.1.1 工业场景传统传感器感知技术本标准对传统传感器信息接口的对接、信息获取和联网规则进行规范,可使用传统工业传感器技术标准以及工业物联相关行业的传感器技术规范和标准,做到尽可能统一使用目前现有工业场景的传感器通用技术标准。5.2.1.2 非传感器感知技术规范针对工业场景中环境复杂多变、人员流动性强、干扰严重等挑战,设计了技术规范,方便应用层服务调用其数据和接口。5.2.1.2.1 工业现场振动监测技术非接触式毫米波测振应通过发送毫米波频段射频信号,并接收其视场角范围内振动物体反射的毫米波信号,从接收的毫米波信号中提取振动

19、物体的振动信号,并将原始振动信号及频谱分析等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发送给远程控制台。该解决方案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多点监测两大优势,能够为工业现场提供高精度的振动检测服务。毫米波测振技术路线如图 2所示。图 2 毫米波测振技术路线图毫米波测振技术路线图5.2.1.2.2 工业环境多媒体感知技术工业环境多媒体感知技术应通过在工厂环境中部署监控摄像头等多媒体感知设备、无线 Mesh 网络等联网设备和智能视频分析服务器,实现对大规模工业监控视频的感知、传输、分析等功能,为不同的工业应用提供实时语义化的多媒体感知信息。5.2.1.2.3 工业环境非侵入式传感技术此标准旨在针对工业生产中人员活动的复杂性和

20、粒度差异,规范了与活动相关、位置无关的普适特征提取方法;针对工业生产中复杂的人机交互需求,规范了基于微多普勒效应实10现高精度、细粒度的手势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信号周期变化特性的多人协同工作评估方法。5.2.1.3 平台设备/产品标识工业设备、传感器和网络设备等标识和设备参数应符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2.0 和标识解析体系等工业行业规范的要求。传感器接口支持应包括 IEEE1451协议族等。采集数据应支持包含当不限于 XML、JSON、Protocol Buffer、二进制等数据编码格式。标识类应包含设备/产品标识类、网关标识类、数据采集点标识类等类型接口;其中:设备/产品标

21、识类至少应包含:获取设备/产品信息等接口。网关标识类至少应包含:获取网关信息等接口。采集点标识类至少应包含:获取设备/产品数据采集点信息、获取网关数据采集点信息等接口。5.2.2 面向复杂工业环境的高效互联技术5.2.2.1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效联模式工业网络各层的数据应通过效连层技术来汇集与互联,应通过以太网网关、网关服务器中间件,把企业级网络与云平台汇集系统相连接,在软件侧部署中间件 MQ 消息处理,为系统应用 REST/RPC 等提供服务,提高异构系统间的兼容性。5.2.2.2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口模块平台接口模块宜分为以下几类:平台网络接口、平台无线通信接口。数据网关和边缘计

22、算网关应支持包含但不限于 http、TCP/IP、AMQP、MQTT、UDP 等网络协议。应使用软件定义网络技术(OpenVSwitch、OpenFlow)为上层计算机点搭建大二层虚拟网络平台,通过下发 OpenFlow 流表为上层提供路由管理服务,ARP 服务,通过 IP地址管理服务。应为计算单元的动态创建、迁移、销毁提供对应的网络配置,最终达到动态传算的目的。异构网关应涵盖 USB 等常见硬件通讯端口,支持 WIFI,ZigBee,Bluetooth,Lora 这些通讯方式,兼容 modbus、http、https、mqtt 和 Zeromq 等总线及网络传输协议。预留 mini-PCIe

23、扩展接口,可对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计算模块进行扩展。5.2.3 面向复杂工业环境的迅知谐控技术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迅知谐控”层来进行数据处理,提供应用服务间和子系统模块间的对接。5.2.3.1 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处理接口云端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应包含下列几类接口:1)数据预处理接口:工业互联网平台应采用 python 中的 pandas、numpy 库协助进行数据获取与预处理,支持 CentOS、Ubuntu、Windows 多种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可兼容11Tensorflow、Pytorch 框架的调用。2)服务集合构建接口:平台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应采用Docker封

24、装,支持CentOS、Ubuntu、Windows、Fedora、Alpine 等多种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支持 HTTP、HTTPS、TCP/IP、MQTT等网络通信协议,兼容 Docker compose、Docker swarm、Kubernetes、Dubbo 等服务框架的调用。3)应用分析模型类服务接口:此接口可对工业应用中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建模,支持工业数据的预测。4)应用服务请求和路由规范:服务请求和路由规范定义了一种通用的接口服务发现机制,应支持分布式工业应用和微服务接口,服务请求和路由应包含 a)服务提供者列表(应用列表)ServiceProviderCatalog、b)服务提供

25、者(应用)ServiceProvider、和 c)服务 Service 三种基本服务请求,应支持 RESTful API、RPC 等规范。5)云分布式服务接口接入的应用服务结构应支持微服务、数据流量负载均衡框架,兼容 Spring、Spring Cloud、Ngnix、RocketMQ/Kafka、DB2/Mysql/Oracle/NoSql 类等服务器集群框架。支持 Docker、Kubenetes 容器服务框架和接口。12附录 A 基础服务接口规范A.1 设备管理服务接口1.设备操作审核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reviewPass接口功能在数据库中修改设备操作记录的

26、审核信息参数Ids(string):设备idApproveStatus(string):设备状态OperatingSort(string):操作类别RefuseReason(string):审核不通过原因返回MassageString(string):设备审核状态反馈信息2.设备注册审核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registerReview接口功能在数据库中修改设备注册操作的审核信息参数ApproveStatus(string):设备状态Ids(string):设备idOperating(string):操作类型RefuseReason(string):审核不通过原因返回

27、无3.设备信息修改审核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modifyReview接口功能在数据库中修改设备信息修改操作的审核信息参数ApproveStatus(string):设备状态Ids(string):设备idOperating(string):操作类型RefuseReason(string):审核不通过原因返回无4.按功能获取设备信息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equipment接口功能获取按功能划分的设备页面参数ListId(integer):列表 ID;date(integer):日期13返回EQUIPMENT(JSP):设备功能视角页面5.获取设

28、备厂区分布信息接口路由地址/MaintenanceController/deviceMapList接口功能获取设备在各厂区的分布数据参数无返回MAINTENANCEOVERVIEW(JSP):设备厂区地图6.返回设备厂区页面接口路由地址/MaintenanceController/regionDeviceInfoList接口功能返回设备厂区页面参数无返回REGIONDEVICEINFOLIST(JSP):厂区地图页面7.获取设备维护信息接口路由地址/MaintenanceController/malfunctionInfoList接口功能获取设备维护列表参数Malfunction(Object

29、):设备维护记录实体RegionId(string):厂区 id返回MALFUNCTIONINFO(JSP):厂区内设备维护记录8.获取设备故障信息接口路由地址/MaintenanceController/overhaulInfoList接口功能获取设备故障信息列表参数Overhal(Object):设备故障记录实体RegionId(string):厂区 id返回OVERHAULINFO(JSP):厂区内设备故障记录9.获取设备消息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message接口功能获取设备消息弹窗参数id(string):设备 id返回MESSAGE(JSP):设备消息弹窗

30、10.设置设备消息已读14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alreadyRead接口功能设置设备消息已读参数id(string):设备 id返回无11.获取设备类型数据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persconv接口功能获取设备类型数据参数无返回PERSCONV(JSP):设备类型数据12.获取设备详情列表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mydetail接口功能获取设备详情列表参数Device(Object):设备实体返回MYDETAIL(JSP):设备详情列表13.获取设备新增页面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preCre

31、ate接口功能获取设备新增页面参数无返回CREATE(JSP):设备新增页面14.获取设备批量导入页面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import接口功能获取设备批量导入页面参数无返回IMPORT(JSP):设备批量导入页面15.完成设备批量导入功能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upload接口功能完成设备批量导入功能参数eqSort(String):设备类型返回无1516.判定设备编号是否重复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ontroller/eqNoIsRepeat接口功能判定设备编号是否重复参数Device(Object):设备实体eqSort(String

32、):设备类型返回True/False17.按设备分类编码获取设备分类信息接口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hooseDeviceSort接口功能选择设备分类参数model(Model):模型,eqSort(String):设备分类编码返回CREATEPRODUCTDEVICE(device/createProductDevice):设备分类中文18.按设备注册信息返回设备审核结果接口接口路由地址/device/createDevice接口功能注册设备审核参数model(Model):模型,deviceReview(DeviceReview):设备审核返回ajaxObject.toString(

33、):设备注册审核结果信息19.按设备 ID 信息返回设备停用审核结果接口接口路由地址/device/unUsed/id接口功能停用设备审核参数ids(String):设备 ID返回ajaxObject.toString():停用设备审核结果信息20.按设备 ID 信息返回设备投用审核结果接口接口路由地址/device/used/id接口功能投用设备审核参数ids(String):设备 ID返回ajaxObject.toString():投用设备审核结果信息21.按设备 ID 信息和 http 请求返回设备预更新结果接口16接口路由地址/device/preUpdate/id接口功能返回设备更新

34、的预结果页面参数ids(String):设备 ID,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http 请求返回INFORMATION(device/deviceInfo):设备信息22.将 DB2 数据库读取的字符串日期改为标准格式接口接口路由地址None接口功能将字符串转化为日期格式参数dateFromDB2(String):来自 DB2 的日期返回datetime:标准日期格式23.按设备审核信息和 http 请求返回设备更新结果接口接口路由地址/device/update接口功能返回设备更新结果参数deviceReview,request:设备审核信息和 http 请求返

35、回ajaxObject.toString():设备审核更新信息A.2 数据管理服务接口1根据条件查询数据源接口路由地址/querySource/param接口功能获取对应数据源信息参数param(string):数据源查询条件;返回ListOfSource(Serialized Object):数据源信息列表2新增数据源信息接口路由地址/addSource/param接口功能新增数据源信息参数param(Serialized Object):数据源信息;返回result(Boolean):数据源新增成功与否3新增数据源信息接口路由地址/alterSource/param接口功能修改数据源信息参

36、数param(Serialized Object):数据源信息;返回result(Boolean):数据源修改成功与否174删除数据源信息接口路由地址/sourceName/deleteSource接口功能删除数据源信息参数sourceName(String):数据源名称;返回result(Boolean):数据源信息删除成功与否5获取数据源中接口信息接口路由地址/sourceName/getAllDataModel接口功能获取数据源中的所有接口信息参数SourceName(string):数据源名称;返回ListOfDataModel(Serialized Object):数据接口列表6数据

37、源数据表摘要信息展示接口路由地址/sourceName/tableName/getDigest接口功能获取数据源数据表摘要信息参数sourceName(String):数据源名称;tableName(String):表名称返回ContentOfTableDigest(Serialized Object):数据表摘要信息7数据源数据表信息预览接口路由地址/sourceName/tableName/preView接口功能数据源数据表信息预览参数sourceName(String):数据源名称;tableName(String):表名称返回ContentOfTableDigest(Serialize

38、d Object):数据表信息8操作指定数据模板接口路由地址/dataModelID/executeModel/param接口功能执行特定数据模板参数dataModelID(Integer):数据接口 id;param(JSON):数据接口参数返回ModelInfo(Serialized Object):数据接口执行结果A.3 容器服务接口A.3.1 状态监控部分接口:状态监控部分接口:1.资源总览信息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Overview/getPie18接口功能获取资源总览信息参数无返回rslt(List):获取的资源总览信息2.负载信息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O

39、verview/getCPULoad接口功能获取节点 CPU 和内存负载信息参数无返回rslt(List):获取的节点 CPU 以及内存信息3.微服务信息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Overview/getPods接口功能获取平台微服务信息参数无返回rslt(List):获取的平台微服务信息4.容器负载信息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Overview/getPodsCPU接口功能获取容器 CPU 和内存负载信息参数无返回rslt(List):获取的容器 CPU 和内存负载信息5.应用负载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tatusMonitor/getCPULoad接口功能获取应用的 C

40、PU 以及内存负载信息参数deployTemp(ListMap):应用部署列表返回rslt(ListMap):获取的应用 CPU 以及内存负载信息6.应用微服务状态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tatusMonitor/getPodStatus接口功能获取应用部署的微服务状态参数deployTemp(ListMap):应用部署列表返回rslt(ListMap):获取应用微服务状态197.应用日志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tatusMonitor/getLog接口功能获取应用的日志信息参数deployTemp(ListMap):应用部署列表返回rslt(ListMap):获取的应用日志信息8.应用弹性伸

41、缩状态获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tatusMonitor/getSerDeploy接口功能获取应用资源弹性伸缩状态参数deployTemp(ListMap):应 用 部 署 列 表;serviceTemp(ListMap):应用服务列表返回rslt(ListMap):获取的应用资源弹性伸缩状态列表A.3.2 服务编排接口:服务编排接口:1.freemarker 接口接口路由地址/freemarker/template接口功能通过模板生成 yaml 文件参数deploymentMap(HashMap):deployment属性集;deploymentTemplate(template):模板文件位

42、置返回fw(FileWriter):yaml 文件2.Service 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preCreateService接口功能数据库新增 Service 信息参数nodeName(String):拓 扑 节 点 标 识;type(String):类 型;relativeID(String):关联 ID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3.ServicePort 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insertServicePort接口功能数据库新增 ServicePort 信息参数serviceports(serviceP

43、orts):网络服务端口实体类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204.Deployment 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preCreateDeployment接口功能数据库存取 Deployment 数据参数nodeName(String):拓 扑 节 点 标 识;type(String):类 型;relativeID(String):关联 ID;deployment(Deployment):应用实体类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5.Pod 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podService接口功能数据库存取 P

44、od 数据参数pod(Pod):Pod 实体类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6.容器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containerService接口功能数据库存取容器数据参数container(Container):容器实体类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7.容器端口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containerPortService接口功能数据库存取容器端口数据参数containerPort(ContainertPort):容器端口实体类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8.容器环境变量数据库存取接口接口路由地址/serviceArrange/environmentService接口功能数据库存取容器环境变量数据参数environment(Environment):容器环境变量实体类返回res(int):数据库存取结果状态码A.4 用户信息管理接口接口路由地址/UserController/User接口功能在系统中保存用户信息21参数strName(string):用户名称strPassword(string):用户密码strEmail(string):用户邮件userRoles(string):用户角色返回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