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706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共计9课时)单元主题 我国的世界遗产。教学内容 教材第 81 页至 98 页,包括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以及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和语文园地五。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 长城 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 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在提高

2、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会规范书写生字。正确读写相关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了解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

3、学生对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有些了解,但更深入的东西尤其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更是知知甚少。除教学3 篇课文外,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教学方法措施 1.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2.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

4、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教学准备 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录音机、词语卡片、课件等。课时安排 长城、颐和园各2 课时,略读课文秦兵马俑1 课时,语文园地五 4课时。共计 9 课时。17 长城 教学内容:教材第 8286 页。教材分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

5、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 2 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 3 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 4 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学习目标:1认识“崇、峻”等 8 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崇、旋”等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愿意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

6、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 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难点突破: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先请学生自读第一

7、自然段,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情分析:学生对长城认知较少,又略有所知,在此基础上易于激起探究的欲望。所以,关于长城的构造、功能部分(第二段)采用图文对照自学,然后与同学交流的方式学习,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第三段中作者的联想是有关长城修筑的内容,采用阅读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品词品句,强化朗读感悟,兼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深入理解“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成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的含义,激发民族自豪感。关于长城,有很多的知识资料和故事传说,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相关资料的查找与筛选能力,所以学习课文前要指导学生查阅一些有关的资料,有助于深入地理解课文。课前准备:1提前

8、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 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1)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2)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3教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写生字,初步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数:1 课前三分钟: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教师应给与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

9、。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教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喜欢表现自己,给学生提供一次交流与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词语过关,引入识字。课件出示本节课重点词语及加拼音的难读字。(1)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 jn,“峪”不能读成 y,“屯”不能读成 tn;能巧识字:“嘉”用形声法,“了”可用意合法组成“了望”来识记等。教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2)写:教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

10、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得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进一步掌握生字的读音。教师指导难写的字,把字写美观。】三、练读课文,朗朗上口。重点在读正确、流利、熟练上下功夫。反复自读,细心琢磨,初步读出语言的流动感;同桌互读,相互指点,初步读出语言的灵动感。【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进行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第二课时 课时数:2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同学们,到过长城吗想不想去看看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先去领略一下长城的风光。(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风光图,同时播放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11、2同学们,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呢?3是啊!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许多中外游客游览了长城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多媒体显示:(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长城!”(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同学们,这是三位游客到了长城之后的感慨,你们万万想不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是出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

12、拉宾之口。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老师心中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的伟大奇迹呢让我们打开课文,细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好吗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音乐渲染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位名人的话使学生对长城由开始就肃然起敬,增强学习效果。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1看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2看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准

13、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3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同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同的特点 4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设计意图】图文对照,相得益彰,落实了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的观察能力训练,对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是个典型的示范。三、品味长城。1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2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知识点练习:仿写

14、比喻句。)(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3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四、倾动长城。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

15、结”3指导感情朗读。4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是必然的,是合情合理的,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自豪感的流露,学生很自然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五、赞美长城。长城,已被写进了国歌之中,更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中华民族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长城,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游人(课件出示如织的中外游人登八达岭长城的情景),她永远是我们炎皇子孙的骄傲。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写什么 【设计意图】

16、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把本篇课文的内容、条理、中心、写法梳理清楚,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点睛之笔。六、深识长城。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1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2课件出示 29 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背诵全文。2小练笔:学习本课写法,描写一处景物。(去掉)【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再次让把课文推向更宽的视野,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板书设计:远望 长龙 一万三千多里 观察 近看 高大坚固 17长城 联想 血汗和智慧 赞美 伟大的奇迹 反思:本节

17、课我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是特别妥当。我们讨论到长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光辉灿烂的遗产,有一个学生说,我们应该感谢秦始皇,是他让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只是又回到文本,引导学生从劳动人民的血汗筑成的,觉得自己的引导有点肤浅。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18 颐和园 教学内容 教材第 87 至 90 页。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

18、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丽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学习目标 1认识“颐、耸、阁”等7 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1 个生字;理解并会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和摘抄最感兴趣的词句。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学情分析 对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农村孩子去过听

19、过都较少,切身的感悟和体验没有,那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享受美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学习课文叙述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重难点突破: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 教师:相应的图片、挂图或课件。学生:查找有关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游览顺序。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了解作者写作顺序和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数:3 课前三分钟:选择家乡熟悉的一景物尽量有条理的进行介绍。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导语: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着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20、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些这里的美景。2.出示图片,欣赏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学生交流谈感受。3.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感受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就够了,但要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需要美的智慧。同学们有信心吗?现在我们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颐和园【设计意图】在导入这一环节里,我借助图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富有诗意的导语、具有感召力的过渡语,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看了图片说:“我真想现在就到颐和园去游览一番!”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提示预习要

21、求,学生自读课文:a、标出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读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或请教老师、同学。b、想一想,课文描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美景?2.检查预读情况: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范写“殿、廊、栽”等字,学生练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独立识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三、默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1.默读课文:作者按游览顺序主要给我们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处美景?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说一说)过渡:让作者做我们的导游,带我们去细细玩赏。【设计意图】第二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默读了解作者的

22、游览顺序,整体感知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另外,让作者做导游,使学生更快地和作者、文本、融为一体,进入课文美好的情景。四、小结练习。作业:1、练写生字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设计意图】布置一定的作业,巩固本课的知识。第二课时 课时数:4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看美丽的颐和园?二、精读感悟,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美。1.感受长廊的特点:过渡:作者先带我们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为什么这么有名呢?(出示图片)(1)指名读文(第二段):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了是怎样的印象?(2)学生交流感受并板书:长、美(3)体会长廊的长:通过图片理

23、解“横鐧”的意思。请你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长廊究竟有多长,好吗?齐读感受后交流:你是从哪几个词语感受出来的?一眼望不到头、700 多米长、273 间。出示两个句子,指导朗读。(通过朗读深化感受)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4)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老师引读:长廊真长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 273 间。(5)感受长廊的美:哪些词句最能体现长廊的美?指名。学生交流,重点理解:五彩的画:出示这些画,谁来说说这些画怎么样?有的有的有

24、的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设计意图】借助像象再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和作者及课文融为一体,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解说员的介绍,使学生对长廊的相关内容有更多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小结: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谁来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你还可以从有哪些地方感受到长廊的美呢?学生交流:“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鲜花常开)“置身于这花的海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风景宜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长廊的美!引读:课件出示:长廊真美呀!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

25、使人神清气爽。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指导感情朗读:长廊这么长,这么美,真让人陶醉呀!请大家带着对长廊的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第二段!小结: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着五彩的画,是画的世界,花的海洋,难怪这里这么有名。2.感受万寿山的美景:过渡:走完长廊,作者又带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万寿山脚下)(1)指名读第三段:这一段作者主要给我们介绍了哪两种神奇的建筑?板书:佛香阁、排运殿 (2)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建筑有什么特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佛香阁:八角宝塔形、三层、耸立、闪闪发光。相机点播:抓住造型特点,突出其高大和美丽。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3)放录像体会排云殿的宏大规模和雄伟壮丽。(4

26、)师激情总结:佛香阁造型独特,雄伟壮丽,颐和园的象征,排云殿规模宏大,异常华丽。作者正是抓住了它们的建筑特点和宏伟气势,赞扬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5)感情朗读,升华感情。(6)登上万寿山,我们又看到哪些美景?自由读文,交流自己看到的美景:“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划出表示颜色的词。“正前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你觉得作者那些词语用得特别好?交流说理由。(大半、隐隐约约等)重点品读赏析:、出示句子:“正前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

27、不留一点痕迹。”、读句子:相互交流谈感受,体会作者是怎样突出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的。学生交流体会:这句对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做了生动的描述。先用静物“镜子、碧玉”作比喻,说明昆明湖非常静,光洁照人;昆明湖水非常绿,如碧玉一般。然后又以动的画面进一步描述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一个“滑”字与上面的“镜子”一词相得益彰。、四人小组讨论“滑”的精妙之处: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

28、就显得自相矛盾。、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湖绿得像一块碧玉。我们都知道,镜子和碧玉的表面都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昆明湖的面积很大,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水域又深(网上查阅的资料),作者又是从远处观赏昆明湖,所以用“滑”字更能体现昆明湖的静态之美。、感情朗读,感受远处昆明湖梦幻般的仙境。模仿造句,用两个比喻句写昆明湖。3.感受昆明湖(近处)的美景:(1)自由读第 5 自然段:在昆明湖我们欣赏了哪些美景?(2)学生交流:长长的提岸、湖心小岛、十七孔桥。(3)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一处美景?出示十七孔桥图片。出示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

29、栏杆上有上 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感情朗读,谈感受,体会十七孔桥“三多”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古代雕刻技艺的高超,增强民族自豪感。)(4)远处的昆明湖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近处的昆明湖又是如此的迷人,如果你是一名导游员,你会怎样给大家介绍昆明湖呢?(5)导游员介绍昆明湖。【设计意图】精读感悟,感受颐和园的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仔细揣摩、深入体会并进行自主交流、感情朗读,使他们在对词句的咀嚼中,在感情朗读中,在图片、录像的运用中,在“解说员”、“小导游”的引领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了感

30、情。不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了颐和园和祖国语言的美,也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写作方法指导。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其实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大家有机会亲自到颐和园尽情游览,细细玩赏。五、语言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1.激趣:颐和园的景色这么美,作者的文章又写得这么好,如果同学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该多好呀!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赶快行动吧!2.展示背诵。【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31、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本课教学正是在学生朗读、理解、感悟、赏析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六、作业超市。1.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2.请你做一次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颐和园中最有特色的一两处风景。3.按一定的顺序,用一两段话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设计意图】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业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业的质量一般都是比较高的。板书设计:长廊:长、美 佛香阁 排云殿 颐和园 万寿山:(美、大)昆明湖(远):静、绿 昆明湖(近):十七孔桥

32、反思: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内容,练习表达。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我觉得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会更好。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达成这个愿望。19 秦兵马俑 教学内容 教材第 91 至 95 页。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

33、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难点突破:读文,思考:课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再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洋溢的民族自豪感。第二自然段抓住详实的数据了解兵马俑的规模;第四到九自然段,从身材体格、

34、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结合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

35、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做成课件。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数:5 课前三分钟:选择家乡熟悉的一景物尽量有条理的进行介绍。一、情境导入,观看录像。1教师先充满激情地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2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想不

36、想到西安的临潼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风采?请同学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看完后我要请你谈谈观看录像的感受。【设计意图】在播放录像之前教师提要求,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观看录像,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多媒体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放录像而放录像。3教师播放课件: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学生观看。【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秦兵马俑的宏伟的情境中。二、落实重点,合作交流。1.学习“规模宏大”。(1)学生交流看录像的感受。(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可以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

37、形式大胆充分的与同学交流,能进一步的为自主学习引路搭桥。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各自生成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整个合作过程就会迸发创造的火花。(3)学生读书交流,在书上圈圈画画。再发表意见,学生补充,更正。2.指导学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暂不评价,而由学生评议。交流自己在本文中积累的四字词语。3.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教师点拨。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课文精读的重点。(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2)学生用笔划出后,指导学生

38、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语体会各种类型兵马俑。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了解每一类兵马俑都制作精湛,堪称是精巧的工艺品。(3)学生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朗读,再比一比谁读得好。【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喜好不同,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特点不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选择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5.学习“个性鲜明”一段时,由于第十节语言优美,条理清楚

39、,描写细致,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兵马俑的各异的神态,所以可以把这一节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会、表演、朗读、感悟。让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可以读,可以演,可以说,可以画,学习小组自由选择,充分准备,上台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的凝聚力,表现组员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设计意图】这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自由发挥,个个参与学习,人人奉献思维结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散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预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有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三、整体把握,总结全文。课文学完了,

40、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假设学生是西安临潼人,要欢迎国内外的游客参观兵马俑,作为导游怎样设计导游词呢?让学生抓住一点来说,如“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注意到导游先生或导游小姐的身份,注意语言的个性特点。【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从课堂上的学生到导游的身份的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四、布置任务,课外延伸.教师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学生或上网,或上图书馆,或实地采访,查找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新闻发布会。(去掉)抄写本节课四字词语。【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充分利用徐州汉文化的资源,让学生走出课

41、堂,走上社会,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板书设计: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威武勇猛 久经沙场 武士俑 忠君爱国 骑兵俑 英勇善战 陶马 跃跃欲试 神态各异 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反思:学习个性鲜明时,本想让学生用“有的好象”说一段话,可以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当堂训练,本想让学生进行小博士的练习,因为拓展没有进行只有随机应变,作为练习题处理,搜集图片,进行导游词的编写。语文园地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 96 至 98 页。教材分析 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商量怎样

42、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次“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处所描写事物的特征。这次“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宽带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话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43、。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4.背诵积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5.根据需要围绕专题搜集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学情分析“口语交际”的趣味性较强,因此学生会很乐意学习,可以采取小组内开展竞赛的方法进行教学,然后在班上交流各自的发现。“习作”有两种形式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习作内容。“我的发现”中难得是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加以提醒。“日积月累”内容简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宽带网”安排学生自己搜集,班上交流。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学生: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和泰山风景图片资料。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教

44、学“口语交际”。第二课时:教学“习作”,修改习作。第三课时:教学“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数:6 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1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令人痛心的识,长城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已被世界古遗址基金会列入全球100 处最濒临遗址名单。出示教材中关于长城毁坏的报道。2当你得知这些信息,你又什么感受呢有什么想法呢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保护文物【设计意图】教师的导语自然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1四至六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45、。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入一类。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说开,交流自己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展开讨论的机会,为交际做好准备。三、创设情境,模拟交际。教师可创设以下情境,师生、生生自主选择进行模拟口语交际,例如:1劝说游人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2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3向有关领导汇报少先队员的建议。4即兴演讲:“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在模拟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些,做到言之有序、言

46、之有理。【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行模拟交际,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板书设计 保护文物 第二课时 课时数:7 一、明确要求: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二、写作指导:1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2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三、例文欣赏,开拓思路。【设计意图】出示例文,降低写作难度。四、独立试写:把想好的内容写下来,写好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五、大家互评习作,修改习作。例文 1、八达岒长城导游词 朋友们,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我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

47、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着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 U 字形的城墙和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

48、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 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住宿或官员停留住宿用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时,大门敞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固;一旦发出反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镇”,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

49、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米,口径 105 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 500 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

50、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下面游客们可以自由参观,希望你们可以结伴同行,参观的过程中请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并且注意安全!思路剖析:这篇导游词语言通顺流畅,详细的介绍了八达岭长城的概况。以及古代重要的军事价值,使游客领略到了这一处观光景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同时,这篇导游词让人感觉很亲切,很贴近游客,并提醒游客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例文 2、锦绣黄岩导游词 亲爱的朋友们,非常高兴我能陪同大家一起浏览锦绣黄,我们有缘呀。锦绣黄岩景区位于“中国蜜橘之乡”台州市黄岩区江口镇下郎村,原来这里叫做“朱砂堆”。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