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社会管理方式,对于加快和谐社区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社区建设和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逐渐成为社区志愿服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积极投入社区服务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能让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践,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以社区为服务载体、大学生为实践主体、社区为服务对象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领域由学校转移到了社会
2、,学生实现了“课堂教学+社会服务”的双模式学习,二者双管齐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在社区服务中运用到课业学习中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大学生在社区这个社会大课堂中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走出了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认识到外面的现实社会状况,为未来走向社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前规划。在社区服务中,大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与大学校园完全不同的生活圈子,学会与不同的人接触,体验社会基层生活,锻炼与社会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和 2 实现正确人生价值,对大学生
3、未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是以社区为载体,志愿者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指导下,秉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思想而进行的,是实现个人反哺社会的过程,是对大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的课业学习能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意识等都得到全面提高。(二)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当下,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课堂教学和开展社会实践。其一,单一的课堂教学难免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并且教学实效性较差,部分学生并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地落实到生活中去,学
4、生不能做到“活学活用”,教学效果不能保证。其二,目前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多主张学生参加与本专业挂钩的课外实训和实习,“重专业,轻育人”的方式,也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迷失,并且部分大学生更多是进行以赚钱为主的暑期兼职,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被削弱。高校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实践的创新形式,形成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学习的完美对接。其三,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归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做到了从课业学习到课外实践,再从课外实践中真正理解到课业学习中的精髓。国外学校充分运用“服务学习”理论进行大学生社
5、区志愿服务,真正强化了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 3 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消化课堂里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深切地体验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所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为高校思政课增添了新的活力,教学实效性得到保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立德树人功能。(三)有利于社区建设良好有序发展。大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发展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智力资源和新鲜的物质资源,是改善和提升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推手。首先,大学生是进行过扎实专业知识学习的高水平人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更是未来
6、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大学生社区服务可以针对当地特色产业或者高校特色学科,将其与互联网接轨,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当地特色发展进行网络推广,对社区居民进行网络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率,提高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对社区居民弱势群体的帮助,也是大学生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社区中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残疾人进行扶持帮助,进行爱心奉献,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帮助,对待空巢老人应进行基本的医疗检查和爱心表演,对残疾人应进行力所能及的就业培训和励志演讲。(四)有利于营造和谐互助社会氛围。立足社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会给社区带来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发展,为社区建设发展提供长远利益。近年来,通
7、过借鉴国外先进思想和反思自身不足,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是进行过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无私奉献的 4 行为肯定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灵上的感动与启发,进而影响社区中的每一个人的思想,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区文化,形成和谐氛围。大学生的这种志愿精神给予给社区居民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用切身的行动为社区居民树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为营造和谐互助社会氛围提供了契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他们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
8、区服务活动认识不足。一般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社团等组织下参加的,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差一点,同时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的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志愿服务内容的认识有失偏颇。社区志愿服务有环保服务、维护治安、敬老助残、科普服务、医疗卫生、就业创业、文艺宣传、社会工作等内容,但是有些学生对于这些内容认识不清,甚至于个别学生的思想仅停留在送爱心、送温暖的活动内容中,不能真正把握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如果无法清楚地理解这些服务内容,就不能了解到社区居民真正的需求,自然也不能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真正的问题和困境。(二)社区志愿服务质量不高。当前大学生接受社会实践和考验的机会较少,导致大
9、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不足,因此会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质量有些影响。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能否顺利完成,最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但是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高校一般是处于半封闭 5 的环境中,社会实践能力不高,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丰富的阅历。此外,有些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会打击积极性,造成心理失衡和心态浮躁,也是影响服务质量的一个原因。缺乏基础和系统的培训知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缺少基础和专业的服务知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也会直接影响到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三)缺乏服务平台和规范引导。当前,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10、的平台较少,主要是通过学校组织或者网络等方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其他的参与平台知之甚少,这限制了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同时,高校或者其他组织团体对社区志愿活动的引导还不够规范,没有尽到培训说明的义务,这种现象多发生于不正规的志愿团体中。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高涨、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尝试新事物的好奇心也随之越来越强,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但是,有些不正规的团体只会带领学生走马观花,仅仅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这样的团体只会打击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甚至会对志愿服务活动失去兴趣。(四)志愿服务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足够的资金支持是社区
11、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强大动力。现阶段多数大学生志愿 者开展活动的费用是需要自己或者服务组织来解决。尽管有些志愿组织也有资金支持,但是这些资金非常有限,有些资金只局限于志愿活动小部分物资的开支,而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交通费用以及基本食宿费 用难以保障。长期来讲,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 务不易获得持续、足够的活动资金。另外,由于大学生本身没有 6 固定的收入来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积累才能开展。可以看出,机制不健全和资金来源的无保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质量。三、提升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效策略(一)优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我
12、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多为高校党组织直接领导、共青团组织实施,各部门共同参与、学生参加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保障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正确方向,但是在社区志愿服务需求多样化以及时效性方面显得反应比较滞后,因此,在管理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可以在学校团委组织机构专门设置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管理中心,具体职责为:一是负责与社区管理部门进行活动对接,开展志愿服务需求调查,安排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实施等事项;二是与学校教务部门保持及时沟通,合理安排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尽量避免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和学校课程学习时间发生冲突,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其次,学校应充分挖掘大学生既有资
13、源,整合不同专业和不同特长的大学生成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由行政管理人员或从事社会工作研究和教学的专职教师担任服务队指导老师。最后,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的审批制度,畅通申报渠道,简化审批程序,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及时组织和开展。(二)完善志愿服务激励考核机制,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开展。一方面,完善学校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考评。学校要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考核方式进行创新。7 可以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和学校绩效考评挂钩,把大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作为评奖评优、竞选学生干部以及发展入党等事项的重要参考依据,社区志愿活动参与性高的大学生也可以直接授予奖学金或助学金等
14、。另一方面,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估主体,广泛邀请社区管理委员会、居民等其他主体共同考评并参与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过程之中。例如,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后应在志愿服务手册上自行记录服务的时间和内容,并由社区管理委员会进行确认,由社区打分作为部分考核依据。同时,结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对个体进行考评,采用志愿服务积分制度,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次数确定积分数,凭积分到社区指定的爱心超市消费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三)完善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机制,提高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服务质量。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对于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大学生志愿者的
15、志愿服务培训工作。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要考虑到其学习能力强而经验不足的特性,灵活安排课程内容。首先要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还应结合社区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要将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安全防护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时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另外,高校也要开展相关的免费学习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培训”的新方式开展网络直播学习,也可以借助高校优质的师资开展志愿服务知识讲座,增加有关实际技能的培训,使志愿者队伍更加专业化。经常开展课程 8 化、系统化的培训是提升志愿者服务理论知识素养、专业技能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要注重聘请理论
16、扎实、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对日常志愿服务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志愿者及时总结经验,提升服务效果。(四)优化志愿服务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运转。充足的资金保障能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减轻阻力,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从政府部门来讲,应该不断优化志愿服务资金扶持体系,完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配套政策,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专项经费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服务于民的活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可以通过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助实现其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资金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应该拓宽沟通渠道,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志愿服务领域。对高校而
17、言,应当不断创新资金运转方式,可以考虑设置志愿服务活动基金,也可以通过将现有资金以一定的利息投资当地社区建设,增加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专项资金储蓄。(五)搭建志愿服务需求信息平台,确保社区民众需求与志愿服务供给有机结合。一方面,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同建立志愿服务需求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渠道。志愿服务需求信息平台能够将社区居委会及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与学校志愿者组织联结起来,从而形成良好且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在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使得活动在开展时,双方能够有效协调、相互补位不缺位。另一方面,社区要明确社区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并及时向志愿服务的提供者进行反馈,以 9 便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根据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同时,社区需求清单还必须定期更新,保证大学生志愿者能够针对每一阶段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服务,让他们有的放矢,既能有效为社区提供服务,也便于大学志愿服务组织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社区服务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应相关专业和人员数量等要求选拔志愿者,促使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实现社区和高校组织同步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