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5482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6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2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意思 篇一:大学语文复习题 1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是(神话)和(诗歌),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 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和其他一些古籍中。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录的主要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3.(尚书)是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体)史书。老子又称为(道德经)。4 战国时在南方的楚地兴起的新诗体叫(楚辞)。“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5.中国国诗歌史上,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的典范。上

2、邪出自(汉乐府),“冬雷震震,夏雨雪”的“雨”读作(y)。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呼儿烹鲤鱼”中的“鲤鱼”是(鲤鱼状的木质信函)的意思。6 周南 卷耳出自(诗经),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千古名句。诗经?黍离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是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是姜夔(千岩老人)所说(黍离之悲)的出处。7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是(陶渊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其(读山海经)里的句子。8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誉(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唐诗是(春江花月夜)。9 南宋

3、人称“小李白”、号放翁的是(陆游),他的(书愤)是首尾皆工、通体完美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压卷之作。王安石明妃曲(其一)刻画了(王昭君)的形象。10 在唐代诗人当中,李白被称作(诗仙),杜甫被称作(诗圣),王维被称作(诗佛)。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特色的(博大雄浑,深远超逸),杜甫的诗歌主要的风格是(沉郁顿挫)。唐诗中“大李杜”指的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和(李商隐)和(杜牧)。11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被称为“苏辛”的豪放派词人是(苏轼)和(辛弃疾)。写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是我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苏轼和

4、子由渑池怀旧里潇洒论人生的句子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黄庭坚寄黄几复寓有深意的名句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写“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是婉约派著名词人(李清照)。13.按照风格不同,可把宋词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豪放词的代表是北宋的(苏轼 )和南宋的(辛弃疾)。14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汤显祖的紫钗记、2/12 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最能代表他“至情”理论的戏曲是(牡丹亭),其中名句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15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中国文言小

5、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明汤显祖的紫钗记取材于唐创奇(霍小玉传)。古 代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6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是一条激流)运用了意象群的创作方法。当代朦胧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被誉为“女性的爱情宣言”。17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诗人是(泰戈尔)。他曾来华,与写有偶然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关系密切。舒婷的诗作(致橡树)被誉为“女性独立的宣言”。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鲜明的意象表达诗人心声的是(余光中)的(乡愁)。1默写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赏析。江涵秋影雁初飞,

6、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2默写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赏析。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3.请默写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赏析。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 4.请默写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并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赏析。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简述王风黍离的艺术特色。2.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3简析杜甫哀江头的艺术结构。4你怎么看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5简述我愿意是急流的艺术特色。6.如何解读徐志摩的偶然?.学习大学大学之道的体会。.就老子曲则全一文,结合实际写一篇读后感。.就唐传奇霍小玉传,结合3/12 个人认识写一篇读后感。篇二: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2

8、.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教学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自主学习一、作者及背景介绍: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

9、了长安。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2.解题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

10、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二:预习检测。学生注意正音。天姥()瀛()洲剡()溪渌()水屐()殷()岩泉栗()深林水澹()澹扉()訇()鸾()觉()时之枕席 、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云霞明灭或可睹或:势拔五岳掩赤城拔:我欲因之梦吴越因:脚著谢公屐著:(zhu),迷花倚石忽已瞑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殷:栗深林兮惊层巅栗:惊:合作探究 一、导入:同学们,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诗人,当他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悲愤地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当他自认为能

11、够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时,他满怀激情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生酷爱饮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对生活充满了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纵情山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位诗人是谁?他就是我们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4/12 二、整体感知诗词,梦,总有个入梦前梦中梦醒。我们可以再详尽些,试用四字纲要来表述其游程(要求每句纲要中都含一“梦”字):提示: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这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情节线索。三:文言知识点:1.古今异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势

12、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3).使动用法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四:、诵读并分析诗文 (一)诵读并分析段 1.齐读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

13、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二)诵读并分析段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诵读第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 2 个词归纳每

14、一幅图景的特色。明确: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2.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3.朗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5/12 乐融融的场面啊。(三)诵读并

15、分析段 1.此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双横线)。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

16、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五、艺术特点:1、想象丰富。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比,以光明与黑暗比对比。2、构思新奇。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3、消极因素。流露的“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

17、之类的情绪,是清高的士大夫共有的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六、中心思想: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汤惠芳 篇三:五岳寻仙不辞远毕业论文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摘要】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

18、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诗人 6/12 目录 第 1 章李白生平介绍.12 第 2 章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2 第 3 章李白山水诗的漫游.2 第 4 章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27 第 4.1节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24 第 4.2节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45 第 4.3节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57 前言 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

19、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第 1 章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

20、。四十多岁时,经推荐,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很兴奋,以为可以辅弼君主时的玄宗沉湎 1 于歌舞酒色,政治黑暗腐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生活在草野间的人)”?但是,此在长安不满两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叠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玄宗第十六子)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

21、流放。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 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第 2 章李白与山水诗之间的关系 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势和极富张力的生命力,非常的飘逸和洒脱,这种个性的因素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似乎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和规律,这就造成把握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很难。但就像看梵高的画一看就是梵高的画,李白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实际上,李白才是真正主宰着山水诗的形式和规律的。李白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

22、是山水的气势,用他的话来讲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正是他本人的气势推动着他写山水的气势,只有他桀骜放纵的个性才能把山水固有的气势从山水中张扬出来,张扬山水的气势就是张扬李白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7/12 即是把他自己的个性和生命力扩张到山水中,他的生命力是无限扩张的,给人的感觉不是山水感染了他,而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第 3 章李白山水诗的漫游 唐开元盛世的青年李白,爱好辞赋、剑术和豪饮,博览道家、诸子百家奇书和纵横术,受到奇而不正的教化,思想上的神游和狂想,养成一种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游侠精神,这注定了他一生不走科试正途,而要走隐士兼侠士而成名士的独

23、特之路。李白是不属于世俗世界的,他是属于酒的和山水的神仙世界。唐玄宗爱慕酒仙李白的才华,给其加官赐予金帛,可李白不受,其“志在青山”,只要美酒和山水的流连,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被传为千古佳话。诗人杜甫有一首诗赞酒仙李白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的一生游历范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

24、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画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苍凉景色;西游华山,留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2 第 4 章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第 4.1节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3 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

25、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4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5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热烈的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

26、运、谢朓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王维、孟浩然简淡清幽的情趣。又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朦胧山水。8/12 那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淳厚,昔人曾誉为“太白佳境”。再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从两

27、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的远景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当时的青年意气和时代豪情,显示了清新流丽,境界开阔的展新特点。就此而言:它比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清,烽烟望五津”、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艺术境界,就更为壮阔。古人环溪说:“李白长于才,故以篇见功”。这一评论,精辟地指出了李白在创作上,与晋宋诗人“比较呆板而且追求摹景的逼真,讲究练字,练散句,缺少整体美”的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从而也充分证明了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

28、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入清溪 3 行山中:“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的碧水;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的花木;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以及写江上风光和泛舟愉悦的荆门浮舟望蜀江;写洞庭湖开阔明净、意境极美的陪族叔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以峨眉山月贯穿全篇,有映带生辉之妙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等等,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明朗清新,境界开阔的

29、特殊感受。第 4.2 节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事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故而较之晋宋诗人的“情、景、理”三段式的风格情调更胜一筹,作品意向高远,感情更为真挚。除上一部分已举作品兼具这一特点之外,李白还有更多的山水诗篇可以作为这一方面的例证。例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

30、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9/12 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明 杨曾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在具有民歌风采的清溪行中,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诗句,赞颂了大自然的明媚秀丽,抒发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诗人着意描述的是清溪水清如碧,清澈见底,然而却寄予了他对社会污浊混沌的愤慨,勾画出的是一个情调凄凉哀婉的清寂境界

31、。又如夜宿山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同样,山中问答也是一首含蓄蕴藉,情趣盎然的佳作: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以问答形式抒发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情意趣,语出自然,浑然天成,秀雅的画面,色艳景幽,情真意远,韵味之美,意境之美,使人陶醉。再如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计年。4 拨云见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32、满是云雾的山林,是那样的幽静,在云雾中行走,是那样的闲逸。诗人成功地捕捉了他对自然景物、山光水色的独特感受,以刻练之笔出以平易面目,在继承谢灵运、谢眺、何逊、阴铿等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了更深层次的开拓。岁寒堂诗话云:“建安陶阮以前诗,专以言志;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兼而有之者,李杜也。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抓住孤舟远影没入水天之际的动人景色,造就一种高远无穷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无限神往。它如听蜀僧浚弹琴中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

33、云暗几重”;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等,诗人仅以一二写景之语,即穷形尽相地描状了景物,真切地显示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深沉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感情,“它们都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对于山水风景诗的发展有所贡献”。第 4.3节李白的山水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 在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美什中,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鸣皋歌送岑征君、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一类缘江山之助,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的作品最具特色。蔡百衲诗评云:“李太白诗,逸态凌云,照映千载”。例如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10/12 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4、的神奇英姿,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动气势,用夸张比喻,逸想遄飞,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创造了无比壮阔的艺术形象。横江词六首,极力夸张当涂一带长江风涛的险恶,如第四首中“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形象雄伟,真力弥满。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榖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等描写了华山的雄伟壮丽和黄河的汹涌澎湃,劲健不凡,而且通过黄河那触天动地、奔流万里,不可阻挡的伟大形象,体现了作者向往不平凡生活的豪迈性格。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

35、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描绘出了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自然美景,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恐怖奇景,还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奇仙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最后,诗人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感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这一千古名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着之情。在诗人作于天宝元年(742)夏季的游泰山六首中,想象亦同样奇特,不仅写出了“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的旖旎景色,而且传达了登临绝顶时“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那样一种超凡脱俗的特殊感受。李阳冰曾说:“太白不读非圣人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 5 11/12 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