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9046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序要清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线索要明 进入现代以来,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对破坏力极强的经济危机日益无能为力,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机制,二战后得到了更为灵活地发展;与此同时,苏联则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道路上留下了经验教训。线索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1)19 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

2、 20 世纪 70 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线索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 21 讲世界资本主义经

3、济政策的调整 (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2)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3)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第二

4、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平等,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6)第三产业的繁荣,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一、从大危机到大调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 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供需矛盾激化。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爆发:1929 年 10 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3特点:范围广泛;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二、罗斯福新政 长期以来,

5、我国历史教学界一般都视 19291933 年的美国大萧条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对应,将罗斯福新政视为罗斯福和他的政府为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和,即罗斯福新政为经济新政。现在看来,这种观点虽有其道理,但存在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缺陷。实际上,无论是大萧条,还是“新政”,都远比我们以往说的要复杂得多。第一阶段是 1933 年到 1935 年,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医治创伤,结束混乱状态。第二阶段是 1935 年到 1939 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着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第一阶段着重于复兴,第二阶段着重于改革,而救济贯穿两个阶段的始终。1经济新政(1)措施:

6、以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和工业复兴法为核心的经济措施是“新政”的主体。经济措施执行的效果决定着“新政”的成败。事实证明,罗斯福的经济措施总体上是正确的。这些措施遏制了经济大萧条,虽有曲折却一步一步地把美国经济引向复苏。(2)作用:罗斯福经济新政的根本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经济的模式,使其从自由放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为国家干预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从新政开始,联邦政府承担起确保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不仅要宏观调控,还要通过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等途径积极介入分配,经济运行的好坏可以说成了判断政府成败的关键,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放任自由主义宣告结束。2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1)措施 开展紧急社会救济以

7、直接救济为主,即直接向贫困人群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他物资。实施“以工代赈”。作为一种救济方式,“以工代赈”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创设工作岗位,让救济对象参加工作,获得报酬,从而解决自己乃至家庭的生计问题。制定社会保障法。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不久即安排人起草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要求该案能使每一个美国公民的生活都有保障。(2)作用:社会保障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让联邦政府为个人和社会福利承担重要的责任。罗斯福关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一系列立法行动和措施,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3环境保护新政 (1)措施 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如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田

8、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环境保护立法。1933 年,国会通过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同年,国会所通过的 农业调整法中也有鼓励休耕的内容。实施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小工程以水土保持示范区为代表,19371941 年,各州共建立 500 多个水土保持示范区。大工程以田纳西河流域整治工程为代表。(2)作用:首先,新政把 19 世纪末开始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推向高潮,促进了美国资源保护体系的初步形成。其次,新政创造的生态环境遗产为战后美国的环保运动和环保主义奠定了思想和人文基础。最后,罗斯福开创的政府大规模干预资源保护的政策实践对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强化对环境问题的干预有直接影响。4政治体制新政(1)措施:积极扩充总

9、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2)作用: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5外交新政(1)措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美国对拉美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控制拉美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

10、场的目的。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综上所述,多维的罗斯福新政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它是经济新政、社会保障新政、环境保护新政、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等的综合体。探究主题(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应对措施及教训 史料一 同 1929 年相比,1932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44%。其中美国下降 55.5%,德国下降 52.2%,法国下降 36.1%,英国下降 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 29 万家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11、的水平。经济大萧条研究 教你读史 史料一说明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大危机源于美国并在短时间内波及世界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美国经济发达,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史料二 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 史料三“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

12、赤字。”1930 年 5 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大幅度提高887 种商品的关税,1931 年底对 25 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 1940 年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说明胡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史料三说明胡佛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进行了干预。思考 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在危机初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结果如何?提示 措施: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提高关税;实施货币贬值。结果:经济形势更加恶化。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1)对策 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

13、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2)教训 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探究主题(二)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 史料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 60

14、0 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 3 万个以上的工程中。思考 根据史料一,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提示 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史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摘自美

15、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干预的手段有哪些?提示 措施:举办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

16、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1以下是 1933 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40.6%28.4%16.5%8.4%1/3 外贸缩减 70%69.1%50%60%50%2/3 失业人数 1 700 万 600 万 近 300 万 85 万 300 万 3 000 万 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 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下降 C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 解析:选 D 据材料五个主要国家在工业、外贸和失业人数的数据可知经济危机破坏力巨大,故 D 项正确。2(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

17、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 是指()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 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解析:选 C 根据题目中“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得出,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克服经济危机,C 项符合题意。3(2016新乡调研)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18、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材料主要表明()A美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 B美国已走出经济困境 C基层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D新政注重缓和劳资关系 解析:选 D 材料中“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表明缓和劳资关系,故 D 项正确。4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1787 年宪法得到修正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变化 解析:选 D 1787 年宪

19、法确定的三权分立原则没有改变,故 A 项错误;材料不是对 1787年宪法进行修正,而是面对经济危机,赋予了总统更多的权力,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政局稳定,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可知权力模式出现新变化,D 项正确。5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加法减法一起做”,“调整产品产业结构,让它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罗斯福新政与之相对应的措施是()A成立美联储,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 B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D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去产能,去库存”的供给侧改革,可知是对工业

20、生产进行供求关系的调整,A、B 两项均是在金融领域进行调整,故 A、B 两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同样是进行工业供求关系的改革,故 C 项正确;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是社会救济方面的改革,故 D 项错误。二、从大发展到大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政策)1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2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3目的: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4原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接受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5发展过程(1)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21、世纪初,即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就已经产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国营铁路、国营兵工厂、国有土地基金等国有企业和半国有企业。一战期间,受战争形势所迫,几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许多国家实行了生产和分配的国家调节。战争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弱。(2)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次得到显著发展。如美国出现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中,各参战国实行严厉的统制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高潮。(3)广泛发展于二战后。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入猛烈发展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

22、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不再是短期的“战时状态”或“反危机措施”,而是发展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经常性需要。国家政权介入到经济的各个方面。(4)调整:到 70 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典型国家:英法)。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交通、公用事业等收归国有,在私有制之外出现了国有制,因此称“混合经济”。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国家干预不采用经济计划的方式,而采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是

23、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混合经济模式。(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日本)。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典型国家:美国)。(4)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典型国家:联邦德国)。7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

24、的总的垄断资本家。8评价(1)积极作用: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和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2)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到后期则出现了经济“滞胀”、财政危机等新问题。二、建立“福利国家”(社会保障)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25、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历程: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 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 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4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5评价(1)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1 原因:20 世纪 40 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2表现(1)产业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 的部门。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起,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迅猛发展。(2)就业结构:从事第三

26、产业和第四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加。探究主题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特征 史料一 二战后的西欧国有经济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经济的手段,表明二战后的西欧实行了国有化政策。思考 根据史料一概括西欧国营经济的发展所反映的实质。提示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实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应用。史料二 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地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教你读史 史料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其实质上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

27、式。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提示 保障了低收入阶层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史料三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 思考 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鲁尔区产业结构进行了怎样的调整?你怎样看待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提示 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看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1)方式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

28、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2016佛山质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福利国家政策包含如下内容:提供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社会服务系统。这些政策旨在()A掠夺高收

29、入阶层 B提高下层人民生产积极性 C发挥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D提供人们向上进阶的可能 解析:选 D 福利国家相当于“一张安全网和一个梯子,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此处福利国家即提供了一个梯子,一个向上进阶的可能,故 D 项正确。2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 GDP 比例统计表。表中内容反映出()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38.0%55.0%1980 2.5%33.4%64.1%2006 1.0%20.0%79.0%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 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

30、:选 A 表格中显示第一、二产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体现出美国产 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故 A 项正确。3(2017锦州质检)“1933 年,美元贬值约 30%。1944 年,美、英、中等 44 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 年,美元贬值 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这段材料中提到了美元两度贬值,其共同目的是()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解析:选 A 根据所学,美元贬值,有利于出口,根据材料“1933 年,美元贬值约

31、 30%”“1973 年,美元贬值 10%”中美元两次贬值,都恰逢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贬值有利于推动美国商品出口,打开国际市场,故 A 项正确。4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尽管这一学说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将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A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B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C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D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解析:选 D 材料中“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西方发达国家未贯彻到底,

32、却“要求”发展中国家推行,要求其开放市场,支持自由贸易,所以从中可以看出该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便利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故 D 项正确。5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曾有媒体以“新保守主义”来形容她,认为她执政期间(19791990 年)一连串的改革行动是要将英国带回到亚当斯密时代。下列措施中最有可能是其实施的是()A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 B重要产业收归国营 C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D扩大失业救济范围 解析:选 A 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与征税体现了英国减少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力度,增大市场自由竞争活力,与亚当斯密倡导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相适应,故 A 项正确。6下表为西方主要发达国

33、家 1947 年和 1970 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图,由此可见()A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B科技革命促使创新经济逐渐兴起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选 B 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幅增长受到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出现,故 B 项正确。本讲命题点研究 20102016 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全国卷 2013胡佛干预政策 2015社会保障 全国卷 2014美国经济危机 全国卷 全国卷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

34、高考中命题率不高,已考过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上,而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一直未考查。但本讲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紧密,在今后的复习中仍要关注主干知识,注意现实热点与教材内容的衔接。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一)能力方法灵活考 1(2013全国卷)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

35、工程贷款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信息:“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结合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选择 D 项。高考选用的新材料往往“出人意料”,但综合探究分析材料得出的结论又会在“情理之中”。如胡佛总统的有限干预措施在教材中几乎是空白,但通过新材料的补充,弥补知识的空缺,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体现了“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的命题立意。(二)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2(2015全国卷)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

36、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选 B 由材料信息“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是规范工业生产,C 项是调整农业生产,D 项是调整劳资关系,故三项可以排除。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5 年新课标全国卷第 34 题就依此命制,这有助于帮助引导考生树立法治精神和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理念,更体现了“关照现

37、实的历史价值引领”的命题立意;也契合当今养老问题的热点,以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关注中国老龄社会将要到来的养老问题。(三)社会热点隐性考 3(2014全国卷)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解析:选 C 从“幻想型”“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可知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故 C项正确。2014 年 2 月 10 日,好莱坞著名女童星秀兰

38、邓波儿去世,举世为之哀悼。大萧条期间,没有哪个明星比这个小女孩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在当年新课标全国卷的高考中,就利用了人们熟知的童星秀兰邓波儿作为题干的材料,再现大危机时代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试题呈现方式新颖活泼,贴近生活。热点演练 119 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 1820 年的 45%55%降到 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 1929 年相比提高了 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A有利于国家贸易的自由化 B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解析:选

39、 B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大幅度降低关税,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等国向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客观上也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故 B项正确。2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该措施的影响是()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选 D 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发展对外贸易,故 D 项正确。3罗斯福在某次就职演说中曾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

40、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是强调()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 解析:选 C 强调纪律就意味着要对“自由”的经济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调节,故 C 项正确。41981 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 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 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 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重新界定政

41、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强调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故 D 项正确。51946 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这一法案()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 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 C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 解析:选 A 这一法案表明美国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故 A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已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法案的影响,故 C 项

42、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失业问题严重,故 D 项错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7金华十校联考)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年份 玉米产量(百万蒲式耳)麦产量(百万蒲式耳)农产品价格指数(1913100)1929 2 622.2 806.6 138 1930 2 081.1 851.0 117 1931 2 567.3 900.2 80 1932 2 908.1 726.9 57 据福克讷美国经济史整理 A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冲击不大 B“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 C政府向

43、农民提供补贴以保持低价 D美国农产品出现严重“生产过剩”解析:选 D 根据表格玉米产量、麦产量总体上升,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可知农产品供需失衡,“生产过剩”,价格下挫,故 D 项正确。2据统计,在 19131938 年的 25 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 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 3%,年增长率为 0.7%。这表明()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选 B 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渡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 B 项正确。

44、3“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材料表明()A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 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计划的优点 C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 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析:选 B 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危机时,苏联由于实行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说明制定经济计划有利于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4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在

45、本质上反映了()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C新政侵蚀了自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 解析:选 A 罗斯福新政实施之后,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来的自由主义,有些人发出了批评的声音,说明美国自由传统根深蒂固,故 A 项正确;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批评的声音只是少数,罗斯福政府没有失去民众基础,故 B 项错误;新政本质上维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根基,故 C 项错误;个别不同的声音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共 识,不能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5(2016宜春一模)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

46、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可知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底层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 D 项正确。6“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

47、力 解析:选 C 题目中“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说明了罗斯福新政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要求,故 C 项正确。7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B开创了国家干顶经济的先河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解析:选 C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最准确的表

48、述为调整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 B项错误,C 项正确;计划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专利,故 D 项错误。8(2017焦作模拟)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政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段话()A批评国家压迫企业的行为 B认为政府干预将扼杀企业活力 C意在论证协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必要性 D主张企业发展应摆脱政府干预 解析:选 C 材料中涉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既要干预,又不能过分干预,故 C 项正确。9德国学者考夫曼指出:“股市生意兴隆,自营业者的收入

49、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一些人在谈论来自上层的阶级斗争,而另一些人则在谈论社会妒忌和投入必须得到回报。”其旨在强调()A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挑战 B政府重视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福利国家”规模缩小 D劳资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 解析:选 A“自营业者的收入过度膨胀,而政府的政策却在竭力降低最高税率”,社会贫富差距在扩大,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面临挑战,故 A 项正确。10下图是西方部分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和 GDP 增长的情况图。此图表明()A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 B公共社会开支和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 C这些国家的公共社会开支持续稳定 D经济总量与公共社会开支呈现正相关

50、 解析:选 C 根据 GDP 增长图自(19802005 年)各国都是起伏波动的,无法得出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的结论,故 A 项错误;在 1985 年以前 GDP 增长时,公共社会开支也在增长是呈正相关,故 B 项错误;在 19802005 年间四个国家公共社会在 GDP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故 C 项正确;20002005 年 GDP 增长放缓,但是公共社会开支并未体现下滑的趋势,故 D 项错误。11(2017 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984 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