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6《陋室铭》优质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6《陋室铭》优质课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陋室铭 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爱莲说 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两篇文章的旨意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常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实词,承担着主要的表意功能,要注意掌握本课中的重点实词,还有一些词语常出现在诗文中,有比较固定的文学文化含义也要积累,如“鸿儒”“白丁”“金经”“丝竹”等,还有像“何陋之有”这样的宾语前置句,有较强的代表性。在了解课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诵读,将全文意思大体掌握。这两篇文章骈散结合,尤其是陋室铭极富韵
2、律,宜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2.积累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教学重点】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请学生课前仔细阅读预习资料。一、解题(板书课题)1陋室,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
3、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补充背景:刘禹锡写陋室铭一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
4、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作者简介(请学生根据
5、预习情况进行补充)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出中山(今河北境内)。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今属广东省)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今属四川省)、和州(今属安徽省)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三、初读梳理 请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正音纠正断句。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讨论生成:第一层:(从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
6、文主旨。说明房屋无论豪华与简陋,只要其主人的道德高尚,就不会让人感到简陋,照样显出高雅。第二层(到“无案牍之劳形”):写陋室的环境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层(最后两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表明陋室不陋。四、内容分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比喻
7、道德高尚。2.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回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回答)陋。用仙和龙来比?(回答)德。用名和灵来比?(回答)馨。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品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
8、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3.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清净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回答:对偶。(板书:对偶)4提问:苔痕相对?回答:草色。提问:阶绿相对?回答:帘青。提问:上相对?回答:入。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回答:拟人。“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
9、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取得功名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这两句也是工整的对偶。5.提问:谈笑相对?答:往来。有相对?回答:无。鸿儒相对?回答:白丁。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
10、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吵闹的宴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也没有公文劳累身心。6.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
11、琴,阅金经。”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
12、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8.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
13、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但作者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板书
14、: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洁傲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板书: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五、完成板书 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表明作者运用修辞力法的目的。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对偶拟人描环境 衬托对仗夸朋友虚实对比话生活 类比暗含立志向引经据典表态度 在板书的每一句后面,再填写一个确切的字,体现本句的中心填写中心词。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虚实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六、总结全文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极富韵律。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七、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