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探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探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11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探究 提要: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各国学者对西罗马帝国灭亡根本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多史学研究者提出了诸如:“腐败说”“蛮族入侵说”“社会革命说”“土壤衰竭论”等原因说。然而笔者认为,罗马帝国内部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是导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关键词:罗马帝国;衰落;内部原因;人力短缺;经济危机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终生独揽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经过了数十年的内战,恢复了罗马的和平与秩序。著名的罗马帝国的历史时期揭开了序幕。到公元 1-2 世纪是罗
2、马帝国强盛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然而,在半个世纪之后的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民族起义和日耳曼人入侵的联合打击下走向了灭亡。两个多世纪以来,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各国学者对西罗马帝国灭亡根本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近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其所著 罗马帝国的衰退和灭亡的历史一书(共 6 卷,第 1 卷 1776年出版,最后 3 卷 1788 年出版)中说,罗马的衰退是过度扩张的自然结果。繁荣孕育着衰退的种子,随着征服的扩张,毁灭的因素也跟着增加,最终导致了帝国大厦的倾塌。1916 年,维兰德密斯密科维奇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罗马衰亡的
3、重新考察一文。他认为,罗马的灾难开始于共和国时期,早在加图时代(公元前 180 年左右),意大利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衰落了。各个行省的耕地逐渐沙漠化,荒地无限扩大。大量土地抛荒导致仍然耕种土地的农民税收负担加重,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恶化。所有这些使西罗马帝国难逃灭亡的厄运。1917 年,埃尔沃斯亨廷顿在经济季刊上发表“气候变化和农业衰落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一文。他的论证方法非常奇特。美国加里福尼亚地区有一种树龄达到 3000 多年甚至 4000 年的红杉树有一个特点,就 罗马帝国的衰退和灭亡的历史.爱德华吉本.(共 6 卷,第 1 卷 1776 年出版,最后 3 卷
4、1788 年出版)罗马衰亡的重新考察.维兰德密斯密科维奇.(1916 年版)经济季刊.埃尔沃斯亨廷顿.(1917 年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22 是每一年都长出一个年轮,根据年轮数可以推断树龄,而且这种树的年轮纹理之间的距离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候有利时,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年份,年轮纹理间距比较大,反之则较小。所以根据红杉树的年轮纹理的间距可以推断出该地区降水量的历史。而且亨廷顿认为加里福尼亚地区的降水历史与罗马统治时期地中海地区的降水大体一致。基于红杉树的特点和两地降水历史大致相同的假设,所以亨廷顿认为,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于公元 4、5、6 世纪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5、。罗斯托夫采夫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一书中,也探讨了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他认为正是通过城市这个媒介,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当罗马帝国扩张到西欧地区时,它自然会使城市成为罗马化的中心。但是城市的财富来自乡村,乡村农民激烈反对城市市民的剥削。在罗马帝国的和平环境下,城市居民逐渐不能适应军营生活,公元 3 世纪危机时,帝国政府只好招募农民参加罗马军队,军队中的农民与乡村农民联合起来,反对城市的压迫。因此,贵族以及依赖贵族的古代文明的衰落就是由于军队中的农民与乡村农民的联合反抗。笔者认为,他们的分析确实有可取之处,但不免有绝对化片面化的倾向。因此,本文从西罗马内部的政治动荡、严重的经济危机、军队的日益腐化
6、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来揭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罗马帝国内部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一、内部政治动荡 日益堕落的帝国政府机构及统治者引发了内部政局的动荡。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把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作为罗马公民而骄傲,为国家服务而自豪。因为那时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参与政治的机会,可以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能得到法律保护,能从国家获得各种利益。执政官、元老院及其它官吏也较为勤俭,腐败现象少。但从共和国后期(此时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开始,国家已完全成为君主及其官僚、军队的私有财产。绝对的权力使他们腐化堕落,肆意挥霍,想方设法搜刮人民。随着罗马共和国的瓦解,帝国的建立,罗马的政体由共和制
7、转为专制。统治者掌握了一切,公民丧失了各项政治权利,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由此带来了政府的腐败及公民意识的淡化。此后的统治者大多昏庸无能,性情残酷,实行专制。这使得元老院贵族民主制愈益为专制独裁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罗斯托夫采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33 所排挤。内部政治动荡,军队任意废立皇帝,统治者频繁更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沦为地主庄园的农奴,或干脆发动起义反抗暴政。使得罗马陷入内战的危机。二.严重的经济危机 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度的衰弱及劳动力不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罗马的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对奴隶剥削之上的。奴隶主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奴隶的劳动成果,便让其承担繁重
8、的劳动,致使奴隶无法通过繁殖后代来扩充奴隶队伍。且罗马的奴隶主要来自扩张与掠夺,随着对外政府战争的结束,战俘奴隶的来源断绝了,结果乡村生产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少。而此时,奴隶主又不愿在生产技术革新,奴隶制度使罗马的奴隶主不关心发展生产技术。于是造成生产衰退,导致了社会经济基础的崩溃。此外,政府对农民的压迫导致自耕农破产,农民为求生计大量逃亡,从而使兵源不足,无力抵抗“蛮族”入侵。其次,罗马帝国连连对外作战,扩张领土,贵族们挥金如土,生活腐化奢侈,大兴土木,把良田改成猎场以供消遣,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被摧毁。地主们用地租聚敛财富。而百姓生活日益贫困,贫富差距扩大化。从而从另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9、许多罗马史学家都认为,在迦太基沦陷后,罗马人变得过于贪财和骄奢淫逸。各级官员由个人野心和权力的贪欲所驱动,只为个人利益而非共和国利益忙碌。这种局面变在来年导致 严重的内乱。早期的基督教作家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和道德主义者都一直这样断言:“罗马帝国衰亡是人性关系堕落,生活奢侈和挥霍放荡的结果。”德国历史学家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说:“财政的困境部分原因于例常与异常的花费,部分原因在于处理不善。这些开销虽然浩繁,罗马的财源本来并非不能应付,然而罗马人的行政效率却已大不如前,究其原因,是受了民心的普遍松弛,及寡廉鲜耻的影响。”另一方面,农业的衰落使城市粮食和手工业原料缺乏,工商业也随之衰落下去。工商业又导
10、致城市萧条,必然引起末日帝国的增加税收政策,而这又加重了百姓负担。罗马史.蒙森(德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44 三.军队的日益腐化 罗马的专制制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完善的继承法。当皇帝去世后,帝国常因没有明确的继承人而导致各军事集团间的战争。罗马帝国后期,军队被用于个人私益,已完全成为皇帝的制造者,主子对将领和军队倚重,使军队骄傲跋扈,他们可以随意废黜、杀戮他们不喜欢的皇帝,推举符合其利益的人当皇帝,甚至公然拍卖皇位。各军事集团之间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长期战争不仅使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更严重地削弱和削耗了帝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军队战斗力也大大下降。此外,尽管罗马
11、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但由于东部希腊文明区与西部拉丁文明区之间在经济文化上有较大差异,因而帝国始终存在分裂倾向。军队成为满足将领争权夺利的工具,再加上财政危机,发不出军饷,边境防守崩溃,无力抵抗外来入侵,保卫帝国。而国内内乱,国外强敌逼近,必然要派军队镇压抵抗,而腐败的罗马政府没有钱发军饷,边境防守也开始崩溃,各地军政大员纷纷拥兵自立,帝国进一步瓦解,并最终导致公元 395 年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这就使在对抗“蛮族”入侵时,东西帝国无法团结一致,造成战争的失败。就像国学者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认为的,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它并不是发生在公元476 年的一个单一事件。其次,帝国
12、仅仅是西半部灭亡,帝国的东半部则作为拜占廷帝国而幸存下来,直到 15世纪中叶。因此,没有任何单一原因足以说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西罗马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的内忧外患导致,许多学者认为外族入侵是西罗马灭亡的主要原因,其实我认为这只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偶然因素,它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根本原因。罗马帝国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是导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罗马帝国内部的危机导致了其国力和抵抗力的衰落:如,皇帝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官僚集团及军队的腐败,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及对中下阶级和自由民的过分税收,贫富差距的扩大。这些原因都使得罗马的内乱
13、日益严重。对于一个内部已经满是危机,摇摇欲坠的帝国来说,就算没有日耳曼人,也会有别的敌国来推翻这个政权。所以说,罗马帝国内部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是导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西方文明史.马文佩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55 参考文献:1.关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的几种论点.吴柔曼.(世界历史1983 年 4 期)2.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之探究.李勤.章村.(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 年第 27 卷第 3 期)3.罗马帝国的衰退和灭亡的历史.爱德华吉本.(共 6 卷,第 1 卷 1776 年出版,最后 3 卷 1788 年出版)4.罗马衰亡的重新考察.维兰德密斯密科维奇.(1916 年版)5.经济季刊.埃尔沃斯亨廷顿.(191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