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特质的认识.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5424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特质的认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特质的认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特质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特质的认识.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和”的认识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会展分院 酒店 111 张 琦 2011 年 12 月 7 日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特质有贵和尚中、崇尚自然、人文主义、重人伦道德四方面。“和”的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这四种特质都是和谐精神的体现。从中体现出我国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并且一直用宽容的胸襟去对待别人。【关键词】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2、和 和谐 经历了几千年的融会贯通,才形成了海纳百川般中国文化的博大境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永生不灭的灵魂,使这个民族充满了灵气、生机与活力。而这传承不绝的中国文化世世代代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升华为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历经劫难而弥坚,牢牢地凝固在一个大家庭中。文化是民族的脉愫,异彩纷呈、博采众长的中国文化,伴随着波澜起伏的中国历史长河,不断吸纳营养,创新再生,永葆青春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就在历史长河中世世代代创造、传递下来,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像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内蕴深厚的语言文字,深刻完备的伦理道德,浩繁精到的典章制度,独具特色的科

3、技工艺,睿智深奥的哲学宗教,它集中了中华民族伟大和智慧,它由中华各民族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互相渗透、互相融会,最终整合而成,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地保护和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浩瀚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厚重坚实的华夏文明,形成了辉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人格的重德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民族发展才具有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文化才能不断向前发展。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4、即指导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现在特定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抽象领域,又可以表现在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器物工具等具象领域。就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则是指导和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核。简而言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则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其内核实际上是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从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

5、卓越的精神;从表现形式而言,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础的,正是在传统文化长期演化、融合、提炼、萃取的过程中那些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推进传统文化传递衍生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独特气质的精神因子,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天空。(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

6、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和”的思想“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圆融与整合,是民族豁达与包容胸襟的展现,是民族辩证思维方式的积淀,在家中希望家和万事兴,在事业上希望和气生财,在处世上希望以和为贵,和字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一)儒家与道家关于“和”的观念 1、儒家的“中庸”、“中和”精神,它的主要思想是强调中和、和谐,用“叩其两端”来把握事物特征,反对固执一端而失之偏激或片面。孔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并且在中庸中曾

7、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人的心性修养能达到“中和”境界,就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儒家并且以“以德报怨”作为处事原则,提倡仁政、德治,反对那些“怨”、“恨”、“仇”等思想主张。2、道家崇尚圆融整合的“和合”精神,和合思想的本质之一就是所有事物和事件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异性。所以道家不追求绝对的一致,而是企望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协调或互补关系。和合思想本质之二就是万物皆一的整体思想。庄子 阐明了宇宙是以道为整体的自然系统,从这种整体系统的和合思想出发,形成整体地、系统地看待自然

8、、社会和人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补益的关系,并且遵循共同的法则“道”自然。(二)“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都看重整个家族的利益,将其放于首位,从而有了家族本位,群体至上的关系,并且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作为家庭亲情准则。2、在处事上人们大都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像康熙年间,礼部尚书让地三尺让出“六尺巷”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官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生活在桐城老家的家人要整修府第,但因宅基地界不清,与邻居屋老吴家出现争执。双方互不相让,闹到官府。家里人写信将此事告诉张英,希望张英利用官威、权势施加影响,打赢官司。张英得知事

9、情原委,赋诗一首,以诗代信,送回家中,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垒建院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了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三、和谐精神 我们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源流,“和谐”一词是由“和”与“谐”组成的词组。“和谐”一词在句子中连用最早可见于编年体史书左传:晋侯“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而在人际关系方面使用“和谐”一词可追溯到晋代皇甫谧着帝王世纪:“象傲,而父顽母嚣,咸欲杀舜。舜能和谐,大杖则避,小杖则受。”“和”就包括了和谐、和睦

10、、和平、和替、祥和等含义,因而在中国古代往往单用“和”而不用“和谐”。(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人和谐观 社会要和谐,其前提是个人的身心和谐。儒家经典大学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修身”放在治国的最基础的地位。因为只有通过个人的修身,达到自我完善,才能融入自然、融人社会,达到身心内外的普遍和谐;才可以治国济世,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道家修炼追求“天人合一”,追求“见独”,即见到独一无二的“道”的境界。儒家把“修身”放在治家治国的最基础地位,都说明了个人修身对社会和谐的重要。“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和追求境界。儒家的“仁”、道家的“道”、墨家的“爱”、

11、佛家的“佛”等,都离不开个人的修炼,都以“和”为主要特征。孟子把“内圣外王”作为修身为政的最高境界,西汉杨雄提倡修身以存善去恶,并提出以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评价标准;董仲舒则把儒家礼仪概括为“三纲五常”,作为个人修身的基本内容。礼记中庸、荀子修身、法言修身等着述还专门提出一整套修身养性的方法与措施,其基本内容和特征也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人修身主要包括:一要处理好理与欲的关系。强调“欲而不贪”,反对放纵欲念。在处理好理与欲中,又特别强调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人们在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又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能见利忘义,求得义利统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2、”三要做到件克己复礼”旧日反省,去恶扬善。“克己”个人修身的主要方法,是个体从内心自觉克制、改正错误意识。“自省”是“克己”的基本方法。靠别人督促自己修养,不是君子所为,强调了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复礼”是修养的主要内容,即以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语行动。(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观 社会和谐是和谐社的主要内容。社会是一个利益纷争的社会。怎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呢,老子主张采取互不来往的“小国寡民”状态,庄子则主张完全退回到结绳记事,与鸟兽同居的原始人状态。这种消极、无为,回避矛盾的社会和谐方式并不为后来社会广泛认

13、同。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来实现君臣、父子、兄弟、上下、贵贱之间的和谐相处,各得其所。韩非子认为人有好利之心,只有用法律使“人之不得为非”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在这众多主张中,儒家“讲信修睦”的社会和谐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三)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谐观 和谐社会,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还应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为社会矛盾要解决,要缓和,必须依赖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一个基础条件。尽管先秦时期就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一直是主流。儒释道等都有丰富的

14、“天人合一”思想,其中虽有许多唯心主义思想、神秘主义色彩,但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人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成人生最高理想则有可取之处。四、结语“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以“和”为一贯的主流、最高的境界。在如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更需要将“和”的思想延续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中国传统文化教程,中央文献出版社,修订版 2、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汤一介: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淮阴师范学院报,2002 年 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