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的哲学思考.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8691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技术的哲学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核技术的哲学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技术的哲学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技术的哲学思考.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技术的哲学思考 核技术是一门高新科技。在我国,核技术事业的发展是迅速的,己经取得很大成绩。核技术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最主要的尖端技术之一,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当下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核技术带来的新型能源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然而,核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人们在使用核技术的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使这一技术更好的造福于人类。一、核技术的发展与成绩 1896 年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随后,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模型的建立,加速器和原子反应堆成功运转以及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使原子核科学技术不仅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仍然不断的发展,而且

2、形成为一门当代最重要的技术科学核技术,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人们预料不到的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核技术开始大规模地应用到国民经济领域。经过 60 年代的技术开发和试验推广,到 70 年代,核技术在很多方面形成了新兴的产业部门,在发达国家中核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国民经济各个有关领域。进人 80 年代后,核技术应用由于得到微电子学、计算机以及各种新型仪器设备的支持而出现了新的发展高潮,其应用领域日益开拓,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核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日益明显的经济效益。核技术向各行业的渗透,促进了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加速了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同位素工业探测仪表,核测井以及核无损探测技术

3、等对资源的勘探和开采、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产品的质量控制、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等均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核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也同样引人瞩目,它已经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目前核技术是早期诊断冠心病和某些癌症的重要手段,核技术还可用来为社会服务,例如,预报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监测,污水、污泥和废气处理,辐射消毒和刑事案件侦破等。显然,核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具有的先进科学技术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应具有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核技术取得最显著和最迅速进展的领域是:医学、农业和材料科学,核技术已成为这三个领域不可缺少的支柱。二、我国的核技术发展及存在的问

4、题 我国的核技术发展是迅速的。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自力更生地建立了自己的核事业,尤其是从 60 年代后期起,核技术的应用逐渐全面铺开,至今已具有一支素质相当好的科技队伍,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国核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发达国家60 年代未或 70 年代初的水平。虽然在某些领域已达到或接近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从总体来说,差距尚大。我国核技术发展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加强核科技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核事业后继乏人是个大问题。人才外流也是问题,实验设备需要完善和更新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面临人员老化和断层,不少地方上核技术人员素质较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更没有严格专业训练,事故不断,另一方面重点高校

5、本科生和研究生分配困难,分配渠道不通,只得压缩招生人数。目前,各高校非核专业,相当程度上依靠世界银行贷款更新设备,而核专业得不到。设备陈旧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将是非常不利的。建议设立“核科学教育基金”予以解决。(二)切实加强对于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的扶植 核技术研究通常涉及交叉学科和边缘领域,但是在各种项目立项和报奖中往往由于学科规定过死,在评审上产生“三不管”情况。建议切实采取有效策政措施加以扶植,以免延误时机,拉大与国外差距。三、哲学思考 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

6、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起初,人们利用核技术是为了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复杂难题。但核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带来了几起令人始料未及的重大事故,这些事故给人类安全利用核技术蒙上了阴影。1979 年 3 月 28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制冷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核泄漏,致使 15 万居民被迫撤离。1986 年 4 月 26 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造成 30 人死亡,8 吨多强辐射物泄漏。这次核泄漏致使核电站周围 6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被污染,320

7、 多万人受到核辐射的威胁。据官方统计,截止 2006 年,切尔诺贝利污染已造成 4000 多人死亡,900 多万人受到核辐射的危害。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0 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中大量的核污水被排入大海,严重影响了海洋的生态环境。以上几次核污染引起了人类的恐慌,尤其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人们更是谈“核”色变。核技术这把“双刃剑”已经变成了一把高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结果如何,国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然,更多的是担心、惊恐,谣言四起也在所难免,少许也有所谓重新“审视”核技术研发与利用的想法。对于美国、前苏联、日本这

8、样的发达国家,对核技术及核设施如此研发、如此保护,都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的严重后果,那么,对那些拥有核技术且国内战争不断、信仰极端的国家,一旦发生核事故,又会是怎样的后果呢?从手指缝里看看那些国家,真是很难想象。核技术既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造孽,是把“双刃剑”。近些年来,由于一些重大核事故的发生,核技术这把“双刃剑”已经变成了一把高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在威胁着人类。人类从有技术那天起,就意味着社会进步与环境破坏的并行。如果对科技没有任何限制的话,无论我们对科技使用得好坏,最终的效果都会是人类的暂时幸福和自然环境的永久破坏,甚至包括对人类的自我破坏,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9、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利用太阳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面对这些威胁,一方面,要警惕技术悲观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正视核技术的应用。警惕技术悲观主义,正视核技术应用 由于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了种种负效应。在此境遇下,一些技术悲观主义者提出,只有阻止甚至放弃核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安全才能得到彻底保障。这些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而且对实践有害,因而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技术悲观主义(pessimism on technology)被解释为:“指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

10、灾难的一种观点,又称反技术主义。它是技术决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怀疑、否定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向后退。”技术悲观主义者把技术绝对化、独断化,片面地夸大了技术所带来的负效应。在面对核技术与人类之间的种种冲突时,一些技术悲观主义者盲目的对核技术采取了怀疑、否定甚至敌对的立场,而忽视了核技术在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等方面的正向价值。因此,当务之急,摆脱这种形而上学的技术观的束缚,正视核能的利用是关键。正视核技术应用摆脱技术悲观主义束缚,正视核技术应用,并意味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核技术应用持过于乐观的态度。而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核技术,正视核技术在应用过程给人类带来的

11、现实利益。英国经济学家马赫告诫我们:“如果能量枯竭了,一切都将崩溃。”因此,人类技术活动的首要目的就是寻找新能源,而核能正是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等问题的钥匙。尽管核事故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但对于核技术的“正面”利用不能因此而停滞。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因能给人类带来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而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在过去几十年,“商用核发电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世界深深地依赖着核能产品输出与服务,在医学、航天、核动力潜艇及卫星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核能的利用。几十年来,核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应当尽早从技术悲观主义的泥潭中走出,正视

12、核技术应用;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寻求防范核技术风险的路径来规避风险。在使用核技术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使这一技术更好的造福于人类。对待核事故的正确的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潜在的危害。目前一些国家以拥有核技术作为一种所谓的“荣耀”,甚至一些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小国也在跃跃欲试。尽管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因为核技术的使用已经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但并未影响他们对核技术的贪婪欲望。因此,人们目前的想法仍止步于所谓的“重新审视自己的核技术发展计划”。他们并未想到这种核技术使用的危害在重创自己的同时也会无限延伸而牵连到他人。也许我危言耸听,但有一点可以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家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而拼了老命去争取和拥有这种核技术,这是必然趋势,无人可以阻止。到那时,人类如何应付核技术带来的危害。相对于大自然,人类是那么渺小,但可以学会适应大自然,更好地生存。相对于核危害,大自然也显得那么渺小,也会适应核危害,但适应的结果,只能是消亡。而大自然的消亡,意味着人类的最后一次灾难。不是大自然毁了人类,也不是核危害毁了人类,而是人类自己毁了自己!山东核电公司 丁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