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留住即将消逝的特色文化村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摸清家底留住即将消逝的特色文化村落.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摸清家底 留住即将消逝的特色文化村落 淄博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 1989 年就 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 年临淄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在齐鲁大地的农田林网之间,散 落着大量的特色文化村落,这些村落是悠久农耕文化的结晶,体 现了人与社会和谐的传统建筑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生态文 化。1 特色文化村落现状概况 1.1 概念界定 由于特色文化村的概念比较宽泛,对其判定也没有统一的标 准,为便于调研的开展,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结合淄博实际,把 特色文化村落分为历史文化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两类。本文所指历史文化村落指遗存有历史印迹明确、乡土文化鲜 明、
2、连片布局或线性串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古民居或古建筑 的村落。所指自然生态村落指集乡村风貌与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村 落。其主要特点为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民风民俗多样。1.2 分布概况 据统计,上报的 95 个特色文化村落中,有历史文化村落 39 个,自然生态村落 56 个。在这些古村落中,古建筑和特定年代 的建筑集中的村落 15 个,集中分布在博山区、淄川区和周村区;从建筑历史看,现存多为明清时期建筑;从建筑用途来看,现多 为闲置,少量的用于居住、旅游,居住者多为老年人。自然生态 村落多分布于山区,以在淄川区、博山区和沂源县为主,村落以 流域为单位连片集中分布的特点比较明显。在规划层面,上
3、报村落中,属于规划中心村的历史文化村落 13个,占 33%,属于规划中心村的自然生态村落 15个,占26.8%;48.4%的以上的特色文化村落属于规划保留村落。1.3 主要特点 1.3.1 村落历史悠久。从村庄历史沿革的资料看,特色文化 村落历史普遍久远,多数于明朝或之前建村。1.3.2 村落布局分散。39个历史文化村落分布在 20 个乡镇(街道),56 个自然生态村落分布在 15 个乡镇。1.3.3 村落特色多样。从规模上看,村落大小不一;从建筑 用材来看,平原地区多为砖木;山区多就地取材,建筑结构多为 石木结构;另外在博山区有部分村落内建筑采用特殊建材制成;从村落布局来看,平原地区多积聚分
4、布,村落紧凑;山区则村落 小而散。1.3.4 村落的文化底蕴深厚。淄博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哺育 了众多志士仁人,积淀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而她们中很多都与根 植特色文化村落。2 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村落自然损毁严重 大量宝贵的历史遗产,如古民居、古建筑等因自然力的作用,加上年久失修,许多出现了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有的已经 坍塌或即将坍塌,如高青县木李镇王家庄村的王家大院,建筑群 建于清代,为四合院构造,是当时村附近最为壮观的建筑,也是 高青县少有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建筑。虽然已被列为市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年久失修,其最主要的建筑台屋的屋顶 现已经坍塌,墙体也毁坏
5、严重。再如淄川区太河镇的上端士村,村内古民居保存量较大,约有 400 幢,其中民国以前的建筑就有 340幢,有较大的保护和开发价值,但其中有 240 幢现为空置,有近 160 余幢出现了倒塌现象,所占比例超过此村古民居总数的 三分之一。2.2 部分村落遭到人为破坏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合村并居、异地重建的过程中对原居住 的村落造成了人为破坏,如牛记庵村,在搬迁过程中,部分村民 将房梁等主要部件拆走,使得村落内大量建筑被拆的只剩下墙体 部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原有古民居的建筑功能逐步不能 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古民居翻建成为“必然”,许多优秀的古 建筑、古民居因此被拆掉。当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
6、筑群,有些 是因为产权属于政府,用作粮库等特殊用途才被保留下来,如周 村大七村,在清末民初年间兴建的石氏庄园原有 14 套房子,因 整个庄园绝大部分为区 XX局,XX局所有,大部分的房屋保存下 来,现存大门 2 个,院落 9 套,房屋 100 余间,占地 16 亩。但 是产权属于村民个人的古民居大多被拆掉。2.3 特色文化村落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恶化 由于大多数特色文化村落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街巷狭 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一些村落未被列入保护范围,又大多无 人居住,缺少管理,导致周边环境不断恶化。很多村落内垃圾、污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存在“脏、乱、差”的情况。一些 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而进
7、行翻建或修缮古屋古院,使得村整体景 观渐成新老交替的“大杂烩”。在古村落古民居之间,夹杂着一 些现代化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村落的古朴风貌和历史氛 围。如淄川区昆仑镇马棚村,外资企业在村口新建的建筑群,在 色彩、体量、风格等方面与古村落不相协调,破坏了村落的大环 境。综上所述,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对特色文化村落的破坏,加之保护力度不够,特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自然生态 延续工作任重道远。3 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 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 并重的原则;坚持物质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同步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级保护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
8、原 则。3.1 深入调查,规划引领 3.1.1 继续深入开展以特色文化村落为重点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了解和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拓宽调研范围,建立特色文化 村档案体系,并通过组织专家评估、鉴定,有针对性地制定特色 文化村认定条件、分类标准以及保护开发方案等。3.1.2 科学确定特色文化村名录 在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区域整体保护和重点村落优先保护的 原则,第一批确定了 5 片连片保护区和 19 个重点保护村落。3.1.3 编制特色文化村建设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的要求编制淄博市特 色文化村保护和开发规划。3.2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3.2.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拓宽保护资金渠道。在
9、发挥政府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动 员、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如可建立“特 色文化村落保护基金会”,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特色文化 村保护;也可试点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通过村民将其所有的古建 筑租赁或入股,并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共同参与特色文化村的保 护、经营和收益。3.2.2 重视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支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开发、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 级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开展对古民居和其他物 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逐步集聚一批从事业余研究 的乡土人才。3.3 科学整治,合理开发 一方面,要继续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加 强古村落环境整治力度,为特色文化村培育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古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 山水风光,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的思路,形成古 村落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