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9621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9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实录 1986 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已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研究第 18 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请把教材翻到第 87 页。(板书: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师:笑话中提及的危机是什么呢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首先让我们通过三段材料来回顾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板书: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苏

2、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 1926年到战前的 1940 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轻工业只有,农业则为。苏联国民经济(1)片面发展重工业;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 卢布,那么 700 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 1 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 1 卢布。大国的崛起 国家推行的是什么类型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位乡村女教师在信中写道:“战争结束也有11 年了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农

3、村已经没有人了。苏共中央通报 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师:可以说,斯大林体制曾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 1/3,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了经济发展,苏联的经济改革势在必行!这是苏联进行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板书:在弊端后加上阻碍经济发展根本原因)从 1953-1991 这 38 年间,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不仅没有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看赫鲁晓夫改革(195

4、3-1964)(板书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教师过渡:1953 年 3 月 5 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后,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生于一个矿工家庭,24 岁入党。由于他具有高超的政治工作才能,逐渐从基层党务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赫鲁晓夫在很多外交场合不注重自己大国领导人的形象。这张图片反映的是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大皮鞋敲桌子,被称为“国际笑柄”。赫鲁晓夫因其性格急躁喜怒无常,被称为“鲁莽的改革者”。师:1956 年 2 月,苏共召开了“二十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了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同时作了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具体情况如何呢,同学们我们看一段录像。生:

5、看录像 板书:师:可以说,赫鲁晓夫的报告震惊了整个世界。赫鲁晓夫为何对斯大林进行批判 根本原因是我们刚才已经分析出来了:体制出了问题,苏联的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另外这也用于说明赫鲁晓夫夺权的合理性和改革的正当性。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据克里姆林宫最新档案解密一书中记载说赫鲁晓夫曾经对几个亲信说:“尽管他已经是具僵尸,我也要为我的儿子报仇,让他尝尝我的厉害。”原因是赫鲁晓夫有个儿子成了德国人的俘虏。最终他向德国投降了。成为敌人手中的一张牌。后来他被苏联的除奸队“偷”回来送到了莫斯科。赫鲁晓夫两次请求斯大林对他的儿子从宽处理,但还是把他给枪决了。所以,有人说,关于赫鲁晓夫的批判动机,确实不是简单的问题。

6、客观的讲,对斯大林的批判,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同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所以,他的这种批判不彻底。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损害了共产党的权威,这些对于苏联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师:下面看书,填表格。评价(1)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改革是符合苏联社会亟待解决的政治、经济矛盾的迫切需求,对于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摆脱斯大林模式起了重要的作用。如,19531963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7、率为,是美国的 2倍。1954 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61 年,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是第一个征服太空的人。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2)理论上没有突破,依然实行赶超战略,提出了在 1961-1970 年十年内,赶超美国,在 1980 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计划。定下的指标不切实际,助长了浮夸风。(3)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我们看这副图:赫鲁晓夫开展玉米运动,他认为:玉米是一种最好的青贮饲料,它是自然界用来喂牛的第一等饲料。因而要求各地广泛扩种玉米,结果是因为苏联的气候条

8、件不适合玉米生长,其它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赫鲁晓夫是靠农业起家的,但也为农业所累。经过垦荒运动产生的几百万公顷新垦地,因不注意生态保护而导致土壤的沙化。结果,1963 年一场大沙尘暴席卷了垦荒区,垦区的大部分新垦地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这迫使赫鲁晓夫一面恢复配给制,一面动用黄金向国外购买粮食和食品。因此在苏联最高领导层和国内各阶层招致了普遍的不满。常此以往,赫鲁晓夫专横的工作作风和改革的一些严重失误,使党内和社会上对他的不满之声越来越多。1964 年 10 月,苏共中央主席团乘赫鲁晓夫外出度假,策划了一场把赫鲁晓夫赶下台的政变。之后赫鲁晓夫靠领取养老金度过余生。赫鲁晓夫的墓碑用 7

9、 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有人认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把改革重点放到农业上结果欠收,全国没饭吃,所以他的改革把苏联搞乱了。为了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任者勃列日涅夫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师:勃列日涅夫执政 18 年,是苏联历史上除了斯大林(执政 29 年)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他习惯于因循守旧,从不采取急进冒失的举动。他在开会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先听大家发表看法,然后尽量照顾各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加以折中,采取中间路线。人称“妥协能手”。涅夫 看书 填表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师:与赫鲁晓夫改革不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侧重工业

10、,推行新经济政策,前期取得显著效果,但后期与美国搞军备竞赛,拖跨了美国经济,80 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在教材中找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1)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第二,在保持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前提下,突出经济方法,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第三,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第四,以利润为中心,加强经济刺激。(没有突破原有的体制,支撑他的是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工业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收到了一定效果。成效:读小字(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

11、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扩大农场和农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有一定的效果。农业方面的改革,扭转了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甚至排挤农业的做法。新农业政策的推行,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度曾使苏联农业有了显著的好转。在工业方面,19531963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是美国的两倍。(2)总体上失败 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认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这是一种修补性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去除积存的弊病。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在执政的后八年,他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还得了中风和心肌梗

12、塞,面部肌肉瘫痪改变了昔日漂亮的脸庞。对事态的问题反映迟钝,在同美国总统卡特的单独会晤中干脆一言不发,搞得卡特总统不知所措。晚年的他逐渐丧失自我批判意识。20 世纪 70 年代下半年,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 80 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军事和重工业与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比重为 74:26 工业与农业的比重为 82:18 这一经济结构对苏联来说,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苏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越

13、来越高。师:1982 年 11 月勃列日涅夫在睡梦中病死家中。此后的 28 个月中,先后当政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去世。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的边缘时刻,54 岁的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是克里姆林宫主人中唯一一个正规的大学生。戈尔巴乔夫于 1990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本来改革这个词汇在俄语中有多种表示方法,而戈氏却用了一个改建,改造这样的词汇。在俄文词典里对这个词汇的解释是推倒到重建。有人据此说戈氏从一开始就居心要把苏联这座大厦推倒重建,他想建立一个他自己理想中的国家。他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14、”。看书说出内容。其基本目标是:到 2000 年,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要增长 1 倍,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提高到 5%,人均实际收入增加 60%80%。其基本思路是: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给企业放权让利,国家对经济管理逐步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经济管理为主的方法过渡。戈尔巴乔夫提出,这一战略要实现的经济规模要比以往时期大,用 15 年的时间做完苏维埃政权 68 年里要做的事。和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不同的是,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措施针对的是所有,而不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修补。师: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经济继续滑坡。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

15、,于是他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从 1990 年开始出现第一次经济负增长(-4%)到 1991 年经济大幅度下降(-15%),苏联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经济危机导致了信仰危机,苏共威信下降,社会主义失去了吸引力。经济危机促进了政治危机,各种政治派别登台捣乱,大肆搞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活动。经济危机诱发了民族危机,民族矛盾激化,独立和分离倾向滋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各共和国急于脱离苏联。经济危机也为国际反苏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提供了可乘之机

16、。毫无疑问,苏联的经济危机是导致苏联演变和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形成和爆发经济危机确有其历史的原因(包括理论、指导思想的失误、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等),但是,现实的直接原因还是由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造成的。1991 年 12 月 26 日,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联解体,从总体上讲都是在非暴力的环境中完成的,是“和平演变”。第二,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设计一张“苏联经济改革一览表”,并填写表中有关项目的内容。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体制弊端

17、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氏改革混乱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措 施 农业 给予农民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 工业 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评 价 积极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精神。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

18、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局限 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赛,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滑坡;三次改革的比较: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异: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探究活动:苏联改革

19、过程中的教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带来什么深刻的借鉴呢 提示:有哪些深刻教训我们应该怎样借鉴、吸取教训可从政治稳定跟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速度问题,改革的理论指导问题,改革的方向问题,改革的配套措施、政策问题,改革遇到的阻力、矛盾问题,等等方面讨论。)答案: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启示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

20、义道路。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赫氏、勃氏修修补补,戈氏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留下什么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5、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改变改革

21、的方向;6、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别要保持政治的稳定。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7、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课堂总结:之所以发展到这种严重地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的特点;二是斯大林逝世后的历次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制度模式,其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最后积重难返,使危机总爆发,苏联东欧各国人民对其失去了信任,力求寻觅另一种社会发展道路。也正是这个原因,苏联东欧各国在发生剧变后,无一例外地都宣

22、布彻底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决裂,朝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转轨。所以,中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摆脱斯大林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避免出现苏联东欧各国悲剧的一项最重要的政策。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的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不会一帆风顺。相对于苏联,中国立足本国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下节课专门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经过 25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这说明:一、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框架基本形成,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运行,市场在资

23、源配置中已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二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这也说明,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虽然不像在苏联时期因排斥市场经济而产生严重阻力,但也决不是说,在这方面不存在问题了。现在中国强调,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总之,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就是说,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视角来考虑,党执政能力的提高,表现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能否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作为转变经济

24、增长方式微观基础的企业管理;促进科技进步;调整经济结构;摈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最终是要达到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保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于军备的开支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 2530,也就是说,比美国和欧洲北约国家的同类指标高出了45 倍”。7“没有任何敌人能像军国主义化那样吞没一切,给经济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这是在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是以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的。因为,按苏联的经济实力,它做不到“既要大炮又要黄

25、油”。长期以来,苏联市场紧张,社会主义经济一直被称为“短缺经济”。到苏联发生剧变的 1991 年,市场上真是“空空如也”。事实证明,苏联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更多的是为满足实行扩张政策的扩军备战的需要,广大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一直不是放在发展生产的首要目的上。这种经济不可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就更谈不上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外,不论是农、轻、重的比例还是工业内部的比例,都是不协调不平衡的。这就决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如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它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而出现由停滞、全面停滞到衰退一直到垮台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方面,中国应吸取的教训有:一是作为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26、上,考虑到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天下还不太平,加上还没有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适当提高国防力量是必要的,但决不参与军备竞赛;二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师:同学们说的对,最多的时候,世界上共有 15 个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只剩下了 5 个。之所以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就是苏联和东欧改革失败,为什么苏联没有经过自身的改革而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有人认为:赫的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的改革把苏联搞死了,戈的改革把苏联搞跨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苏联的经济改革。板书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改革就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

27、层建筑调整变动。从程度看,改革分为两类: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我们现在进行的就是这类改革;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 1861 年改革就是这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力是否持续稳定地发展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未能成功的主要教训 在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几代领导人都对原有的体制进行过改革尝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体制的弊端。改革的过程中,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的瓦解。今天回过头去看,在斯大林之后,苏联有过三次改革的良好时机。第一次时机是 5

28、0 年代中期。当时,社会主义已经在多国巩固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了。苏联的经济规模也扩大了,迫切需要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而且原有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赫鲁晓夫也确实主张并实行了某些改革,但他的改革是混乱无序的。第二次时机是 70 年代初期。苏联原有体制的弊端暴露得更加充分、更加严重,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受到严重阻碍。勃列日涅夫虽然实行过“新经济政策”,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自主权,但很快又草草收场,停止不前了。与此同时,他用“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来掩盖问题,夸大成绩,使人们满足于现状,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第三次时机是 80 年代中期。但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关键时期却提

29、出和推行了错误的路线,使改革的方向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果导致苏共变质,社会主义在苏联彻底垮台。人们在研究和总结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看法和观点。应该说,苏联改革历经几十年,都未能取得较大的成效,最后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教训恐怕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第一,必须注重发展战略的调整。社会发展战略,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行的轴心。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当时的社会发展战略而设立和运转的。当时社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后来因战争的需要,又特别重视军事工业的发展。在斯大林之后的几十年里,苏联由同帝国

30、主义相抗衡,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逐步转变为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核军备竞赛,这就使它的发展战略难以有根本性的调整,长期以军事工业为中心。这样一种发展战略,耗尽了苏联的国力,给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在客观上制约着苏联体制的改革。因为实施这种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作保障。发展战略不改变,体制上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第二,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实际。思想僵化,理论教条化,是斯大林时期就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从 5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苏联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没有比斯大林后期的认识水平高出多少。如认为苏联已进入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31、,并进一步得出苏联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或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结论;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实现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需要抑制商品货币关系;并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民国家、共产党是全民党等论点。这些与苏联的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依据这样的理论观点,改革怎么能会深入地进行下去。不解放思想,面向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和创造新的理论,是无法推行改革的。第三,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就拿斯大林破坏民主、搞个人崇拜问题开刀,似乎是要解决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但

32、他根本没想去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赫鲁晓夫和后来的勃列日涅夫等人在原有的政治体制下,依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搞个人崇拜、家长制等背离民主原则的那一套东西。由于党内缺乏民主,国家民主制度及法律机制不健全,苏联党内很难产生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能适应时代变化,并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干部;党外的意见和要求也很难集中起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这种情况长期没有改变,一方面扼杀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又为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滋长提供了土壤。这就不能不为改革无法推进和改革最终偏向埋下了制度方面的祸根。第四,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应该说,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生产

33、目的是比较明确,实践上也没有长期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情况发生。苏共领导人在着眼于改革的时候,也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在改革中没有引入市场机制,是一个教训。这主要因为在理论上一直把市场看成是资本主义专利。不引入市场机制,无论怎么改革,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分配平均主义等原有体制的弊端。苏联改革不成功的教训表明,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上要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完备发展的历史阶段。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联系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04 江苏 1945 1918 1982 1991 1927 1929 1933 1925 1921 1917 1964 勃 1939 1955 1985 赫 战后初期 1917-1918 十月革命 1918-1321 战时共产主义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 1925 1927 1929-1933 1939-1945 1945-1955 1955-1964 1964-1982 1985-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