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50个知识点打印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概论50个知识点打印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播电视概论复习精要 一、名词 1、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狭义上讲,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和导线,只用声音传播内容的。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2、政治异化:由于电视新闻更为直观,因而它在报道政治腐败现象时对公众的刺激也就更大。因此,那些依赖于电视新闻获取公共事务信息的人,比那些依赖于报纸的人,对政府更加持否定的态度。这种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政治异化”。(公众对电视网过高信任,电视新闻报道的解释性特点,电视将重点置于反面的东西,以及
2、强调冲突和暴力等,是造成这种政治异化的重要因素)3、席卷式调查:调查公司通常采用的是统计调查,也称为席卷式调查。它选择一小部分人,收集有关他们视听行为的数据,然后根据受众总人数按比例进行放大,得出所有类似视听行为的受众数目。4、平均受众率:某一段时间或某一节目的受众率就是这些(反映某一瞬间视听行为的)“瞬间率”的平均数,称作“平均受众率”。5、累积受众率:一组时间、一组系列节目或是电视网台所有节目的受众率,称之为“累积受众率”。受众只计入累积受众一次。6、节目音乐:除了在广播音乐节目中以完整的音乐形式出现外,绝大多数时间音乐是以节目音乐的面目出现的。节目音乐既有一般音乐艺术运动规律的共同性,又
3、有受广播具体节目内容制约的特殊性。节目音乐是把实现具体节目的目的、结构方式和风格特色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它借助音乐形象来表述节目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人物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使节目的内容更加生动感人、引人入胜。它必须根据特定节目的总体要求,与有声语言、电视画面、电声音响有序组合,互渗互补,融为一体,以提高节目的整体效应。详见 P108-109 7、音响:是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8、库里肖夫效果:说明了两个以上画面的组接会产生撞击,迸发出新画面内涵,这也就是蒙太奇的力量,姑且将其称为相关画面之间
4、的内在辩证关系。9、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这种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能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可信性、完整性、重要性,因此在新闻性电视节目中较多采用。在电视剧等艺术样式的节目中,用来表现主要内容和情节,以引起观众注意,加深印象。声画合一的组合方式是声音和画面的初级组合方式,也是基本组合方式。易于被视觉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接受。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同期声音响和电视实况转播都是声画合一。它常用来传播重大新闻事实,是目前国际电视新闻界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1994 年崽伢子,莫过来就是采用了声画合一。10、声画
5、对位:又称声画对列。对位法原是音乐的技巧。借用在电影电视上,就是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声画对列的结构形式是声音和画面组合关系的一种升华飞跃。它使声音和画面不再互为依附,重复表现同一事物,而能各自发挥作用,大大扩大了电视传播的容量,打破了画面的时空局限。声画对位重印互补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最早在理论上提出这种见解的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洛夫。三人于 1928 年发表关于有声电影宣言,主张“把声音当作脱离了视觉形象的独立因素”使用。电视新闻也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对于形象活
6、动有特点,能明白传达的信息,而观众疑问又是画面无法表达的新闻,以及记者没赶上现场拍摄有关画面,但又非得报道的重大新闻可采用声画对位。1992河南第一位落企博士后刘佑全因是非事件性新闻,在报道时采用声画对位即画面与解说对列。11、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综合组合: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与同期声音响,主持人与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叙述画面的声音,都是与电视画面形成声画合一的方式。而画面则刚发生的事件或事实,记者评述却已在追溯历史社会背景,作分析比较时,声音与画面就是对位对列的方式。主持人新闻节目与现场新闻报道中,声画合一与对位的综合运用常收到好效果。当然也要防止将声画合一误解为“看画解说”,将对位变成声画两
7、张皮以及“万能”图像任意图解。P138 12、话筒前采访:即是广播记者手持话筒,或身上携带微型录音机、无线话筒,在新闻现场采录人物讲话、现场音响或作现场口述报道的采访报道活动。13、录音报道:是带音响的广播新闻体裁。它包括录音的新闻、通讯、特写、访问、述评和现场报道等各种形式。无论哪种,一般来说都由现场音响和记者的现场口述(即有声语言叙述)两部分组成。14、录音报道现场音响:其全称是新闻现场实况音响,指的是被报道的新闻事物所发出的真实音响及其环境发出的各种声音。录音报道中运用实况音响目的是为了指明环境、渲染气氛和表现烘托主题。那些能直接说明主题、表现主题的音响叫主题音响或骨干音响。有些音响虽不
8、能直接说明主题,但能表现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条件和气氛,叫烘托主题音响又称环境音响。15、人物谈话:是指在报道中由于记者访问而引出的人物谈话。人物谈话也是一种现场音响,与其它音响相比,它可更直接地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达主题。因而它在广播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16、记者的现场口述:是广播录音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交代是时间、地点、人物,介绍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描述现场的情景,从而更好地揭示主题。17、电视采访:是电视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发掘事实与信息的调查研究活动。电视采访与报纸广播采访区别在于 报道事实材料的手段不同。电视记者将新闻事实转化为流动的画面和声音进行传
9、播,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这体现了电视这一现代化电子媒体的传播特性。18、屏幕后的采访活动:包括静态采访的准备工作和到事件现场动态采访过程中的调查研究,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新闻采访,是电视记者与报纸广播记者相一致的采访活动。19、屏幕前的采访:也称镜前采访,即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或身携无线话筒,面对摄像机将新闻事件和采访过程直接展示给观众的现场采访活动。电视采访与其他采访形式最大的区别就是镜前采访。20、话筒支架式:如果电视记者在采访时,对着采访对象的侧面,缺乏必要的呼应,尴尬地站着,那就成了所谓“话筒支架”。21、侍者形象:即记者在采访对象面前过于谦卑,或把自己的位置定得太低,
10、容易留给人“侍者”的印象。22、广播新闻:狭义上指的是广播消息,与报纸的消息相类似。广义上讲,广播新闻是指以广播为传播手段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泛指所有的新闻性广播内容和报道形式。23、口播新闻:是先经过编辑加工处理的通讯员来稿、记者采写的新闻稿和选编的报纸、通讯社的新闻稿,再由播音员口头播出的一种广播新闻形式,有时也由记者或主持人在话筒前直接播报。这是一种单一运用有声语言的广播新闻表达形式。又称口语报道或文字报道。24、录音报道:是指运用广播记者的有声语言叙述和新闻事物的实况音响、新闻人物的讲话录音有机结合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报道形式。简言之,它是音响和语言相结合的报道形式的
11、总称。25、录音新闻、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访问、配乐报道 P162 26、录音访问:以记者采访人物的问答谈话录音为主的录音报道新闻体裁。常见有两种形式1 是把访问对象的讲话录音分为若干段,在开始、中间和结尾穿插记者的介绍感想或评论等,这种形式叫“录音访问”。另一种是除了开始时由记者对被访问对象及时间地点等作必要介绍外,自始至终都是记者与被访问才的问答交谈的录音,这种形式称作“答记者问”。27、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现场口头报道的简称,是记者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相结合的一种报道形式。严格地说,它也是录音报道的一种。它与其他录音报道形式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现场采制方式上,即是从新闻事件发生的
12、现场发来的报道,因此国外称之为实地报道。省去工序,现场感强烈,使人感到更加真实可信,这是现场报道的明显优势 P163 28、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评论的一种,是广播评论的核心。狭义上的广播评论就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其实广播新闻评论是专门供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通过广播发表的对新近的或正在变动的新闻事实的评论分析,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是新闻性和政治性。详见 P165 29、小口子新闻:是针对“大而全”的新闻而言的,即一条新闻只选一个有新意的问题,一件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或一个独特的侧面。这样,新闻突破口小,就容易写得集中深刻,篇
13、幅也能够缩短。30、新闻核:是指精选事实,特别注意选用那些典型的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新闻事实,以一当十,较准确有力地表现新闻主题。这样的事实有人称之为“新闻核”。31、螺丝钉结构:广播新闻稿的开头要先声夺人,一下子把听众吸引住。这就要求提纲挈领地概括介绍全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事实,然后再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地展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有人把这种广播新闻最主要的结构形式称之为“螺丝钉结构”。因为这种结构形式导语部分介绍的是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在全篇占有重要位置,主体部分的事实的重要性基本相等,且其开头像螺丝钉,故称为螺丝钉式。32、广播新闻节目的编排原则:是指编排时总的指导思想和应注意的一些原则性的
14、问题,其目的是实现一次节目的整体优化,以求达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衔接连贯,详略得当,使听众循序收听,清楚明白,印象深刻。1 突出重点 2 综合多样 3 组合配套 33、新闻提要:是用简明的语言把本次新闻节目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概括出来,并在节目的开头播出。34、电视新闻:是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作的报道。电视新闻是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一般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35、图像新闻:以电视手段真实形象及时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又叫作电视新闻片。图像新闻是以活动图像及同期声,背景资
15、料与解说相结合录像的,类似广播的录音新闻。图像新闻在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中所占比重很大,是最主要的报道形式之一。36、口播新闻:是播音员在演播室出图像口头播讲的新闻。这是从电视诞生起就有的一种样式。突发性重大事件和抽象新闻如政令公告可用口播新闻。但其生动性感染力要差一些且口播文字稿不宜过长。37、图片新闻:电视图片新闻是运用单幅或多幅新闻照片组接并配以画外音解说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是引用报纸杂志专题新闻图片报道的一种形式。在电视开办新闻节目初期被采用。中央电视台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曾专门办有图片新闻节目,后为图像新闻取代。38、字幕新闻: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单纯使用文字符号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
16、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39、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对观众直接作口头报道,这是一种很能体现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西方国家称之为“镜前报道”。40、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 40 年代,是报纸为抵搞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在西方有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体裁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所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 原因 WHY 和怎么样 HOW 两个新闻要素。电视深度报道难度大只是相对而言 41、专题
17、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这种报道类似报纸广播的通讯这一新闻体裁,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4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及时的报道,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取材于不可预知的事件性新闻,报道时间相应于新闻事件始末。43、综合报道:是对某一新闻事件、问题或某一领域的情况作较全面概括的反映,其方法一般是将分散的但有共性的电视新闻综合到一起加以播出。要注意把
18、全面介绍和典型事件分析结合,要重视形象资料运用和文字提炼。44、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45、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46、杂志型新闻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
19、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其中,主持人起着突出的作用。该节目形式吸取了专题报道和集纳性动态新闻的优点,同是克服两者缺点,其显著特点是:杂而有序,中心突出,形式上综合性强,灵活多样。47、电视新闻报道词:是服务于电视新闻片的文字稿。是电视新闻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根据画面内容的发展编写的。电视新闻报道既不同于报纸新闻稿又不同于广播稿,是一种特殊文体。48、电视专题片:这里讲的电视新闻专题片,是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
20、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所谓“双主体”的并重关系。49、电影积累式蒙太奇、平行式组接、对比式组接、关联式组接见 P196-197 50、节目主持人:新闻工作手册有较完整的定义即在广播电视中,出场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各种节目的人,叫做节目主持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新闻通讯和文章的播报者。主持人是以他自己的身份、个性直接面对听众或观众的人。主持人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串联一次节目的各个部分,但也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或解答问题或介绍知识或提供娱乐,总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与观众或听众交谈。这是国内对节目主持人这一
21、概念较为完整权威的表述。51、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广义 P240。狭义上仅指新闻记者、新闻编辑、新闻播音员、新闻节目主持人等。二、问答 1、通讯卫星与直播卫星任务的异同。答:通讯卫星与直播卫星的任务不尽相同。通讯卫星在为广播电视系统服务时,主要进行节目的传送。受众不能直接接收到通讯卫星传送的节目讯号,必须通过地面的广播电视网对通讯卫星发射的信号接收处理放大,加以转播才能实现面向受众的广播。直播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直接面向广大受众发射广播电视节目,受众自己安装小型接收设备就能直接接收到广播电视信号,勿需地面的广播电视网接收调制后转播。直接卫星更快捷地为受众提供节目,并加快了广播电视的覆盖速度。通讯
22、卫星与直播卫星使得各种信息辐射和传播超越了国家地区的界限,打破了一切自然阻隔,比任何传统的传播手段更经济方便、影响范围更大。P13 2、关于国际电视机构之间的争夺和国际电视和对象国之间的摩擦 P16-17 3、当前,高新信息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信息技术革命的热潮。“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网络等作为综合传输通道,传送、接收和处理文字、图像、语音等信号,从而将电视、传真、电话、电脑等家庭及社会上所应用的信息系统融为一体,形成覆盖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高速化的、多媒体的信息传输、接收和处理系统。P18 4、从
23、1923 年至 1949 年这 26 年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点:P44 答:1 广播作为 20 世纪初的科技发明,一传至中国,就由传播商业信息的工具变为阶级斗争、党派斗争的工具,各种政治势力都要利用它为自己大造舆论。2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各种政治势力较量的结果,出现了三种政权与五类电台,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后方和日伪占领下的沦陷区三种政权。国民党广播电台,日伪法西斯广播电台,民营广播电台,抗日根据地人民广播电台,苏联反法西斯广播电台与美军广播电台等五类广播电台。3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在中国广播事业
24、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5、至 90 年代广播节目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答:1 节目总体质量不高,精品节目量少。2 节目发展不平衡。3 音响特点未能充分发挥。4节目管理相对滞后。5 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此外节目趋同,缺乏特色,内容撞车,造成重复浪费以及一些节目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也较突出。6、广播电视迅速及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P59 答:1 广播电视可以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告诉受众。2 广播电视可以把突发的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地告诉受众。3 广播电视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远方正在发生的重要事态直接传递展现给受众,使得受众在事
25、件发生发展的同时就知晓。7、广播电视传播广泛,渗透力强可从四个方面体现:P70 答:1 广播电视不受空间条件限制,传播区域广泛。2 广播电视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传播对象众多。3 广播电视节目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众需要。4 广播收听方便。8、广播电视线型传播,难以捕捉。其节目是按时间顺序传播,转瞬即逝。与文字印刷的报纸相比,有不尽人意的短处:P75 答:1 选择性差 2 保留性差 3 反映的表面性。9、广播电视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82 答:1 广播电视为受众政治决策提供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 2 电视是政治人物塑造形象的最佳媒介 3 广播电视影响政治结构的变化 10、广播电视促进
26、现代经济的发展:P87 答:一、广播电视对消费的刺激。广播电视广告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 广播电视广告促进一些产品在市场上的销路,从而遏制另一些产品销路 2 由于广播电视广告的影响面要比报纸杂志广告要广,广播电视广告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受众,包括文盲和半文盲。广告刺激需求,需求扩大生产,厂商为保证扩大生产又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广告。二、广播电视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它不但提供了有效的广告媒介和形式,还引起了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变化:1 引起了产品价格的变化。广播电视广告引起的恰恰不是产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下跌。这种情形由三方面因素造成1广播电视广告刺激了生产规模2广播电视广告的有效
27、性促使产品生产厂商削减或取消其他形式的产品推销活动,相应费用压减3广播电视广告将众多的产品推到了消费者面前,供他们选择,竞争导致价格下跌。2 改变了企业竞争状态。P91 三、广播电视发展依赖广告的收入。11、广播电视影响人们社会生活 P98 答:一、广播电视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教育花钱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进步、一次突破。1 广播电视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的空间时间限制。2 广播电视教育便于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学交流,打破了教育的相对封闭状态。3 广播电视教育是将广播电视这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基本以教师讲、黑板写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给教育带来新形
28、式新方法。二、广播电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1 广播电视促进文化传播的变革 2 广播电视成为影响广泛的大众文化 3 广播电视促进社会各种文化的交融渗透。三、广播电视对社会生活的“负效应”。(一)广播电视传播文化的负面效应。1 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导致大众文化的低品位。1广播电视转瞬即逝、生动传真的传输特性,使其较之以“读的精神”为主体的文字传播更富于承载感性而非理性,具象而非抽象的内容。2广播电视快速变幻的视听刺激,使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总处于海绵式的吞吐状态之中,而对广播电视传播大量纷繁的信息内容,受众只能被动选择、接受而难于主动思考。2 从电视收受方式的角度看,电视的信息负
29、载量大,变幻多端,有可能带来受众感官的过度刺激,甚至超过人的信息处理极限,从而损害思考能力、记忆能力,诱使身心失调。(二)广播电视广告对社会生活的消极作用。其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广播电视广告中的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都在诱导受众超前的消费。广告使人们对他们已有的东西不满意,或使他们想要他们所没有的东西。2 广播电视广告鼓励人们的浪费性消费和大量有用物品的废弃。3 广播电视广告活动的发展还对整个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产生消极的影响。4 广播电视广告对社会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广播电视广告语言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1消费广告是为了千百万人明白其含意而作,所以广告词作者通过使用短
30、小有活力的词和短语极力使他们所写的东西令人感兴趣,并通过使用“你”这个第二人称的声音使受众卷入广告中。2广告词作者还迅速从发展神速的娱乐世界中吸取和使用新的术语和短语。他们将那些和更通用的语言及消费者使用的词语混合。一方面为大多数人接受,另一方面也使人使用的语言趋于俚语化和非标准化。由于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大,因而其 广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的语言水准。而各国针对这种消极情况,对广播电视广告作出了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对广告内容的限制。即其内容不许有欺骗夸张等不实之词 2 对广告商品的限制。3 对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广告插播时间的限制。为了限制消极,防止反感。(三)电视对少
31、年儿童的不良影响。12、受众调查对广播电视业务的影响:P101 答:1 对广播电视台声望和地位的影响 2 对广播电视节目安排的影响 3 对广播电视机构经济状况的影响 13、受众的调查方法 答:一、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公司通常采用的是统计调查,也称为席卷式调查。它选择一小部分人,收集有关他们视听行为的数据,然后根据受众总人数按比例进行放大,得出所有类似视听行为的受众数目。调查的第一件事就是限定“受众”。在某一特定调查区域内的所有基本单位组成“统计人口”。1 抽样。随机抽样是抽样的基础。抽样的规模决定了调查的准确性,抽样规模越大,结果越准确。受众调查有两个不同的层次:全国性调查和地区性调查。前者对
32、象是广播电视网节目的受众,所有人都可能被调查,抽样是任意的。后者对象是当地电台电视台的受众。市场内的所有人都是调查的基本单位,抽样也是随意选出的。2 视听率和分布率。调查公司以视听率分布率宣布调查结果。收视率是收视户除以抽样户总数。分布率是收视户除以所有开机的抽样户。P103 例子中的受众率实质只是个“瞬间率”(反映某一瞬间的视听行为)。3 放大和抽样错误。受众调查的对象是抽样,反映的却是整个人口的视听行为。按人口比例放大后,只是“统计估计数”。抽样结果和普查结果会有不同。这一差别就是抽样错误,是抽样统计过程所不可避免的。P104 二、数据收集方法。调查公司各有其收集抽样视听行为数据的方法。1
33、 面对面调查。面对面调查经常采用群体抽样法。2 电话调查。调查迅速花费小。有回忆和即时两种形式。前者由 CAB 美国调查公司的克罗斯尼于 1930 年发明,是所有调查法的前驱,主要用于听众调查。即时电话调查就是调查回答在接电话时所进行的视听行为,由胡泊公司于 1934 年发明。电话回忆法与面对面调查一样受到记忆因素的干扰。电话即时法又限于“瞬间率”。3 日记法。质量难以保证,准确率合作率低。4 机械计量器法。有种计量器被称作“自动提取仪”。计量器可避免 错误偏差和遗忘。但计量器只能测量使用情况,无法反映谁或多少人在使用和具体数据。5 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法(简称 RADAR 法)。调查质量高,
34、合作率高达 70%。数字确切。但报告周期长达 3 个月且费用很高。6 日记法、简单机械计量器法合用。即时提醒,提高质量,减少事后填写的情况。14、节目音乐的类型:P109 答:1 标志音乐 2 描述音乐 3 导向音乐 4 间隔音乐 5 特技性音乐。具有“写实性的音乐”和“艺术化的音响”的双重属性。详见 P109 15、节目音乐的作用:P110 答:1 深化主题思想,具有无形的渗透力 2 渲染环境气氛,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3 连贯语言、音响,具有艺术表现力 16、音响效果有强烈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在广播中,音响起如下作用:P111 答:1 加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2 运用音响表现时间和空间。3 渲染烘
35、托环境气氛。17、电视画面的主要内容:P121 答:一、屏幕文字语言。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文字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画内文字,一种是屏幕文字。画内文字是指摄像的画面内(图像中)带有的文字。它带有新闻要素,注意完整拍摄。如横幅标语。屏幕文字是指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叠加到屏幕上去的文字。屏幕文字语言主要指后一种文字。屏幕文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标题式或提要式。二是插入式行进式字幕,主要是重要新闻。三是整屏文字阅读式。二、电视造型符号。1 形体符号。在所有符号中,形状体态符号最为基本。2 表情符号 3 色彩符号。它使电视画面产生强烈的现实感。4 空间符号。或称空间距离符号,指电视画面中出现的
36、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人物与景物事物之间的距离,可显示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人与景事物间的有机联系、主次关系或烘托陪衬关系。5 图表符号 6 纪实照片屏幕符号。18、电视画面的基本特性:P123 答:1 连续性。电视画面是连续运动的活动画面。连续运动的特性为电视画面的再现、表现能力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2 再现性。3 现场性。画面表现的始终是进行时态,是正在进行的情景。4 选择性。不论哪种电视画面,其表现的对象都是被选择过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观察和选择。5 多义性。同样的画面可用不同的解说词去说明。央视播国际新闻时,画面用外国电视摄制的内容,解说却念新华社稿,就是利用画面的多义性。除了相关画面本身提
37、供的辩证关系外,画面还会因观众认知结构不同而产生歧义。观众对于画面的不同理解和反应,我们称其为画面外在的辩证关系,它也是以画面涵义的不确定性为依据的。19、电视画面的传播功能,电视画面的特征决定了其基本功能:P126 答:1 纪实传播。这种功能使其有一种真实可信的力量。2 形象传播。这种功能使其有一种很强的感染力。电视画面不传播抽象东西,并不等于电视不能表达抽象的思想。3 直接传播。这种功能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20、在电视的声音中,有声语言起着重要作用,有声语言和画面是电视广播主要的组成部分,电视有声语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P128 答:一、揭示主题、阐明意义。二、补充画面形象的不足。这种补
38、充作用主要表现在:1 补充说明画面表达不出来而又需要让观众了解的内容2补充说明画面表达不完整而又是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内容3补充说明从画面上看不懂或不易理解的思想内容,特别是静物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4 帮助观众加深对画面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的有关内容。三、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四、画龙点睛地升华画面内容。五、对画面形象起显影和放大作用。用解说把这些想象中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就是显影作用。放大作用是把画面上不显眼的、不被人留意的影像,通过解说,使观众注意它认识它,使它更有效地服务于主题思想。六、对转场起纽带作用。剪辑组合是制作电视节目的重要环节。这个纽带有时是图像,有时是声音,有时是声画结合。21、电
39、视解说词的基本要求。电视语言和广播语言有不少共同点,同时又有特殊要求:P130 答:1 语言与画面紧密配合。语言要和画面紧密配合,是电视广播对语言最基本的要求。电视节目一般先有画面内容,后有语言解说,语言的解说要有节制。2 亲切的谈话语体。解说语言要富于感情色彩,亲切的谈话语体,要求多用民众的口头语言。亲切的谈话语体,是电视广播对语言的一般要求,并不一概排斥书面语言。3 精炼概括的言辞。4 准确贴切的表述。电视对准确度和贴切性要求更高。对词义掌握不准,会造成用词不贴切,对画面内容理解不准,会造成语言表达不准。所以,须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辨析词义,另一方面要理解画面。22、采录现场音响一般有如
40、下几点要求:P144 答:一、实况音响要真实。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录音报道的生命。杜绝预录补录和造假现象。造成音响失实的情况:1 记者在现场的摆布 2 模拟音响代替现场实况音响 3 移花接木,把甲地音响说成乙的,把彼时的音响说成此时的 4 事前录音或事后补录 5录音技术不过关。此外,记者复制时随心所欲地复接,或在文字叙述时不尊重客观事实,也容易违背录音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二、实况音响要典型。不是任何真实可信的音响都有价值都能使用。三、实况音响要有层次感。自然清晰协调和谐悦耳。23、采录人物谈话要注意如下几点:P145 答:一、选择合适的谈话对象。选择好对象是采录人物谈话的关键。选择
41、首先从新闻价值角度考虑,是当事人或有发言权的人。其次选择对象要从传播效果来考虑。二、讲话内容要吸引人。其要求是 1 要言之有物,避免空泛的表态。2 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不要面面俱到,长篇大论。3 要自然生动,不拘束,不拿腔拿调。三、要掌握提问的技巧。1 提问要得当 2 应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 3 提问应尽量从具体问题着手,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避免大而空的提问 4 应尽量让对方说出事实来 5 提问内容不要超越采访对象所熟悉的范围。另外,注意不要提不合情理,使对方为难的问题。24、记者的现场口述的基本要求。P149 答:记者的现场口述有如下几个基本要求 1 记者的口述和音响应有
42、机结合,力求和谐统一 2边采录、边构思,注意总体结构 3 语言要符合广播语言的特点,力求通俗形象,有节奏感。25、谈谈现场摄录。P150 答:现场摄录是电视记者采集新闻事实的基本方法,通常有挑、抢、等、录、补等手段。一、挑,即挑选报道素材。“挑”是个综合的方法,它贯穿于电视新闻的始终,另外,“挑”在拍摄中兼有“等”与“抢”的内容。二、等,即要等待时机摄录最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和音响。1 要选择好拍摄位置和采访线路,做好一切拍摄准备,耐心等待最有表现力的形象与情景出现。2 新闻人物的出现,新闻现场事态的发展过程,是不以记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走向,做预见性等候。3有许多有特点的画面、音响
43、是可以预见并拍摄到的,但有些未曾料到、计划外的镜头也应主动灵活地拍摄,不要让它流走。三、抢,即抢拍。必须把那些易逝的感人场景抢拍下来。抢拍不仅是对记者能力的考验,有时还冒有相当大的危险 P152。应强调的是,作为具体拍摄方法,抢挑等三者间关系是相互关联的,拍摄运用时三者是同步进行的,等到时机来时要抢,还要边抢边挑。26、电视记者在镜头前的表现和形象要求:1 忌戴墨镜 2 忌故作潇洒状 3 忌过分修饰 4 忌抢话筒 5 忌话筒指向错误 6 忌“话筒支架式”(见词解)7 忌“指挥棒”和“教鞭”8 忌“侍者”形象 9 忌故作点头状。27、一般来说,录音报道中的音响主要有三个作用:P158 答:1 直
44、接揭示和反映主题,直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2 显现具体的场景,加强报道气势,补充文字叙述和描绘的不足 3 在场景与场景,段落与段落之间起联接的作用。28、具体地说,有声语言叙述在录音报道中的作用是:P159 答:1 向听众介绍采访背景及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意义等,这是全篇的引子和骨架。2 描述现场环境及介绍相关的背景材料。3 交代人物身份、经历和外貌特征,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4 表达记者的见解和观点,抒发记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主题,深化主题。5 在场面和段落之间起转换联接的作用。29、与报纸新闻评论相比,广播新闻评论受到广播特性的制约,因
45、此具有以下特点:P165 答:1 简短。这是广播评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个高要求。2 通俗。这是为了适合收听特点而提出的。3 集中。4 形式活泼多样。根据广播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对广播新闻评论写作提出了特殊要求:首先,广播新闻评论的选题要严,切口要小,既有利于论题集中,篇幅短小,又有深度。其次,结构线索要单一,主线贯穿始终,符合广播传播的线性规则。再次,语言要适听中听和动听,不冗长拖沓,还可使用典型音响。在新闻评论中带音响,更能体现和发挥其优势特色。30、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我国电视工作者转变观念开始进入电视纪录片全面创新的阶段,优秀纪录片作品有让历史告诉未来等六部详见 P18
46、7。这些作品突破了陈旧的创作模式和思维定势,体现了电视纪录片纪实风格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P187 答:1 极大地拓展了选题的广度和深度。2 强调“自然纪录”,选择“原生态材料”。如大动迁 3 注重情节化的叙事方式。用纪实性手法展示矛盾冲突。31、新闻报道词是电视新闻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涉及到电视画面与新闻报 道词的关系问题。大致上有三种看法 1 以画面为主 2 以报道词为主 3 认为画面与报道词应并重。前两种有失偏颇。第三种即报道词与画面的关系 P190。去掉画面虽也可是完整的消息,但因缺乏现实东西,印象也不会完整。32、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基本要求:P191 答:写电视新闻报道
47、词要注意:1 突出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2 用事实说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五要素要基本齐全。用事实说话还要注意选用概括性材料和典型事实。3 交代新闻事件的背景。注意与图像同期声和字幕的穿插。4 突出报道的角度方向和主题。5 帮助画面强调报道的现场感。现场和现场气氛是电视新闻最大的特色和优势。6 口语化。33、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报道词并不是较为规范化的结构框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一般来说,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报道词有如下几点写作要求:P194 答:1 要有完整充实的内容。注意时代气息 2 语言准确生动朴素。要创新,保证纪实性和真实性。3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34、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要变得有条理,做于观众收看,
48、应按思维逻辑的特点,对新闻予以分类集中,再串联起来。其基本的编排方式可分为四种:P196 答:1 平行式组接 2 对比式组接 3 关联式组接 4 积累式组接。另外还要注意到节奏感。节奏原指音乐舞蹈的音响和动作的运动过程,有规律地形成强弱长短的连续交替现象。我们把它借用来指的是要把新闻节目编排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以便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美。一般来说,长新闻舒缓,短新闻明快,应适当穿插搭配,抵消长的沉闷和短的急促的不足。不同体裁也应穿插安排。现场报道后用专访,专访后是评论,这样会产生节奏感。全是单篇新闻显得呆板冗长,可插入“集束式”新闻,安排一些小栏目。35、节目主持人产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49、P202 1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符合大容量信息传播的需求。2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适应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这种形式体现了广播电视特性和优势,因为主持人突破了播音员照念稿件和报幕员刻板宣布名单的形式。3 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为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36、节目主持人的素养:P208 答:1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 2 熟悉广播电视业务,掌握采、写、编、播、评各项工作环节 3 节目主持人应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 4 节目主持人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和现场应变能力 5 节目主持人要具备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37、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传播手段
50、的现代化,决定了它内部机制的复杂性,因而在管理方面形成了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不同的特点即:P225 或概 141 至 142 答:1 以宣传为中心的整体管理格局。2 分门别类的管理体制。3 纵横交错的管理形态。4 多种管理方法综合运用。38、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即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如下六项:P245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方针宗旨,是职业道德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各种意见、看法的总和。)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