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8174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优化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列入了议程。为了促进当代中学生全面扫盲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重视音乐教学,理顺课程活动,积极促进中学生基本音乐素养。鉴赏是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其作为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在音乐思想和文化内涵的影响下形成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素养。基于此,教师应深入研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引言 高中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时期,涉及未来的高考,因此高中教育,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更加重视高考考试科目

2、的学习。在今年新课改的环境下,陕西省将音乐学科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加强艺术素养,使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成为学生基础素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教学战略,使学生能够在提高音乐基础素养的同时发挥音乐学科的美育功能,实现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已成为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美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以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学校教育想要提高学生的美育,就要给学生开展渗透美誉的课程,给学生提供审美的对象。音乐创作者接触现实生活原始素材,在音乐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不同音乐作品的意境、神韵都是不同的,不同的音乐作品

3、有不同的形式美的法则。音乐鉴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产生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形式的音乐艺术的美。优秀的音乐作品带给听者以美的感受,美的声响、美的旋律让学生进入音乐之美的情境,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产生情感的共鸣。音乐鉴赏不仅能带给学生听觉感官的愉悦,还能带给学生思想精神上的净化升华。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审美价值,法国作曲家圣桑曾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音乐鉴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音乐可以触及人们的心灵,在音乐的倾听中,人们获得美妙的享受。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能

4、让学生的心灵更加安宁,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让学生诗意的生活。二、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是否被充分激发。兴趣不仅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助燃剂。在以往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但难以彰显音乐的魅力,还会阻碍学生音乐鉴赏兴趣以及音乐情感的顺利激发。创设多媒体情境不仅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而且非常适用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调动学生音乐鉴赏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

5、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音乐鉴赏教学需求积极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一方面可以打造智慧型音乐鉴赏课堂,唤醒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从而为音乐鉴赏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比如,在教材辽阔的草原一课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播放歌曲的同时,还应该同步向学生展示有关蒙古草原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情境,这样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曲目的鉴赏兴趣,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民歌的民族风格,帮助学生掌握“长调”和“短调”的蒙古民歌体裁特点,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二)采用对比教学,提高音乐鉴赏

6、能力 对比音乐鉴赏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千变万化的魅力,教师让学生鉴赏不同表现形式、演奏版本、音乐形象的音乐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水平。在对比鉴赏音乐教学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比起单独的音乐鉴赏教学,对比式的教学方法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敏感性,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贝多芬”音乐鉴赏课时,采用让学生对比欣赏“维也纳三杰”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代表作品风格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体验作品音乐情绪的能力。贝多芬的代表作品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命运,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在节奏上

7、频繁切换,力度大幅起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莫扎特的代表作品有降 b 小调夜曲降E 大调交响曲,他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和协奏曲领域,他创造极富有个性的音乐风格特征。海顿代表作品有号角创世纪,他奠定了交响乐的结构形式,作品旋律朴素又不乏高贵的气质,音乐明快轻松。通过对比鉴赏学习,学生了解“维也纳三杰”在欧洲古典音乐的地位与贡献,了解维也纳古典主义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开阔学生音乐视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敏感性,强化学生鉴赏能力。(三)引导学生展开音乐创作,培养学生艺术编创能力 虽然高中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创作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他们实际上在日常音乐课堂学习中和业余时间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积累了

8、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编创能力,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积累的音乐知识引导学生编创音乐作品。例如,编创音乐节奏,在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一课中,提取作品的主题部分,在原作品旋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编创改编这一主题节奏,并将改编后的作品与原作品进行对比赏析,讨论节奏的变化后对音乐产生了什么影响?原作品创作者创作作品的意图是什么等问题,如果所授课学生音乐素养较高和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此办法改编主题音乐旋律,做进一步对比赏析.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感受、理解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编创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能力。(四)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9、中,要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全面实现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程设计上,立足音乐学科特点,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具备一定的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拓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提升审美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在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欣赏作品,鼓励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段落的音乐情绪,初步了解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的审美感受逐渐加深,例如,这首作品作品反映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环境?作品

10、如何呈现出贝多芬一生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听完后你的感受如何?.根据这些指导学生深入欣赏音乐的问题,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有效思考,以避免盲目或无意识的思想直接影响音乐欣赏,这也有助于他们发挥思考和欣赏音乐的能力通过欣赏活动,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主观感受,然后结合反馈调整音乐欣赏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应立足音乐学科特点,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增强艺术表现能力,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学科美育功能,从而实现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参考文献 1张伟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214-215.2李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19):94.3乌敖敦高娃.音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科幻画报,2019(09):252.4张越.音乐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8(03):228.5谢华.音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18):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