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浅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阅读浅谈.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文学类文本阅读浅谈 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其中诗歌阅读在必考内容内单列,故不会在选考的文学类选作包内重复考查。散文是历年来惯用的考试文本,小说此前在高考中出现过四次,戏剧只有上海题出过一次。考试大纲在 C、D、F 三个能力层级上对文学文本阅读提出了考查要求:1分析综合 C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散文考点解读 高考散文选文常为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的或历史文化反思的,阅读时同样需要具备相关的文体常识,了解阅读的常用方法。散文阅读的命题思路是由词句到段落到整体理解,由局部到全局,由浅入深的。对整篇文章的赏析一般都放在最后,以前是以多选的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新高考中有可能和探究题结合的紧密。先说散文的结构安排与主题表现。散文因其“散”更需要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线索是在主题思想指导下串联和组织文章情节和材料的。叙事散文,以事情作材料,事情虽不完整,总有一定的情节性,因此应当从情节方面去寻找线索。抒情散文,或寄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总是以景或物为材料,通过写
3、对物或景的认识过程来表现情趣,这种物象和情态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去寻找。这条线索可以是景、物、人;也可以是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移步换景;还可以是历史往事或某种情感。散文不管如何“散”,都有线可循,阅读时找到文章布局的主线,提纲挈领,不但脉络清楚,而且能看到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之所在。散文文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只有真正地认识并很好地理解了散文的这一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做好散文阅读。再说散文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应该指作者用以表现作品主题的所有手段技巧。不妨作个知识的归纳,大致包括: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
4、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抒情、议论、说明。艺术手法:象征、铺垫、烘托、衬托等;结构手法:转换、过渡、照应、详略等;语言修辞:描绘类(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语气类(反问、设问)等。高考散文阅读鉴赏,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法:比喻,使用比喻的修辞格的句子在议论性的文字中往往使作品的观点通俗易懂,在描写抒情性的文字中使文字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拟人,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
5、格化;衬托,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方法叫衬托,有正反两种;反复,作用往往是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散文语言的鉴赏往往落实在那些关键句上。像所谓“文眼”,就是文中画龙点睛,揭示全篇旨趣的句子。“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那后必顾之,出现篇末,卒章显志,那前必有伏笔,出现在篇中,那必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除“文眼”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含义或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一定作用或在抒发情感、描写景物时使用带有明显情感基调的语句。比如结构上起统摄、领起、承接作用的句子。这类语 句往往出现在段落与段落之间或者是不同表现手法连接处。从结构上看,它能使文章的段落衔接紧凑;从内容上看,它往往标志着由
6、一方面内容向另一方面内容的转换。再比如有一定内涵、寓意乃至有言外之意的句子。这类语句的意思含而不露,话中有话,一定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揣摩其深层内涵。我们在理解句子的时候,切不可把它孤立起来,而应瞻前顾后。对于那些含义深刻的语句要联系作者感情倾向和时代背景,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断它的含义。散文写作注重整体效果。抒情散文求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以明理。意境即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
7、,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对散文作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可以表现为对散文的意境美的探求,可以从即景、披事、体物入手,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作者在散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种种现象的态度和观点,也就是文章主题,它是一篇散文形成的灵魂。探索散文的深层次意蕴,意味着对主题的深刻理解。探求主题的方法、途径主要有: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索主题,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文眼”就是主题的关键词;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孤立地从某一枝节、某一部分
8、来归纳主题会使主题理解流于表面,或者在思想上人为拔高。鉴赏散文,将散文的“灵魂”主题探索到了,也就等于抓住了散文作品的本质。(二)小说考点解读 阅读小说,传统上是从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入手,一般要求能够归纳并分析主要的表现手法,从新高考要求上来说,还应加入对小说主题和语言的分析和鉴赏评价,对小说深层意蕴的探究。小说的情节就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从情节的角度设题,可以是归纳概括情节,也可以是分析鉴赏情节的表现手法,也可以是分析重要情节(细节)。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理清线索往往能够帮助归纳情节,理解主题。多
9、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情节结构运用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悬念、铺垫照应、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时空交错、抑扬、巧合等等。重要的情节(或细节)的作用,一般有三个方向,一是对于情节结构的整体作用,或是伏笔照应,或是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二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三是对于主题的表现作用,或是暗示主题,或是明示主题。小说的核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设题,可以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如 2004 年普通高考辽宁卷认识自我中对赛艾姆的外貌特征表现方法的考查),可以分析人物形象(如
10、 2004 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雁阵 中对驼爷优秀品质的分析),也可以分析评价人物意义(如认识自我)。人物描写的方法,从正面说,有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从侧面来说,可以通过别人的反应、语言介绍人物,或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鉴赏小说的重头戏,要从情节出发,从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着手,看看作品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反映出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看看作品中有没有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之处,继而归纳整合,把握其思想和性格特点,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这一人物形象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塑造人物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物形象反映作者对
11、生活和社会的看法,因而在评价人物形象时,要联系作者的感情倾向,人物的典型性和社会意义。如果是分析评价次要人物形象,也可以从结构上来分析,例如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方面。小说的环境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考查点往往设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形象),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艺术地表现主题等。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能够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有时还有助于主题的表现。小说中精彩而有内涵的句子,可以考查其丰富的含义和表现力。分析时要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注意分析句子对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表现作用,对环境气氛的烘托渲染作用
12、,对情节展开的作用,对主题 的表现作用,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此句的含义及表现力。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概括小说的主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第一是小说的三要素(特别不容忽视的是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第二是作品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新高考的要求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阅读要求之外,又增添了“探究”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更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正如前人所言,一部红楼梦小说家看出了布局章法,文学家看出了诗词歌赋,政治家看出了阶级斗争,建筑家看出了五行八卦,美食家看出菜谱单,史学家看出职官表,佛家看出佛,道家看出道,作为阅读主体
13、的学生,以小说本身所固有的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对背景的理解,对作家的理解,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也可以得出自己对小说独到的理解。只是须持之有据,自圆其说,不可主观臆断。小说是反映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的,便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如阿 Q 正传中对于民族劣根性的表现和剖析,荷花淀中对勤劳善良勇敢的妇女们的赞颂,都反映了一定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要读出这一点,就要对小说进行更高层次的把握。(三)戏剧考点解读 戏剧与小说考点大同小异。从文体特征来看,戏剧受舞台有限时空的限制,因而戏剧冲突往往是集中的,而且是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戏剧运动。读者可以从性格冲突中去认识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14、,去寻求其思想意义,这也就是戏剧作品的主题。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富于动作性、个性化和表现力,往往言简意丰,动听易懂。戏剧的表现手法也和其体裁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往往表现为:(1)个性化的对话语言。(2)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由于受有限时空限制,往往巧妙地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把“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交织起来,推动剧情的发展。(3)用必要的“舞台说明”更完整地塑造人物,更深刻地表现主题。(4)台词的表现形式丰富。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下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的意思)等等。此外,象
15、征也是现代戏剧常用到的表现手法,往往要结合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来分析。如雷雨,舞台说明中一再渲染的沉闷的天气,也象征着周家及当时整个社会的压抑的环境。以上就文学类文本的文本特征谈了一些粗浅的意见,仅供参考。文学是人类真我的袒露,是人类自在生命的一个精神家园。解读文学类文本,就是解读品味人类自身。所以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定要“披情入文”“以己心度彼心”,尽可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解读。考试说明中以一日的春光高等教育玩偶之家为例对散文、小说以及戏剧文本的命题作了演示,可以参看琢磨。需要强调的是,散文类阅读的命题形势已经十分丰富,远远不是一篇示例能概括的,复习时还是要紧扣考点,多从往年的试题中寻找可借鉴之处,充分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