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化学专业.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化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目标 专业类培养目标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人才。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上
2、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本校学科特色,在对行业和区域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并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各高校还应对人才培养目标与科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吻合度进行定期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理科与工科差别 应用化学专业(理科)学生在较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化学工程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应用化学专业(工科)学生在较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的基础上,还应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化工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研发和设计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指导工业生产等工作。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学制:4 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或学时:总学分以 140160 学分为宜,包含课堂教学及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思想政治和德育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2.业务知识与能力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和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化学研究或化学品设计、开发
4、、检验、生产等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及相关学科问题的初步能力。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处理和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信息。此外,应初步掌握 1 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3.体育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构建原则 理论课程要求 应用化学专业理论课程以 700-900 学时为宜,其中选修课程原则上不
5、少于 160 学时。除讲授基本内容的课程外,各高校还应设置能够体现学科、地域或者行业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具体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相应的学时、学分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实践类课程要求 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不低于 25%。化学实验教学不少于 432 学时。构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学时不低于总实验学时的 20%。除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外,各高校还可增加特色实验内容。应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和防护教育,实验项目设计应绿色环保,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用化学专业应当提高实习(实训)的教学要求,加强工程训练。核心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
6、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理论与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也可根据需要增加本校特色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再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编排,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 在完成国家规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的教学内容。学科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数学和物理学(含实验),其教学内容应不低于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数学和物理学(含实
7、验)的教学要求,以巩固学生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专业知识 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物质的构效关系与性质变化规律。化学热力学基本原理、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催化化学基本原理、电化学基本原理、胶体和表面化学基本原理、光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s 区、p 区、d 区、ds 区及稀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与变化规律,酸与碱,配位化合物,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烃、醇、醚、胺、醛、酮、羧酸、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等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与鉴定,基本有机反应,重要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质量保证与控制、样品采集与制备
8、、容量分析、重量分析、电化学分析、原子光谱、分子光谱、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化学工程基础。化学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表达。应用化学专业可以选择的内容:量子力学基础、统计热力学基础、元素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生物有机化合物、重要金属酶、原子簇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应用化学专业特别是应用化学专业(工科)应当强化的内容:传递过程基本原理、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工程制图。各高校在完成基本内容教学的前提下,应当注重传授学科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介绍重要的化学史知识,引入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并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选择性介绍化学工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药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
9、知识、相关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技能,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构建更加合理和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 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习、实训、创新与创业训练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建设逐层推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实践教育课程群,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创新与创业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和工程训练等,应当满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需要。实验课程 实验教学内容应覆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化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的全部内容,并达到实验教学的学时要求。基础化学实验 1 人 1 组,综合性实验和仪器实验每组不超
10、过 6 人,且每位学生能够完成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物质的合成与分离等相关基本操作与方法。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表征技术。基本物理量与物理化学参数的测定。规定仪器的使用。应用化学专业特别是应用化学专业(工科)应当强化的内容:经典化工单元设备与操作。注:此处只简要列出化学教学基本内容,详细内容参见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课程设计 应用化学专业(工科)应设置必要的化学工程设计与化工产品开发等教学环节。实习 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完成必要的生产实践环节。应用化学专业(工科)还应进行必要的工程技术训练。创新与创业训练 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要
11、求,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毕业论文(设计)须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有一定比例的应用性选题。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新开办专业准入要求)各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须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此处仅计算应用化学专业专任教师)不高于 20:1。应用化学专业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 10 人。当应用化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 120 人时,每增加 20 名学生,至少增加 1 名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 25%。
12、每 1.5 万实验教学人时数至少配备 1 名实验技术人员。教师队伍中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35 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 30%。所有专任教师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或者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资质。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 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20 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原则上每届不超过 6 人。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具有化学或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及相关
13、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开展课程教学。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关心学生成长,能够对学生的学业与生涯规划提供必要指导。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注重教学效果;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能够指导学生课外学术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化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更新教学内容,用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发展环境 具有基层教学组织,能够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
14、讨活动。具有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助教制度和任课教师试讲制度。具有教师发展机制,能够开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培训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设备资源 教学设施要求(新开办专业准入要求)基本办学条件 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专业教学实验室 实验台间距不小于 1.3 米。实验时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 2.5 平方米。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等管网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耐化学腐蚀,并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实验室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配备防护眼罩,装配喷淋器和洗眼器,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具有应急处置预案。具有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符合环
15、保要求。实验室噪声低于 55 分贝;具有通风设备的实验室,噪声低于 70 分贝。各类化学品的购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专业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常用仪器设备:玻璃仪器、小型仪器设备。必备中型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化学工作站。可选配的大中型仪器(至少 3 种):荧光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圆二色光谱仪、凝胶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质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元素分析仪、热分析仪、比表面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台套数要求:基础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满足实验时每人 1 套;综合实验、仪器实验的台套
16、数满足每组实验不超过 6 人。实践基地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与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联合,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满足实习和相关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信息资源要求 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基本信息,选课指导,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教学基本信息。教材及参考资料 2/3 以上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未采用正式出版教材的课程,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除教材和讲义之外,还应推荐必要的专业课程教学参考资料。图书与信息资源 提供必要的化学类、化工类及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生均专业图书量(
17、含电子类图书)不少于 50 册,生均年专业图书进书量(含电子类图书)不少于 2 册。在校本科生数超过 500 人,当年进书量超过 1000 册即可。电子图书每种按 1 册计算,电子期刊每期按 1 册计算。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相应的检索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程网站,提供必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培养模式 多举措加强思想引领 应用化学培养过程中坚持专业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伦理道德、诚实守信、社会责任等人格品行的完善,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成才意识,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举办企
18、业认知夏令营。实施专业教育。开展榜样教育。多方面健全制度保障 动态选拔及淘汰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培养科研兴趣机制。专业学科竞赛机制。多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实施基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以专业视野引领学风建设。通过构建有机融合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践、项口类课程等各种教学环节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在学科背景下掌握深厚的工程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学会应用技术知识。多途径实施创新实践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如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生化实验技能大赛、材料创新大赛、英语口语竟赛等课外作品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和追求卓越的品质,推动优良学风的
19、形成。多层次培养综合素养 加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致力于集体文化建设的探索,重点培养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多层次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口标。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研讨、读书报告、文化传承与传播实践、人文沙龙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应用化学培养具有坚实应用化学理论基础和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及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适应从事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生物化学、生物化工、药物合成及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产品研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并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宽口径高级专门人才。考研方向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可报考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硕士专业。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毕业人员从业方向包括化学实验室技术员/研究员、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化工工程师、销售代表、高中教师、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岗位,从事化学分析、化学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