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工程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工程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张伏;姬江涛;李心平;王俊;庞靖;邱兆美【摘 要】基于农业工程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革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指导式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活动、建立校企联动联合人才培养体系等一系列的措施.实践表明,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 页(P50-52)【关键词】农业工程;卓越农林人才;人才培养【作
2、者】张伏;姬江涛;李心平;王俊;庞靖;邱兆美【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正文语种】中 文 农业工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最关键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农业工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
3、其性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已无法适应当前日益丰富的农业工程技术的要求。为此,培养高层次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农业工程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保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高等农林教育发展与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大举措。河南科技大学成功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成为复合应用型改革试点项目。2015 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农业电气化专业相继开始招
4、收卓越农林人才。利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利用生物、信息等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提升改造传统农业工程相关产业;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探索高校与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综上所述,基于卓越计划的农业工程类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具有现实意义。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改革项目建设为
5、契机,结合国家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扎根装备制造业,依托优势学科群体,以现代农业机械化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工程领域电气化与自动化为主线,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具有“做人诚实、做事踏实、学业扎实”的“三实”特色的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卓越农林人才。农业工程类专业卓越人才要具有农业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地方电力系统及农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现代农业生产理论技术与经营管理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应用研究、生产经营与规划管理、运作管理和农业工程领域的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的
6、技术发展系统、农业生产从事有关的技术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为总目标,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并能够付诸实现,取得预期的结果。2.1 革新培养模式 革新培养模式,探索高等农林院校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保障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其中,理论课程包括相关课程实验、金工实习等的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到企业或科研院所学习则以各种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形式,进行以工程开发、农业技
7、术开发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实践学习,使设计全部按工程实际项目、农业技术项目进行。2.2 调整课程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重新设置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与整合,调整授课内容,避免相关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做到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和互补;减少理论教学课时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立足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利用生物、信息等领域的科技新成果,提升、改造传统农业工程类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单独设课,整合、调
8、整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 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综合训练,增加相关课程,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指导式教学模式。引导教师从注重“理论学习效果”向“全面评价成效”转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着重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制订试点专业培养方案,推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和科技创新思维能力。2.4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丰富实践活动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制订系列相关政策措
9、施,确立实践教学的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和较好实践教学的质量。构建实践教学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系统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确保实践教学的质和量。教学改革中除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和量外,还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和模拟工程实践的实验,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各类小型的实验;根据卓越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和完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农林科技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国家或省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的综合实验、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以及完全结合企业实际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措施,
10、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2.5 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培养人才的机制 建立健全有利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由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企业的实践教学,结合学校基础理论教学、基本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系统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企业运作及工程实践经验,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真正具备工程实践及工程应用能力。3.1 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培养体系所依托的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农业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采用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新模式
11、,承担了多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达到了“以研促教,教学相长”目的。在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在此期间获得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其他校级教学奖 2 项,教师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3.2 培养效果显著提高 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学生基本潜能得到挖掘、自身才华得到体现。通过卓越人才培养,百余名学生自发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5 项,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 20 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
12、中,有 6 人获得二等奖,5 人获得三等奖。在河南省“挑战杯”大赛中,有20人获得特等奖,20 人获得一等奖,30 人获得二等奖。在中南地区港澳特区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 1 项。学生专利申请和获批数明显增加,学生作为发明人参与专利数 20 余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明显。通过全面革新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教师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明显提高,为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相关文献】1 李文哲,陈阳,李晶宇.农业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52-54.2 邹友峰,赵俊伟,张开洪.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创新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5):42-45.3 李文哲,果莉,李岩.高等农业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7):68-70.4 王爱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2):31-32.5 王金峰,王金武.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422-8423.