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303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 60 岁及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 21 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 1.43 亿,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7%。预计到 2020 年,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34 亿,比重从 2000 年的 9.9%上升到 16.0

2、%;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 亿,比重从 2000 年的 6.7%上升到11.2%。看到这些怵目惊心的数字,中国人民感叹之余,也只剩下无奈了。同时,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正在不断加剧,这也使得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头疼不已。事实上,中国在 2000 年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20002007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总人口,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加速老龄化。2009 年,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 1.67 亿,占人口总量 的 12.5%,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突破1.13 亿,占人口总量的 8.5%。而且据析,“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的老年人将从“十一五”的500 多万提高

3、到 800 多万。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到 2049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 31%,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欧洲。这预示着,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20 至 30 年间,中国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更有甚者,据专家预测,从 2015年开始,中国的老龄化将突然加剧。2015 年后,中国老龄化比例将达到25%以上,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生育率持续低下的情况下,老龄化比例预计将稳定在35%以上。到 2053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约为 4.3 亿。看到这么多有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信息介绍,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首先是 20 世

4、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7 个,出生率 最高的年份超过 40,这些婴儿在 60 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最终进入老年期。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人口特别集中的部分就像一只被蛇吞吃的野兔,当它通过蛇的身体时,到达哪一段就在哪一段形成局部膨大。其次,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 35 岁左右。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 10 多年间提高到近 60 岁,每年增加 1 岁多。

5、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 200左右急剧下降至两位数,这就使得 5 0 至 60 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在我们庆贺社会发展、健康长寿的同时,也将迎来 21 世纪的银发高峰。最后,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大大降低,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控制人口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提高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使我国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已经找到了,可是它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其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形

6、成一定压力。老龄人口比例增加的同时,年轻人口比 例却在不断缩小,这导致我国社会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优势迅速减退,并意味着我们要用更少的劳动生产力支撑起更加庞大的老龄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年轻人的就业人口比重就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导致劳动力不足,这必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增加国家经济发展的负担。据统计表明,1990 年中国每 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 13.74 个老年人,2000 年抚养 15.60 人,到 2025 年抚养 29.46

7、人而 2050 年抚养 48.49 人。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从而阻碍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其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渐加剧,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也随之迅速加重。据 1993 年和 199 8 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居民每年住院费用 04 岁为817 元,1019 岁增加到 2244 元,4049 岁为 4577 元,65 岁以上则增加到 5 096元。可见,老年人若疾病多,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这些无疑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其三,目前全世界有 60 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不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8、时是“未富先老”。从经济发展阶段看,虽然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 GDP 刚突破 4000 美元,刚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背景下,老龄化程度加深除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外,还将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很大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社保制度改革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至今持续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应对老龄化加深带来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上世纪 80 年代逐渐建立起来了我国国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性,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覆盖面也非常有限。2004 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1.64 亿人,占总人口数的 12.57%,2005 年为 1.

9、74 亿人,占总人口数的 13.38%。虽然覆盖面有所上升,但是远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20%最低线。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全排斥了 8 亿农村人口,基本排斥了 1 亿农民工群体,广大农民及农民工仍然依靠自我保障,尤其现在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增长迅速的老年人口规模增大基本养老费用的支付需求;尚不发达的经济对 人口老龄化的承受力较弱,导致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并且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扩大覆盖面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将越来越严重,老龄化问题已经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敲响警钟。其四,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家庭规模和

10、家庭结构变化,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两代户成为主体,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应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这些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又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

11、现状?第一,我们要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 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第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

12、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只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大大超过因老年人增加而加重的负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就会减轻。第三,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从养老保障方式上看,由于我国是“未富先老”,所以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以家庭供养为主、社会供养为辅,但要逐渐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家庭供养为辅。因此,要及早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 策,扎实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

13、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城镇应加大力度推行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而农村重点则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以及以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同时,要不断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第四,加强老年产业的研究,积极扶持老年产业发展。老年产业是以年龄以及由年龄决定的消费特征为标志而划分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目前,我国老年产业化水平还很低,政府应加强生物医药、老年公寓、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文化、老年服饰等产业的研究,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老年产业领域,一方面可以化解老龄化压力;另一方面,作

14、为一项新型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健康,乐意且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加之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迟了人类的衰老过程,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劳动年 限延长。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这一资源,一是参照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做法,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二是以智力开发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为老年人的再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慧、经验、技术等优势,使之既可以减轻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其自身价值。总之,中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具有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基数大等特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源自近年来我国经济与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婴儿的出生存活率和国民的平均寿命。因此,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应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积极发展老龄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快乐的安度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