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含答案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一、选择题 1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B此时光屏上能看见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C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 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25cm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40cm右侧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当放置在 F 和 O
2、 之间时,光屏上将找不到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李老师是近视眼 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 5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
3、在它的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 C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二倍焦距点之外 D凹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固定在光具座的 50cm 处,如图所示,移动蜡烛和光屏,能得到下列哪种实验结果()A将蜡烛移动位置,发现蜡烛越靠近 35cm 处时,像就越大 B将蜡烛移到 10cm 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移到 30cm 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移到 4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7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实际上是一个可伸缩的金属杆,如图所示。下列是小
4、枫和小红同学关于对“自拍神器”和手机拍照的一些讨论:甲:伸长金属杆,增大了像距,拍出的像变小,减小了取景范围;乙:伸长金属杆,增大了物距,拍出的像变小,增大取景范围;丙:手机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丁:要使人像更亮,自拍者尽量面向有光的地方。你认为讨论正确的是()A甲、丙 B乙、丁 C乙、丙 D甲、丁 8下列所给现象,主要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电影放映 B凹面镜取火 C手机自拍 D天体观测 9如图,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 A 和 B,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 510cm 的凸透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下
5、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取材时,胶片使用的材料是半透明膜;观察时,小明应选择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B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要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才能在胶片上看到清晰的像 D先拍摄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透镜和胶片间的距离变大 10图中,上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丁丙甲乙 C乙一丁甲一丙 D乙一丙一甲一丁 11如图,该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折射到点()A左侧 f 处 B左侧 2f 处 C右
6、侧 f 处 D右侧 2f 处 12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 二、填空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倒立_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等大),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_。14疫情期间,要求大家进入公共场合时,戴口罩量体温。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_(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体温计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因此体温计外部
7、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玻璃面,透过弧形玻璃面能看到水银柱的_(填“实”或“虚”)像。15投影仪能将文字和图像等信息投射到屏上,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上出现的文字相对于投影仪内部发光元件产生的“文字”是一个_立放大的像。若需让屏上的文字变大,应将镜头适当_(选填“靠近”或“远离”)发光元件。16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4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理由:_ 17手机“自拍神器”给旅行者拍照带来更多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着手机拍相
8、比,拍摄的物距_(选填“增大”或“减小”),拍出来的旅行者自己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小明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他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_上。望远镜中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9如图所示是热成像筒型网络摄像机,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选填“人”或“显示屏”),人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并利用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时测量人体温度,从而达到监测的目的。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呈现出一个
9、清晰的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凸透镜,当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凸透镜位于光具座_cm 位置处。三、解答题 21请画出下图中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2人正在用放大镜观察蜡烛,光路如图所示:(1)请用箭头标示四条光线的方向;(2)在图中标出人看到蜡烛上的点 S 的像 S(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3如图物 AB在凸透镜光心前 1.5f处,请在主光轴上画出像 AB,要求像的位置和性质合理。24如图所示,请将光路补充完整。(_)25图中 L 为凸透镜,MN 为其主光轴,O 为光心,若物体 AB 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 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
10、凸透镜的 2 个焦点 F,并在图中标出 F 的位置。26如图所示,图中已画出由烛焰上 S 点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其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光线,并标明发光点 S 的像点 S 的位置。(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A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便是凸透镜的焦点,图中凸透镜的焦距 f=20cm,故 A错误;BC此时的物距 u=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故 BC 错误;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 25cm 处,2fuf,此时的像距
11、v2f=220cm=40cm 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要将图中光屏向右移动到 40cm以外,故 D正确。故选 D。2D 解析:D AB由图可知,物体在 2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 A、B错误;C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该发生漫反射,表面应该是粗糙的,故 C 错误;D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当放置在 F和 O 之间时,位于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 D 正确。故选 D。3A 解析:A 从图中可以看到,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物距大小是 50cm-4cm46cmu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像
12、距大小是 74cm-50cm24cmv 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A。4A 解析:A B李老师要戴眼镜才能批改作业,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学生的容貌,说明李老师不能看清近处物体,但能看清远处物体,是远视眼,故 B错误;A远视眼需佩戴远视镜,远视镜镜片是凸透镜,故 A 正确;C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故 C错误;D远视眼的成因是: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故 D 错误。故选 A。5A 解析:A 为了查看纺织品的布纹缺陷应用透镜将布纹放大,才能清晰观察。A把纺织品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13、虚像。故 A 符合题意。B把纺织品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与二倍焦点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两侧。故 B不符合题意。C把纺织品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之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 不符合题意。D把纺织品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6A 解析:A A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会成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会变大,故 A正确;B将蜡烛移到 10cm 处,此时物距等于 4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 B错误;C将蜡烛移到 30cm 处,此时物距等
14、于 20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 C错误;D将蜡烛移到 40cm处,此时物距等于 10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 D错误。故选 A。7B 解析:B【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乙正确、甲错误;手机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故丙错误;自拍者面向有光的地方,自
15、拍者亮度增加,这样进入镜头的光线多,拍出的人像更亮,故丁正确。故选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8B 解析:B ACD电影放映、手机自拍、天体观测都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折射,故 ACD 不符合题意;B凹面镜取火利用了光的反射,使光聚集到一点产生高温,故 B 符合题意。故选 B。9D 解析:D A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为了既能承接像,又能观察到像,应用半透明薄膜做光屏,为了能在半透明膜上成清晰的像,并选择亮的物体做观察对象较好,故 A 错误;BC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的规律,是光的折
16、射,故 BC 错误;D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的物体,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即物距减小,像距应增大,薄膜上的像变大,则应将两筒间的距离变大,故 D 正确。故选 D。10B 解析:B 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成像正确的顺序为丁丙甲乙。故选 B。11D 解析:D 由图可知发光点在两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
17、也等于两倍焦距,所以该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折射到右侧两倍焦距处。故选 D。12C 解析:C A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凸透镜,故 A选项错误;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选项错误;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C 选项正确;D由于是面镜,反光镜利用光的反射提高载玻片亮度,故 D选项错误。故选 C。二、填空题 13放大投影仪 解析:放大 投影仪 12由图像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14凝固虚 解析:凝固 虚 1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最终形成超细纤维,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经凝固形成超细纤维。2体温计外部设计成凸起的
18、弧形玻璃面,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有透过弧形玻璃面能看到水银柱的虚像。15倒靠近【分析】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 解析:倒 靠近 【分析】投影仪的制作原理: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12投影仪中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仪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要让屏幕上的文字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可知将投影仪镜头靠近发光元件。16C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解析:C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1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 20
19、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位置即为焦点,故凸透镜的焦距为 20cm。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40cm处,则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此时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17增大变小 解析:增大 变小 1利用手机“自拍神器”拍照与直接拿着手机拍相比,镜头与人之的距离增大,所以物距增大。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也越小,所以用手机“自拍神器”拍照时,拍出来的旅行者自己的像变小。18焦点凸透镜 解析:焦点 凸透镜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光路可逆原理,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变成
20、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所以,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所以,望远镜中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19人缩小红外线 解析:人 缩小 红外线 1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人的像是由人反射的光线经镜头折射后形成的,人反射的光线足够强,才能成清晰的像,所以要照亮人。2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人距摄像头的距离大于它的二倍焦距,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物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所以,可以利用红外线来实时测量人体温度。20缩小 40 解析:缩小 40 1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且能成清晰
21、的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凸透镜,当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时通过调整凸透镜使物距等于 20cm,像距等于 30cm,所以应将凸透镜调到光具座 40cm 位置处。三、解答题 21 射向另外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连接入射点和虚焦点的直线即为入射光线所在的直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虚焦点上,连接虚焦点和入射点的直线即为折射光线所在的直线,如图所示:22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我们可以从光源一点发出两条线,令其中一条线
22、穿过凸透镜的光心,另一条光线与光轴平行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其焦点,然后将两条光线反向延长,其所交汇点就是虚像的成像点,如图所示:。23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据此作图,物体 AB 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 1.5f处,由图可知,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24 从图中可以看到,一条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此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用虚线连接凹透镜左边的焦点和入射光线与凹透镜的交点,再用实线延长即可得到折射光线;另一条光线通过光心,经凹透镜折射后不改变传播方向;所作的光路如下图所示。25 在物体 AB 上从 A 点开始作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 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右焦点 F;同样利用光路是可逆的,在 AB上从 A点开始作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 A 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相交的点为左焦点 F,如图所示:。26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 S 的像点 S,光路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