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弟子规纲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弟子规纲要.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学 弟子规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经典诵读 课程类型:语言文字类 主讲教师:班主任 教学材料:选编经典弟子规等内容为主;辅以名言、对联、谚语、古诗词名句、歇后语等内容。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 16 课时。授课对象:一六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与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根据相关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在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
2、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一重要精神,明确地指出了今天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不能离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深远,尤其是在“重礼明德”方面更是值得今人传承的。诵读如弟子规等经典,必将对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方向上给予指导,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并明确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
3、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文中的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古典文化积累,诵读经典,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学校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的体现:我校的“健康发展,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理念有比较深广的内涵,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古典文学经典作品中的许多思想也折射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拓展型课程的实践中体验并实践多元化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基础型课程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完善具有积极意义。我校的经典诵读集积累、背诵、书写于一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
4、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活动为载体,学习、践行弟子规为重点,全面推动学生与学校的发展,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与谐发展的学校。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校园充满“弟子规”的文化氛围,全体学习能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道德情操。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学校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学生、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得到做人做事的启迪。学生发展目标: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经典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
5、者;用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道德情操。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唱弟子规歌,培养学生诵读能力与感受语言的能力,积淀文化底蕴。教师发展目标: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与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与科研能力。在实践中理解与运用课程理论,实现角色转变,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艺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发展目标: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促进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的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办学品牌。三、各年段课程内容及要求 低年段:以读为主,以读
6、促背。能按照一定的韵律诵读与背诵,通过故事了 解意思;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行为。中年段:读书贵在实践,习惯重在养成。背诵全文,能说出重要句子的意思;开始写行善日记,引导学生一周做一件好事,课上把好事记下来讲出来。高年段:在弟子规学习基础上,适当进行经典名句拓展。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内容,积累名句,并在生活与写作中能加以运用。四、课程组织 开设时间:每周一课时 开展培训与研究活动 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搜集、提供信息资料。阶段性小结与经验交流。五、课程实施建议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因此,要坚持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学生读书,指导
7、上网浏览经典文化与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等。注重环境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育人作用,在橱窗、展板、墙报、读书角悬挂与展示经典书籍、名言等,形成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学科渗透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经典文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尤其是语文学科,加大指导力度。如:师生共同诵读、学生展示诵读等。开展系列活动 建立班级图书角,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量登记。经常为学生读书讲故事,让他们在听书或故事的过程中受到感染,从而爱上读书。利用班会、校夕会等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校本课程成果汇报中推出经典诵读中的典型,进行表彰。六、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
8、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改进。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与宣传典型。对教师的评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传统文化选编(国学经典选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人类在 21 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 2500 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88 年诺贝尔奖金得奖主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时大会宣言。作为中国人有何理由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
9、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再者,现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课程较注重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人的素质不仅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应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人文学科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技能、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训练弥补。而人文学科的缺失是难以补回来的,它是学生文化底蕴积淀过程,能潜移默化到学生生命个体中。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儿童阅读生活领域,借助经典文学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
10、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与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与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引导他们从小就去接触、去感受、去照做、去领悟先贤们的谆谆教诲,指引人们迈动蹒跚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成长、走向未来。(二)具体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与了解国学经典,认识国学经典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2、学生掌握主题式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朗读与诵读,乐于背诵积累国学经典精粹篇章,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3、形成一定的收集、整理、传播、交流、运用信息的能力;4、学生具备一定的与人与谐共处的能力。5、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建立良好的道德心理机制;6、欣赏并感受国学经典精髓的自然美、人文美,提高语言审美鉴赏力;7、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体会国学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人文素养。三、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校本课程读本国学经典选读。2、实施对象: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3、实施形式:背一背:以弟子规为主,辅以背诵三字
12、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节选。读一读:充分利用学生的国学经典选读,培养朗读能力。写一写:通过抄写巩固积累,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评一评:改变“告状式”的评价,推广“互动式、鼓励性”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四、课程实施管理 (一)课程实施方式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成语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与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1、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每周一次。2、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相关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3、围绕经典文学诵读开展综合
13、实践活动。如:诵读比赛。4、合理安排 1 天时间。a、早自习、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b、家庭作业每天花十分钟诵读,并读给父母听,或与父母一起读。(二)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副组长:成 员:(三)课程管理措施 (1)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校内推选教师辅导的形式与采用学习理论、实践运用、互相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2)学校提供校本课程开发后勤保障与时间保障。(3)每一个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汇编出开发设计(教案)一个。(4)组织学生成果展示。(5)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学校课程开发方面取得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四)课程实施建议 1、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单
14、位,组织各类比赛活动,在合作活动中学习积累语言,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诵读经典、演经典、搜集经典故事、办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经典、讲经典、用经典的积极性。3、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关系,使学生能“欣赏优美、理解智慧、感悟善良、学以致用”。(五)课程评价标准 1、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改进。2、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
15、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与宣传典型。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诵读 授课对象:1-6 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贯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 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函20106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与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师师德与知识积累;让青少年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所积淀的精美华章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通过背诵积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本学期开始,我校开发“国学经典诵读
16、”校本课程,在全校实施。课程目标: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通过背诵,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勤奋学习的态度与毅力。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作品的兴趣。2、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敦厚善良的心性。3、普及国学知识,使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教育新模式、探索育人新途径。4、通过师生同诵同写同讲的活动,促进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内容:1、自编我校国学
17、经典诵读教材,诵读经典诗词、诸子典籍等。2、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激发其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3、国学课与语文课相结合,并推荐优秀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课程实施:(一)实施原则 1、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积累为主,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运用,使国学成为学生真正的营养。2、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国学,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3、精选精读,取其精华的原则。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取其精华,去期糟粕,选读精彩华章,不全盘照搬。
18、4、简单与易于操作的原则。通过各种有趣的方法与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不断优化实施策略,使其更为合理、简单与有趣。5、评价考核。教务处要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并认真落实,推动促进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有效实施;各年级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长期坚持,并形成自觉的诵读习惯。(二)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每天早读 20、午读 15 分钟,其它课余时间。2、责任教师:各班班主任。3、内容安排:(暂定)年级 内 容 一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 70 首中的 10 首、弟子规 二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70 首中的 20 首、三字经 三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 70 首中的 20
19、首、增广贤文 四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 70 首中的 10 首、论语精摘、千字文 五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 70 首中的 10 首、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六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 70 首、“国学经典”精摘 4、活动安排:每学期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研讨课活动,每次一节公开课。每学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测活动,总结讲评。每学七举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相关竞赛。(三)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1、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管理小组 组 长:副组长:成 员:2、加强课程管理,分工明确,协调一致。课程组负责课程开发,包内容安排,教材编写等;教导处全面组织实施、督察落实、组织考核评价,年级组要按教务处要求积极配合;教研组、年级组要
20、分阶段定期组织研讨,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3、后勤保障 课程实施所需经费学校予以支持。课程评价:1、对教师的评价:按学校要求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有计划,有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如“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每月一赛”等)有落实,效果好。2、对学生的评价:按时完成背诵的内容,粗知大意;初步了解“国学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3、对课程的评价:看是否按 课程纲要 计划落实了课程内容,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课程预期成果形式 1、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总结(每学期一份)2、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案例、论文(每学年一册)3、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活动
21、剪影(每学年一册)4、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录象、展示活动录象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定安县岭口镇中心学校 王泽钦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授课时间:一学年 教材:整合、自编 授课对象: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一、国学课程的背景分析: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积极、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的成长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与丰厚的人文底蕴。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与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因
22、此,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学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常常犯难,常常苦恼。一方面,学生的语文学习只局限于与学习成绩有直接关系的十几篇课文上,课外知识的积累少的可怜,知识面狭窄,读写能力不高。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不健康信息对孩子影响太大,传统道德品质在孩子身上缺失。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孩子们不喜欢优秀的传统,而是周围的环境及教育者提供的太少。教师:大多数教师在参加工作后除了教材与教参外,很少阅读其他书籍了。许多教师成为近乎纯粹的“工作
23、者”,其他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的学习很少涉及,知识贫乏,视野狭窄。而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最终将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课程:国家课程中有关国学的教育内容较少,而作为国家小公民的学生却应该从小了解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并从中汲取养分,为一生的幸福奠基。因此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正是对国学课程的有力补充。基于以上对各方面的认识与对国学经典内涵的思考,学校将结合实际,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将“国学经典伴我成长”确立为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题。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形式到内容,从途径到方法,从校内到校外,让国学经典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走进每
24、一个孩子的家庭,走进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与育人过程。二、国学课程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文学素养为基础,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为目标。与此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实施与研究的能力。(二)总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国学经典诵读
25、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形成浓厚的以“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为重点的读书、学习、活动氛围,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经典的基本修养,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逐步明了学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学会与谐、友善地与人相处,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从小做有教养的人。努力提高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同时在没有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等。(三)分目标 1、传承文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下一代人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了解与吸收。2、陶冶情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
26、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与善诚信的品质。3、开发潜能。在儿童记忆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开发儿童的记忆力与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4、学用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领略古诗文的魅力,感受文言精华,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奠定语文基础,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5、发展语言。在大量接触经典古诗文的过程中,通过读、背、表演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想象等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27、。6、提升家庭文化品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四)各年段教学目标 年级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低年级 1.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20 万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课文;3、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诗句的意思;4.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与格言警句。1.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0 篇(段)。1.乐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写出自己想说的话;2.喜爱图书、爱护图书;/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任务与事件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有表
28、达的自信心。中年级 1.广泛涉猎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2.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初步把握阅读的重点内容,初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3.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能灵活运用在习作中 1.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2.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初步学会默读与略读;4.能借助工具书与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 5.自觉吸纳中华文化中的的精髓,具有一定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1、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2、养成收藏国学经典资料的习惯 3、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信心,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写下来 高年级 1、广泛涉猎各类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300 万字 2、背诵优秀诗文
29、 60 篇(段)3、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初步把握阅读的重点内容,初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4.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能灵活运用在习作中。1、学习快速浏览与跳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有 300 字 2、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3、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5.自觉吸纳文中的精髓,具有一定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1、养成读书看报、自主阅读的习惯 2、养成收藏图书资料的习惯 3、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信心,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写下来 三、国学课程的基本原则(一)熟读成诵原则: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国
30、学经典诵读内容力争达到“认 读准确、诵读流利,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够背诵”的目标。(二)教学相长原则: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要广泛学习国学 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三)教研同步原则: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 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效果。(四)有效整合原则:学校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注重过程,讲求实效,坚持家校结合。(五)模糊性原则: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为目标。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六)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不要求
31、程度整 齐划一。(七)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 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八)鼓励性原则:少责备、多鼓励,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热 爱经典为根本。四、国学课程的内容安排 诵读内容 年级 内容 课时 一 1、三字经、弟子规 每周 1 课时 二 1、三字经、弟子规 2、千字文 每周 1 课时 三 1、声律启蒙 2、古代名句选读 每周 1 课时 四 1、二十四孝顺故事 2、古诗文必背 每周 1 课时 五 1、朱子家训、增广贤文 2、孟子 每周 1 课时 六 1、论语 2、大学、中庸 每周 1 课时 备注:融入现当代中外名著、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五、国学课程的具体
32、实施(一)诵读活动中人员、时间的安排。定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完善。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活动,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可表演,可吟诵,可配乐读。力争达到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学习效果。1、活动责任人:各班语文教师及美术、音乐、体育等科任学科教师。2、活动时间:校内:上好国学经典课,每天早读的前 10 分钟、每节课前准备的 2 分钟及队会的部分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还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校外:要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拿出 30 分钟,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
33、学的殿堂。(二)阶段性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1、让每位教师了解活动的内容与精神,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2、利用升旗时间举行“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还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具体介绍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号召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给孩子至少读或讲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号召中高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至少与学生共同读书 30 分钟,并赢得家长对经典诵读的重视与支持。3、利用学校“小喇叭广播站”向学生宣传阅读的好方法及爱好读书的学生的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4、确立读书月,并在读书月期间利用黑板报、橱窗、教室、走廊等阵地,布置一些读书的名言,自创的格言,营造读书氛围。5、设置二
34、层、三层的开放读书吧,读书吧的书由同学们捐赠。学生每人捐赠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在书上写出自己喜欢它的原因。以及捐书人的姓名、班级、时间等。6、以校本课程形式开设阅读课。阅读课目的是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教学中教师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阅读课程形式多样可以有鉴赏课、分析课、自读课等。主要教学流程为:初读经典、整体感知 熟读经典、自悟自得 适度讲解、恰当点拨 展开想像、悟意明理 适当延伸、综合实践 另外,为了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5、还可给学生建立阅读档案,鼓励学生争得读书卡及考级证书。7、利用校图书室现有的资源,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备有精美的儿童图书,例如:各类儿童童话故事;简缩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等。8、科任教师针对本学科特点,制定出渗透国学经典内容的相关计划。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第二阶段:1、开展各种读书、诵读比赛活动,例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比赛,阅读知识竞赛与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评展、诵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2、根据学生读书情况,评选葵花阅读大王、藏书大王、经典吟诵大王等 3、结合班级管理创新,评选书香班级。4、美术、音乐等学科阶段性成果展示。第三阶段:1、表彰:颁发考级证书及先进个人
36、、先进集体的奖状。2、成果汇编:心得集、创作集、征文集等。3、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向家长汇报活动取得的效果。表扬经典诵读好家长。六、国学课程的管理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我校成立了以王裕基校长为组长,李湘副校长、王泽钦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语文教师为成员的经典诵读组织机构;结合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确定诵读内容,保证诵读时间,做到有组织指导,有目标要求,以确保诵读的持续性与有效性。2、师资保障:所有任课教师负责指导诵读,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各学科、各项活动中。3、制度保障: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制度,
37、明确活动要求,并有落实有检查。(方案中已有体现)4、经费保障:多方争取资金,克服经费困难,保证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顺利开展。5、营造书香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6、家长支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共同参与此项活动。七、国学课程的评价机制:首先,重视过程性评价。把诵读活动纳入教师量化考核、文明班级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建立“学校领导查年段组长促语文教师抓”有效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坚持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常规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规范化管理。如利用每周升旗仪式或早操结束后的时间进行诵读抽查,或让学生双休日把本周学的一首古诗背出,并让家长把关、签名等,多角度、多层面、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学生的
38、诵读能力。学校定期开展检查,督促班级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经常组织各类诵读活动,以活动促进诵读工作的开展;举行全校性的比赛活动,检验诵读活动成果。其二,体现激励评价。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孩子背诵的热情,检查诵读效果。我们的评价原则是:只鼓励、不批评。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星星擂台”对抗赛、“每周之星”评选、古诗“过级”考试、背诵状元、竞赛、知识问答、表演、发放等级证书或奖状、喜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其三,探索分层评价。一是分学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按不同的评价内容、目标推进经典诵读。二是分等级,分为语文学习特长生、优秀生、合格生三种类
39、型,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诵读目标,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各类学生都能取得长足进展。为了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将国学经典与书香人生紧密结合起来,让国学经典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诵读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在诵读中成长,不断提高师生的素养,将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让师生厚积薄发,为他们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方案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与信度。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3、素质培养的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40、,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三、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课程方案评价表:评价项目 评价要求 评价分数 课程开发 目的意义 20%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联系密切 3 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意义 7 课程宗旨的体现 5 对
41、学生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5 课程目标 的确立 20%目标明确、清晰 7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6 考虑到学力分层的因素,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7 课程内容 40%内容组织得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 10 内容科学、启发性强,突出能力 15 内容新科技、新观点、新教学思想含量高 15 课程评价 20%评价可操作性强、方法科学、具有激励性与制约作用 20 总 评 2、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目标 目标描述 落实情况 理念体现与教学设计 正确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模式,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与谐共
42、融。教学设计严谨独特,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较好()一般()较差()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确定适合小学生特点与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符合小学生实际。教学效果显著,能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深刻的领悟,较高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较好()一般()较差()教学内容设置的适切性 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并与教学目标一致,暗含目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身心水平,能为学生所理解与把握,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较好()一般()较差()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应与课目标一致,并服从、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方法动静相宜、灵活多样、有实效,符合学
43、生特点,为学生所喜爱。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适当。总之,合理采用教学形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兴趣导向,注重教学过程。较好()一般()较差()教学组织要合理、顺畅与灵活 教学程序与结构要清晰合理,新颖有效。教学组织主次分明,进程紧凑、灵活有序,各环节连接自然流畅。沉着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形并妥善处理,体现教师等第主导作用 较好()一般()较差()教学准备工作的表现 主要指教师的备课及教学材料的准备要充分:教学场地的选择恰当;教学环境的设置要有利于师生互动与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较好()一般()较差()教师的综合素养(品德、知识技能、心理状态)教师对课程的把握要准确,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
44、的使用要到位,思路清晰,点拨得法。仪表、教态、语言恰到好处,体现较高的修养与人格魅力,为人公正、平等、负责、理解、宽容、有亲与力,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并成功地激励学生。较好()一般()较差()学生的反应,即学生满意度的表现 学习方式要体现出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生对教师有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较高,学习负担适宜;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较好。较好()一般()较差()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刻性 能客观地进行反思,分析具体透彻,依据理由充分,语言准确清晰。能从教学实施的反思中,提出课程整体或局部的修缮问题,有利于对课程进行重构与改进。较好()一般()较差()总 评
45、 3、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出勤率低于 60%无学分,超过 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 20%。(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占学业总成绩的 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3)课程结业成绩。计为成绩学分(K)。占学业总成绩的 40%。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4)最后按 A、B、C、D 分四个等级 地方、校本课程学生综合评价档案表 班级_姓名_时间_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点 自评 互评 师评 参与 态度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3、做好资料积累
46、与处理工作。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5、乐于合作,能与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获得 的 体验 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7、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责任心。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10、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学会 学习 11、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的 发展 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5、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年级 内容 优 良 中 合格 一年级 三字经、弟 子规 熟 练 背 会 所选篇目,并了解大致意思 1、熟练背诵所 选 篇
47、目9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 己 的 言行。1、背诵所选篇89%-8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篇目79%-7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 篇 目69%-6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二年级 笠翁对韵 熟 练 背 会 所选篇目,并了解大致意思 1、熟练背诵所 选 篇 目9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 己 的 言行。1、背诵所选篇89%-8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篇目79%-70%以
48、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 篇 目69%-6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三年级 孝经、增广贤文 熟 练 背 会 所选篇目,并了解大致意思 1、熟练背诵所 选 篇 目9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 己 的 言行。1、背诵所选篇89%-8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篇目79%-7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 篇 目69%-6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四年级 大学中庸 熟 练 背 会 所
49、选篇目,并了解大致意思 1、熟练背诵所 选 篇 目9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 己 的 言行。1、背诵所选篇89%-8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篇目79%-7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 篇 目69%-6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五年级 论语 熟 练 背 会 所选篇目,并了1、熟练背诵所 选 篇 目1、背诵所选篇1、背诵所选篇目79%-70%以上,并1、背诵所选 篇 目 解大致意思 9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 己 的 言行
50、。89%-8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69%-6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六年级 道德经 熟 练 背 会 所选篇目,并了解大致意思 1、熟练背诵所 选 篇 目9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 己 的 言行。1、背诵所选篇89%-8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篇目79%-7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1、背诵所选 篇 目69%-60%以上,并了解大致意思;2、能够以经典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